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中国第一职业奋斗指南:公务员是怎样炼成的 >

第3部分

中国第一职业奋斗指南:公务员是怎样炼成的-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人都会有抹不去忘不掉的故土情节。不管再怎么忙,每年,我都得回家一趟,至今如此。

老爸还是老样子,在肠胃运转不力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烟酒不断,令我十分佩服;老妈还是为了家务忙个不停,一有空闲,就跟老伴拌个嘴啥的,消磨时间;姐姐自从成家有小孩之后,倒是憔悴不少;姐夫成天开着自己的大卡车,生意不错,就是没改掉货车司机那脾气暴躁的毛病;小外甥长高了,有劲了,也晓得整人了,动辄就欺负我这个生性温和慈祥的舅舅。家里情况总体不错,家人身体健康,家庭和睦,这就是福啊!这就是生活!

看到家里一团和气、蒸蒸日上的美好景象,我欣慰不已。我默默地告诉自己:柳池云,有这样的后盾,你就放心大胆地出去闯吧!闯出一番天地来!当然,前提是自己养活自己。

第一部分 第10节:第三章死马当做活马医(3)

父母听我讲了签约单位的详细情况,很是高兴,但本人尚未为人父母,至今也难体会面对子女健康成才时的感受,总之,我能感觉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快乐。

趁着父母高兴,我把我和企企为期两年的地下组织活动摊了牌:我替你们找着儿媳妇了!并且,随之而来的还有非她不娶的架势,势头十分凶猛。我相当勇敢,压根儿没给父母还手的机会。大体意思是,儿媳妇是有了,虽没经你们〃审阅〃,也就这么着吧!

看着我的架势,父母显得有些惊讶,未置可否,毕竟还没见着儿媳妇面呢。反正,我就当他们默认了。随后,打算大张旗鼓地带着企企登堂入室。

事实上,我打小也没让父母多操心。仗着往日的信誉,这事也就瞒天过海,成了。此事充分证明了信誉的重要性,甭管你是装的还是真的,都得给人以好的印象。如是真的,更好;能装,也将就;否则,不管哪一行,就甭指望混下去。

寒假里,我跑了很多儿时玩耍的场地,有逃课时藏猫猫的山洞,有小时候特害怕单独走的火车隧道,有那摇摇晃晃不敢往下看的索桥,还有跟玩伴偷人家果子吃的果园……跟一些发小回忆了往日的荒唐事,这些哥们儿,现在有些是汽车修理站的小老板,有些跟我是一样一文不名的傻小子,更有些中学毕业就外出打工没挣着钱连自己都没法养活的瓜娃娃。

我知道,我将与这一切从心理上彻底告别,我的青春不操蛋也不完美。只是这不可复制的青春,也将划上一个啥也不算的句号。

想着自己,当初那个背着小书包的柳池云,欢声笑语仿佛就在跟前,担心迟到被罚站,担心考试考不过隔壁的小鱼儿,担心老师又向父母打小报告……

上学路上的歪脖子杨柳树依然那样沧桑,就像根本没有变老也没有年轻过;门前的小河流淌水依旧,仿佛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存在;苍山依旧,天空依旧,时光仿佛停止了流动。然而,今非昔比的事实无法欺骗,那时不知人情冷暖、任性调皮的小柳池云,如今已长大成人,即将参加工作了。

寒假很快结束,就要返校了,母亲来车站送我,火车即将启动之时,我的眼睛抓到了母亲回头悄悄拭去泪水的瞬间,那一刻,永久地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作为男人,永远难以读懂女人流泪的内涵,更难把握这泪水是否源自心底。但此刻,我明白了,读懂了,那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永远的深情留恋,这泪水,绝对发自内心!

我的眼睛也模糊起来。我在心底说,妈妈,相信我,相信你们的儿子!我会撑起一片天空,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尽到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相信我,我已经不是从前那个稚嫩的柳池云!

第一部分 第11节:第三章死马当做活马医(4)

是啊,我已经不是从前的我了。

从此,我将告别往日衣来伸手,在父母宠爱下过活的岁月。

从此,我将告别过去不顾冷暖,想一出是一出的日子。

从此,我将踏上人生另一段征程,而我,并不知道下一刻将会发生什么。

因为,我已不是自己的我,仅一个小卒,一粒棋子而已。别人把我放到哪儿,我就得在哪儿扎根,发芽,开花……

很快,栀子花开了。校园里弥漫着浓郁的栀子花香,和着伤感的味道。

赶场子似的参加一个又一个聚会。告别、祝福,永远是这个季节大学校园里的主旋律。

几个兄弟对前路的追逐,终于在经历一番潮起潮落之后,开始上演大结局。

狼道、AK作为太子党,如愿签了理想中的单位。一个在成都,一个在C市。两年后,狼道购买了自己的房子,筑起了爱巢,他迎娶的是一个青梅竹马的女人;AK买了一辆价格不菲的小轿车,但郁闷的是,他千辛万苦帮忙搞进同一单位的女友,却与别人双宿双飞了,不得不说是一场意外,这令一度捣蛋不已的AK郁闷不已,当然,不只他自己感到郁闷,兄弟们无不郁闷。得知女友飞到别人家的当天晚上,AK给我打了个电话,哭得惊天地泣鬼神。

风铃签了武汉一家设备公司,专业对口。最近的一年,也不知干什么去了,疏于与兄弟们联系。

沛公由于虎钥市没有公招名额,这位团委的大部长、党支部的委员,不得不〃曲线救国〃,参加了西部计划,光荣地成为了志愿者,回到位于川北〃三州〃的老家。一去就捞了个志愿者的党支部书记当,由于表现优异,一年后,顺利转入州级实权单位的事业编制。

风蓝一直鼓捣着他的网站,却一无所获,谈了多家企业,老板均对这〃肉包子打狗〃似的项目没有兴趣,他本人虽没有勇气宣告,但事实上项目是流产了,流得很痛。这娃和他们专业的两个兄弟,没日没夜地搞了半年,建网站、买主机、做宣传、谈融资,忙得连找工作都放下了,却落个如此结果,其父母对此埋怨不已,这让风蓝十分郁闷。最终,在院团委书记的张罗下,他找到成都的一家房地产营销公司。还算好,风蓝的老婆一年后也考上了川大研究生,算是夫妻双双把家〃圆〃。

最郁闷的是华子。他参加的选调生考试一路通过笔试、面试,杀入体检。但由于喝酒太过投入,他被确诊为〃转氨酶偏高〃。幸好在体检前的自查阶段,服下猛药,总算涉险过关,最后岗位选在川南一百万人口的大县。在屡次聚会中,他总拿转氨酶说事,试图拒绝推杯换盏,幸好被我当场戳穿:〃你体检都完了嘛!〃他当即哑口无言,举杯一饮而尽。不过,我们几人就他参加公招,其他人谁也不知转氨酶是啥玩意儿,有啥厉害,也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在才知道,当时真的很傻很天真,万一把华子灌出个好歹,人家报不了到,上不了班,通不过体检,他还不把兄弟们埋怨死。不过,华子的确不愧是兄弟们中的极品,这娃报到两个月后,就被分到乡镇任团委书记,正赶上所在市共青团换届选举,由于其大学时的特殊经历,旋即被列为团市委委员候选人,最终入选。

第一部分 第12节:第四章名利之中的部门(1)

第四章名利之中的部门

幸福的生活,对我来说,就仿佛镜中月,水中花——

柳池云语

2006年7月17日,我参加工作了。

中国北方集团亚华厂,是我参加工作的处女之作。不算精彩,却相当难忘。

亚华厂原本坐落在大山深处,躲的是帝国主义的惦记和阴谋,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深挖洞、广积粮〃,就是在那些年头喊出来的。后来,搬出了大山,来到蓉城,在上世纪末的一系列改革中,亚华厂推行公司制、债转股、中外合资、寓军于民……工厂发展十分迅速,逐渐扭亏为盈,效益年年上升。

掐指一算,也该知道这工厂的岁数了吧?对,已过不惑之年。

当年的建厂元老们,后来有的成了将军,而当年的小鬼,基本上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现已面临退休。因此,厂里风气醇厚,作风严谨。当然,也有少数人紧跟时代潮流,一转眼就扎进了市场经济的洪流之中。而我去的厂办,就是典型的扎进洪流之中、名利之中的部门。不过,这与其职能和工作环境是分不开的。试想,作为一个综合协调和对外接待部门,一味严谨,怕是上下关系都得罪完了,工作还怎么开展?

按规定,到厂先参加安全、保密等专项培训。培训结束后,得到工厂锻炼三个月,也就是作为普通工人,深入生产一线。其实我们这些初入职场的娃娃,一个个不懂工艺,工段长也不让我们真正上生产线,万一搞坏个零件,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一呼百应〃,带动一批次产品抽检不合格,损失少则几万,多则几百万。工段长可不愿担这风险。于是让我搞搬运,就是把码好的半成品推到下一工序。什么?搬运的方式还不够现代化?是的,他们依然沿用人力搬运的形式,不过由于产品特殊,附加值也高,因此搬运量不大。我们乐得清闲,每天没事就把搬运的小车推过来推过去,打发时间。

不到一个月,急需人手的厂办就等不及了,分厂领导告诉我,我不用到车间了,到厂办报到。主任分派我的岗位是:机要秘书,主要工作:送文件。

要说这送文件,本来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关键是,文件多得出奇。而且,需要转送的领导、部门也很多。

厂长签〃请某某部阅办〃,我就得爬跟头似地找到这个部门,把文件送到该领导手上;

厂长签〃请某某、某某阅〃,我又依次把文件送给某某和某某;

郁闷的是,厂长签〃请厂领导阅〃,我必须得把文件依次送到每一个厂领导手里;

最为恼火、尤其郁闷的是〃请厂领导、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监事会成员阅之后,某某部阅办〃,这其间,又有人加批〃请某某部复印留存〃,我的个天哪,神哪,这得送多少个领导哇,我哭;哪些是厂领导、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监事会成员,我都不知道哇……

第一部分 第13节:第四章名利之中的部门(2)

更为可恨的是,一天文件多得起毛毛,集团公司办公厅、集团各部门、省上的文件、省上部门的文件、所在辖区的文件……刚开始,我脑壳大的哟。

不少时候,一份文件由于需要〃阅〃的领导和部门太多,以至于〃阅〃了两个月都没〃阅〃完。于是,有些领导两个月后才看到该文件,他们内心的光火我是可以体会的,要不是因为我是个年轻娃儿,估计还会以为我不重视他啥的,说不定就要开始整人了。

为此,临近办公室的厂领导经常〃轻言细语〃地教育我,还给我上课、出主意,主题是〃如何实现文件的快速传递〃。可问题的关键是,有些领导看文件一看就是一个星期,他看得慢,拖着不还,我又没法去索要,真让人伤透了脑筋。

由于文件太多,我脑袋发晕,有时会出现十分搞笑的错误。有一次,我经办一个文件,我记得是《国庆节放假通知》,嗒嗒嗒,满头大汗地发下去了。不一会儿,分厂的领导打电话来问,才知道出错了,原来,没加盖公章!又嗒嗒嗒收回来,去收文件的时候,我脸烧得跟有团火似的,简直想挖个地洞钻进去。

往事简直不堪回首。现在想来,十分感谢那些对我包容的领导们,尤其是张主任,他为此挨了不少批评,可他总替我兜着。还有位年近退休的厂领导,给我讲他刚参加工作时犯的错,以此激励我。可惜这位厂领导在我离厂后的2008年因病去世了,我是几个月后才得到的噩耗,悲恸不已,徒留遗憾。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我不仅熟悉了工厂的组织架构,各级各类〃委员〃、各单位的正副领导、各部门秘书也都混熟了,这为工作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我终于实实在在地把文件流转的工作担起来了。

同时,在我的建议下,工厂的信息员制度也建立起来,各部门定期传送信息成为常态,不久,工厂的信息工作从全集团倒数第三成为名列前茅。

军工企业的机关工作虽然轻松,但对具体业务的管理却缜密而严格。说是八点开会,没人说八点过两分钟到的;秘密级文件复印须登记,则是严格登记,没人敢越雷池一步;产品只能称呼代号,则没人会直呼其名。因为一旦出事,不但自己吃不了兜着走,还会连累一大批人——直管领导、专职保密员等。

单位的性质决定人们在工作中必须严谨、求实,所谓近朱者赤,久而久之,我也迅速养成了较好的工作习惯。当然,作为年轻人无法克服的一些毛躁心绪除外。更重要的是,日常的工作程序、文稿起草等工作都十分规范,压根儿就是来自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公共基础部分〃,但是它远比书本上的要生动得多,这也为日后的公考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 第14节:第四章名利之中的部门(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