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回明末当皇帝 >

第34部分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34部分

小说: 重回明末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理锻造的工具器械,明军有了这些装备之后终于可以试着制造自己的燧发枪了。

项玉将这件事交给徐则清几人之后便将精力转到了别的地方,渐渐的忘记了此事,这时候看见新兵训练的时候用的还是老旧的火绳枪,又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情,也不知道徐则清他们的燧发枪制作的怎么样了,他一念到此便再没心思观看新兵训练了,立刻就想军营中的军械所方向走去。

明军的营地的东侧靠近天兴县的方向就是军械所的所在,这里不是搭建的帐篷,帐篷的空间太小,不适合工匠们进行操作,明军搭建了一圈坚固的板墙,有很多工作都是露天进行的,为了不引人注目和出于保密需要,项玉下令搭建的这道板墙,板墙的入口处还有两名军士守卫着,不允许旁人进去或者围观。

军械所里面搭建的都是坚固的木质民居,再向东侧还有一个较大的试炼场,是给工匠们测试武器性能使用的。

第五十七章伤兵营

项玉来的时候徐则清正带着几人测试新武器,看到项玉过来都十分高兴,一面将一支他们自己制作的燧发枪递给项玉,一面拿出一支葡萄牙人的燧发枪作比较。

项玉仔细看了一会,两杆枪的差别并不大,明军自制的枪械要稍微长一点,这是因为荷兰人的模具跟葡萄牙人的有一点区别,枪管的长度倒是没什么,项玉关心的是新枪的性能,他拿起枪试了试手感,徐则清几人的做工还是比较用心,枪声打磨的都比较光滑,手感不错,不知道射击性能怎么样。

徐则清显然看出了项玉的心思,将他带到试验场上,这时两名士兵站在一条白线前面,对着一百步外的一个靶子瞄准,这个靶子并不是项玉想到的,而是从荷兰人那里得来的,本来是一个长长的人字形,上面标有各处要害的位置,项玉得来之后将它做了改进,按照后世的样子做成一个环形的靶标,下面用一根长棍支撑立在地面,高度和人体差不多。

这个靶子要比后世的环形更大,因为这个时候的枪械准头比较差,在膛线和后装填枪出来之前这个问题会一直普遍存在,所以做一个大一些的靶子免得经常出现脱靶的情况。

两名士兵举起枪,同时瞄准自己前方的靶子,“砰砰”两声枪响过后,一名士兵连忙跑上去查看靶子,两人都命中了枪靶,使用葡萄牙人的燧发枪的那名士兵命中了五环,使用明军自制的燧发枪的士兵命中了四环,两者相差不大,这两人都是军中射击十分出众的士兵,这个成绩基本上也就是这种前膛燧发枪的极致了,由于弹丸的因素,子弹射出去之后不能像膛线枪那样沿着一个方向高速旋转,因此射击精度十分有限,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的火枪兵要采用齐射这种战术了,因为子弹的精度不高,需要增大数量和密度来保证杀伤力,到了后世的高精度枪械出现之后战争模式就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了。

项玉对于这样的结果感到十分满意,徐则清几人也觉得十分高兴,毕竟这种燧发枪的试验成功使得明军的枪械水平提高了一大截,之前在明军进攻热兰遮城的过程中,荷兰士兵人数虽少,但是武器比较先进,使用的枪械不仅射程远,而且精度比较高,给明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这个时候明军终于也能自己制造这种枪械了。

项玉军中的老兵这个时候大概还有三百一十人左右,新兵的数量却有超过五百人,这些士兵中很多人都是使用的冷兵器,也有一些使用的老旧的火绳枪,项玉想将这些士兵手中的武器都换成这种新式的燧发枪,只不过一问之后项玉不禁有点失望,这种枪械的制作比之前的火绳枪要慢的多,加上技术的不成熟,徐则清等人一天最多也只能够制作出两条枪,日后随着工艺的成熟和技术的提高,这个速度会渐渐提高,但是以目前的人力最高也不会超过一天五条枪。

这个速度对于眼下的明军数量来说还是足够的,项玉的部下只需要三四个月就能够换装完成,但是日后兵源还会源源不断,依照这个速度肯定是不够的了,所以军械所的人数还要扩招,扩招简单,找几个人跟着这些老师傅学习工艺就好了,大不了从头开始学起,但是军械所的制作成本是比较高昂的,眼下项玉还没有这个财力来负担起更多的人手,一句话没有钱!眼下不仅是项玉自己穷,整个明军都很穷,加上战事不断,各种开销一算明军几乎天天都在吃老本。

项玉也在发愁,军械所制作这些枪械的原料都是从赤嵌城和台湾城里面搜出来的,都是荷兰人之前留下来的,荷兰人的士兵人数不多,战事也不频繁,这些东西的存货也不多,况且他自己也不能全部得到,只能获得其中的一小部分,眼看着铁块和黑煤都快用完了,军械所马上就要成无米之炊了,项玉不由得不着急。

出了军械所,项玉还在为这件事发愁,他之前看过一副台湾岛的物产分布图,知道台湾岛的煤炭和铁矿都分布在台湾岛的北部,也就是在今天的基隆一带,眼下他们处于台湾岛的南部,后世的台南市周围,这一块好像并没有什么矿产,也就是说如果需要矿产的话必须要北上才行,可是眼下他们有军令在身,必须要执行任务不太可能大老远的跑到台湾北部去,而且这个时候的台湾北部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明军营地的靠北的地方时伤兵营,说是伤兵营其实这个时候明军也没有什么伤兵了,攻打台湾城的时候的许多重伤兵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和岛上炎热的天气,很快就伤口感染身亡,剩余的受了轻伤的士兵也在之后陆陆续续的康复了,但是由于水土不服的情况一致比较严重,明军眼下还有很多士兵染病。

伤兵营里面除了伤兵,最多的就是一些年轻的护士了,这时项玉按照后世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人的经验组建的专门照顾伤兵的队伍,但是很可惜由于条件有限,尤其是这个时候的艺术水平比较受限,很多重伤员尽管经过了精心的护理和治疗,但还是死于伤口失血或者感染。

为此项玉跟军中的医生协商,为每一名士兵都只做了一个简易的医疗包,里面装了一些纱布绷带,最主要的是一些止血的草药,军中的每一名士兵都要学习战场急救和自救,在受到创伤之后要自己或者由队友对自己做伤口止血和包扎,以减少伤口的失血,然后再由专门的大夫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这个模式还没有得到实战的检验,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不过制作这一批急救包可是花了项玉手中好一笔钱,明军上面并没有对他这种做法表示出什么补贴,这钱还是他之前剿灭戴帽山的山贼的时候缴获的,现在想想多亏了当时打了一次山贼,不然好多事都做不成。

项玉见许多士兵都围在伤兵营的外面,不由得有些好奇,他走了过去,士兵们见到项玉过来后连忙开溜,瞬时间便跑的没影,项玉笑了笑,自己有呢么恐怖吗?

项玉走进伤兵营,只见到几十个身穿白衣的护士这时都聚在一起在做着什么,他有些好奇,走近了一看,原来她们正在将一些布料从木盆里面捞起,木棚里面放着不知道是什么花的花瓣,这些捞起的不料又被另外的一些人拿去一边晾晒起来,项玉大为惊奇,这是在做什么?

一名女子抬头正要去晾晒布料,看见了已经走进了营门的项玉,连忙放下手中的布料,迎上前来:“将军您怎么来了,快请进来!护士长,项将军来了!”

项玉认得这个女子,她叫顾晓曼,是这群女子中比较早的进入明军的,之前项玉在福建曾近招募过一批女兵,后濑全部都送进了伤兵营当了护士,这个顾晓曼就是其中之一。

项玉一阵头疼,自己强调过好几回了,在军营中要有上下级的观念,她们这倒好搞得自己像是串门的亲戚,不过也好,毕竟是女子跟真正的军人还是不同的。

第五十八章风云突变

营内走出一名稍微年长一些的女子,这女子名叫陈雪,是项玉任命的护士长,虽然在这群人中比较年长,但这时候还不到二十四岁。

陈雪见到项玉也有些意外,但还是上前行了军礼,项玉不想对她们造成进一步的打扰,他看到许多小护士这个时候已经显得有点局促,手中的动作都停了下来。

项玉询问陈雪护士们这是在干什么,怎么外面有这么多士兵在围观?

陈雪听完之后微微一笑,原来她们正在将这些将要做成医药包的布料进行“调味”,就是粘上一些花的香气,制作出来的急救包上面带有淡淡的香气,士兵们十分欢迎这种急救包,于是她们就大规模推广了。

项玉一脑门的汗线,这群家伙们,不去好好的训练,竟然跑到这里来围观起护士来了,还搞出这样的花样,不过想想也觉得合理,整个军营中都是大老爷们,好不容易能看到一群年轻貌美的姑娘,年轻士兵们确实容易被吸引过来,这件事倒是提醒了项玉,对于这群女护士要增派兵力加以保护,不然可能出现恶劣事件。

项玉将这件事情记在心中,然后又问了一些关于新护士的训练的情况,起初这些护士在训练中的表现都比较正常,但是在明军攻打台湾城的时候,军队中出现了一批伤员,结果这些年轻姑娘一见到触目惊心的伤口,喷流涌出的鲜血的时候都吓得脸色苍白,有的甚至出现了晕血的情况,结果不仅耽误了伤员的救治,反而还耗费了人力在去照顾她们的身上。

陈雪见项玉问起这个问题,微微有些脸红,那些出现晕血的人中就有她自己,不过这个时候她和大很多人一样都克服了这个问题,而且在新护士的训练中也着重训练了这种情况,她们会组织新护士去各处的明军大营中去帮助照顾伤员,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新护士适应角色。如此一来项玉的部队中有一只女子护理队伍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明军,尽管很多将领对此不屑一顾,还窃以为是项玉自己搞的什么幺蛾子,但是普通的明军士兵对此则更多的是欣羡,因为战场上谁都可能会有受伤的可能,受伤之后士兵们肯定希望被这些年轻貌美,动作温柔的女子照顾,谁愿意整天面对大老爷们。

从伤兵营里面出来之后,项玉很快便调来一批士兵担负起伤兵营的保护工作,说是保护,其实就是防止士兵们没事的时候进去骚扰这些女护士,不过这种情况倒是项玉多想了,明军士兵还是比较安分守己的,基本上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不过有备无患嘛。

项玉这边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自己的训练,而明军的高层这个时候已经乱了锅,荷兰人和清廷的水师已经攻下了澎湖,刘国轩不敢与联军正面接站,带着台湾岛的水军退回了台湾城,这样一来整个西面的台湾岛就都暴露在了清军和荷兰人的坚船利炮之下,联军可能从其中任何一个地方登陆,然后从陆海两边同时向明军发起进攻,许多将领大骂刘国轩,骂他畏敌如虎,胆小如鼠,贪生怕死,有的说他包藏祸心,自己将明军水军主力带到了台湾城,却将承天府直接暴露在敌军的直接威胁之下,恐怕是想自立门户。

这些传言在明军大军中传得沸沸扬扬,郑成功却在这个时候病势加重了,台湾的湿热加上水土不服使得郑成功的身体越来越差,他右腿和左肩的伤势这个时候也复发了,明军大败的消息传到台湾岛的时候郑成功还能强撑住,他要主持明军的大局,将权力交接进行到底,但是这个时候的两个消息直接将他击倒了。

第一个消息就是吴三桂将抓获的永历帝交给了清廷,清廷为了分化吴三桂和南方的汉人,又将昭宗交给吴三桂处理,吴三桂在六月十五日时在昆明将昭宗绞死,明朝这个时候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死去了,郑成功兴中大悲,紧接着又传来他的长子郑经和家中的奶娘私通,被唐显悦告发的消息,这个消息明军高层本想压住不让郑成功知道,以免他受到刺激身体进一步恶化,不料郑成功不知道从何处得知了这一消息,当场气的吐血昏迷,郑成功身边的将领和军医好不容易才将他唤醒,他却下令让吴豪带兵前去捉拿郑经,如若反抗则格杀勿论,吴豪这个人接到军令之后带着士兵出了天兴县,却并没有去捉拿郑经,吴豪已经看出了郑成功即将油尽灯枯,郑经有很大的可能接位,这个时候自己参合了进去实在是很不明智,而且他对于明军的未来形势并不看好,于是带兵洗劫了万年县将城中的商家劫掠一番,然后带着劫掠来的粮食和钱财向东北潜逃,跑进了台湾中部的群山中去了。

万年县被劫掠的消息很快又传到了郑成功这里,郑成功终于撑不下去了,怒急攻心一下子又一次昏迷过去了,这一次军医们想尽一切办法最终没能挽救这个明末抗清的中流砥柱。

郑成功的死讯没能够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