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

第229部分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第229部分

小说: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人讲出答案,他们唯一剩下的只有绝望……

第一百零二章:登陆日(八)

海浪拍打在玛克西米利安的俊脸之上,海水从钢盔沿着曲线向两肩和后方滴落,钢盔下的那双眼神有些凌乱。

他是一名服役了八年的老兵,先后参与过波兰战役和法兰西战役,所服役过的部队更是千奇百怪,原先是作为一名步兵上士排长参战于波兰战役,因建立特别功勋被授予一级铁十字勋章;随后他被调往有实验性质的“战车营”任少尉连长,在法兰西之战中再建功勋被提拔为中尉营参谋;法兰西战役结束后,这位辗转了几个部队的军官因为“战车营”的解散竟是被调到海军陆战队,成了一名上尉副营长。

其实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海军陆战队组建的时间并不长,总数三个师又一个旅的海军陆战队共同组建于1940年6月。显而易见,之所以有海军陆战队这个新编制完全是出于不列颠之战考虑。海军部战队的组建并不是重新招募新兵,而是从陆军之中挑选士兵和军官,迅速地组成了基本的战斗力,然后又分别在挪威和丹麦进行针对性的高强度训练,如今在“登陆日”军事行动中派上了用场。

玛克西米利安所搭乘的是经过改装Sdkfz251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该类型的装甲运输车经过改装后成为两栖抢滩用类型的运兵装甲车。

Sdkfz251装甲输送车是用博格瓦德(Borgward)公司3tHLKL6型半履带式运输车底盘研制的,SdKfz 其实是德语「Sonderkraftfahrzeug」的缩写;意思是「特种机动车辆」主要用来输送人员。该类型半履带式装甲运送车于1939年开始服役,包括各种变型车在内,其生产量约2。8。万辆。

该车的战斗全重8。5吨,被列为中型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车内配备2名乘员,即驾驶员和车长,还可容纳10名载员。车长5。8米,车宽2。1米,车高1。75米,车底距地高0。32米。车上武器有2挺7。92毫米机枪,分别装在车体顶部的前面和后部。

该车的发动机Sdkfz250装甲输送车的相同,也置于车体前部,以便在车体后面开设尾门。但为使驾驶员有宽阔的视界,特意加大了发动机室顶部的倾斜度。传动装置有8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行动部分的前部为轮式,后部为履带式。车体每侧有6个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负重轮交错排列。履带为带橡胶垫的金属履带,履带接地长1。8米,履带宽280毫米。该车的转向方式和Sdkfz250装甲输送车一样,在公路上行驶时,用前轮来转向;在越野时用“科莱特拉克”转向机构来转向,最小转向半径为6.75米。 该车的装甲防护与Sdkfz250装甲输送车的相似,装甲厚度为7毫米~12毫米,可防枪弹和炮弹破片的攻击,但车体顶部也是敞开的,车内人员易遭枪弹的袭击。

经过改装后的Sdkfz251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它的车体长而像一艘船,车首锋利似犁水之刀;履带有点像一式轻型坦克,带有增强附着力的“人”字花纹,以便在水网稻田地等泥泞地上更加平稳的行驶;采用了单轮缘的中空大负重轮,以减轻重量提高浮力,轮缘卡在两排卡齿之间;前方那挺7。92毫米机枪没变;后部的特征十分奇特的,有两个喷水口和水上转向用的活动水门。它入水后,两道白色的水柱从活门处喷涌而出,仿佛是两条白色彩带在水中飘舞。

据悉,美国人也在研究相关的两栖装甲车,不过相对于德意志第三帝国采用的装改方式,有钱的美国佬专门成立一个小组进行研制,目前已经有相关样车。

除了改装后的Sdkfz25第三帝国第三帝国为了“登陆日”军事行动还改装了大量的Pzkpfw38轻型坦克,它们经过并不复杂的整改后拥有两栖作战能力,全封闭下的Pzkpfw38轻型两栖坦克可在水平面两米之下行动,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相关车组人员需要配置氧气筒……

从玛克西米利安的视觉看去,夜色下的整个海面布满了各式改装抢滩用两栖车,在零星的炮弹落下溅起的水柱中快速前进。为了能够快速将士兵送上滩头位置,海军方面甚至还动用了大量的橡胶汽艇。毕竟,在此之前谁也没有真正地进行过这种战争,有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作战方式不足为奇。

长鸣的“咻咻——”声,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低下脑袋!”,一发炮弹刚好落在玛克西米利安“座驾”的旁边,高高溅起的水柱将所有成员浇成了落汤鸡。不过,他们属于好运。密密麻麻前进的队伍当中,有个别的家伙就没有他们的运气,一些被炮弹直接命中的抢滩工具先是冒出一团火花,随后人的肢体四处抛洒,原本高速前进的抢滩工具在一片血水中缓缓地下沉,直至完全消失。

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的将士显然感到十分不适应,他们十分讨厌只能靠运气的挺进方式,至少在陆地上还有掩体可以躲避,在海面只有祈祷炮弹不要正好击中。

一阵震撼的炮击声突然响起,在抢滩部队后方不知道多远的位置,那里光亮疾速一闪一闪,可以想象那是军舰的舰炮在向陆地射击。

有着丰富经验的军官心里暗暗感谢海军部队,他们十分明白没有经过大口径舰炮覆盖射击的海滩会是怎么样的情景,那会是一大片的障碍物。

最前沿,终于有两栖装甲运输车靠近海岸线百米左右的位置,而这时有着良好素质的海军兄弟们停止了炮击。由于登陆艇四周太高的关系,身在投送工具上面的士兵除了身边的战友根本看不到其它,他们怀着的紧张的心情死死抱住手里的步枪。

“注意!听到哨声后马上冲出去,冲出后马上向两边疏散,一刻都不要停顿!明白了吗?!”

军官嘱咐得很详细,却也不知道那些被颠簸吐得稀里糊涂的士兵到底有没有听清楚。

两栖运输车还在高度驰骋着,不久身在其间的士兵感觉脚下的大家伙猛地一顿,他们被一股惯性拉扯着向前拥去,闷哼声频频传出。没等他们从慌乱中恢复过来,耳朵里传来了很猛烈的机枪射击声,这时所有人都能感觉自己的呼吸很沉重。

“哔哔哔——”

哨子声催魂般地被吹响,前面传来了转轮被驱动的声音,不知道哪个没心没肺的军官扯着嗓子吼:“冲出去!全部冲出去!”

喊叫声让士兵们徒添一种莫名其妙的的紧张感,个别士兵根本在心里不断咒骂比如“没爬起来呢,冲你妹啊冲”之类的脏话?

首批抢滩部队的投送驾驶员也不知道是怕死还是出于谨慎,他们竟然将机器停在距离海滩约五米~三米不等的位置。不管怎么样,简陋的舱门还是落下了,前排的士兵稀里糊涂地先前踏步踏了个空,一股脑载进水里,让这些没有心理准备的家伙“咕噜咕噜”灌了不少海水。

受过相关训练的士兵载进水里后尽力压下心里的慌乱,他们可不想胡乱挣扎导致被绳索缠住,如果失去行动能力被溺死,那简直太憋屈了。

他们露出脑袋后的第一感觉是庆幸,视野所及的地方没有看见火力点,有的只是背后的机枪弹幕像是一条条扭曲的蛇一般不断扑过去。不够,等待看见那些没有被彻底清除的障碍物时,他们总算明白那些该死的驾驶员为什么会停在这种糟糕的位置。

第一波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总算摆脱海水里松软的沙子或是其它什么该死的东西,将大脚丫子踏在相对比较结实的海滩时,一些在心里庆幸没有被攻击的士兵突然愕然,他们面对的是不断被扫射过来的子弹。

世界上注定没有十全十美,再猛烈的炮火也无法将所有威胁清除干净。那些没有被摧毁的地下工事,一道道火舌吞吐而出,倒钩铁制的障碍物被子弹撞得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没有掩体根本无法躲藏的士兵纷纷中弹倒下。

“爆破工兵呢?赶快清除海滩上的那些东西,让坦克能够增援上来!”

回答他的是一阵炮弹落下的声音,太过密集的士兵被炸弹掀起来像是天女散花般地无规则抛洒,溅起的沙子成了最要命的东西,拍打得一些士兵脸上像极溃烂似得不足冒血。

当玛克西米利安抵达滩头阵地时,第一波的士兵被并不猛烈的抵抗死死压制在海滩位置无法前进,他触目能及的地方到处都是伤员和尸体。看到如此情景,绕是经历过多次血战的他都忍不住惊呼:“这片滩头只有不到六挺的重机枪就压制了整整三个连!”

看到这一幕的人绝对会感到错愕和无法置信,然而这已经是被歇力打击下的防卫部队火力,如果英军建制完全、工事没有受损,那又该是一个怎么样的境况?

第一百零一章:登陆日(七)

大腿擦过草屑发出“唦唦”的轻微响声,军靴几乎是平移地划过踏向地面,一声异动传来使得他突兀地扑向地面,将手中的MP…38枪口指向声音来源的方向。

这里是南安普敦某处的荒野,它离海岸线不远,所在的位置距离英国首都伦敦大约为一百七十公里。

南安普敦实在太靠近海南线和朴茨茅斯,打开南安普敦就算是打开了前往雷丁的大门,由此它算是英格兰的一个重要战略要地。毕竟,如果德意志的伞兵部队拿下南安普敦再攻下雷丁也就等于泰晤士河的中段,掌握了泰晤士河也就掌控大半英格兰的生死命脉。

趴在草丛里的士兵瞪大了,他借着月光还是无法看清楚前面到底有什么,草丛实在是太茂密了。不过,也庆幸草丛茂密的程度,不然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躲避。一直等到前方的声音越来越频繁,他几乎忍不足想要扣动扳机扫射一嗖子子弹过去。

“闪电!”

“打雷!”

感谢参谋部制定细节的那些混蛋们,在这种晴空万里的天气下竟然使用这么戳的暗号。

暗号核对无误,先前紧张无比的两方人凑成了一堆,一个点数之下竟是有二十三个人,这几乎是一个排了。

“有遇到英军吗?”

“没有,中士。一直到遇见你们之前,我没有遇到任何人。”

该次“登陆日”的空降步骤除了有限的运输机投错位置,整个空降行动出乎意料的顺利,这不能不说让许许多多原本以为空降既要血战的将士感到意外。

先期投入预定战场的三个伞兵师,他们分别空降在南安普敦、雷丁和朴茨茅斯。像是“帝国弯刀”伞兵师,他们就被投送在南安普敦,在整个过程中,除了有限的英军防空炮零散地射击之外几乎没有抵抗,整个行动简单得仿佛是一场训练。

另外两个伞兵师,隶属武装党卫军的“骷髅”伞兵师,也就是武装党卫军第三骷髅师的直属伞兵师,该师被投送在作战料想中抵抗相对会比较激烈的朴茨茅斯区域,也就是整个作战部署的F2作战区。而隶属国防军系统的国防军第一“绿色魔鬼”伞兵师则是被投送在整个战场的最前沿,也即是雷丁(第B3战区)。

“这里的士兵来自不同的排连……”

“好吧,该死的。那些机师先前还信誓旦旦不会乱投,可事实摆在了我们眼前。这里有第四连的二排和四排,还有第一联的二排和三排,天知道本来不应该被空投在同一个区域的士兵为什么会聚在一起。总之,目前暂时全部规划为爱德里希上士领导,在前往集结点与大部队会合之前,我们应该有身为一名士兵的操守。”

天晓得听从命令和操守有什么关系,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来自不同排连的士兵对此没有什么意见,毕竟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事实上更糟糕的事情都发生过,比如“帝国弯刀”伞兵师和“俾斯麦”伞兵师,两个师的战场投送明明相隔足有十公里,然而两个伞兵师的士兵却在预定的空投范围外相遇了。

“清点武器……,是的。我们总共有两挺MG…40,十二个五十发弹鼓、五个三百发弹链;一台五十毫米炮击跑,炮弹十八发,有六颗常规炮弹、四颗杀伤榴弹、三颗爆破榴弹、两颗燃烧弹、三个烟雾弹;两支火箭筒,十六发炮弹;八支铁锤反坦克手柄,弹药二十三枚;两支狙击步枪;六十八枚手榴弹……”

绝对的,伞兵师的装备比任何兵种都来得豪华,毕竟他们投入战场就意味着陷入包围,在四面环敌的情况下作战。考虑到伞兵师没有例如火炮、装甲车、坦克等等装备,相关的反装甲武器必然需要配置。所以,一般情况下,德意志第三帝国一个排的伞兵,他们的火力大约是两个普通连的步兵。如果拿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一个连的伞兵和日本的陆军相比,那么一个连的火力大概是日本一个步兵大队的火力(没有配属炮兵连或营)。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在于不光机枪和迫击炮、反装甲武器,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伞兵师士兵手里的冲锋枪。

而在欧洲战场方面,大量装备MP系列的冲锋枪之后,双方的火力对比大约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