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379部分

调教大明-第379部分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傍晚时分,觉昌安父子先进入寨中,城门打开缝隙,由得这父子二人带着几个随员进入城寨之中。

天黑之前,尼勘外兰又来叫城,明军一队选锋每人手持长短兵器,隔着远远的准备,尼勘外兰和他的几十个心腹部下,亲自前去叫门。

在他的巧舌如簧之下,城门缓缓打开,尼堪外兰怪叫一声,部下开始夺取城门,砍杀守城门的阿台部士兵。

明军紧拥而上,长兵短刃乱刀齐砍,很快将城门处的守兵砍成肉酱。

战火往城寨中心漫延开去,当时女真人筑城寨,一般分为内中外三层,古勒寨中房舍众多,明军攻入之后,在寨门处与敌人砍杀,抢占稳固地盘,火光很快燃烧起来,然后就是此起彼伏的惨叫之声。

接着大队明军披铁甲冲入,长刀大戟,立刻杀的女真人所向披靡。

“传我的令!”

听闻大军攻入寨中,李成梁振衣而起,脸上倦色一扫而空。看着寨中升腾而起的火光,断然令道:“寨中男丁,一个不留,全部给我杀干净。”

“是,大帅!”

一个中军游击暴诺一声,便要带人亲自上去。

“对了,将尼堪外兰的人给我带出来。”

“是,请大帅放心。”中军犹豫了一下,见大帅没有指示带出觉昌安父子,他心中顿时明白过来,立刻便是带着人赶上前去。

是夜,大火燃烧不停,到第二日午时仍然是有火舌不停的冲向天空,方圆数里的城寨被一焚而空,所有的男子被杀光,牛马被牵出,每个士兵的腰间都是鼓鼓囊囊的,他们在战后会将好处按比例上交给带队的军官,军官再逐级上交,最终大家都会有不错的收获。

在寨外的空地上,扔了满地的女真人的首级,渐渐堆成了小山。

“大帅,这是阿台的首级。”

一个血肉模糊的中年男子的首级被丢了出来,李成梁看一眼,并不在意,李成柏上前,一脚踩在首级上面,笑道:“就这厮父子祸乱辽东三十年,早就该死了。”

……

……

努儿哈赤听到古勒寨之役开始之后,心中不知怎地变的焦急起来,他父亲塔克世和祖父觉昌安都被带走了,虽然明军是叫他们劝降,但努儿哈赤心实难安,他带着舒儿哈齐还有十几个部下,顾不得继续采挖人参和射猎,交代部族中人谨守城寨,便是日夜兼程的赶了过来。

待他赶到战场附近时,远远看到升腾而起的黑烟,他心跳猛然激烈起来。

“大帅,野猪皮赶来了,在帐外求见。”

正午时分,明军已经扫清战场,女真男子的首级大半被砍下来,有少数人攀城逃走,也有一些尸体无法处置,其中当然包括两具倒霉鬼的尸首。

“哦,他来了。”李成梁杀了人父祖,脸上却毫无愧疚之意,点了点头,吩咐道:“如梅,你下去,将错杀之事告诉野猪皮。”

“是,父帅。”

接了这倒霉差事,李如梅也不敢推辞,大步而出。

待他赶到外间时,努儿哈赤已经在熟人的提点下,知道父祖遇害了。

他目光呆滞,看到李如梅只点了点头,倒是舒儿哈齐和李如梅向来关系最好,上前来行了一个抱见礼。

“野猪皮,小野猪……”李如梅是纨绔公子,贪财好色,种种毛病不少,当然此时的李家子弟都英武善战,自有一股赳赳不凡的气息。然而,今日之事,毕竟还是李家杀了这两货的父亲和祖父,有一些话,实难措词。

心里的担忧已经成了事实,努儿哈赤反而镇定了下来。

几年之前,他陪李如松掷色子的时候,大公子就隐隐约约的表示过,将来他执掌李家,一定扶持努儿哈赤上位。最不济,也是和王杲差不多的格局,几十个部落在麾下,建州部可以捏成一个整体。

建州部,海西女真部,野人女真部,李家打算整顿的是建州部,多半是沿抚顺关开原铁岭,然后到宽甸堡这一线,沿苏子河两岸居住着,到鸭绿江口为止。

栋鄂部也会被整合,这是觉昌安在几十年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李如松表示会替努儿哈赤办成此事。

等他的部落控弦万人之时,就能替李家解决抚顺关外的女真各部时时犯边的难题,同时压迫北方的大大小小的蒙古部落,成为李家在关外的羽翼。

当时李如松的话便是他信的及努儿哈赤,辽镇未来必在他掌握之中,努儿哈赤成为他的忠实部属,与李家一样,李家世镇辽东,努儿哈赤的部落可以世镇女真,永为盟好。

这样的话,当时看来是笑话,因为李如松当时不过二十余岁,官职不过参将,而现在他已经是宣府总兵,从趋势来看,未来接掌辽镇几乎是必然之势了。

只有一个变数,就是辽阳镇。

但对努儿哈赤来说,辽阳镇这个变数反而是压力。

他和觉昌安,塔克世,祖孙三代一直在打栋鄂部的主意,栋鄂部虽然强大,成为与王台的哈达部并列的大部,但其实栋鄂部内部较为松散,不象别的部落的酋长是由拥有敕书的首领世代相袭,栋鄂部还有点原始部落的遗风,首领是推举出来,而王兀堂这个首领是没有敕书的,这就是软肋所在了。

要不然一个百余人丁的小部落想吞近万人口的大部,岂不是痴人说梦。

历史上努儿哈赤也确实成功了,在他以十三遗甲起兵之后,打跨了尼堪外兰,连灭数城,还有几个城寨拥护他,实力达到千丁左右,他就开始兼并栋鄂部,给栋鄂部不小的压力,最终何和礼选择向他输诚投降,将栋鄂部并入其麾下。

这就是没有敕书的缺陷,何和礼加入之后,努儿哈赤不仅拥有一个难得的人才,并且实力一下子暴涨,开始可以与那些大部争锋,加快了兼并女真各部的步伐。

现在栋鄂部不仅有了敕书,何和礼还在辽阳镇为质子,有这样的经历,将来掌栋鄂部后,怎么可能向努儿哈赤投降并为他效力?

没有李家的支持,一切就都完了。

在他发呆的当口,李如梅领着兄弟二人和族人众人,赶到了安放觉昌安父子尸首的地方。

“阿玛,玛法……”努儿哈赤腿一软,扑在祖父和父亲的尸首旁边,看着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兄弟二人哭天抢地,开始痛哭起来。

第544章 提前

“野猪皮哭完之后是怎么说的?”

“他说是尼堪外兰行动鲁莽,害死了他的父祖,他要面求父帅,杀尼堪外兰替他的父亲和祖父报仇。”

“嘿,这个小子是可造之才。”

李成梁眼中终于露出满意之色,轻轻拍了拍座椅的扶手,笑道:“既然这样,就召野猪皮过来见我吧。”

“小野猪要不要叫来?”

“不要叫了。”

既然努儿哈赤这么上道,李成梁就不打算见舒儿哈齐了。这兄弟两人都在李府做过家丁,一样的精明强干,只是舒儿哈齐似乎少了一点其兄长的坚韧,强悍犹有过之,李成梁可以在这兄弟二人中择一而扶,既然老大听话,当然是扶努儿哈赤最为合意。

一进大帐,努儿哈赤就匍匐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好了,”李成梁亲自去扶起努儿哈赤,抚慰道:“你父祖之事,十分遗憾,这是一次意外。”

“玛法,这是尼堪外兰贪功,我父祖已经去劝降,他还叫开城门,带大军入城,请玛法允我去找尼堪外兰报仇。”

“此事一时还急不得。”李成梁道:“他刚立大功,我叫你杀了他,我大明威望何在,将士们会有不满,你将来何以自处?”

努儿哈赤默然,李成梁轻抚他肩,劝道:“你且回去,致哀举丧,我会派将官去你们部落替我送上奠仪,然后我会派人赐你指挥使银印,赐你敕书三十道,由你自用。”

“多谢玛法!”

这样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重了。

有敕书,努儿哈赤凭这东西就能拉拢不少城寨的头人,三十道敕书,就是三十个城寨的力量,一点儿也不夸张。

这个时代,原本整个东亚都是大明的地盘,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不是女真小部可以窥视的,女真人所求的最大目标就是能够学插汉蒙古那样称汗,更进一步的想法根本不可能有。

而求得敕书,得到明廷的承认,就可以正式朝贡。

朝贡是比贸易还爽的事情,带几十上百的从人,广带货物,进贡明廷,沿途可以做生意,到京师后会被皇帝接见,然后赐给重赏。

一来一回,整个部落都会沾光,这才是大明敕书在女真诸部最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无利不起早,大明再强,敕书如果没有实际的好处,女真各部也不会这么重视大明的封号和敕书。

银印,则是大明对努儿哈赤部落正统地位的承认,比起那些自封的都督指挥,先天上就有法统地位。

有这两样支持,只要努儿哈赤不是彻底的废柴,数年之后,拥众过万,当不是难事。

再上一步,就得看他的天资和努力了。

“北虏是我心腹大患。”李成梁回到座位上,淡淡道:“野猪皮你谨守本部,约束女真,不使女真为患于我,便是全我们主仆一场的情份了。”

“敢不从命。”

话中带有威压,以努儿哈赤现在的二十来岁的年纪,岂能承受?

当下深伏于地,浑身颤抖着应命下来。

……

……

“啊哈,李成梁果然先对女真人动手了。”

草原之上,盛夏及初秋时是最好过,也最好看的季节。

无数的毡包似一朵朵洁白的云朵,盛开在绿意盈盈无边无际的草原之上,到处都是放牧着的牛群和羊群,每个畜生都是吃的肚皮鼓鼓的,膘肥体壮,皮毛上都泛着饱食后才有的油光。

在这个时候,马群也是健壮的,每匹马的身上都挂满了膘,在整个夏天,牧民们不停的将马群赶往水草丰厚的地方,不停的给马喂着吃食,补充着养份,再瘦弱的战马,在这一夏的将养之后也又重新变的肥壮起来。

如果夏天还不能将马的膘补起来,到秋冬之后,食物再次匮乏,马匹多半会抵抗不住寒冬而死。

所以在夏天,喂养不好战马,随意骑马都是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的大罪。哪怕是部落酋长,在夏天时也宁愿选择骑那些无用的杂马,把上好的战马放出来养膘。

得到辽镇兵马出动的消息后,泰宁部的酋长把兔儿召开了一次紧急盟会,附近的大小部落酋长,无不与会。

“是我们出兵的好时机到了。”把兔儿环顾左右,狞声道:“李成梁劳师远征,将士兵马肯定疲惫,我的族人自女真部中得到的确切消息,绝不会有错。”

“我的部落族人,一定相助。”

“我们也会出兵。”

“好,计较一下人马,我们一起出兵。”

原本历史上李成梁要到万历十一年攻打阿台部,而这两年,蒙古各部被震慑于速把亥被李成梁部下李平胡所杀,并没有敢轻易犯边,一直到十三年开始,蒙古各部左右出击,几乎隔年就入侵一次,而且都是规模庞大,拖的李家的家丁疲于奔命。

在本时空,李成梁因为辽阳镇的崛起而提前攻打了阿台部,蒙古诸部,也因为速把亥被毙命于辽阳镇,所以对辽镇并没有太多的敬畏,两边的进攻时间,几乎都是有所提前。

“诸部兵马,相加正好十万。纵不能灭亡李成梁和所部兵马,也会大有所获。”

秋季动兵,原本就是蒙古故例,此次有泰宁部和福余部,科尔沁部,奈曼部,还有黑石炭部,各部相加,正好十万。

此轮打过,预计就是插汉部主力前来,最少也可以动员十万。

连续出击,必然会获得丰硕的战果。

想到这里,所有的蒙古贵人们都是嗷嗷叫着,没过一会,就决意在今秋九月中旬,各部大军会齐之后,从开原和铁岭方向,进击沈阳,目标就是到沈阳为止,不越过沈阳地界。

他们说是有十万人,其实就是十万牧民,而且还颇有虚头。

各部相加,总有五六十个孛堇,也就是贝勒台吉,每人最多是千多披甲,最少才一二百披甲,甚至就几十披甲,大大小小的贵人身边的这些披甲兵,才是各部真正的战力。

十万人,最多五六千披甲,人数并不多,不过普通的健壮牧民也可以骑马射箭,当成补充战力,披甲兵集结在汗帐之下,披坚执锐,用来打硬仗。这些披甲都是职业兵,骑射俱绝,胆气过人,可以与李氏家丁一较雄长,只是兵器不如,铠甲也不如明军,所以蒙古披甲需要以人多优势,才能敌的过明军精骑。

以前,明军精骑人数相差不多,每次蒙古入侵,看似十万二十万,其实披甲最多万余,而辽镇精骑会齐也有这个数字,相较之下,战术运用得当,明军自然胜多负少。

“李成梁……张惟功,都等着吧!”

会齐了千军万马之后,把兔儿等大酋策马阅众,均是意气风发。

……

……

“皇上,北虏又进逼辽东,逼近沈阳一线了。”

“哦?李成梁在何处?”

“李成梁歼灭阿台丑类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