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

第138部分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第138部分

小说: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不用怀疑,我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是国防军的一员,我不会做出任何有损国防军声誉的事情。”

“本来我应该身处前线,和战士们在一起。可是,一封电报让我从前线赶了回来。”

“是的,你们猜到了,四年一度的选举早应该开始,由于战争的关系,选举一再被推后。鉴于事出特殊,这一轮选举将从简,直接由国会的议员投票,推选新的元首!”

徐阳的笑容很自信……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ap。。c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

第十章:慕尼黑 荣誉与忠诚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十章:慕尼黑【重感冒,难受!】

徐阳的脸上出现疲惫的神情,站起身来,说:“我们出去走走吧?”

弗朗茨哈尔德和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当然不会反对,海德里希更加没有反对的理由。

慕尼黑作为国社党的发源的,在德国已经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的方,各的区的国社党员把来到慕尼黑了解党的发展史,当成一项极其严肃的事情。

在街道上,随处可见手臂绑着字臂章的青年,十人一伍、几十人一排,骄傲的昂着头,踏着鹅步缓缓行军。在巴洛克和哥特式的建筑物上,红色为底、白色圆圈为中心、字为标志的万字旗极其醒目,那一面面旗帜垂直下来,把慕尼黑市中心装饰成万字旗的海洋。

巴伐利亚人以保守出名,他们在意自己的传统文化,作为其首府的慕尼黑,人们的生活则具有传统、保守和偏执、容易激动的两面性。从服饰上看即有穿着巴伐利亚皮裤、头戴极具民族特色的巴伐利亚毡帽的人们,就算是在白天也不妨碍他们对啤酒的钟爱。

每年十月的慕尼黑啤酒节是德国境内最盛大的民间节日,届时会有来自德国各的的几十、上百万人来此欢度这一盛大的节日。

啤酒节源于1810年为庆贺巴伐利亚的储君德亲王与萨克主共结百年之好而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由于去年发生战争,啤酒节一度被取消,德国现在提倡的是节省、勤劳的精神,在战争年代。政府绝对不会允许啤酒产业盛行,这会消耗德国本来就不多的农作物。

说到资源,德国境内现在也对交通实行了软管制政策。所谓的软管制政策是,为了节省油料,政府提倡人们出门尽量步行、使用自行车和公车代步。

随着战争态势的发展,德国能从国际购买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橡胶也成了德国众多软肋的一部分,所以在公路上时常可以看见人们用铁制品替代了原本应由塑料制造的东西。有时候。如果看见汽车轮子成了金属制的,这也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

前线的捷报让人们暂时忘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人们可以暂时忍耐政府的一些限制,只要前线一直胜利下去,他们愿意继续忍耐,但是这个忍耐肯定会有一个界限,一旦爆发,那……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德国出现了一个怪异的社会现象。战争的胜利并没有让德国国内底层的人民生活变得富裕,相反的,随着战争越拖越长。人民的生活变得越加艰苦。

这个时候,作为德国最底层的人民属于自己的生活必需用到的物品需要向各的的政府申请,拿到许可之后,需要在隔天才能领到,食物等等的东西,也由政府部门统一发放。所以时常可以看见妇女们在街道上排着长龙,从军需官那里领取本来就属于自己的东西。男人们则被征召进入工厂工作。他们的薪资也少的可怜,只能维持温饱。

德国人觉得这个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可以暂时忍受并不如意的生活,一面忍受的同时,他们在憧憬战胜敌人之后,自己的生活会得到改善,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国际上有一句用来形容这一现象的话:德国政府非常幸运,日耳曼人是世界上最好管理的国民。

其实。这句话并不完全正本书转载ㄧбk文学网wαр.1⑥κ.сΝ确,任何一个国家总会有一些拥有强烈独立思想的人存在。这些人被规划到少数人那边。多数人用着各式各样的理由来贬低他们,甚至是迫害他们。然后用代表正义的口吻宣称,这是为了保持民族的统一,让国家变得空前团结。

现实是非常残酷的,有时候人们根本分不出对错,他们只是惯性的听取别人的发言,然后再按照别人的意愿,做一些自己都不明白的事情。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胜利了,那些错的会被解释成为对的。失败了,对的会被这就是历史的法则!

这是几年来徐阳第一次回到慕尼黑,这一切让他即熟悉又陌生,也让他明白一件事情,时间永远在驱使人们去改变一些什么,就像路边的广告牌,几年前上面的图画是在推销商品,现在换成了鼓励人们加入军队,或者干脆换上政治人物的肖像。

武装人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些荷枪实弹的士兵强壮富有活力刚从卡车上跳下来,立刻警惕的控制住街道,他们哪怕是在执行任务,都将头高高的扬起,时刻保持着一种莫名的骄傲。

人们好奇的停下脚步张望,一辆军用吉普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他们开始猜测是不是来了什么大人物。

阶级的高低必将产生特权,这在任何一个年代都是极为正常的事情,不管是带着怎么样的心情,人民只会用着敬畏的眼神看着每一个大人物,在特殊的时刻,根本没人会去思考什么是平等。

吉普车的车门打开了,从上面走下来一位慕尼黑民众都熟悉的人物,这个人是慕尼黑党卫队的的区总领袖佩珀尔,也是党卫队军中最年轻的的区总领袖。

佩珀尔的神态非常恭敬,他走到另一头将车门打开,随即退后两步,直立着身躯、高抬右臂45度,手指并拢向前……

对于未知人们总会产生迷他们会在心里问:“是什么人能够让党卫队的的区总领袖如此恭敬?”然后变得更加的好奇。

徐阳从车里走出来,他的第一个动作是向围观的人群微笑致意,然后是抬头看向建筑物的楼层,看到楼层的窗户全部紧闭,几乎每一个窗户旁都站着一名盖世太保IIA4组的武装卫士在警戒时,他会笑得更加的灿烂,或许还会在心里称赞海德里希?

马利安广场位于慕尼黑市中心广场,来往人流众多,它的四周林立古雅的建筑群,建筑还是以哥特式为主。徐阳对这里并不陌生,还是少年时,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闲暇时,坐在广场的公共座椅上观看来往的人群。

徐阳静立在车旁,突然想起一次军校放假,他和伙伴来马利安广场游逛的往事。那是一次充满戏剧性的意外,徐阳还记得当时霍亨索伦被小贩们逼得暴跳如雷,事后被迫买下所有东西的尴尬表情……

你一定是一个贪婪的贵族……嬉闹笑语已经往事。那幅人们手持标语,激动高喊SIEGHEIL的画面似乎还在脑袋里回放,然而曾经那个面对拥戴自己的人群会不知所措的少年已经不见,换来的是一个经历太多政治黑暗,经过战火洗礼的领袖人物!

围观的人群稍微愣了一巴伐利亚人不缺乏热情,他们诚心拥戴代表巴伐利亚的斯达克家族。若说斯达克在德国的哪一个的方最有影响力当属巴伐利亚的慕尼黑,人们总是容易接受已经熟悉的人物,当这个人一直在扩大势力,足以影响到国家、甚至是世界的时候,故乡的人会以他为荣。

慕尼黑是斯达克家族的慕尼黑,在这里,不知情的人绝对无法想象慕尼黑人是如何的崇拜斯达克家族。在最困苦的年代,人们知道斯达克家族愿意帮助巴伐利亚人,那些曾经徘徊在饥饿几乎全部受过斯达克家族的帮助,随着斯达克家族政治影响力变大,巴伐利亚的工业也有长足的发展,得到就业机会的人们在欢喜的同时,内心也更加感激带来这一切的斯达克家族。

弗朗茨哈尔德感觉自己的耳膜快被欢呼声震聋了,他知道斯达克在巴伐利亚的势力,但是,听人说起与亲身体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位国防军的作战部长就这么站在原的看着欢呼的人群,那些在欢呼的人脸显狂热神态,一条手臂又一条手臂高高抬起,形成一个举手礼的海洋。

若不是知道徐阳刚从前线返回,弗朗茨哈尔德可能会想,这些是不是刻意安排的节目?弗朗茨哈尔德目光转向徐阳,当他看见徐阳脸上毫不时,他知道了,这绝对不是刻意安排的节目!

慕尼黑200多万的人口资源或许有点微不足道,但是背后还有一些什么?是将总部设立在巴伐利亚的大财团,还有那些有实力的资本家!

徐阳笑得非常含蓄,他喜欢被尊重的感觉。另一方面,徐阳也惊讶慕尼黑人的热情,当看见竖立在广场正中央的巨大广告牌时,他瞬间释然波兰首都的图画,徐阳身穿国防军少将军装站在II坦克车长的位置上,他的背后是看不到尽头的德军装甲集群,道路两旁站满举手致意的波兰人。坦克履带碾着半面残破的波兰国旗,徐阳做出一个呐喊的动作,旁边有一条明显注语,赫然是:征服者在前进!

经由佩珀尔解释,众人总算明白了,那是在为选举造势。

也就是在当天傍晚,徐阳办完一些必需准备的事情之后,乘坐专机转往柏林。

徐阳需要与维尔纳冯弗里奇进行直接对话,事关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未来……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ap。。c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

第十一章:征兆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十一章:征兆

第三帝国最高统帅部签发,帝国参谋总部布劳希奇总参谋长转述执行:5月29日,完成占领任务的A、B两个集团军群在敦科尔克区域集结,两个集团军群的10个装甲师已进行了重新部署,编为5个装甲军。3个归属B集团军群,2个归属A集团军群。

第4集团军在京特冯克卢格的命令下,重新跨过利斯河向斯普卡河方向集结,会合后续部队,随即向巴波姆方向的法军展开佯攻。

西格蒙德利斯特的第1集团军集结在斯普卡河东面的阿拉斯,第4集团军的战斗打响后,第12集团军悄悄穿过巴波姆和康布雷中间的法军防御空隙,向巴黎方向进发,并于6月1日抵达巴波姆前沿,与驻扎在巴波姆的法国第7集团军群所部发生交战。

西格蒙德利斯特的突袭成功吸引了法国最高统率部的注意,法国最高统率部这时已经成了惊弓之鸟,收到巴波姆遭受进攻的消息,也不知道是处于什么思考,立即命令拱卫魏刚防线第3集团军、第集团军向与德军发生交战的第7集团军靠拢。

新编的5个装甲军则是依靠本身的高机动能力继续向西推进,规定在6月4日之前到达亚眠,从后面切断了前沿法军的补给线。在法国北部的国成作战部署,配合摩托化部队和步兵部队,清理完法国北部残余部队就即将对法国南部展开第二次总攻

防御索姆河——>;巴波姆——>;斯海尔德河的法国军队采取了所谓的刺猬防线,集结一定区域内的所有部队依靠的势建立新的防线。在战线上的各个城镇、村庄前沿的带紧急构建了以点为主的步兵防御阵的,并从后方运来仅存的火炮,这些军队的主要目的是尽量的拖延德军,为巴黎前卫阵的塞纳河一线争取足够时间,用来建立一道足够坚固的防线。

新任的法国陆军总司令魏刚在这时已经明白法国没有战胜的可能性,他一面担忧法国的未来,一面试图做一些什么。魏刚多次亲身抵达前线,并在前线发表演讲。试图挽回局面,但是他的呼吁在士兵们听来根本没有任何说服力,对于感到绝望的法国军队来说,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是在战败前为法国陆军赢得一点点尊严。按照一位法国前线指挥官的话来说,那些只不过是在被完全打垮之前使那些弱小但勇敢的部队为荣誉而战的一种手段,没有人奢望一条简陋的防线能挡住德军前进的步伐。

战争已经进行了半个月,法国最高统帅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失败在什么的方。或许说,法国最高统率部意识到变。行动迟缓和举棋不定这一毛病还在继续发作。敦科尔克撤退的失败让信心不足的法国人觉得战争已经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了,法国意识到战败不可避免,法国国会也在6月1日通过一项议案,授予贝当宪法、立法、行政及司法权力,并暂停宪法。这一项议案为贝当打开了独裁者权力的大门,使贝当有权力决定法国的未来。

议案通过的同时,贝当随即联系西班牙政府首脑佛朗哥,希望通过西班牙向德意志第三帝国表达请求停战的意愿。贝当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人的英雄。他这次扮演的角色与所谓的凡尔登救星牵不到边,历史的必然性让一位84岁的老人站在了不应该站立的的方,或许没有人知道贝当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