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子 >

第80部分

大唐天子-第80部分

小说: 大唐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如此想,他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不得不力保他的人。

李隆基要杀,武三思要力保,这就让王孝杰为难了。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行军法的问题了,而是选边站的问题了。

王孝杰究竟是支持李氏,还是支持武氏,很快就有结果了。

“王孝杰是一代名将,很有威望,若能得到他的支持,在争夺太子之位时就更加有利。”李隆基在心里暗道:“正是因为如此,我这才试探你,得知你来到丰州,就把武三思这些手下明正典刑。”

王孝杰做为武则天朝硕果仅存的名将、老将,他在朝臣中的名望很高,影响力很大,若能得到他的支持,无异于得到了武将的支持,这对李隆基有着莫大的好处。

虽然王孝杰和李隆基的交情还过得去,王孝杰对李隆基多加赞誉之词,但他离支持李隆基还有很遥远的距离,李隆基这才决定利用今天这事儿好好试探一番王孝杰。

“你要如何选择呢?”李隆基在心里暗道。

“这些人不配为人!他们不配打突厥!”王孝杰把李隆基和武三思瞧瞧,缓缓开口。

“王孝杰,你好大的狗胆,竟敢对我的人下手!”武三思明知道这时候力保他的人对他不利,情势处此,不能不能力保。

“哼!”王孝杰眼中精光闪闪,瞪了武三思一眼,沉声喝道:“本帅要行军法,若再有人违抗本帅的号令,军法从事!”

“你……”武三思见王孝杰不鸟他,大为不满,又要喝斥。

就在这时,只听王孝杰沉声喝道:“军中司马何在?”

“末将在!”一个身材高大的将领忙上前一步,大声道。

“你听着:若有人胆敢阻挠本帅行军法,军法从事!”王孝杰冲司马大声道。

“遵令。”司马领命,右手一挥,过来一队五大三粗的兵士,他们是专门执行军法的。

他们朝当地一站,杀气腾腾,很有震慑力。

“……”武三思嘴巴张了好几下,却是再也说不出话了。

王孝杰摆明了是针对他的,若是他再敢叫嚷,真会被行军法。

他虽然不满,也不能吃眼前亏,只得忍了。

“李隆基听令。”王孝杰眼中精光闪闪,神态极为威猛,如同一头雄狮似的。

“末将在!”李隆基上前一步道。

“这些人袭击军营,阻挠你训练,按律当斩!本帅命你,行军法!”王孝杰大声喝道,声音如同雷霆似的,远远传了开去。

“……”武三思听在耳里,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王孝杰要行军法就行军法吧,用得着李隆基来执行?你就不会另派一人来做此事?王孝杰派李隆基来行军法,这是响亮的耳光重重抽在他脸上,由不得他不气愤。

“噗哧。”众将听在耳里,大是好笑,瞄着武三思如同在看猴子似的,充满戏谑。

你不是要力保这些人么?那好,王孝杰就让李隆基来执行,你这颜面何存?

“好!好!好!”李隆基在心里大声叫好,很是欢喜,在心里暗道:“王孝杰不仅选择了李氏,而且还在向我示好。嗯,只需要我多下些功夫,就能拉拢王孝杰。有了王孝杰这员重将的支持,父王由皇嗣升为太子就好办多了。”

李隆基想得没错,王孝杰此举就是在向李隆基示好。

若只是行军法的话,王孝杰完全可以另派一人来执行,用不着李隆基。

“末将领命。”李隆基抱拳一礼,冲王孝杰大声道。

“嗯。”王孝杰点点头,意示嘉许。

“楚王,你是在试探本帅,本帅不妨趁这机会,与你多多亲近。”王孝杰在心里暗道。

李隆基早不行军法,晚不行军法,偏偏在王孝杰到来时行军法,这是摆明了给王孝杰的一道“考题”,要试试王孝杰的态度。以王孝杰的精明,不会不明白此点。

“这些武氏子弟实在是没用,名声太臭,要是让他们得逞,还不天下大乱?”王孝杰瞄了一眼武三思,在心里很是不屑的想。

武三思招不到人这事儿,很多人很意外,让很多人认识到武氏不得人心,他们绝不能当皇帝,要不然的话,一定会天下大乱。

王孝杰就是其中之一。

“父老乡亲们:你们都看见了,这些市井小人,只会欺压良善,不会打突厥,武三思竟然收留他们,真是丢陛下的脸!”李隆基来到刑场上,抱拳行礼,来个团团揖,大声道。

“你……”武三思指着李隆基,真想大骂一通。

这事儿都看见了,不需要你来说了。李隆基偏偏还要再广而告之,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武三思的丑事似的,这话如同响亮的耳光,抽在武三思脸上,他能好受么?

“噗哧。”众将失笑出声。

李隆基这是要利用这一难得的良机,把武三思的名声搞臭,臭到臭不可闻的地步。

“武氏没好东西!”

“楚王万岁!”

百姓攘臂高呼。

“本王奉大帅之命,行军法,铲除此等宵小之辈,还百姓还宁。”李隆基右手重重挥下,大喝一声:“杀!”

刷!刷!刷!

刀光闪闪,人头滚落,地上多了一地的头颅。

第四十五章一箭三雕

第四十五章一箭三雕

对于这些人渣,将士们没有丝毫同情心,他们只有恨,李隆基一声令下,无不是凛遵,挥刀砍杀。

一时间,刀光闪闪,鲜血喷溅,人头滚落。

只一口气功夫,地上就多了一地的人头。

“呼呼!呼呼!”武三思看在眼里,目眦欲裂,不住喘粗气,胸膛急剧起伏,如同奔行了百里的牛似的。

若仅仅是杀这些人渣的话,武三思还能忍,因为他也知道这些人渣该杀。可是,经过李隆基这番运筹,就不仅仅是在行军法了,而是在打他的脸。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他的人明正典刑,全部杀了,这耳光抽在脸上不是响亮,那是惊天动地了。

而且,这事儿一传开,他的名声就臭了!臭不可闻了!

自此以后,谁还会把他当一回事?

即使武则天,对他的信任与器重,也会大为下降,因为一个名声臭不可闻的人配当太子么?配当继承人么?

这刀斩断的不仅仅是这些人渣的头颅,还有他武三思的锦绣前程。

是以,由不得武三思不怒。

他已经够愤怒的了,然而,还有让他更加愤怒的事儿,只见众将的目光齐刷刷停在他身上,人人眼里有着轻蔑与不屑,一副瞧不起他的样儿。

这还不算,还有让他更加不能忍受的事儿。

“大帅万岁!”

“楚王万岁!”

百姓振臂高呼,人人眼里一片火热,兴奋莫铭。

把欢呼声听在耳里,武三思只觉眼前阵阵发黑,天旋地转,他都快晕过去了。

他的名声臭了,臭不可闻了,而王孝杰和李隆基却是名声大涨,让百姓对他们感恩戴德,这不是他能忍受的。

“王孝杰!”武三思气愤之下,大声怒吼,如同受伤的狮子似的,道:“我要到陛下那里告你!我要告你!”

“告大帅?”众将不以为然,不住摇头,一脸的不屑。

“武三思,你如何向陛下告发呀?”李隆基满脸笑容,笑嘻嘻的道:“你还嫌这脸丢得不够大,想让陛下也知道,是吧?那好,我帮你一把,这就写奏章给陛下说说。”

“这……”这事儿真要让武则天知道了,他的继承人之位很难保住了,武三思张口无言。

“王孝杰,你邀买人心,让百姓叫你‘万岁’,你心怀轨,这就是罪过,是天大的罪过。”武三思愣了好半天,总算是找到一个借口。

“本帅守边,不仅能令将士们爱戴,就是百姓也会爱戴,只要本帅在的地方,百姓都会欢呼‘万岁’,这事儿,陛下早就知道了。”王孝杰很不屑:“你要是想告的话,你就去告吧。”

身为一代名将,王孝杰不仅能令将士拥戴他,就是百姓也很拥戴他,见到他欢呼“万岁”这事儿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武则天早就知道的事儿,武三思真要告的话,他一定告不准。

“……”武三思张口结舌。

“王孝杰,你休要得意,我一定要告你!一定要告你!”武三思这次是真怒了,脸孔扭曲了,吼得山响,道:“我要不告你,我就不姓武!”

“那好啊。”王孝杰笑眯眯的,道:“你若是要向陛下上奏的话,莫忘了告诉陛下,本帅在丰州会呆上一段时间,就在丰州等陛下的旨意。”

说完,甩甩袖子,飞身上马,扬长而去。

“走喽。”李隆基飞身上马,骑着照夜狮王离去。

众将一个接一个的走了,只有武三思一个人如同木桩般杵着。

“这口气我咽不下,咽不下!我非要告王孝杰不可,我一定要告他。”武三思一个劲的叫嚷,最后一咬牙,道:“对!一定要告发王孝杰!”

行军法这事儿,完全用不着李隆基来执行,王孝杰却是令李隆基来执行,让武三思的颜面无存,他真的是恨上了王孝杰。

主意一定,武三思骑马离开,回到住处,写了一封奏章,命人送往洛阳。

李隆基一边策马朝军营而去,一边转念头。

“我这是一箭三雕,玩得漂亮!”李隆基颇为欣慰。

今天这事儿,李隆基是精心谋划的,还真是一箭三雕。

第一雕,当然是成功的试探了王孝杰,让他支持李氏。

王孝杰身为硕果仅存的名将,他是武将的首领,得到他的支持,就相当于得到整个武将的支持,相当于得到军队的支持,其好处不需要说的。

尽管李隆基很得王孝杰看重,而人的交情还算可以,可是,还远远没有到让王孝杰表态支持李氏的地步。拿这事儿来试探,让王孝杰表态了,这大大的缩短了这时间。

第二雕,当然是狠狠打武三思的脸,让他颜面无存,名声臭不可闻。

早在洛阳,李隆基就曾狠狠收拾过武三思,更是踩过武三思的脸,让武三思丢尽了脸,可那不过是小打小闹。不管李隆基怎么对付他,武则天对武三思的信任和器重依然如故,仍是把他当作继承人选。

今天这事儿大为不同了,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对武三思有着巨大的威胁,因为这攸关民心向背。

得心者得天下,不能得民心者不能得天下!

民心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

武三思不得人心,招不到正经人,只能用人渣充数。要是这事儿传开了的话,就是人渣会不会投他都成问题了,这会让武三思的日子更加难过。

而且,这事闹得越大,越能让百姓对武氏不满,对李氏更加想念。

“这事儿应该捅给武则天知道。真不知道,武则天知道这事儿后,会是如何想?”李隆基在心里暗道。

“嗯,历史上,狄仁杰就拿此事说事,让武则天打消了立侄子为太子的想法,最终立儿子为太子。”李隆基在心里暗道:“我想,狄仁杰会对这事儿感兴趣。”

这事儿,李隆基当然可以告诉武则天。不过,不如狄仁杰说好,一是因为狄仁杰的话很有份量,二是李隆基可以避嫌。

第三雕当然就是提高李氏的人望,提高李隆基的名望。

人头落地之后,百姓的欢呼声就是最好的明证,这证明李隆基以此来捞民望的想法是正确的。

李隆基在丰州百姓中的声望原本就很高,经过这事儿后,他的声望大涨。很快的,附近的州县都知道了李隆基,都知道李隆基有勇有谋,解了丰州之围,更是不惧武三思,果断的把他的人给杀了。

在百姓的口中,李隆基就是正义的化身,百姓把李隆基吹得跟花儿似的。

只要有了足够的人望,还愁大事不成?

第四十六章争相结纳

李隆基想的今天这事儿是“一箭三雕”,事实上他想错了,这不是一箭三雕,而是一箭四雕。第四雕在哪里?

“跑!跑!快跑!”

“楚王在看着呢,我们不能让楚王失望,一定要跑起来!”

“没错,不能让楚王失望。”

斩杀武三思手下这事儿,让将士们打从心里赞成,对李隆基的好感僧增,凡李隆基出现的地方,将士们总是打起精神训练,哪怕是再苦再累。

以前,李隆基要让他们刻苦训练,不得不采取一些激烈手段,比如射箭之类,现在不需要了,不需要李隆基发令,他们都会用出吃奶的力气训练。

“不错!没想到,斩杀武三思手下竟然让他们对我倍加爱戴。”李隆基看在眼里,大为欣慰。

“嗯,象这种既打击对手,又能提高我声望的事儿,以后得多干。”李隆基在心里暗道。

“楚王,有客来拜访。”就在这时,只见张说骑马飞奔而来,冲李隆基禀报。

“谁?”李隆基问道。

“是将军们。”张说回答道。

“将军……们?不是一个两个,是很多?”李隆基有些发愣。

他来到北地后,与将军们的交集并不多,因为他在幽州的停留时间并不长,很快就上路了,赶来丰州。

在那么多将领里,与李隆基交情深厚的也只有唐休璟了。

“是很多,好几十人呢。”张说忙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