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矛盾文学奖提名 红柯:西去的骑手 >

第19部分

矛盾文学奖提名 红柯:西去的骑手-第19部分

小说: 矛盾文学奖提名 红柯:西去的骑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在夫人的点拨下化险为夷的。督办的眼皮也跳起来啦。

  督办坐在办公室,整整一个上午没有一个人来找他。再坚持一会儿,楼道响起脚步声,督办一下子来了精神。按照不成文的规定,任何人进督办办公室都要敲三次门,进门后后退着走几步再转身,汇报完毕,也是后退着出门,至门外才能转身。督办的抽屉里有一把手枪,子弹上膛,督办听下属汇报时,一只手捏在枪柄上。高大的办公桌挡住半拉身子,下属是不知道这些玄机的。

  督办的手刚抓住枪柄,那人就推门而人。是妹妹盛世同,迪化城最漂亮的姑娘,也是督办从小就喜欢的娇妹。督办差点扣动扳机。

  “不好好上学,跑督办公署干什么?”

  “我都二十岁了,还上高中呀。”

  “那就上新疆学院吧。”

  “哥,你故意装糊涂呀,新疆学院的课我去年就自修完了。”

  “那就去苏联留学。”

  大哥把小妹当掌上明珠,那只握枪的手也松开了,非常宽厚地笑着,露出白亮的牙齿。小妹毫不忌讳,脑袋凑到大哥耳边不说话脸先红起来,热烘烘的像木炭一样。

  “苏联不就是中山学院吗,有什么好老师。哥,我告诉你呀,反帝救国会的王先生是个才子,听他讲课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杜院长都比不上他。”

  “杜重远是汉奸,是汪精卫的奸细,能跟王先生比吗?王先生是联共的理论家,又不是专职教师。”

  “就不能请他到咱们家讲课吗?”

  “给你当家庭教师?”

  “你也可以听呀,大嫂,弟弟,克勤克俭两小侄都听呀,这么好的老师,别人争取不到呢。”

  少女盛世同就像团熊熊烈火,大哥无法招架,“你这个妹子呀,全新疆谁敢给我这样。”

  “我是追求进步,不可以吗?”

  “请到家里就不好了,在王先生工作不紧张的时候,你抽空去请教请教,时间也不能太长。”

  “你答应啦?”

  “我堂堂督办我是小孩子吗?”

  大哥拨通王先生办公室电话,说了两句,盛世同这才满意了。

  眼皮不跳了。督办大惑不解,明明是凶兆嘛。督办做梦也想不到凶兆会落到妹妹头上。邱毓芳问得很详细,越问眼皮跳得越厉害。

  “小妹爱上王先生了吧?”女人总是从感情出发考虑世界上的一切。

  “王先生快四十岁了,才华横溢,一表人才,典型的江南才子,经历又那么复杂,恐怕孩子都一大群了吧?”

  “你不懂女人,女人喜欢上一个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

  “王先生是联共,联共也好,中共也好,都是一些特殊的人,他们只为革命和信仰,根本就没有私人感情的空间。”

  “我说不过你,我的眼皮跳得这么厉害究竟为什么?”

  “我怎么不跳呢,我跳了一整天,小妹一闹,一下子就安静了,没事了。”

  “你别大意,你们盛家人都是一根筋,老四不是个例子吗?去一趟苏联,就成了铁杆共产党。”“世同是个姑娘,姑娘总是浪漫一些,碰一鼻子灰,哭几把就没事了。”

  联共党员王寿成,真实姓名俞秀松,中共最早的领袖之一。曾留学日本,后到苏联中山学院,王明崭露头角以前,俞秀松就直言不讳揭露其投机的本质,王明怀恨在心。连王明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年纪轻轻,刚来中山学院,在班上第一次发言,就让俞秀松洞察得清清楚楚,我真有那么坏吗?随着权力的增长,王明越发觉得俞秀松的可怕。老资历的联共中坚分子俞秀松被发配苏联远东地区,由于出色的才华和业绩,俞秀松又重新崛起,出席远东地区党的代表大会。王明又下狠手,把俞秀松投入监狱!借大清洗之机灭口。俞秀松严谨而雄辩的申诉连克格勃也不得不承认,此人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盛世才执掌新疆,联俄联共,俞秀松化名王寿成到新疆主持反帝救国会的工作。

  儒雅的江南才子,坚毅的革命者,在偏远的迪化城显得格外醒目。在此之前,迪化人已经领略过内地大都市的文化名人,如杜重远、茅盾、萨空了、赵丹等等,其风采全让俞秀松、林基路这些革命者比下去了。俞秀松在反帝救国会第一次讲演,四个小时,观众忘记了欢呼忘记了鼓掌,很久很久,散场了,走到大街上,才一下子进入兴奋状态。少女盛世同就是在那一天,瞪大了双眼,又慢慢眯起来,瞳光变得犀利无比,又柔弱得可怕。成长在冰雪大漠的北国少女率真而执著。不管她任何时候到王先生办公室,王先生总是抽出时间给她讲课,从社会发展史,黑格尔哲学,马思列斯,联共布党史,世界史,中国史,苏俄文学,中国新文学,甚至连音乐绘画,自然科学,最新的化学物理蚕丝工业都讲到了。

  “蚕丝,你连蚕丝也懂啊。”

  “我是浙江人,我们老家是鱼米之乡丝绸之乡,我在日本学的就是蚕丝专业。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蚕丝工业超过了中国,新疆是丝绸古道,左宗棠征西把江南的蚕桑带到新疆,可惜产量不高。维吾尔人很聪明,和田喀什的丝绸质量非常好,比江南的产品还好,蚕丝业在新疆很有发展前途。”

  王先生拿出江南的丝绸和新疆的相比较。

  “你用手摸,手感是不一样的,新疆丝绸光滑中有韧性,有毛织品的厚重,江南丝绸就显得过于华丽,不够庄重。”

  “你来新疆才几年呀,老新疆几辈子都不懂这些。”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我在莫斯科动身之前还有顾虑,中国的文人从古代就把西域描绘得很荒凉很可怕,中国的文人都是厌世的,都是弱女心态。梁启超说中国自古女儿情长多,风云男儿少,西域大漠需要的就是风云男儿,热血男儿。”

  “你骨子里是个北方汉子。”

  更让盛世同吃惊的是王先生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拿督办的老岳父邱宗瑞开刀。邱宗瑞是迪化警备司令,在迪化城最繁华的地段强占民宅,大兴土木,修建私人林苑,俨然封建皇帝。俞秀松在《新疆日报》予以揭露,并挟舆论之威,查办了邱宗瑞,全疆轰动。

  “王先生你太了不起了,我大哥都不敢惹他这位老岳父,我大嫂都气疯了。”

  “你恨我吗?邱司令是你家的亲人。”

  “革命者要大义灭亲,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那你就不应该什么了不起呀了不起,革命者秉公办事,职责而已,否则就是失职,罪不容恕。六大政策是督办亲自制定的,是新疆发展的基本政策。”

  原来是五大政策,反帝、亲苏、清廉、和平、建设,俞秀松来后加上“民平”,成为六大政策。

  “民国赶走了皇帝,崛起的是四大家族,民众所遭受的苦难远远超过满清政府,新疆的未来绝不允许新的封建势力。”

  “我大哥就是这样干的,四一二革命,新疆的封建王公被消灭光了。”

  俞秀松不能再说什么了。这个单纯的姑娘哪能看透她的督办大哥,这个人的政治手腕之高明世所罕见,重庆、延安、莫斯科,督办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多少有才华有思想的人都被督办所蒙蔽。以新的封建势力代替旧的封建势力,以革命做幌子,其利润何以万计! 天下事无奇不有。狡诈的盛世才,竟有这么单纯善良而美丽的妹妹,还有他的四弟,一旦接受进步思想,就成为真正的革命者,这是督办本人难以预料的。

  督办本人更没有料到,他心爱的妹妹盛世同跟铁杆共产党职业革命家俞秀松会产生千古罕见的爱情故事。一切出乎督办的意料。俞秀松忙于革命,直到三十七岁这年才萌动男女之情。毕竟不是少年时光了,坚毅的革命者把激情紧锁在心中。

  有一次,盛世同翻老师的书架,从一本珍贵的精装本里发现一张照片,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行潇洒的钢笔字: 我的挚爱,愿在愁苦中与你永生 姑娘紧张万分,以千钧之力在翻这张照片,好像濒临毁灭的边缘,照片上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少女盛世同。

  这是斯大林所关注的婚姻,苏联驻迪化总领事作媒,亲自找盛世才谈话,盛督办坚决反对。

  “我妹妹年纪尚小。”

  “斯大林都知道了,这是苏新关系的新篇章,你要认真考虑啊。”

  督办不好再坚持了,何况妹妹是出自真情。督办只能在床上,对夫人邱毓芳谈心里话。

  “小妹完了,她会恨死我的。”

  邱毓芳冷笑,“都什么年代了,还来《梁山伯与祝英台》那一套。”

  “小妹不懂政治啊。”

  “二十岁大姑娘了,又不是小孩子。”

  政治是很残酷的,1937年,督办出于自身的政治目的,开始大清洗,俞秀松首当其冲被捕入狱。他这种要犯,只能由莫斯科处理。俞秀松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他多次坐牢总能化险为夷,而这次不同。王明与康生途经迪化时与盛督办做了政治交易,诬陷俞秀松是托派。临上飞机前,俞秀松对送行的妻子说:“我们不能一起革命、生活一辈子,不知何时才能见面。你要记住,为革命献身是光荣的。”

  1939年俞秀松死于苏联克格勃总部卢比扬卡广场。

  盛世同听不到这声枪响。她痴情不改,等待着丈夫归来。她恨自己的哥哥,兄妹从此恩断义绝,她改随母姓,取名安志洁。安志洁带着母亲离开迪化,到俞秀松的老家浙江诸暨居住,安志洁从此开始长达半个世纪的寻夫生涯。

  小妹把督办的心搅乱了。母亲坚决跟妹妹走。督办的亲人越来越少,脾气坏得可怕。岳丈的小老婆跟人私通,督办以最罕见的酷刑处死这个淫妇,据说是用马鬃一根一根勒其阴部让其活活疼死的。行刑时,邱毓芳津津有味地在旁边看着,回来讲给督办听。

  “亲爱的,我是不是有点像苏妲己?”

  “你真会给自己作比喻。”

  “妲己有什么不好,我发现那些看守就这么看我。”

  “他们活腻了。”

  “他们这么想又没说出来。”“想也不能这么想,想比做更可怕。”

  督办开始琢磨让人不能胡思乱想的法子。可能有点走火入魔,有一天督办拉肚子。督办吃的水是老父亲亲自从水磨沟拉来的最洁净的泉水。督办亲自审问,老父亲反复申辩:“我是你爸爸,我怎么能害你?我连这个想法都没有。”老头还是挨了一顿鞭子。因为在监牢里审,墙上挂满了刑具,督办又那么激动,又是那么一种气氛,鬼使神差,督办就毫不客气抓起鞭子抡了一气,打得老头子哭爹喊娘满地乱滚。

  肚子拉了半个月,把很雄壮很威武的督办拉成了麻秆。日他奶奶的,小妹乱其心,老父伤其肚,好汉不敌三泡屎,督办那个气呀。邱毓芳日夜守在床边,督办神志清醒后第一句话就是:“还是夫人待我好,妈拉巴子的,自己人都不是东西。”督办算是把小妹彻底给忘了。邱毓芳流着泪,“我什么都不想,我只要你早点康复。”

 
第三部(8)  
红柯  
 

  肉还是吃着。迪化有的是高级大夫。督办康复后,不但吃大肥肉,连生肉都吃。督办让人把生猪肉切碎调上汁当凉菜。督办说,日本人喜欢吃生肉,海鲜都是生吃,所以日本有最精粹的武士道。

  督办脱下病号服,换上军装扎上武装带,挂上佩剑和手枪,精神抖擞去上班。

  
  督办跟往常一样,总是第一个进公署大楼。督办的马靴在楼板上响过之后,各厅各处的领导陆续进楼。新疆革命以后,领导们身先士卒,早起晚归已成风气。准时上班的是公务员。

  按惯例,没人找督办汇报工作,督办亲自到各办公室听取下属们的意见和建议。

  这一天,督办先去的是公安管理处。李溥霖、李英奇、惠大山这些特务头儿“哗”站起来,向督办问好。督办跟大家握手,握手之后,督办把手放在嘴上,眼睛发直。大家说督办怎么啦?督办看大家的手,大家的手白白净净,督办说:“手还在就好。”督办丢下大家离开公署大楼,走到僻静处,督办蹲在地上哇哇大吐,越吐越恶心。

  回家漱口三遍,喉咙里响几个嗝。医生说肚子里空了,不会再吐了。督办平静下来,问医生:“我们握过手,他们手上没毒吧?”

  医生说:“没问题也有问题。”

  “这话怎么讲?”

  “几年前,喀什前线有个叫尹清波的团长,他的眼睛可以跟太阳对视达好几个小时。太阳亮到极致就黑了。我给他治过眼病,很不好治。”

  尹清波是省军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