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子 >

第53部分

大唐天子-第53部分

小说: 大唐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陛下。”武则天这是一番好意,张说忙谢恩。

“婉儿,你点评。”武则天当即下旨。

“上官婉儿领旨。”一个美艳不可方物的成熟女人,如同仙女般飘来,向武则天见礼。

第八十六章狗屁诗文

第八十六章狗屁诗文

上官婉儿的声音清脆动听,如同明珠撞击玉盘似的,非常悦耳。

“上官婉儿?”虽然前任有上官婉儿的记忆,却是不太多,李隆基对上官婉儿这个唐朝的著名才女也是好奇,睁大眼睛打量起来。

只见了上官婉儿身材高挑,身段儿婀娜多姿,曲线玲珑,精致的脸蛋,细嫩的皮肤,虽然已是中年女人,却更增几分诱人的魅惑之力。

“好一个美女。不仅才华横溢,人还如此漂亮。”李隆基在心里暗赞。

“上官婉儿?”就在李隆基打量上官婉儿之际,引发了一阵骚动。

上官婉儿是唐朝著名的才女,才名满天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很多人只闻其名,没有见过她本人,今日乍见之下,能不引起骚动?

“婉儿,这赛诗会就由你来点评。”武则天冲上官婉儿道。

“遵旨。”上官婉儿领旨,然后问武则天道:“敢问陛下,以何为题?”

诗嘛,当然得点题了。点题之人,非武则天莫属。

“今儿是欢庆佳节,也就不要有过多的约束,大家随心吟诗就好。”武则天想了想,道:“当然,若能应景,那是最好。”

这话也有道理,中秋佳节,自然是欢庆为主,要是命题的话,就多了一层约束。没有这限制,可以随心所欲的吟诗填词,就有更多的乐趣。

“婉儿明白了。”上官婉儿点点头。

上官婉儿转过身,盈盈一福,如同仙子的舞蹈,非常好看,轻启樱唇,道:“上官婉儿奉旨点评,若有不到之处,还请各位才俊见谅。”

这是场面话,一交待完,话锋一转,道:“各位俊杰之士,谁拔头筹?”

她的话一落音,不少人跃跃欲试,却又顾虑重重,没人响应,一下子有些冷场。

“这……”武则天的眉头一挑,有些讶异。

她也没有想到,会是这种结果。

“陛下,上官才名满天下,能博得她的赞赏固然是无上荣耀之事,可不能得她赞赏,那很丢脸。”狄仁杰提醒一句。

“哦。”武则天恍然。

上官婉儿是大唐著名的才女,其才名享誉后世,就是在现代社会,她仍然有很高的知名度,由此可见其才华是何等的了得了。

上官婉儿能有今天的地位,能成为武则天最为信任的人之一,靠的就是她那过人的才华。

她原本是上官仪的孙女,孙官仪为唐高宗起草了废武则天的诏书,武则天一怒,唐高宗就软蛋了,不仅没能废掉武则天,反而把上官仪给出卖了。武则天逼迫唐高宗诛杀了上官仪,年幼的上官婉儿就没为宫奴。

十四岁那年,她得到武则天赏识。武则天之所以赏识她,就是因为武则天当场命题,上官婉儿挥笔立就,构思巧妙,词采华丽,如同宿构,武则天就免了她的宫奴身份,让她掌管宫中玺书。

武则天很多诏书,就是出自上官婉儿之手。

上官婉儿点评诗文,这对众人来说既是激励,也是莫大的压力。能得到上官婉儿的赞赏,固然是一件美事;若是不能得到她的赞赏,那很丢脸,是以人们既是兴奋,又是顾虑。

“张说,你诗词了得,你先来一首。”武则天冲张说道。

张说不仅策论天下第一,还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才子,他有不少诗作传世。在这众人顾虑之际,由张说来带头,会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遵旨。”张说领旨。

“张大人的诗难得一见,今日不虚此行。”

“张大人不仅策论天下第一,文才更是高绝,今日有福了。”

张说的才名天下传,一听他要作诗,众人很是振奋,无不是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凝神静听,生怕错过一点细节。

张说眉头拧着,开始踱,一步两步三步四步……

七步时,他蓦地的停下来,高声吟咏道:“圣政惟稽古,宾门引上才。坊因购书立,殿为集贤开。髦彦星辰下,仙章日月回。字如龙负出,韵是凤衔来……”

“好。”一片叫好声响起,人们很是兴奋,眼睛放光。

“七步,七步呀。”武则天右手在短案上轻击,笑呵呵的感慨道:“曹子建七步成诗,千古美谈,张说亦是七步成诗,必定千古留名。”

“陛下所言极是。”不少人大声附和。

“这个张说,真是了得。”李隆基重重点头,对张说大为赞赏,暗道:“不愧是开元名相,文武全才!”

张说是开元盛世的重要推手之一,他越是厉害越是好。

“张大人之诗不需上官婉儿点评。”上官婉儿清脆的声音响起。

如此诗词,已经不需要点评了,众人的叫好声就是最好的明证。

“张说,来,饮一杯。”武则天亲手斟满一杯酒,递给张说。

“谢陛下。”张说眼中精光一闪,大为振奋,上前一步,向武则天谢过,接在手里,一仰脖子喝干,美滋滋的,比起写下千古宏文还要让他兴奋。

能得武则天亲手斟酒,那是何等的荣耀,万金不换。

“这……我咋就不拔头筹呢?”不少人肠子都悔青了。

有了张说的带头作用,气氛立时热烈起来,众人你一首,我一首的吟诗,上官婉儿点评很是精到。

被上官婉儿夸赞之人欢喜不已,没被夸赞之人很是失落。

唐朝是诗的国度,人人以写诗为荣,会写诗的人不少,众人中不乏才子名士,写出了一些上佳之作。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月正中天之时,没有人再写诗了。

写诗需要灵感,灵感不是每时每刻都有,赛诗能持续如此长时间,已经很难得了。

“没人了?”武则天问道。

“陛下,我来。”李隆基站起来道。

李隆基把这次赐宴视为他成名的良机,当然不会错过。不过,不能一来就吟诗,得等到最好的时机。

眼下没人再吟诗了,李隆基该登场了。

“你?”武则天大为诧异,摇头,道:“三郎,你莫要逞强。”

李隆基机灵多智,踩人是一流的,武则天会相信。可是,她还真不信李隆基会吟诗,她这是一番好意。

“这个楚王就知道逞强。”群臣也是摇头。

“李隆基,你再吃几年饭吧。”武三思当然不会放过这等奚落李隆基的良机。

“无才空长百岁,你只会吃饭吧?”李隆基立时反唇相讥。

“噗哧。”群臣失笑出声。

这个李隆基,骂人不带脏字,还如此之损。

李隆基这是在骂武三思是酒囊饭袋,武三思当然不会接受,脸色铁青,眼中尽是怨毒的光芒。

“你除了会吃饭外,你还会做甚?”李隆基穷追,道:“有种,你吟一首诗。”

见这两人扛上了,众人的目光在李隆基和武三思身上溜来溜去,一脸的好笑,准备瞧好戏了。

吟诗,武三思还真不善长,有些犹豫。

“你真是没种,连我这童子都不如。”李隆基嘴角一裂,冷笑道。

还在脸上摸了摸,这意思武三思当然明白,李隆基这是在揭他的疮疤,重提李隆基踩他脸的事儿。这是他的奇耻大辱,怒气直冲顶门。

“吟诗就吟诗。”武三思再也忍不住了,蹭的一下就站起来。

“你能吟诗么?”武承嗣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我……”武三思一站起来,就有些后悔了,说到拍马屁,他是一流的,说到吟诗他还真不行,可是,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不吟诗就是脸面丢尽。

“一杯两杯三四杯,五杯六杯七八杯……”武三思眼珠子乱转,看见众人在不停喝酒,开始数酒杯了。

刷!

武三思越数越慢,额头上的冷汗冒出来了。

“噗哧。”众人失笑出声。

“哈哈!”更有人放声大笑,笑得前仰后合。

上官婉儿摇摇头,一脸的惋惜,这个武三思咋就如此沉不住气呢?李隆基一激,他就着了道。

“狗屁诗文!”李隆基扯起嗓子嗥一声,如同雷霆炸响。

第八十七章《水调歌头》

第八十七章《水调歌头》

李隆基这是广而告之,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真是个损人。

众人听在耳里,不住摇头,这个李隆基太损了。

“嗯。”武则天脸一沉,瞪了李隆基一眼。

武三思已经够丢人的了,李隆基还广而告之,是嫌武三思丢人丢得不够?

不管怎么说,武三思是她的侄儿,武三思丢脸了,她也跟着脸上无光。

“数清了么?要不要我教你数酒杯?”李隆基还嫌不足,声调更高了,冲武三思叫嚷。

“你……”武三思额头上的冷汗如同涌泉般涌出来,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此时他真的后悔了,可事已至此,后悔有何用呢?

“李隆基,你少要得意,你还没吟诗呢。说不定,你的诗还不如呢。”不管怎么说,武三思是武家的人,他丢脸了,武承嗣跟着没面子,只得出言相帮。

“要不,我们打个赌。我的诗要是比他好,你就学狗……”李隆基扯起嗓子叫嚣,却给武则天打断了。

“三郎,酒宴之中,休得胡言乱语。”武则天当然知道李隆基念念不忘让武三思学狗叫一事,这赌无论赌不赌,武三思都会没脸面,她不得不阻止。

“陛下……”李隆基还想再说,又给武则天喝斥了。

“三郎,你要吟诗就吟诗,不吟诗就坐下,休要聒噪。”武则天脸一沉。

依她对李隆基的了解,一旦这小子来事儿了,就会没完没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绝不能让他闹事。

“敢问楚王,你的诗是……”上官婉儿明白武则天的意思,忙插话。

“我不吟诗,我作词。”李隆基回答。

“作词?你会么?”武承嗣冷笑一声。

词在唐朝已经兴起,却不如诗流行,填词的人不算多,这算是一个冷门了。用现代的话来说,作词不算主流。

“作词?”所有人都很是惊讶,万万没有想到李隆基选了一个冷门。

“你做何词?”武则天也有些好奇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隆基端起酒杯,高举在面前,仰首望天,一副问天的样儿。

“红日几时有,举盏问苍天。”武承嗣嘴角一裂,冷笑道:“这也叫词?我也会,比你写得好。”

李隆基让武三思没面子,众人的目光睃过来时,总是少不了武承嗣,武承嗣心里特别不爽,抓住机会奚落李隆基。

“应景是应景,可……”武则天摇摇头,有些惋惜。

现在正是明月东升之际,这两句虽然应景了,却并不出采。

“比姓武的好得多。”李旦却是放心了,只要隆基的词不比武三思的差,就保住了脸面。

“不好不坏。”众人在心里暗道。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李隆基接着吟道。

“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干你何事?”武承嗣接着嘲讽。

“嗯,有点意思了。”武则天点点头,眼里露出赞赏之色。

众人也是点头赞赏。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李隆基摇头晃脑,一脸的陶醉样儿。

“你能有翅膀……”武承嗣依然是持否定态度,出言相讥。然而,他的话才说到一半,就被一片叫好声打断了。

“好!”

“好!”

惊天的叫好声响起,如同雷鸣似的。

“这……”武三思和武承嗣听着如雷的叫好声,脸色很不好看,很是阴沉。

“高处不胜寒,好!”武则天双手轻击,大声赞好,一脸的欣慰,赞道:“此言与宋玉的‘曲高和寡’有异曲同工之妙呀。”

“没错。”一片附和声响起。

“曲高和寡”出自春秋时的楚国大文豪宋玉的《对楚王问》,这是非常有名的典故,与“高处不胜寒”意境相似。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隆基抑扬顿挫的吟咏。

“……”武则天他们重重点头,一脸的享受表情,却没有说话。

如此佳作,何须多言?夸赞已经不需要了。

武三思和武承嗣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李隆基的吟咏声格外响亮。

“好!”

“好!”

一片如雷的叫好声响起,震得仙居殿的殿顶都在颤抖。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李隆基的声调略高。

“噌!”武则天如同装了弹簧似的,噌的一下就蹦起来了。

不仅武则天站起来了,狄仁杰、王孝杰,以及众人全部站起身。

“啪!啪!啪!”他们不仅站起身,还使劲击掌,一时间,掌声如同雷鸣似的。

这一句是千古绝唱,是苏大才子这首《水调歌头》里的经典名句,为无数后人赞颂,武则天他们是识货的,能不站起身,使劲击掌赞赏么?

“……”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愣了半天,也机械的站起来了。

要是坐着不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