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子 >

第82部分

大唐天子-第82部分

小说: 大唐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大战,谁都得担心,武则天有可能心急了,等不起了,就下旨催促王孝杰进军,这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历史上,有不少就是因为皇帝严旨掷下,强令大将在不合适的时机出战,导致惨败。

武则天虽然了得,难保她不心急,狄仁杰这番提醒很有必要。

“嗯。”武则天点点头,赞赏的道:“国老所言极是有理。如此大战,要朕不心急也不成,若是朕心急了,国老,你得及时提醒朕。”

武则天就是武则天,她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在大事上从不糊涂,而且她的心胸非常宽阔。要是换个皇帝的话,很可能不悦了,她却能欣然接受,非常难得。

“陛下心胸宽广如海,臣佩服!”狄仁杰心悦诚服。

“还有么?”武则天问道。

“陛下,如此大战,不仅所需的军队众多,就是钱粮也是多不可计。”张柬之眉头一挑,道:“冬时已近,天气即将转冷,道路难行,百万民夫运粮因难重重。”

武则天右手一挥,大气的道:“告诉民夫,就说朕的旨意,此次运粮不算徭役,而是以军功计。”

“陛下英明!”众人齐声赞道。

冬季即将到,顶风冒雪运送粮草,其困难可想而知了。要是没有点甜头,很难激起民夫的热情,以军功计就不同了。

唐朝武功极盛,对军功的赏赐很丰厚。而且,唐人以立军功为荣。若真把运粮当作军功的话,会激起百姓的热情,顶风冒雪运粮也就不是问题了。

武则天这一手非常了得,众人不服也不行。

“陛下,梁王的奏章。”就在这时,只见贾铭快步而来,把武三思的奏章递过来。

“三思?他有甚事?”武则天眉头一挑,有些惊疑不定,接过武三思的奏章,浏览起来。

“嗯。”武则天的眉头挑了眉,有些诧异。

“砰!”武则天看完,把武三思的奏章重重砸在短案上,眼中精光闪闪,杀气腾腾。

“陛下,何故发怒?”狄仁杰忙问道。

“你瞧瞧。”武则天把武三思的奏章递给狄仁杰。

狄仁杰展开一瞧,手一颤,奏章差点掉在地上。一番浏览,狄仁杰额头上的冷汗都流出来了,忙冲武则天道:“陛下,王孝杰忠心耿耿,绝不会做出里通突厥之事,还请陛下明察。”

“王孝杰里通突厥,从何说起?”李旦吃了一惊,忙问道,满脸的震惊。

“梁王状告王孝杰邀买民心,里通突厥,意欲恢复李唐江山。”狄仁杰的冷汗更多了。

“这……”众人额头上的冷汗流下来了,目光齐刷落在武则天身上。

恢复李唐江山,那是武则天最忌讳的事了,她会如何处置?

众人为王孝杰暗捏一把冷汗。

第四十八章奇葩圣旨

第四十八章奇葩圣旨

武三思这一手够狠!非常狠!

他要是告王孝杰里通突厥的话,武则天肯定不会信,可他告王孝杰意欲恢复李唐江山,这可是戳到武则天的痛处了,这是她最为忌讳之事。

武则天通往帝王宝座的道路是一条血路,杀人无数,把那些阻止她、有可能阻止她登上帝王宝座的人全部杀了。

其中,不乏极为重要的文臣武将。

程务挺被杀一事,就是其中之一。

程务挺很得武则天赏识,很得武则天器重,派他镇守北方。在程务挺镇守北方那些年,将士用命,打得突厥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突厥不敢近边。可以这样说,若是程务挺还活着的话,很可能已经把突厥给灭了,不会留到现在。

程务挺被武则天杀害之后,突厥欢欣鼓舞,杀牛宰羊的庆贺。并且,突厥还给程务挺立庙祭祀。

由此可知,程务挺在对付突厥一事上取得的成就有多大。就是如此重将,武则天说杀便杀了。

她为什么要杀如此重将?

就在于程务挺卷入一起政治纷争中。

徐敬业扬州起兵,公然反对武则天。武则天向裴炎问策,如何平息此事,裴炎就说天子已经长大,只要武则天还政,此事自平。

这让武则天非常不高兴,就把裴炎给灭了。

程务挺与裴炎的交情很好,就上书为裴炎辩解,武则天怒了,就把程务挺这员抗击突厥的重将也杀了。

不仅了杀了程务挺,还把程务挺的家人也给灭了。

程务挺并不反对武则天,他只是出于朋友之义,为裴炎辩解了几句,就招来杀身之祸,家破人亡。原因就在于“恢复李唐江山”这是武则天的禁忌,谁碰谁死。

武三思以此来告王孝杰的刁状,这一手狠啊,狠得让人无话可说。

只要和“恢复李唐江山”有关,哪怕是捕风捉影,武则天也会大开杀戒。尽管王孝杰是重将,众人也是为他暗捏一把冷汗。

“砰!”就在众人担心之际,只见武则天眉头一挑,如同利剑似的,右手重重拍在短案上,发出一声巨响。

这一声响不得了,狄仁杰他们听在耳里,如同炸雷在耳际轰鸣似的,个个脸色大变,在心里暗叫:“完了!完了!王孝杰完了!”

“这要如何营救王孝杰?”狄仁杰在心里暗道。

王孝杰是硕果仅存的名将,若他出事了,这打突厥一事就成了泡影,谁来统兵?

“王孝杰绝不能出事。”张柬之在心里道。

谁都明白王孝杰的重要性,他绝不能出事,这可是关系北方安危的大事。

“武三思,这狗东西……”武则天轻开金口,大骂起来。

“完了!完了!陛下如此大骂王孝杰……呃……不是骂王孝杰?”狄仁杰一开始还以为武则天在骂王孝杰,听着听着这才发现武则天不是在骂王孝杰,而是在骂武三思,他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

狄仁杰都如此反应,其他人更不用说了,个个先是一脸的沮丧,以为王孝杰完了。然后就是一脸的不信,以为自己听错了。

“……让朕不省心!”武则天沉声骂道,语气严厉,气恨恨的。

“……”狄仁伙他们总算了是相信自己没有听错了,只是他们更加迷糊了。

明明是武三思状告王孝杰,咋又成了武三思不让武则天省心了呢?

“陛下,您是不是……”武承嗣一脸不信,小心翼翼的提醒,道:“是王孝杰大逆不道,里通突厥……”

“闭嘴!”武则天眼睛一翻,眼中精光闪闪,冲武承嗣喝道。

“让我闭嘴?”武承嗣惊宅莫铭。

武承嗣一个哆嗦,只是这是绝好的良机,应该把李旦扯进来,武承嗣强忍着心惊,道:“陛下,王孝杰图谋不轨,大逆不道,必是有人与之勾连。”

眼睛瞄了眼李旦,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那就是李旦和王孝杰勾结。

“陛……”李旦脸色大变,额头上冷汗都渗出来了。

这事儿要是坐实了,他就完了。

对这种犯忌的事儿,哪怕是亲儿子,武则天也是照杀不误,李贤就是最好的明证。李旦不能不惧。

“砰!”武则天抓起短案上的茶盅,朝武承嗣重重砸来,砸在武承嗣的额头上,武承嗣的额头起了一个青包。

茶水溅了武承嗣一头一脸,衣襟湿了一大片,武承嗣兀自不觉,张大了嘴巴,瞪圆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明明是他有理,武则天咋又砸他了呢?

不仅武承嗣一副不信的样儿,就是狄仁杰他们,个个都是看见老母猪上树的表情。

“武承嗣,你这狗东西,给朕听着:王孝杰忠心耿耿,从未有谋逆之举,若你胆敢中伤他,诬蔑他,休怪朕六亲不认!”武则天指着武承嗣,如同骂孙子似的大骂。

武则天的骂声洪亮,人人听得清清楚楚,却是字字如雷,轰得狄仁杰他们晕头转向。

武三思状告王孝杰,明明应该治王孝杰的罪才是,武则天竟然冲武承嗣发火,这事儿也太出人意料了。

“陛下英明!”紧接着,众人反应过来,长吁一口气,他们白担心了,武则天不会治王孝杰的罪。狄仁杰他们心悦诚服,齐声颂扬。

武三思以“恢复李唐江山”为由,状告王孝杰,这是打在武则天的禁忌处,她竟然不理睬不说,还褒扬王孝杰,武则天之精明可想而知,她的确是当得起这份颂扬。

武承嗣搭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大气也不敢出了。

他今天可是丢脸丢大了,被武则天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用茶盅砸了一个大青包。这事儿传出去,他都没脸见人了。

“一定是武三思这狗东西胡来,王孝杰不准,他这才上奏,告王孝杰的刁状。”武则天狠狠瞪了一眼武承嗣,缓缓道:“此战干系北方安危!干系天朝与大食的大战!干系极大,绝不能出错!”

声调转高,恨恨的道:“如此大战,理应齐心协力,共破突厥,武三思这狗东西竟然挑起事端,诬告王孝杰,朕得狠狠治他!”

闹事,不是不可以,那得分清时候。

要是在平时,武则天遇到这种事儿,很可能睁一只眼闭一眼,甚至于可以纵容些。这已经得到验证,武三思和武承嗣之所以如此嚣张,就是因为如此。他们闹的时候,没甚大事,武则天可以纵容他们,为他们积累名望。

可现在进行生死大战,关系极大,关系到未来数十上百年的安危,在这节骨眼上还要闹事,那就是分不清好赖了。

武则天绝对不会纵容!

不仅不会纵容,还要治武三思!

“陛下……”狄仁杰他们激动难已,眼泪花花的。

武则天的精明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不需要狄仁杰他们为王孝杰分辩,她就知道该如何处置了,要狄仁杰他们不激动都难。

以一介女流,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她能驱使群雄,雄视天下,不是幸致,而是有她的过人之处!

“婉儿。”武则天道。

上官婉儿如同仙女般飘来,冲武则天见礼,道:“上官婉儿见过陛下。”

“拟旨,对武三思这狗东西进行申斥。”武则天沉声道。

“申斥?”上官婉儿提醒一句:“陛下,要不要派人弄明白原委?万一梁王有冤屈呢?”

“冤屈?”武则天冷笑一声,眼中精光暴射,道:“在这生死大战之际,就算他有天大的冤屈,也得给朕忍着!”

声调并不高,却是掷地有声,上官婉儿不敢再说了,只得拟旨。

武则天的旨意,大多出自上官婉儿之手,拟旨对于上官婉儿来说,是驾轻就熟,提笔在手,微一凝思,一挥而就。

“陛下,请过目。”上官婉儿写好,把圣旨递给武则天。

武则天接过一瞧,摇头道:“重写。”

“重写?”上官婉儿跟肚里蛔虫似的,很了解武则天的心意,她写的圣旨就没有重写的事儿,她很是惊讶,道:“陛下,这道圣旨用词精当,未有不足之处。”

“你的文章是写得很好,只是语气不够严厉。”武则天道出原委,道:“如此大战,决不容有失,为了让三思这狗东西长长记性,不再闹事,就得语气严厉。”

“那好吧。”上官婉儿微一思索,再度拟旨。写好之后,递给武则天过目。

“不够!不够!”武则天看过,摇摇头,放到一边,提笔在手,道:“还是朕来写吧。”

上官婉儿忙给铺好皇绫,武则天饱醮浓墨,一挥而就。

“……”上官婉儿看着圣旨,一脸的惊讶,小嘴张得老大,说不出话了。

“陛下,不行啊,观古今,从未有如此奇葩的圣旨。”上官婉儿愣了愣,这才提醒道。

“奇葩?这词用得好。”武则天点点头,道:“在朕之前,不是没有女皇么?从朕开始,就有了女皇,这样的奇葩圣旨,也就从朕开始吧。”

“陛下,你是如何写的?”把两人的神态看在眼里,狄仁杰好奇了。

狄仁奇一生经历过的大风大浪不知道有多少,要让他好奇很难很难。可是,武则天用了“奇葩”二字,还说什么从她开始,要狄仁杰不好奇也不成。

“你瞧瞧吧。”武则天点点头。

狄仁杰忙走过去,把圣旨一瞧,眼珠子差点掉在地上了,失声尖叫道:“还真是一道奇葩圣旨!真是奇葩!”

第四十九章灰头土脑

第四十九章灰头土脑

上官婉儿的学识不需要说的,非常了得,是唐朝著名的才女,她称之为“奇葩”的东西必然是出人意表,见都没有见过的。

武则天更不用说了,开一代先河,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没有女皇的先例。她的眼界非常高,她承认“奇葩”,同样让人好奇。

狄仁杰很得武则天敬重,被尊为“国老”,其修养学识令人信服,他看了武则天的圣旨,一个劲的叫嚷是“奇葩圣旨”,这话太勾人了,勾得众人个个好奇心大起,恨不得立时看个明白。

“是甚样的奇葩?”

“圣旨上写的甚,被称为奇葩?”

众人在心里一个劲的道。

然而,武则天没有满足他们愿望的意思,冲贾铭招手。

贾铭忙上前几步,挺直身子,等待武则天吩咐。

“贾铭,你年岁大了,本不该让你受苦。只是,此战干系极大,这次去北方宣旨,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