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12曹操大传 >

第36部分

12曹操大传-第36部分

小说: 12曹操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乇鹗乔自醯目は亍!
  大年十五,曹孟德便率军驻屯武平,亲袁术的陈郡丞袁嗣派两员大将徐杰和张敢迎战,许褚不费吹灰之力就砍下了许张二人的脑袋,曹孟德当下犒赏了许褚,封他万骡骑将军。袁嗣见大势已去,料袁术气数不会长久,举军投降曹孟德。曹孟德命令荀彧留守兖州,派三千人马由曹洪领队,前往安邑迎接汉献帝,准备进入许昌,自己率军与郭嘉、许褚、夏侯惇部署于陈郡一带,准备对付汝南、颍川一带亲袁术的军团。 
  “郭嘉,你看我的部署如何,目前,刘辟和黄邵部队虽然强大,但布兵分散,在他们来不及拧成一股绳时,我们集中力量各个击破。” 
  “主公所言极是,那是孙子兵法的灵活运用。” 
  “奉孝夸大其词了,不过雕虫小技。” 
  只用了半月时间,曹孟德就扫平了刘辟和黄邵的部队,何仪、何曼等小军团也纷纷投降,曹孟德宽容以待,将他们重新整编,各人驻守原地,以防袁术和刘表势力的入侵。 
  与此同时,许昌附近其他军团的力量已全部肃清,曹孟德下令荀彧筹备迁都许昌的事宜,亲自将许昌改名为许都。            
第 37 章 第十章 颍州得奇士 许都迎天子(6)     
  历史上的皇帝十有九个不幸,汉献帝恐怕够得上其中之一。十多岁黄袍加身,却始终轮不到自己发号施令,主宰天下,受尽了董卓的气,待王允杀了董卓,满以为能重建光明,不料又落入李傕郭汜之手,如今又在董承、杨奉的掌握中,汉献帝早听说曹孟德在颍川的显赫声名,最近又收到曹孟德从兖州送来的密信,密信中写道:“民不可一日无主,当今海内大乱,臣忧心如焚,拥戴圣主,安抚天下是孟德之夙愿,请皇上保重龙体,不必过分焦虑,待孟德荡平豫州贼军,选个大吉大利的日子,亲自迎接銮驾。”读罢密信,汉献帝感喟不已。难得,难得啊!在山河破碎之际,难得有这样胸怀天下,心志高远的人才啊。 
  早春二月,洛阳城里显得萧条冷清。汉献帝在董承、杨奉的陪侍下登上洛阳城郭,城头上那一丛丛一簇簇的牡丹正吐着绿意,在柔柔的春风中,淡淡的药香四下飘溢。“洛阳牡丹甲天下”,到了秋天,这洛阳城又该是一个牡丹的王国了,汉献帝望着从城头掠过,向南翩飞的燕子,感慨万端。人非草木,这可是最普通的人性啊。做个帝王,呼风唤雨是何等威风,可是一旦走下金銮殿,一旦遇上不测,连个平民的日子都不如了,你抢我夺,成了一具没有思维、没有自由的行尸走肉,如果有来生,一定做个庶民,即使老死于阡陌荒野也比这辗转漂零的日子舒坦得多。可当他的目光越过崇山峻岭眺向许昌方向时,他的心里又涌起一片亮丽,仿佛看到许都的天空是艳阳高照,天朗气清。 
  这个时候,汉献帝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但愿曹将军早日荡平天下贼人,泱泱华夏早日出现歌舞升平之盛景。 
  太尉杨彪走到献帝面前奏道:“曹孟德在山东拥有很强大的实力,可以宣他入朝,以辅王室。” 
  献帝窃喜,说:“我马上降诏,传曹将军入宫商议国事。” 
  杨彪即刻办理此事去了。 
  袁绍自恃力量数倍于曹孟德,因此非常不满曹孟德奉戴天子的做法,多次在给曹孟德的信中直呼曹孟德为阿瞒,用恶言秽语辱骂,曹孟德说:“蓬间麻雀焉有鸿鹄之志!”不予理会,连袁绍的信也不展读。但心下毕竟有些不安。这天黄昏,曹孟德把郭嘉唤到面前,向他诉说内心苦楚。 
  “我真想和这个不懂得礼节的家伙硬拼一场,但我们在力量上尚处于弱势,怎么办才好呢?” 
  郭嘉自从跟定曹孟德以后,对这个矮小丑陋但精力旺盛、思维敏捷的人很是感兴趣,他曾高兴地对程昱说:“这才是真正值得我扶助的主人呢!” 
  郭嘉说:“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几句骂人的话算得了什么,主公海纳百川,袁绍乃区区小人,你的心里装的是天下,怎可与他同日而语。” 
  曹孟德亲自为郭嘉斟上一杯,说:“我想听你谈得具体些。”郭嘉笑着说:“刘邦的力量远不如项羽,这件事主公应很清楚吧,但刘邦却在智谋上胜过项羽,所以项羽虽然强盛,最后却落得魂断乌江的结局。我细心观察主公和袁绍之间的较量,也有如刘邦和项羽,袁绍有十败,而曹公你有十胜,袁绍貌似强大,但绝对不是你的对手。” 
  曹孟德听了这番话,心里美滋滋的,但他急于想知道郭嘉的分析与自我估量之间的差异,曹孟德仰天喝了一杯酒,又穷追不舍地问:“哦!依照先生看法,我到底有哪十胜,而袁绍又有哪十败呢?” 
  郭嘉踱着步子,分析道:“袁绍为人讲求气派,重虚有形式,繁礼多仪,让有才华的人受不了,曹公对人真诚而自然,不特别讲求形式,此‘道’胜也。袁绍割地称雄,唯我独尊。而曹公你奉戴天子,顺天下人心,此‘义’胜也。自桓、灵两帝以来,国家权力沦丧,社会秩序大乱,袁绍做事不讲法度,喜欢便宜行事,曹公却能整治法度,于乱局之中重建国家权力的威信,此‘治’胜也。袁绍对外显得宽容对内却猜忌疑虑,因此能打入他政治圈子内的只有其亲戚子弟而已。曹公容易接纳贤人,唯才是举,用人不在乎血统情感的远近,此‘度’胜也。袁绍虽然多谋,但办事拖沓,远不如曹公随机应变,能有效地处理千变万化的情势,这就是‘谋’胜。袁绍喜欢高谈阔论,刻意礼贤下士,以赢得虚有的称誉,因此小事好求表现,喜欢讲大话,常得到重用。曹公却能以至诚之心待人,不重虚荣,因此忠诚有见地的人才,愿意为您服务,这就是‘德’胜。袁绍看到有人饥寒受苦,立刻急着表现他个人的同情,但看不到民间的疾苦,曹公能不受眼前小事的影响,着眼于天下大事,以求有恩于四海,即使未能目睹,也能常常感受天下人之疾苦。这就是‘仁’胜,袁绍朝中大臣争权夺利,相互倾轧,黑函小报告满天飞,曹公对部属有独到而全面的认识,善于纳谏,这是‘明’胜。……” 
  郭嘉滔滔讲述,曹孟德愈听愈觉得心里明亮起来。 
  酒过三巡,郭嘉早已满脸绯红,显得更加儒雅英俊。 
  “郭贤士年岁几何?”曹孟德突然想到一件事。 
  “二十又八。” 
  “可曾婚配?” 
  “投曹公以前四海为家,没有这份奢望。” 
  曹孟德信口说:“我有一养女,名叫红檀,知书达理,琴棋书画皆通晓,夫人也视若亲闺女,若能与郭贤士琴瑟唱和,我也就了却了一桩心事,不知你有无此意。” 
  郭嘉连连推辞,说:“曹公待我已经不薄了,不敢再受此大恩。” 
  曹孟德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古而然。莫非……”            
第 37 章 第十章 颍州得奇士 许都迎天子(7)     
  郭嘉分辩道:“曹公多心了,我乃一介寒士,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恐辱没了曹公名望。” 
  曹孟德说:“你刚才不是赞美我仁而下士,待人不分贵贱,唯才是举吗?况郭贤士前途无量啊。” 
  郭嘉已经被逼得没有了退路,只好说:“主公待我如此,我郭嘉为你虽九死其犹未悔。但我功名未成,不敢受此大恩。待日后有了建树,再议此事不迟。” 
  其实,此言既出,曹孟德立刻感到一种莫名的懊悔。经郭嘉这么一说,忽然转了一个念头,说:“难得郭贤士这般人品。既如此,我就不好勉强了。况且,我还没有与红檀说过此事,这女子对男人有独到的认识,说不准……来,举杯,就当我说着玩的。” 
  郭嘉昏沉沉地举起酒杯。 
  汉献帝迁回洛阳以后,下诏改兴平为建安元年。这年正逢大荒,昔日繁华的城池仅有几百户人家,老百姓饥饿难熬,只得到城外去剥树皮挖草根。 
  曹孟德听说汉献帝已在洛阳行宫,便与荀彧商量迎奉事宜。荀彧说:“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从前晋文公接纳周襄王,诸侯诚服;汉高祖为义帝发丧,天下归心。今天子颠沛流离,将军在危难之际首倡义兵,这是人心所向。若不当机立断,恐怕被别人抢在前头。”曹孟德说:“马上前往洛阳接驾!” 
  这时候,李傕、郭汜眼看就要追至洛阳。董承建议献帝到山东避一避。天子一行去洛阳不过一二里,忽报迎面有大军。原来是夏侯惇领兵前来,献帝方才放心。此时李傕、郭汜大军前部已追至洛阳城外,夏侯惇便和曹仁兵分两路截击,将李傕、郭汜部队杀得人仰马翻,天子复回洛阳宫,第二天,曹孟德亲率大队人马到了洛阳,安顿之后入城见献帝。 
  “臣一向蒙受浩荡皇恩,只是未寻到良机,臣如今亲率精兵,征讨四海逆子贰臣,所向披靡,望陛下以社稷为重,保重龙体。” 
  献帝见曹孟德虽然矮小丑陋,但举手投足谈吐都显出精明强悍,料想此人日后准能干成一番大事,立刻封曹孟德为司隶校尉。 
  曹孟德那日正与属下密议迁都之事,又有人来宣曹孟德入宫议事,曹孟德见此人眉清目秀,面色红润,精力充沛,暗想:洛阳城官吏军民个个面露饥色,此人难道有什么调养之术不成?于是打趣道:“万众饥寒交迫,你却如此康健,难道是常饮木兰坠露、常啖秋菊落英之故。”那人答:“我没有什么神异之处,只是食素三十年罢了。”曹孟德就与他谈论天下大事,那人侃侃而谈,颇有见地,原来此人名叫董昭,洛阳定陶人,原来为袁绍做事,后听说天子还都,特来朝觐,官封正议郎。 
  董昭说:“你干的虽然是兴兵除暴之事,但朝野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唯有移驾许都才是万全之策。” 
  曹孟德听了董昭的话,主意更决,第二天就入宫见献帝,奏道:“洛阳东都实在荒废,加上运转粮食困难,不宜作宫。许都地处鲁阳,城郭宫室,钱粮民物,足可备用,臣特请皇上驾幸许都。”献帝曾请侍中太史令王立预测过天道,王立说:“汉以火德王,许都属土,代火者土也,代汉而有天下者,当在魏。”献帝想,天意如此,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于是答应了。            
第十一章 刘备投靠曹孟德 吕布命丧白门楼(1)     
  奉戴天子,获得初步政权的稳定后,曹孟德下定决心,先把老百姓的民生基本问题搞活了再说。 
  “郭嘉,依你之见,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呢?”曹孟德问。 
  郭嘉毫不犹豫地回答:“发展生产,稳定民心,天下殷实富足,才能征服天下。” 
  是啊!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便得不到人心,黄巾党人不就是为了肚皮而生事吗?那个临死前但求一顿饱饭的张二狗以及出猎途中亲眼目睹的情景又在曹孟德脑海中闪现。 
  “袁绍虽拥有以粮食富足闻名的冀州,但军队仍常需要以桑椹为食。驻军寿春的袁术军团,则需依赖水中的贝类为生,其余小军团更常见饱则弃余,饥则寇掠。没有粮食,无敌而自溃的小军团更是不可胜数。”郭嘉进一步分析道。 
  “可是谁在农业方面有经营才能呢?”曹孟德急不可待地问。 
  郭嘉说:“枣祗最有资格。” 
  枣祗原为兖州地方官,张邈及陈宫叛变时,枣祗固守东阿,为曹孟德立下了大功,曹孟德火速找来枣祗,直截了当地谈如何经营粮食的问题。 
  枣祗说:“四年前改编的青州军几乎全是农民,让他们进行军屯,进行战后的农业垦殖;同时,招募流亡的难民及当地百姓耕种,由政府出租耕地及种苗,由政府借公家农具耕牛的,收获的谷物按一定比例分成,这样一定能提高百姓种粮的积极性。” 
  曹孟德紧紧握住枣祗的手说:“你说得非常有道理,兖州历经战乱,田无常主,民无常居,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把农民安顿在土地上,少了起事之心,另一方面,军队的供给就有了充分的保证。” 
  枣祗又说道:“伴随农业的复兴,修河堤、建桥梁、疏川流、控沟渠等工作也要相应抓起来。我建议让韩浩协助我,他在水利方面颇能干。” 
  韩浩原为袁术阵营的属官,匡亭之役时投降夏侯惇,目前任曹孟德御林军属官。 
  曹孟德的心里终于落下了一桩大事。他高兴万分,叹道:“苍天不负,人也助我啊!” 
  当曹孟德正推行屯田制,巩固内部力量的同时,东南方的两位宿敌吕布和袁术正在进行军事联盟,酝酿向曹孟德作一大反攻。袁术自匡亭之役被曹孟德击败以后,逃到淮南重整军力。淮南一带在汉末不曾受到战乱,物产富饶,加上取之不尽的水产,使袁术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