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生之嫡女闺秀 >

第73部分

重生之嫡女闺秀-第73部分

小说: 重生之嫡女闺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她脸上腾起两团火焰,烧得面颊**辣的。

“双修双修,那是两个人的事嘛,你不学,光靠我怎么成呢?”他摇头晃脑。

“唉唉……你法力还没有完全恢复对吧?”她凑过去,一把抢掉他的书卷,三下五除二的揉成一团。

“呃……是呀。”他心不甘情不愿的承认。

“那么现在双修,效果肯定不好,还是等你法力恢复后再修吧!”她干脆的将纸团塞回他怀中。

宸晏想了片刻,点点头,“说得也是。”

还好,这小怪龙容易糊弄。

莞娴暗自松了口气,指了指桌上的酒水和小食,“你饿了自己去吃,我累了先歇息!”

说罢,她爬到床里侧,合衣而卧。

“有吃的啊……”宸晏起身坐到八仙桌前,开始剥栗子。

咯嘣、咯嘣……

莞娴在他欢快的咀嚼声中,渐渐进入梦乡。

清晨,她因为被什么重物压着而觉得气喘。睁眼一看,原来是某人四仰八叉的躺着呼呼大睡,一只脚正好压在胸口,难怪她会觉得喘不过气似的。

搬开他的腿脚,她挪到床边,跳下床去。无意中瞥见床上居然还有块白绢,她汗了一下,顺手扯过来,在自己猴子屁股似的脸蛋上擦了几把,然后再倒些残酒,揉了揉……呃,虽然颜色偏淡,但看上去也挺像那么回事的。=?=|||

昨夜也是太紧张,居然带着厚厚的妆就睡了。她打开窗户,唤了一声。

召玉和小桃等人早就准备好了,见她醒来,连忙端水的端水、捧毛巾的捧毛巾,进屋为她梳洗。

奶娘首先进屋,瞧见那绢子,便连声道喜,“恭喜姑娘、恭喜姑爷……哎呀,我终于见着咱们姑娘嫁人了……”她一边唏嘘,一边擦着眼角。

“这不是喜事儿么?祝姑娘和姑爷早生贵子、多子多福。”召玉进屋,瞧见宸晏那睡相,“扑哧”的笑了一声,体贴的上前放下帘子,然后折回来伺候莞娴洗漱更衣,接着又拉着她坐下,细心的给她挽了个团髻。

换了个发型,怪不习惯的。莞娴侧着头瞧了瞧镜中的自己,觉得这打扮让她看起来似乎老了好几岁。

“姑娘虽是新妇,可如今这境况,也不好太张扬……姑娘忍耐一阵,待到了庄子那边,奴婢再给你好好打扮吧。”召玉说着,取了一只金扁方给她插上,接着簪上两朵牡丹,便完事了。

“嗯。”听她说得有理,莞娴也就不计较这些。

装扮妥当后,她拖起宸晏,一块儿向长辈们问了安,拜过祖宗,老太太就催着他们启程。

莞娴无奈,只得随着宸晏上了马车,往怀萱庄而去。



等到她三朝回门时,苏府的朱漆大门上已经贴上的封条。

他们辗转在西街巷子里找到大家的容身之处,瞧见那小院子还不如她原先一个人居住的院子大,大部分下人都遣散了,可也有忠心的老家人和贴身婢子不愿离开的,宁可不要例钱也要留下伺候,大太太也只得辟了间屋子给她们居住,这小院子显得更挤了。

长辈们虽然为了迎接他们而特地换上了好衣裳,可那情景却是掩不住的没落,让她心里不由得发酸。

她拉着宸晏,含泪拜过长辈们。

虽然过得清寒,但礼不可废,大太太给他们准备的回礼依旧分量十足。

趁着无人的时候,莞娴拉过大伯母,悄悄将几张银票塞到她手里,“您别担心,侄女这儿还有一些……”

“这可不成!”大太太一下拍开她的手,板起脸来,“三姑奶奶,你是嫁出去的人了,咱们苏家再穷,也断断没有让出嫁女养活的道理!”

莞娴见她动了气,不敢坚持,连忙告了罪,收起银票,只和她闲话些家常。用过晚膳,便要告辞。

娘家人也没有挽留……这委实没地方住啊。

日子就这么一日日过去了,转眼便是夏天。

莞娴虽然心里担忧,可知道苏家自诩、官宦世家,自尊心极强的,也不敢再多嘴提帮忙的话语,只是不时去闲坐,稍待久了也会被祖母和大伯母赶出来,被告知出嫁从夫,她不能总是在娘家待着。

比起莞娴,楚家就明白多了。楚夫人借口想看望外孙女儿,偶尔让女儿带着孩子回去住几日,然后带着许多礼物回家,老太太也就不好说什么。

相对于往日,这日子虽清苦些,可小妹子的饮食衣裳却是丝毫不短。两三个月过去,她长得是愈发的冰雪可爱了。

这日下午,莞娴正在屋中闲坐,忽然继母身边的咏菊匆匆赶来,一下在她面前跪下,“三姑奶奶,家里出事儿了!”

“别急,你慢慢说。”瞧她脚上尽是泥灰,看来是一路奔跑过来的,莞娴便吩咐小桃给她拿了个小板凳坐。

咏菊连呼不敢,只在门边靠着,气喘吁吁说道:“这几日老太太身子本不太好,郎中来瞧过,说是热的,开了解暑的方子,如今还在屋里躺着呢……今日不知道为何,大太太忽然也一下子晕过去了!咱们太太带着五姑娘,实在看顾不过来,于是差奴婢过来请姑奶奶过去看顾一二。”

“大太太是怎么回事,请大夫看过了么?”莞娴不敢耽搁,连忙换了衣裳,吩咐小桃去叫马夫套车。

“奴婢来的时候,太太已让咏竹去请大夫了,这会儿应该到了吧。”咏菊亦步亦趋的跟着她。

急匆匆的来到她们暂居的小院,老太太已经拖着病体,在院子里坐镇了。

老太太身边几个丫头做着劈柴的粗活,嬷嬷在浆洗衣裳,二太太的陪嫁丫头咏梅和王嬷嬷,则是在挑水洗菜。还有几个下人在厨房忙碌。众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

莞娴进了院子,便先给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见了她身后的咏菊,知道她是二媳妇唤来的,脸色沉了沉,“莞儿,你如今是岩家的人,凡事要顾及婆家的颜面,别让外人嚼舌根子,说咱们苏家嫁出去的姑娘不懂规矩。”

“莞儿此次来,是经过夫君准许的。”她赶紧抛出那家伙做盾牌。

“懂规矩的,就连提也不该提。”老太太依旧硬着心肠赶她走。

楚氏在屋里照顾嫂子,听见外边她们说话,赶紧出来打圆场,陪笑道:“娘,您别怪莞儿,是我让她来的。媳妇知道这于理不合,可事急从权……您这病就是热着的,可千万不能再受累出汗了。”

“我这把老骨头还挨得几天!”老太太冷哼了一声。

“您看这人都来了……”楚氏为难的瞧着莞娴。这时候,小姑娘在那边屋里又哇哇大哭起来,奶娘赶紧抱着孩子出来,“二太太,姑娘就黏着母亲,旁人抱一会儿她就醒。”

“……你给我找条背带,我背着她照看大嫂吧。”楚氏无奈,接过孩子哄了起来。

这边楚氏哄着孩子,那边大太太屋里又传来她的呻吟……

莞娴见家里三个大人已经病倒了俩,老太太还是榆木脑袋不通情理,心里也有些生气,咬了咬唇,冷冷说道:“昔日二姐姐在京时,不也时常回娘家么?同样是嫁出去的女儿,为何她回娘家就行,我回就不行?……若祖母嫌我是没娘的孩子,急匆匆的把我嫁出去,从此不再来往,那莞儿今后不登门便是!”

“你、你……”老太太是第一回听见她回嘴,一下子气得直跺拐杖,“小丫头懂个啥?此一时彼一时……”

“请恕莞儿言语无状……祖母的意思,我明白的。”她不卑不亢的福了福身。容娴出嫁时,苏府境况还好,她多回娘家几趟,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可如今苏家没落了,自己若是时常登门,外人多半会以为苏家黏着出嫁女,对苏家和她自己的名誉,都是不好的。

说到底老太太心里就是那种很淳朴的思想:别人占她便宜可以,她绝不占别人便宜;别人可以给她添麻烦,她绝不给别人添麻烦。

“既然知道,那还不快走。”老太太冷哼。

莞娴接着说道:“祖母是为我好,可我也希望为娘家好。尊严面子,难道比骨肉亲情更重要么?”

说罢,她不待老太太同意,便吩咐召玉小桃去厨房帮忙,自己则走进大伯母屋里伺候,也不管老太太对着她的背影直哼哼。

大太太半靠在床榻上,头发有些蓬乱,眼里含着泪,口中喃喃说道:“这可怎么办啊……”

接着又咬牙切齿的,“那个死贱婢……害得我好苦……”

怎么回事?她探询的目光望向站在一旁的瑞娴。

瑞娴茫然摇头,表示不知情。莞娴只得又出门问楚氏,“大伯母这是怎么病症?我瞧她魂不守舍的。”

“郎中说是一时气急攻心才会晕了过去,身子倒是无碍,开了几副宁神的方子。只是……”楚氏欲言又止,很快的瞥了一眼老太太。

正说着,咏竹拎着抓好的药进来,楚氏便抱着孩子进了屋,让瑞娴和咏竹去煎药。

支走了瑞娴,楚氏才压低声音说道:“大房的那个梅儿,偷了咱家的银两细软,跑了。”

“啊……梅姨娘?!”莞娴大惊。那个平素都是低眉顺眼、只会看大太太脸色行事的小妾梅儿,居然如此胆大包天?!

“是啊。咱们家遭了难,她不但不齐心也就罢了,居然还叛主私逃……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楚氏长叹,“她是你大伯母的陪嫁丫头,在苏家也有二十年了,你大伯母平日待她也不薄……想不到她竟做出这种忘恩负义的事来。”

想必她是以为苏家就此没落了,不想一辈子跟着受苦,索性偷了银钱跑路。人心难测啊……到了关键时刻,才知道哪些人是真心待你,哪些人是虚情假意。

“她偷了多少?”莞娴低声问道。

“老太太的体己、连同你大伯母的体己,还有你大伯父昔日放出的一些利钱,都一卷而空。”楚氏咬牙,“你大伯母也是十分谨慎的人,可怎么也想不到,跟了自己二十年的丫头居然会做出这等事来。”

“这么多?!”莞娴心里一惊。这梅姨娘可真够狠的,一不做二不休,居然将苏家如今仅剩的少许财产都拿走了,这不是存心要绝了一家人的生路么?也难怪大伯母又气又急,直接晕倒了。

“你也别担心,我这儿还有些私房,咱家这几口人,撑个一两年也尽够了。待空闲了,还可让丫头们做些活计……”楚氏又说道,“只是这事儿,千万不能让老太太知道……我只说梅儿逃走了,没敢提银钱的事。”

“明白。”莞娴点点头,想了想又说道:“不如大伙儿搬到怀萱庄去住吧?那儿在云清山脚,山清水秀、冬暖夏凉的,适宜养病,比窝在这小院子里强;而且省了租金和饭钱,人手也充足些。您放心,宸晏那家伙……呃,我夫君,绝不会有意见的。”

“这怎么成?”楚氏忙摇头。

“哎呀,咱们娘儿俩谁跟谁呀,您若也要与我见外,那可真伤了我的心了。”她凑上前,拉着楚氏的袖子撒娇。

“……只怕老太太不会同意。”楚氏朝外头努努嘴。

“我去跟她说。”莞娴往外走。

来到老太太跟前,她先给祖母打了会扇子,然后说道:“老祖宗,我们想请您到怀萱庄上住一阵子行么?这么久了,您还没在那儿好好住过呢。”

“我在这儿好好的,不去。”老太太直接拒绝。

“哎呀……您就那么不喜欢我么?”莞娴嘟了嘟嘴,“岩家舅舅说不定过一阵子就来接我们回去,到时候我去了南疆,再想回娘家伺候您老人家就难了……趁我还在京城,就让我尽尽孝嘛。”

“……”老太太听了这话,不置可否。

莞娴见她不答应,又接着说道,“这还有呢,就是我娘亲牌位在那儿……我是嫁出去的女儿,不是苏家人了,可我娘亲是苏家的媳妇,生是苏家的人,死也是苏家的鬼。您看我娘来京城这么久,还未与家人们好好相处,想必她也十分挂念大家的,想看着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样子。”

说道这儿,她哀哀抽泣起来,“我娘就生了我这么个孩子,我还将远嫁他乡,将来不知何时,才能再回京城给娘亲扫墓……您就可怜可怜我死去的娘,让她一睹您的慈颜,与您相处一段日子吧。”

“好了,咱们就过去住几日吧。”老太太横了她一眼,“再不去,你可又要说我偏心你继母了。”

“孙女儿不敢。”莞娴笑盈盈起身,对她又福了一福,“那么我这就差人去打扫屋子,准备妥当。”

只要她们住进去了,她自然有办法拖着不让她们回来。

这边摆平了老太太,她吩咐小桃回去指挥下人打扫,收拾几间干净屋子出来,自己则留下再看顾一阵子。

刚回到大伯母屋里,她又听见厨房那边有人起了争执,连忙走过去看。

“姑娘,今时不同往日了,您什么都得学着做。”是瑞娴身边那个大丫头阴阳怪气的说着。

“我做,给你们歇着?!”瑞娴气呼呼的说道,“我是大家闺秀,凭什么要我做这些活儿!”

“哎呀,姑娘您怎么这么说话呢?”另一个婢子说道,“咱们这不是忙不过来么。也就是让您看着小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