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

第244部分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第244部分

小说: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可能地拖延德意志第三帝国介入美日战争的日期。

德意志第三帝国有一支亚洲派遣军,这是美国的危机也是难得机会。危机当然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开始向澳大利亚进军,一旦德意志第三帝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澳大利亚,那么将严重威胁到美国本土的安全;所谓机会不难解释,事实上德意志第三帝国自从进军亚洲后就与日本产生很大的利益冲突,日本早早地将亚洲视为禁脔,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入侵”虽然日本暂时没有吭声,但是随着德意志第三帝国在亚洲的扩张必然会引燃与日本的导火线!

罗斯福曾经玩味的说:“如果我们愿意暂时放弃太平洋,德国和日本不用两年就会爆发战争。”

当然,美国不可能放弃太平洋,但是罗斯福说的是实话,世界上只有共同的利益才有所谓的友谊,德意志第三帝国如果只是在欧洲和非洲扩张也就罢了,可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偏偏跑到了亚洲,这就注定德日只有表面的友好,哪怕是结成同盟关系两个国家也绝对是互相猜忌多过于互相信任,利益冲突之下德意志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根本不可能走到一起,双方开战可以说是迟早的事情。

以前罗斯福最常联系的外国领导人是丘吉尔,现在罗斯福已经完全撇开了呼天喊地求救命的丘吉尔。政治就是这么地现实,对于罗斯福来说丘吉尔已经不再有价值而是累赘,现在罗斯福关注的是中国和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其中对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关注程度或许要高于中国。

美国总统历来喜欢派遣所谓的“特使”,要注意特使所代表的是总统个人而不是国家,那么就有很大的回转余地,罗斯福向柏林派遣特使的同时向重庆和莫斯科也丢了两帮家伙过去。

美国对华援助已经成为定案,特使开场白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日本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所以我们会成为朋友。美国和中国有共同的敌人——日本。我们应该好好进行沟通,这是对两国都有益处的事情。对么?”商谈了很多合作意向,重点提到美国对中国的支援,结尾则是耐人寻味:“我们了解到中国与德国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以前的魏玛共和国到现在的第三帝国,中国能够与日耳曼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所以……希望中国能与日耳曼人继续良好的沟通下去,美国支援中国的装备需要一条运输线,而目前日耳曼人能够提供那条运输线。”

宋子文是外交部长,他猜到了开头却没有料想到结尾,中国和德意志是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自从日本向德意志施压后,中国与德意志的合作急速降温,现在中国只是还没有断绝与德意志的外交渠道,而似乎美国想让中国去和德意志借一条运输线……这是不是美国人闲着蛋疼寻人开心啊?

在罗斯福看来,中国向德意志第三帝国借运输线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可以说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他对德意志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的态势还算了解一些,在“国与国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条真理面前,他甚至觉得美国没有支援中国的话,德意志第三帝国也会暗地里支援中国去削弱日本?

而在苏维埃加盟共和国方面,特使的第一句话就让莫洛托夫惊出了一身冷汗:“条约的签署是用来撕毁的吗?或许吧!在很多人看来,之所以签署条约就是为了在某一天需要的时候将它撕毁。作为一名睿智的外交从事者,莫洛托夫阁下,您认为《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真的能够保证什么吗?”

莫洛托夫嘴唇张了又合合了又张,愣了老半响一时间竟是说不出话来……

第一百二十章:面目全非的世界格局(三)

1940年11月22日,徐阳秘密从阿尔卑斯山脉的鹰巢回到柏林,政治的需要让他必须向“存在”的国会汇报1940年所取得的成就。

众所周知,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国会经过一连串的“改革”之后根本没有权利了,国会的存在只是一种“民主”形式,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国会从阿道夫…希特勒上台的连续打击中已经变成“装饰品”。现今的国会已经无法干涉政府的决策,它在斯达克家族上台后成了分赃协会,德意志第三帝国在战争中所掠夺到的利益一般是在国会以飞公开的形式瓜分殆尽。

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一套合理的行政机制,良好的沟通成为行政机构迅捷颁布指令的前提,至少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内耗。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避免重复浪费的行为,从而国会的存在发挥了重要的最用,他们就是在沟通中协调,减少重复浪费的损失。

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只要是“群体社会”就会有**的集团,强大如德意志第三帝国也有“蛀虫”的存在,如果按照历史上的德意志第三帝国,走到1940年末的一连串大胜,国内的**正是面临“转折点”的关键时刻。

所谓的“转折点”就是有大部份官员将战争掠夺来的资源贪墨,这些原本应该用来支撑接下来战争的物资凭空蒸发了,进而让本来就缺乏资源的第三帝国变得更为“贫穷”,以至于进行的是一场“泡沫”式的战争,强大的外表下是一个须有其名的塔罗牌,稍微碰到挫折就轰然倒下。

所幸,徐阳早有预防措施,虽然无法完全根除**,但是总算将损失压制到最小,那些自喻“功臣”的家伙们无法肆无忌惮地进行自肥的贪污,一些不良动机的“占领区懒惰学说”“次品浪费资源言论”没有市场。当然,事情也不是全部顺利,占领区的消极怠工和资源浪费无法百分百避免,强硬措施也就起到了效果,对于圆满完成任务的进行丰厚奖励,恶意破坏的则血腥清除。强烈的差别下,愿意和小命过不去的人,那是越来越少。

“1933年到1939年9月的收入和开支情况汇总: 国内税收、海关关税和其他来源 818亿帝国马克;冶金研究所证券 105亿帝国马克;税收债券 31亿帝国马克;短期信贷 69亿帝国马克;长期信贷 167亿帝国马克;总计 1190亿帝国马克。”帝国财政部长沃尔特…芬克环视台下议员一圈,语气平淡:“军费开支 600亿帝国马克;其他所有开支 590亿帝国马克。”

大量的数据让数学不敏感的人一听就觉得头晕脑胀,可是他们依然需要聚精会神地专注倾听,那些数据关乎的不但是帝国的整体实力还是他们的切身利益。

“到目前为止,我们将帝国的领土扩张到战前的七倍,北起格陵兰海、东至维斯瓦河、西达比利牛斯山脉、南到地中海。在海外我们拥有整个北非,在亚洲我们还占领了印度尼西亚和大量的岛屿,澳大利亚也在攻略之中。”沃尔特…瓦克的声音越来越高亢:“七倍!我们缺乏原材料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

“我们还有领先领先于世界的十项实用军事技术!”沃尔特…芬克神情充满骄傲“世界上最大口径最大威力的火炮,德国800mm多拉,AP弹重7。1吨,能远距离穿透1米厚的钢板、7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或30米的地面;世界上最高初速最远射程的火炮,310mm K5,151.3千米;世界上最远射程的海战命中,德国沙恩霍斯特号24175米命中光荣号,并且在随后的24175米—23450米距离间,沙格两舰连续命中光荣号5次以上!”

的确,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技术真的领先于世界,这不但是骄傲也是科技实力的体现。

“坦克火控!装甲材料!发动机技术!潜艇技术!火箭技术!飞机生产技术!液化梅技术!”沃尔特…芬克注视前来旁听的军部系统将领:“还有我们无人可及的战争经验和优秀的指挥官们!”

“我们的I。G。法本公司!我们的克虏伯公司!我们的莱茵金属集团!我们的亨舍尔、欧宝、亨克尔、西门子、MAN、毛瑟、哈诺马克、威廉港造船厂、戴姆勒奔驰、布洛姆…福斯造船厂……”一个又一个公司的名字还有出色的科学家沃尔特…芬克念了足足有五分钟,难以想象他是怎么将那些牢记:“‘数字计算机之父’康拉德…楚泽,火箭专家沃纳…冯…布劳恩,坦克设计专家费迪南德…波尔舍……”

那些被念到和没有被念到的,他们是德意志的菁华更是崛起的支柱,没有他们就没有强盛的德意志。一个民族的崛起过程从来都离不开含辛茹苦的付出,在各个领域劳动的人们,他们将永远被历史牢记!

徐阳站了起来,他“啪——啪啪——”节奏缓慢地率先鼓掌,随后国会大夏被掌声所淹没。

“这些人注定会被尊重,他们将被历史所牢记!”徐阳铿锵有力地一挥手:“我提议在巴黎广场(柏林)竖立一块丰碑,将他们的名字刻上去……”话声未落马上被潮水般的掌声所打断,他矜持地等待掌声渐落:“人们每路过那里必将停下来昂视高达八十八米的丰碑,看着上面的名字就会想起他们的贡献!”

偌大的会议厅变得落针可闻,站立的人无分年幼老少表情上满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专门竖立丰碑以前一直是国王式的荣耀,还没有任何政权做过这样的事情。现在元首提议为有专门贡献的人竖立丰碑,这是鼓舞人心士气的一步,也必将是跨时代的一大步。

“同意!”

“赞成!”

“元首万岁!”

徐阳向右侧的做台举手致敬,那里坐的是各家公司、集团和科学家的代表。他又看向左侧,提高声线:“我们还需要在勃兰登堡门的前方竖立一块胜利碑!”

有人心里嘀咕“勃兰登堡门前面不是公路吗?”他们没明白元首今天是怎么了。

“胜利碑!”徐阳的表情很庄重似乎还有一些哀痛:“上面的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份赤诚,阵亡的将士无分军衔,只要他们是为民族国家战陨疆场都有资格将名字雕刻上去!如果一个碑不够,我们就竖立第二个,第二个还不够就竖立第三、第四……乃至于无数个!他们的牺牲不会毫无价值,在崛起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将被永远牢记!”

明白了,那是专门为军人设立的纪念碑,元首选择竖在勃兰登堡门前方也极其有意义,勃兰登堡门所代表的是普鲁士的崛起,他或许是想表达这一次的战争不是毫无意义,经过这一次的战争比较超越过去的荣耀。

提议顺利通过,在场人士高声喊着各式各样的口号,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将心里的激动发泄出去。

作为旁观的轴心国代表们大多时间是在面面相觑,他们经过一连串事件后心里产生很多想法和感慨。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沉沦,她的国民们时刻盼望国家变得强大,可是盼望需要经过付出和努力后才能实现,有的时候哪怕是付出了和努力了都不一定会有结果。

代表们现在又多了一层理解,不管是民主国家或者是**国家,想要崛起永远无法缺少一个掌舵者,然而能够带领国家变得强大的掌舵者总是不那么好出现,他们觉得德意志是运气极好的国家,以前有俾斯麦将散乱的德意志团结起来,近期有阿道夫…希特勒将一战战败后的德意志整合起来,现在有斯达克作为掌舵者将先辈们所努力的积累巧妙的运用。

强大需要积累,世界上没有所谓的一步登天。积累的过程或许会出现有卓越贡献的人才,但是如果没有能够巧妙运用积累资源的人也是枉然,世界上有丰厚积累的国家很多,她们没有能够善加利用的掌舵者,以至于长年累月的积累被自己人无视被其他人掠夺。所以,积累是必要的,没有运用的人是悲哀的。

虽然战争还在继续,挡在面前的国家也是无法累计,坐在现场的人们却稍微看到了未来。他们强烈觉得,只要掌舵者一如既往的睿智,强盛不会是昙花一现;如果国家强大,他们得到的将会比现在要多得多,一些短视的利益争夺需要为“大方针”让步,而这也是掌舵者一再强调的事情。

过去,无视“大方针”的个人或集团被无情的消灭了,还留在“利益分享阶层”的个人或集团充分认识到什么叫铁血。他们现在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了解到帝国未来一年的发展计划后更是坚信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误,元首虽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可是他们应该得到的利益都被照顾了。在这种合理的分赃条件下,他们有什么理由不配合呢?

平衡!一个合格的领袖,他不但要带领国家走向强大,还要保持内部的利益平衡,没有这些……一切都是泡影!

第一百二十一章:平安夜

平安夜,圣善夜。

万暗中,光华射。

他就像耳聋的贝多芬一样,在内心深处听见了所有的旋律:照著圣母也照著圣婴,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静享天赐安眠,静享天赐安眠……

平安夜,圣善夜。

牧羊人,在旷野。

看见天上荣光降下,众军齐唱哈利路亚。

……

平安夜,圣善夜。

神子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