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104部分

调教大明-第104部分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套要是叫儒臣听到了,肯定会大起风波,动静当不在兵部那一番话之下。其实这样的理念就是古典军国主义,不论是中国的秦汉时期,还是欧洲的古罗马希腊邦国时期,古典军国主义就是这样的精髓!

士兵畏惧军法,更甚至敌人的刀剑,士兵极具荣誉感,待遇优厚,训练精良,阵而后战,遇敌奋勇争先,无畏死伤,中国的先秦两汉,就是如此,古罗马亦是如此,正是靠着这样的古典军国主义的精要,东西方的两边都是用农民练成的军队,屡屡击败骑射立国的蛮族,古罗马是对高卢,中国则是从古至今,一直面对着游牧和渔猎民族的威胁,而中国经过千多年的发展,很多不好的东西覆盖了原本出色的东西,社会分配不公,自耕农朝不保夕,社会丰裕和教育程度都不足,重儒轻法,重文轻武,种种因素之下,在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其实是远不如古人,不仅是在战力上,就是连编成,做战方式,铠甲兵器,也是还真的不如古人,唐人的明光铠和陌刀,魏晋时的重骑,宋人的重甲步兵对金人重甲骑兵,几百年前的战斗方式和战术水平,其实还在明朝之上,就以明末来说,虽然八旗袭卷天下,但八旗的战斗力,比起当年真正的女真人来说,提鞋也是不配的……

与大明不同的就是,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积累了理论和物质两方面的传统,在这个时代,通过火器的发展,用大炮和火枪已经征服了广阔的地域,通过瑞典方阵,西班牙方阵等各个方阵,已经展示出了冷热兵器和阵形最完美的配合,而在大明这边,却是真的远远落后了。

惟功现在想做的,就是给大明补上这一课,眼前的这几千人,他可是全部按军官待遇和训练方法来训练的,这是种子,也是他毫无边际的野心……

“属下明白了。”

“大人真是雅量宏致啊……属下佩服的五体投地!”

“好了!”惟功断喝一声,打断一群马屁鬼的毫无新意土的掉渣的马屁,将他们一道全赶了出去。

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明白是王国峰表现的时间,都很有默契的走了出去。

“怎么样?有没有新消息?”

“还没有,不过元辅府中越来越紧张了,加上前三次的江陵来人,到目前为止,江陵那边又来了最少五拔人,都是说老爷子快了,下一次还说快了……老实说,这位张老爷子也是真够能挺的了……”

王国峰在惟功面前仍然是嬉笑自若的样子,并没有做出太正经的下属模样来……他的部下正式也补到了营中,但只是一部份,还有相当多的在外头,茶楼戏院,商行米铺,甚至是勾栏胡同,一年领的经费就有好几千两……图的就是耳目消息灵通!

元辅身边的人,就算再忠诚的,好歹也有几个好赌好嫖有,有爱好就有漏洞,买通人消息这档子事,王国峰年纪是不大,已经做的十分捻熟了。

听了王国峰的话,惟功也是莞尔一笑,做了一个虚踢的动作,笑骂道:“你这小子敢说这样的话,叫元辅知道了,你就死定了。”

“本来嘛。”王国峰道:“不过根据最后一次的情况来看,确实也是快了。”

“嗯,你的人,能打听到上层的消息吗?”

“难了些,元辅书房的长随都是跟随多年,由游七亲自来管,待遇什么的都是没话说,想买通他们太难了,稍有不慎就会暴露的。”

“没有苍蝇盯不破的蛋……不要心疼银子,这件事可以特批给你一笔钱,最少在千两之数,有这笔银子,游七那种档次的不要想,但普通的长随还是可能动心的。”

买一个消息,居然要动用千两以上的白银,这笔钱都够造几十辆大车和买二百匹战马的了,饶是王国峰知道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此时也是忍不住吃了一惊。

“朱岗有消息吗?”

“他安排的人要么被大人射杀了,要么就是被开革了,只有几个人留了下来,朱尚峻就是其中一个。”

“朱尚峻不算是他的人了。”惟功笑笑,道:“这厮已经是我的人了。”

“大人手段之下,没有收不服的人才,真是叫属下佩服。”

“朱国器呢?”

“他死了几十个心腹手下,还有花费重金请的参客,有一阵子没有缓过劲来,好在隔了这么久,他的实力又恢复了。因着此事,他对大人十分仇恨,一直在寻找机会报复。”

说到这,王国峰略有不安,他道:“大人,朱国器这种江湖豪客,是靠着心狠手辣,睚眦必报上来的,他麾下的核心人马最少也有几百人,都是刀头舔血,手上有人命的那种。平时,他们是不敢和朝廷官员和勋贵之家破脸的,上次袭击大人,主要还是朱岗这厮做的主,所以朱国器等人敢于派人协助,但既然已经撕破脸皮,按江湖的规矩,两边非得有一边被做掉不可,要么是他,要么是大人你。所以朱国器这人,绝对要铲除!”

惟功虽然武艺高强,但毕竟不是江湖出身,到此时,他才明白过来,象朱国器这样统驭南城一方,手下核心几百死士,外围几千人跟着他混饭吃的大豪是不能受挫折的,受了伤,就一定要把失掉的场子给找回来,不然的话,别的江湖势力会觊觎他的地盘,自己的部下会渐渐离心离德,所以不论如何,朱国器已经是和自己不死不休了。

他微微冷笑,既然如此,就各使手段,大家放马厮杀好了!

……

傍晚时分,朱尚峻穿着自己的作训服,和一群一起休假的舍人一起上了顺字行的马车,往着西城的小时雍坊而去。

他是抚宁侯府的远宗,对付惟功的事,原本摊不上他的头上,但他生性浮滑跳脱,不务正业,又不愿吃苦,在家里很不得意,后来听说朱岗打算在舍人营给张惟功添乱时,便是自作主张,到抚宁侯府面见朱岗,将这个任务接了下来。因为此事,差点儿被通晓世情的父亲打折了腿,但因为顾忌朱岗的残暴,他的父亲还是亲自将他送到了舍人营中。

到营之后,渐渐他才知道父亲暴怒的理由……这件事,太危险了!

惟功大人的狠辣与手段,叫他心惊肉跳,关键时刻,他才发觉自己根本不是那块料,但答应了的事又办不到,真真是进退两难,在那时候,每天在训练时落后,遭人白眼,甚至被人蒙头殴打过,被子上被浇过水……苦头是吃的太多太多了。

想起那段日子时,坐在马车里头,被颠簸晃悠的十分难受的朱尚峻,却是在嘴角上露出一抹动人的笑容。

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山峦已经被征服,剩下的就是一望无际的风光在眼前,又怎么能叫人不开怀一笑?

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

等惟功回到英国公府的时候,动静就大了。

二百多家下男丁,不分小厮长随执事管家,不管是管花园的还是门政上的,或是大厨房的,一律青衣小帽,站在大门门首之前,恭候惟功回府。

但他没有能第一时间回府,从巷子口那里,就是有府中的下人就开始迎接了,但京城之中其余的各家权贵,也派了自家年纪相当的子弟出来,在英国公府牌坊下前迎候,向惟功致意。

在此之前,惟功加官到从三品,为亲从导驾官,赐麒麟服,就象是小石子儿在池塘表面划过一样,根本毫无动静。

因为这些官职,在很多大世家的子弟都是唾手可得的,根本就是生来就有的就不少,襁褓之中,受封为锦衣卫都指挥使的世家子,比比皆是。

他的三品官职,根本就不被人放在心上!

而此次,虽然只是升了坐营官,但坐营官却是有实权的,五军营下也就那几个营头,中军、左右掖,左右哨,全为马步两军,然后就是围子手营、十二营、殚忠营、效义营、舍人营,每一个营都是**的,地位超然,十分紧要。

马守约这个坐营官,就是正经的都指挥使,惟功成为坐营官后,也会成为都指挥。

十二岁不到的都指挥,在京城最少有一百,但十二岁不到的坐营官,却是京城头一份,自开国以降到如今,虽然太祖年间也有十来岁的舍人去做监军的勾当,但只是奉命而行,观察大将是否有反叛情形,和比同太祖年间万户的坐营官是完全两回事!

能成为坐营官已经是异数了,何况还是廷推出来的坐营官,勋贵成为廷推官,也就是总理戎政,京营副将兼某哨某掖主将,或是如俞大猷那样提督车营,这样的份量才够,张惟功的身份地位,居然也是廷推官,足以叫人有难以置信之感了。

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资历,有这种资历,过几年之后,惟功直接到边镇任副将,没有任何人能说他不够资格!

再加上万历皇帝毫无掩饰的支持,惟功的份量,在大家的心里立刻就更加沉重了。

“惟功小弟,今晚有空否?”

在牌坊之下,几家侯爵和伯爵家中的子弟一起与惟功会面,都是不到二十的青年和十来岁的少年,但都是风度翩翩,一看就知道是很有身份的勋贵世家子弟。

这些人,原本是对惟功根本毫不理会,从来没有正眼相看过的,但在此时,殷勤致意,礼数十分周到,根本看不出以前有过隔阂。

他们都是嫡子,身份高贵,如果不是惟功已经获得的成绩,这些人是根本不会出现在这里的。

惟功心中也是感慨万千,数年时间,就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他们,就算是自己也没有想到呢。

说话的是泰宁侯府的顾承光,他的父亲身体很好,在短期之内,他是不能袭爵了,不过这不影响他的地位,反正是嫡长子,跑不了的。

还有镇远侯府的陈良弼,襄城伯李成功等人都在。

其余各人也都是侯伯府邸的公子们,每个人都面带笑容。

这样的阵营,令惟功也有点难以决断,在他沉吟的时候,陈良弼有些不耐烦了。

他是侯爵长子,也是未来的侯爵,大明的爵位,亲藩不论,公为最上,侯其次,然后是驸马亲臣,再下来是伯。

伯爵都是位在一品之上,侯爵更是尊贵,就在几十年前,十二侯爵领京营十二团营,京营兵马,都在各家掌握之中。

这样的权势,地位,身份,屈尊枉驾来请一个庶子,这在以前也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在以前,他到英国公府,只会和张元德的几个儿子交往,甚至是只和张惟贤交往,嫡子对嫡子,庶子对庶子,这是很明显的分界线!

看到惟功沉吟,陈良弼不耐烦道:“惟功,喝一场酒是多大的事情,何必在这里犹豫。对了,我有一个门客,年纪不大,人也很机灵,刚袭职为燕山卫的指挥佥事,我想荐给你为舍人营的千总,请你给我一个面子,如何?”

一个指挥佥事,在这些小侯爷眼里就是门客,和家丁奴才没有太大的区别,既然听话懂事,人也机灵,抬举一个千总也是该当的,没有什么了不起。

陈良弼开了口,顾承光也道:“我亦听说了舍人营改制之事,听说设两个到三个千总司,如果取消步军把总的话,最多可设五个司,也就是五个千总,惟功小弟,良弼哥要了一个名额,我要一个也不过份吧?”

这两人要千总名额,虽然千总不是高官,按大明的惯例只是四品和五品武职,但由千总到游击也是必须跨过的一道坎,成为游击,独领一营,就是真正的将军了,很多武官,终其一生,也就是有这样的成就就满意了。

两个人要官,另外几个人则是纷纷向惟功讨情。他们的门客和家族的疏宗子弟有不少在舍人营,有一个侯爵世子笑道:“惟功小弟,其实我们都出身大府,彼此应该守望相助才是,但你在舍人营的所为,实在叫人失望啊。我们的家族子弟,难道还真的打算练习骑射,到边关去杀敌吗?”

惟功适才还有些犹豫,这些人主动在这个时候上门,在府外就拦住自己,可见交好之心还是比较真诚的,和他们重修友谊,自己在勋贵圈子中此前的所作所为都会一笔勾销,而舍人营在自己为廷推坐营官后,也会逐步走上正轨,似乎不必再采取太激烈的手段来立威了。

但这个侯爵嫡子的话,令他立刻下定了决心,当下便冷然道:“不到边关杀敌,如果京城遇敌又如何呢?”

陈良弼怒道:“张惟功,你这是什么态度?”

惟功拱手道:“陈大哥,顾大哥,小弟不愿得罪几位,但荐人和说情等事,请恕小弟不能答应,小弟为皇上亲口任命,内阁和都督府并兵部各衙门亦都同意,这是朝廷的信任,所以小弟是不可能将朝廷的官爵视为私有,在这里私相授受。”

顾承光讥讽道:“不过是小小的坐营官,底下的千总我家的三等奴才也有当都指挥的,不知道你在这狂妄个什么劲……我们走!”

他们都知道惟功的性格,既然拒绝了,就不可能再有商量的余地。

当下陈良弼和顾承光先后离开,其余众人也都是含恨看了看惟功,这才愤然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