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442部分

调教大明-第442部分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至今日,”祖承训很艰难的道:“只怕我们想要再过去,人家亦是不要了。”

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

祖承训的话,只是自己的揣测,但他无论如何,没办法拉下脸去,再和惟功接洽,祖仁心里明白,亦不去相强。

父子二人,只能用复杂的心理,看着辽阳镇和惟功,耀武扬威于自己的眼前。

好在,等候的时间并不长。

惟功一行,提前了半天过来,半天之后,由关城另外一侧,也是来了一支过百人的队伍。

襄城伯李府也是大族,此番送亲,约好了就在山海关交接,李府少量人继续送亲,李成功等人,则就在山海关折回了。

“嘿,惟功!”

李成功也穿着蟒服,他是掌禁军的侯伯之一,效力几年,并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和党派,和惟功虽然有姻亲和交情莫逆,但只限于交情,具体的来往也是没有,地位超然,底蕴也足,好歹也是惟功“调教”过的,办事很得力,万历虽然懒,也有不少毛病显露出来,对自己的安全却是十分上心的,李成功加太子太保,赐蟒服,该有的笼络,皇帝也没有忘了。

看到惟功,李成功脸上露出笑来,惟功也是开心,跳下马去,两人臂膀一握,一起笑将起来。

“一晃,好些年不见了。”

“是啊。”惟功看着李成功,笑道:“你可有点儿发福。”

何止是“有点儿”,李成功养尊处优,没有什么烦心的事情,脸上已经明显见了肉了。好在,筋骨还结实,没有把功夫彻底丢下。

“你怎么好象又长高了一些……”李成功话未说完,看到一边的张简修,半天功夫,张简修换了衣服,洗沐了一下,但身上和脸上的狼狈之状,还是十分明显的。

李成功看着难受,点点头,道:“简修哥你受苦了,不过,到惟功这里,不会再有人给你委屈,我亦放心了。”

“算了,今日是高兴的时候,我们不说这些个。”

张简修性子本身是极豁达的,此时心结被化解了不少,上前一步,和李成功叙起旧来。

一晃好些年不见,三人在京时经常聚会,此时一聊起来,颇有停不住的感觉。

此时队伍中的轿帘微动,一阵疾风掠过,李成瑛一张脸露出半张来。

说是“眉目如画”并不为过,甚至,“国色天香”亦相差仿佛。

贵族之家,不象皇家选妃,还讲德、才,然后才是色。而勋贵之家选妾,当然是以美艳为第一,加上养尊处优,二百多年的贵族融合了不知道多少优秀的基因,论起长相来,当然比普通的百姓要强的多。

惟功一眼就扫到了,看到轿中的美人,亦有心旌神摇之感。

“惟功好福气。”张简修开玩笑道:“当年成瑛是个小丫头片子,可没想到今日已经是这样的大美人了。”

“京城之中,应该还算排的上号。”李成功也颇为自得,笑道:“惟功,你可要对她好些!”

“这还用说?”饶是惟功已经见过大风大浪,此时也是有些不好意思,挠头道:“总之,不会叫她受委屈的。”

“她倒也省事了。”李成功感慨道:“和你到外头,不比在英国公府,少了很多规矩!”

话虽如此,李成功不能没有遗憾之意。

在勋贵们眼中,就和唐时在长安的官员一样,除了“长安”之外,别的地方,都是一片蛮荒。

“好了,我可是好不容易请的假出来,都没敢说是来送亲。”

李成功眼中露出不舍之意,不仅是舍不得妹子,也有些舍不得这两个至交好友。

不过,他真的不能久留了。

在李成功等人折返时,辽阳镇的军号吹响了。

奋进,激昂,而意味悠长。

方阵列好,大队的骑兵缓缓前行,如同一道钢铁洪流,将李成功等人,不由分说的裹挟在内,席卷向前。

“好兵,好兵,好兵!”

李成功也算是带兵的人,此是不能不连声夸赞!

不论是骑兵的队列水平,人马合一的骑术,昂扬的精神,还有精良的武器和厚实不失精致的盔甲,无一例外的给李成功深刻的印象。

惟功微微一笑,道:“替我寄语京中的一些‘故旧’,迟早有一天,欠我的,连本带利的都拿回来。”

“我想,会有不少人发恶梦。”李成功心情十分愉悦,辽阳镇兵额定三万多,如果都是眼前这样的精锐似乎不可能,但有几千这样的精锐骑兵,辽镇的地位也是必然,有这样的实力,怪不得惟功心中笃定。

“好了,就此别过了。”

送了李成功一行,大队人马簇拥着李府留下的送亲队伍,继续前行。

惟功策马到轿子边上,仿佛有所感应似的,轿窗边上的帘子半欣,葱玉般的手指隐约可见,而李成瑛的俏脸看着他,笑靥如花,明媚而动人之至。

他好象有千言万语要述说,她亦好象如此,但此时此刻,两人只相视一笑,便已经足够了。

……

……

大婚的酒席开在总兵府内外,这座府邸原本就是极大,规格宏大,经过这几年的屡次整修,外面办公区域越发宏大,除了正门和大堂不能违制外,其余的廊房杂院,倒是与普通衙门的正堂规模都差不多,在总兵衙门办事的各司人员超过千人,惟功的辽阳镇采用的是精细化的效率管理,而不是大明模式的模糊化管理方式,就是官员和宗族士绅共治方式。

惟功的方式,需要大量的人才,人才再多也不够用。

再坚持一两年后,大量的毕业生加入各司,估计人才缺口会被堵上一些。

今日此时,整个外堂和内宅之间到处都是摆的酒席,总兵官大喜的日子,自然是与天同庆,全镇上下,都是笑逐颜开。

甚至辽阳城中,自发的举行酒席的人家也并不少,最少在辽阳镇混的十分得意,对“上头”十分感激的人群之中,今天放鞭和吃酒的,实在并不在少数。

到晚间,到处红烛高照,代替了平时照亮用的大灯笼,凭白又多增了几分喜气。

惟功挨桌敬酒,从外到内,由疏到亲,等他到内宅时,就算一桌只喝一杯,也有点儿脚步踉跄了。

“我等一起敬大人一杯吧。”张用诚站起身来,提议道。

孙承宗附合,笑道:“大喜日子,别叫大人喝醉了,共饮一杯,为大人贺。”

佟士禄和王乐亭几个,颇有想把惟功灌醉的想法……这一生怕是只有这一次机会,不过既然张用诚发了话,孙承宗这大胡子现在威望也不低,众多心怀鬼胎的家伙只好一同站起来,一起饮了一杯。

惟功来到后院,进得新房,四周都是裱糊一新,整个房间的布局,现在都按他的喜好重新布置过了……地上铺设一新,房中摆放的古董以古剑和书籍为主,平时他看书,燕息,和人偶作游戏,都是在这里或是后花园的精舍之中。

春来秋往,这里总算是迎来了真正的女主人。

大丫带着一群仆妇丫鬟在屋里,看到他进来,便是抿嘴一笑,和惟功点了点头,率众人离开房间。

这当口,惟功也不能和大丫说什么,只是眼光交流。

其中韵味,唯有当事者自知。

张惟功替李成瑛掀开盖头,两人的脸在绛烛下都是红扑扑的,接着就是按惯例的喝交杯酒,再下来便是惟功替新人除却大红喜服,此时新娘子身上已经软了,扶着上床,惟功自己亦除去了大衣服,躺在他的新娘边上。

两人四目交对,李成瑛突然噗嗤一笑。

“娖娘!”惟功又好气,又好笑,叫着李成瑛的乳名,笑道:“这个时候,你笑什么。”

“就是好笑嘛……”

“你成心气我不是?”

“不,我是高兴。”李成瑛敛了笑容,烛光映在脸上,竟是叫惟功觉得眼前的玉人,美的惊心动魄!

她静静的道:“这一盼,实在盼了好久。惟功哥,你不知道,我七岁不到,就想着非你不嫁了。”

翻了下身,手支住下巴,李成瑛微笑道:“你呢,是不是?”

明知道杀风景,惟功还是很心虚的道:“嗯,这我可不能说是啊,要不然我成什么人了……”

“你可恶……”一句话后,如画一般的脸庞,嫣红而小巧的嘴巴,突然凑了过来……惟功迎合上去的时候,脑海之中竟还有这样的念头:嗯,不愧是弓箭骑术都很精通的娖娘啊……

……

……

天不亮,整个总兵府后宅就忙碌了起来。

下人们忙,倒不是新人夫妇有晨婚定省的义务,在大家族,肯定有不少长辈尊亲在,公婆在的话,新妇其实有不少责任和义务,比如第一顿早餐,按当时的规矩,就得新妇亲自下厨房,就算是世家大族,也得走这么一个过场,倒不一定叫新娘子自己动手。

惟功现在只剩下自己一个,七叔七婶也没有办法接来……他倒是想,但刚一试探,万历就断然拒绝。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惟功不准回京,不能袭爵,心中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事,巡抚等官员密奏上来,辽阳实力之强,超出京中很多人的预料之上,现在朝廷和万历心里都明白,惟功当然没有造反的意思,但防微杜渐,亦成为不可避免之事了。

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

几年前,朝廷还有扶植辽阳来扼制辽镇的用意,现在,时势已经倒转了。

甚至李如松能在宣府总兵的位子上坐的十分安稳,其中是不是也有辽阳发挥的作用,亦属未知。

总之,七叔七婶是朝廷感觉惟一能牵制惟功的筹码,朝廷绝不可能放这两位到辽东来……就算惟功不反,**王国和藩镇的迹象也太明显了!

下人们起身,整个府里很快被各种声音填满,活力慢慢呈现,而洞房之中,一对新人也醒转过来。

“我得起来了。”

李成瑛受了惊吓一样,赶紧将自己的衣物抱在怀中,再勒令惟功转过头去,喝令他不准看。

“昨天晚上不见你这么矜持。”

“少废话。”李成瑛恶狠狠的道:“昨晚是我喝醉了。”

噗嗤……这一回是惟功笑了,而且接着是哈哈大笑起来。

在这个新娘子身上,他找到了久违的乐趣。

大丫很好,有另外一种叫惟功舒服的感觉,可眼前的这个娖娘,也真是叫他感觉陌生之中,带有无比熟悉的感觉呢。

待女主人起来,由着自己从京里带出来的贴身丫鬟服侍着换了衣服出门之后,外头几十个丫鬟仆妇带小厮,插秧似的齐齐行下礼去。

男子鞠躬,女子蹲福,倒是没有人嗑头。

惟功不喜欢这一套,这是谁都知道的。

“妹妹,你别给我行礼了。”

李成瑛眼尖,一眼看到人群中的大丫。款款上前,拉着大丫的手,仔细看了一看,说道:“这以前,辛苦你了。打今日起,我们一起照顾他,可好?”

大丫微笑道:“一切都听夫人的。”

“我初来乍到,当然还要你提点。要不然,怕有不妥。”

“他起居简单,夫人和他青梅竹马,断然不会有什么。”

两个女子,一个眉目如画,一个明眸皓齿,都是艳光四射,说笑之时,院中寂寂无声,惟有两人清脆的话语之声,充满了整个院子。

惟功松了口气,眼前的情形,似乎还有点儿争风的感觉,不过,总比见面就乌眼鸡似的斗起来好的多……妻妾之间,相处如亲姐妹,这似乎是不敢想象的事情,能这样和气致祥,已经是阿迷陀佛!

现在想的,便是这两年似乎没有什么要紧的事了,剩下的,似乎就是和这两个青春可人美艳之极的女孩子,多生几个娃儿?

想到这儿,连惟功的表情,亦是变的有些异样了。

正好,仿佛心灵感应似的,两个女孩子正好扭头看这边,一看到惟功的表情,两人没来由的脸一红,一起啐了一声,这一下之后,竟是相视一笑,刚刚有些僵硬的气氛,一下子便是和缓了下来。

“谢天谢地。”惟功两手合什,也不知道向谁祝祷着!

……

……

一晃眼,便是四五年年的时光匆匆而过,转眼间,已经是万历十七年。

这几年,辽阳是一直在修练内力,地方富了再富,修了再修,连往宽甸这样大山绵延的地方都是修了好几条足容车马经行的大道,往中左所,复州,金州,各地的道路修的平滑坚实,光是这些道路,所费肯定是在百万以上,只是究竟花费了多少,任是谁也不知道。

中左所的船队,更是规模惊人!

现在不仅辽阳的军粮是海漕,连辽镇,蓟镇这两镇的军粮大半也是海运了。

石星任职工部,别的事情不管不顾,就是这一件事,特别上心。

以他太子少保和尚书之尊,只要不将漕运彻底废除,一部份粮食由河改海,抵触和反对的势力都不算太大。

一年超过百万石的粮食改为海运,官府也并没有自造多少船只,而是和顺字行签了包运合同,由顺字行代运。

这是一个全新的模式,朝中开始反对之声颇众,经过几年很顺当的海运之后,特别是顺字行的船大而坚实,不象王宗沐主持海运时面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