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生之嫡女闺秀 >

第48部分

重生之嫡女闺秀-第48部分

小说: 重生之嫡女闺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下,喝口热茶。”莞娴起身,按住她的肩膀,让她坐下来,然后递上茶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有哪对夫妻是不吵架的……你若是一遇到挫折就想着离开,那怎么行呢?谁能保证,换一个丈夫,不会有别的矛盾?”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容娴撅嘴,“我现在一点也不喜欢他了。”

莞娴翻个白眼,“不管喜不喜欢,这日子都得往下过的。”

“我可怎么办?”容娴颓然的坐着,喃喃说道:“人生真是了无生趣……”

“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糟……他虽然不算是个好夫君,但还算是个好臣子,前途也是有的,相信你想要的诰命,不需要等太久。”莞娴淡然道,“你听你娘的话,过几日就回去吧。”

“哦……”容娴有气无力的应了。

“乖,回去后,要对姐夫好点儿。”她轻拍容娴的肩膀。

“我还要对他好?!”容娴一下从绣墩上弹起来,杏眼圆睁,“他这样欺负我,我不找他算账就算他的造化了……你不也说他不是好男人么?!”

“你且耐心听我说完。”莞娴又按着她坐下,“就算他再不好也是你的夫君,你在裴家最亲的人,你不拉拢他,还能拉拢谁?……若是你跟他吵架,那只会将他越推越远,到时候裴家就真的没有你容身之地了。”

容娴垂首想了想,虽然心有不甘,却又不得不赞同她的话,“那好吧……我怎么做?”

“就算他十分孝顺母亲,可你这个妻子始终是无法替代的……吹枕头风你懂吧?”莞娴耐着性子说道。

男人嘛,不就是那么回事儿。容娴长得又不差,迷住这么个土包子应该不是难事。而且从上回他们夫妻回门的情况看来,裴道元还是很喜欢她的。只是,容娴的性子还太单纯天真了些……但从好的方面来看,单纯也算是萌点吧。

她轻叹一声,又问道:“银钱的事儿,大伯母说怎么解决了么?”

“她说先借我们银两,但要他写下借据慢慢还。”容娴嘟着嘴,对娘亲的这决定似有不满。

“嗯,如此甚好。”莞娴却是稍稍放了心。她既然选了他,就要有陪他过清贫日子的心理准备,这也算是对她当初幼稚决定的惩罚了。

“你回去后,不管心里怎么想,都要好生对姐夫,别把他再推到他母亲那边去了……至于你婆婆,表面上还是得恭恭敬敬的,有什么不满的,别自己出手,让你丈夫或者别人去做恶人,明白吗?”她喝了口茶,又接着说道:“那伙亲戚还在么?你撵不走他们,让你夫君、你婆婆撵去。怎样借力使力,你就慢慢参详吧,这个要靠悟性的,我没法手把手的教你。”

“哦。”容娴低头思索妹妹的话,过了好一会儿,还是抬起头求助的望着她,“我还不太懂……”

“姑娘。”召玉这会儿打开帘子走进来,笑道,“太太唤您去北堂。”

“娘有事找我?”莞娴松了口气,终于不必和二姐侃家事了。她望向容娴,一脸歉意,“我要去见母亲了,二姐姐,下回再聊啊。”

说着,她便收拾停当,赶紧走人。

到了北堂,楚氏正端坐榻上,手里掂着几张小笺。见莞娴进来,脸上漾起笑意,拍了拍软榻,示意她在身边坐下。

“母亲,您找我?”莞娴上前见了礼,然后才贴着榻边侧身坐了。

“嗯……”楚氏瞧了瞧莞娴这会儿的装束,满意的点点头,轻启红唇,“月底朝阳长公主府中有个茶会,你与我同去。”

又是相亲?!莞娴心里哀号了一声。

这两个月,她已经参加了好几场聚会了,无论它的名头是诗会、花会或是茶会,其内在还是相亲啊相亲,给诸多名媛佳人们提供争奇斗艳的机会。

上回是什么国公、什么伯侯府,这回升级到公主府了……档次越来越高,她却觉得越来越无聊。虽然她没有刻意表露什么,但也还是有不少夫人看上她来着,想与苏府攀这门亲,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楚氏和老太太没有十分看得上的,于是她只得在相亲的康庄大道上继续奔走。

“朝阳长公主是皇上的亲妹子,她的幺儿比你大两岁,还未曾许亲。”楚氏笑盈盈的,将那几张小笺递给继女,“她最喜有才情的姑娘……这里是各种茗茶的特性,还有,我让你爹作的几首诗,你这几天必须念熟了,知道吗?”

不是吧,老爹给她做枪手?

莞娴抽了抽嘴角,无语凝噎。

57、被相亲记。。

57、被相亲记

长公主府后花园。

紫藤花下,一群女子三三两两的坐在雕花条几边品茗,她们一个个盛装打扮,谈笑间皆充满了端庄风范。正对她们坐着的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半老妇人,她面如满月,圆润的身材裹在捻金银丝的云锦宫装里,更显出雍容华贵的味道来。

她扫视着对面坐着的宾客,目光最终落在几位妙龄少女身上,嘴角露出似有似无的微笑。

“这君山银针,乃是今年新采、圣上御赐的,不知诸位夫人、姑娘以为如何?”她轻启绛唇,声音柔和而又带着几分威严。

“此茶极好……色香味俱妙……”众人纷纷夸赞。

有说“一杯清肺腑,入梦亦留香”的,也有说“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的,还有说“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的……将这茶直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朝阳长公主满意的微微颔首,又笑道:“听闻几位姑娘皆是秀外慧中,有咏絮之才……如此良辰美景,赏花品茗,怎可无诗词助兴?”

众人知道长公主这是要考较姑娘们的才学了,一下子都坐直了身子,暗暗替自家姑娘捏了把汗。

莞娴端坐几边,悠然从容的抿了口茶,偷瞥了身边的继母一眼。

这样的场合,诗题不外乎是咏茶、咏景、咏美人、兼且酬谢主人家、为皇帝歌功颂德之类,楚氏让老爹每样都做一首诗,果然押对了其中一题。

“那么,奴家就先献丑了……”一个高挑纤细的姑娘首先站起来,胸有成竹的吟了一首七绝,看来也是早有准备的。

“好诗、好诗!”众人连忙称赞,长公主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长公主谬赞了。”她含羞落座。

“奴家占了一阕《卜算子》……请长公主和各位夫人、姐妹们品鉴。”另一个花枝招展的姑娘也站起来,念了一首词。

“不愧是前科状元之女,王姑娘冰雪聪明……这词格律严谨、情景交融,本宫喜欢得紧。”长公主淡笑道。

“谢长公主。”王姑娘得了她的赞誉,行了个礼,喜孜孜的坐下了。

“禀长公主,奴家也想到一首诗……”接下来又是一位浓妆艳裹的美貌女子。她绽破樱桃,缓缓吟了一首七言律诗。

长公主听了连连点头,一脸惊艳之色,而楚氏却是大吃一惊,脸色发白。

这不就是苏学士为女儿准备的诗稿吗?!

楚氏不可能在长公主面前失仪,她只得怒视着那女子一阵,又狐疑的望了望莞娴。

莞娴垂眸,假作惊慌的微微摇头,接着便用轻罗小扇半掩着脸,不让楚氏看到她……在偷偷的笑。

她爹是什么人?誉满京城的大才子是也。

如果她在这儿念了他的诗作,必然会在众女之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这实在是有违她“做人要低调”的行为准则。

况且,万一长公主真的因为这首诗而看上她咋办?她都不知道公主那儿子是圆是扁呢。若是对方真上门提亲,苏家根本无法拒绝。

可她要是不念,想必会得罪楚氏,很伤她们母女感情……算了,死道友莫死贫道,给别人拉仇恨吧。

于是,在方才赏花时,她就将写有那几首诗词的小笺悄悄的落下……果不其然,有人自以为捡了个现成的大便宜,如今就吟诵出来了。

现在,楚氏的表情就如同书上常常形容的——如果眼光能够杀人的话,那姑娘早被杀了十次八次了。

可某位大姐却浑然不知,得意的念完诗,落落大方的对长公主躬了躬身,然后坐回位子上。

“宋姑娘……诗美如画,真可谓是才藻艳逸。”长公主喟叹道,“如此风流文采,当真世间少有。”

“是、是……字字珠玑、辞趣翩翩啊。”众人连忙附和。

“还有哪位姑娘要赋诗?……作个对子也可。”长公主瞧了瞧她们,又问道。

众姑娘将自己的腹稿(或枪手稿?)与宋姑娘作比对,都觉得自叹弗如,再表现也不过是献丑而已,便都沉默了。莞娴也识相的闭紧嘴巴,垂首不语,交了白卷。

“……既然没有,那本宫就下评语了。”长公主朗声道,“几位姑娘的诗词各有所长,但以宋姑娘的为最佳……来人啊,赏宋姑娘珠钗一对。另外两位姑娘,也赏绒花一对。”

“谢长公主赏赐。”几位姑娘笑容满面。

长公主显然对“文采斐然”的宋姑娘另眼相看了,又打量了她一阵,方才微笑说道:“本宫今日甚是高兴……”

“殿下……”她正说着,忽然有个下人装扮的小姑娘急匆匆的走过来,在她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

“……?!”长公主听了,脸上微微变色,不复方才从容的模样。她勉强对宾客们笑道:“本宫有些不适,就此散了吧,改日再请各位。”

说罢,她站起身,转身便走。

“恭送长公主……”众宾客愣了愣,方才起身行礼。



发生什么事了?长公主那么紧张的样子。

回家的马车上,莞娴低头思索着这个问题。

可她平日里从来没留意过这位长公主,也想不出什么来。唉……算啦,历朝历代皇家的破事儿都多着呢,她还是不知道的好。好奇心会害死猫,知道得越多、通常会死得越快。

手上的银镯子忽然又自个儿抖动起来,她连忙用另一只手按住。一抬头,见楚氏正望着自己。

“啊……我还在紧张呢,一紧张手就发抖了。娘,对不起……爹爹帮我写的诗,不小心被人瞧见了。”她假装内疚的掩饰着,同时用力拍了拍镯子,警告里头的某个小动物安分点。

“唉,这也不能全怪你。”楚氏眉头紧皱,差点连手上寸余长的指甲都掐断了,“那宋家姑娘太可恨……!”

“娘别生气。”莞娴柔声安慰,“或许这是天意吧,女儿没那个福分……”

“没事儿,我这还有张帖子,下个月吴太傅大寿。”楚氏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吴家虽然没有爵位,可吴太傅是三朝元老了。他是皇上的太傅,他的女儿吴淑妃,就是十皇子的亲母……”

“……”继母真是愈挫愈勇。莞娴瞥了一眼外头,连忙喊了声,“停车、停车!”

“娘,外头不远处就是怀萱庄,我想过去瞧瞧。”

她听说去长公主府要经过这儿,便与楚承瑛约定好今日见面,要去看看新圈的地。

她含笑道,“您要不也去歇歇?”

“不了。”楚氏抿了抿唇,对于继女要去拜祭亡母,也不好阻止,便点了点头,“早去早回……待会儿我让马车再回头去接你。”

她说完,便让马车往岔路上走。

“好的。”莞娴谢过继母,在庄前下了马车,目送楚氏离开,然后领着丫环嬷嬷们进了庄子里。

楚承瑛已在正堂等候了,见她进来,唇边扬起一丝笑意,“怎么这么迟才来?长公主府中的茗会,想必不同凡响吧?”

“还好啦。”她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径自在他下首坐下,吩咐人上茶。

“怎么?”他一双眼眸探究的望着她,“不高兴?还是累了?”

“……不告诉你。”她不耐的撅了撅嘴。

“我知道你不喜应酬。”对她这态度,他没生气,反倒笑起来,“只是女大当嫁……订亲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还男大当婚呢。”她斜了他一眼,“这么多长辈里,最没资格说我的就是您。”

被她的话一下噎住了,他摸了摸下巴,讪讪道:“……没大没小。”

“好啦,闲话少说,咱们启程去看新庄子吧。”她将召香呈上的热茶一饮而尽。

“这会儿怕是去不了了。”他抬头望了望外边的天色,“从这儿去新庄子,骑马来回也要一个时辰……坐轿大概要两三个时辰,等到了那儿,天都黑了。”

“马车呢?”她连忙问。

“那儿地处偏远、山道狭窄,马车进不去。”他摇摇头。

居然那么远啊……她柳眉蹙起。

“下回早些去吧。”他微笑说着,又问道:“如今春耕之期已过了,种不得麦子了……想好在那儿种些什么了吗?”

“你有什么好提议?”听他这么说,大概是有好想法的。

他从身边的囊袋里取出一个手掌大、暗红色的椭圆状果子,“这个,如何?”

“这是……”她接过果子,仔细瞧了瞧,“红薯?”

“你认识?”他颇感意外的挑了挑眉,“这是甘薯,又名红薯。”

“啊……我在南疆时见过。”她连忙打着哈哈。

“哦,的确是南边传来的。”他微笑点头,“梁王,就是九皇子,他的封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