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子 >

第190部分

大唐天子-第190部分

小说: 大唐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朝是一个武功极盛的王朝,灭国数十,象突厥、吐谷浑、高丽这些国家先后被唐朝灭掉。可是,象这次这般,连连灭国,还是吐蕃、天竺这样难灭的大国,就没有过。

这的确是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胜仗,取得的胜利前所未有。

“哈哈。”众将畅快大笑,欢愉之极。

“然而,我要提醒你们的是,尽管我们取得了如此大的胜仗,我们面临的问题却是不少。”李隆基脸一肃,话锋一转,道:“张说,你再给他们说说,我为何要他们停止前进。”

“为何呀?”众将对此事倒是十分好奇。

明明形势大好,李隆基却是下令停止前进,他们还真是想不明白。无不明睁大眼睛,盯着张说。

张说应一声,道:“你们一定很奇怪,明明我们取得了如此大胜,太子却是命令你们停止前进,这究竟是为何呢?”

这问题正是众将心中所想,无不是睁圆眼睛,竖起耳朵。

“原委是这样的……”张说又把主要的问题一说。

“这样啊……是该停止前进。”众将很不情愿,却是不得不赞同停止前进。

“你们都明白了我们面临的问题,眼下就来说说,通过与古太白一战,你们有甚么样的收获?”李隆基扫视众将。

与古太白一战,是唐朝与阿拉伯帝国进行的第一战,其经验教训极为重要,好好进行总结,为与阿拉伯帝国的大战做准备。

打败古太白后,唐军就在追击,没有来得及总结,现在是该好好总结的时候了。

“太子,我来说,我来说。”与阿拉伯帝国一战,唐军收获良多,众将有很多话要说,无不是七嘴八舌的叫嚷。

“张小飞,你说吧。”李隆基见张小飞也在争抢,对这员爱将,李隆基是打从心里喜欢的,就把第一个机会给了他。

“哎。”其他将领摇头,如此露脸的机会竟然让张小飞得着了。

“谢太子。”张小飞谢一声,然后道:“大食狗虽然可恨,却是与以往我们遇到的任何对手都不同。象突厥、吐蕃、吐谷浑这些异族,虽然不乏精锐,不乏敢死之士,但论号令之整肃、装备之精良、战法之先进、战力之强悍,都远远不如大食狗。”

“没错。”众将齐声附和。

与古太白一战,阿拉伯帝国军队用他们的勇猛敢死精神赢得了唐军的敬重。

“他们敢拼敢打敢死,值得钦佩。”张小飞对阿拉伯帝国军队不乏钦佩精神。

“没错。”众将又是齐声附和。

“这样的对手,非常可怕。幸好遇到的是我们,若是遇到其他的对手,早就崩溃了。”张小飞既是感慨,又是不屑。

阿拉伯帝国自从崛起之后,一路横扫中东地区,然后东进,触角向东伸展,拿下中亚后,就在向中国进军。这一路上,所向披糜,没有对手。直到阿拉伯帝国遇到唐朝,这才不得不收敛其锋芒。

两国在中亚打了数十年,打得血流成河。

这一段战争,给西方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在现代社会,若是研究这段历史,西方人会感慨中东人“终于打退了中国的进攻”。

“大食狗的投石机很了得,射程远,会是我们强弩的巨大威胁。”张小飞挠挠头,颇有些担扰,道:“这次一战,我们之所以能够摧毁古太白的投石机,主要在于他没有与我们打过,对我们的打法并不熟悉,保护投石机的兵力有限。若是他布以重兵保护的话,我们的强弩会有大麻烦。”

“不错!不错!”陈玄礼、张说、杨思勖他们打量着张小飞,齐声赞扬。

“张小飞,你也知道动脑子了?”薛直更是调侃一句。

张小飞粗直之人,动脑筋非他所长,他善长冲锋陷阵,象这般分析的事儿扳着手指头也数得过来。

“动脑子?不是不是。我就是感慨而已。”张小飞挠挠头,有些憨憨的道。

“张小飞说得没错。”李隆基也是大为赞赏,道:“这一战,我们虽然取胜了,却是有些侥幸。若是古太白熟悉我们的打法,用重兵保护投石机的话,我们要摧毁投石机就有大麻烦,时间会更长。古太白完全可以用投石机压制我们的强弩,我们的强弩就有很大的损失。”

众将重重点头。

“张小飞,还有么?”李隆基问道。

“还有还有,就是大食狗的战马,特别能跑。”张小飞一脸的感慨,又是不爽,道:“我从喀布尔起追杀古太白,追杀了数千里,也不知道累死了多少战马,就是没有追上他。就是因为他的战马特别能跑,累死我们的战马,却是累不死他的战马。”

阿拉伯马耐力悠长,特别耐跑,这是世界之最,谁也没有办法的事。(未完待续。。)

第五十四章胜利归来

阿拉伯马特别耐跑,这绝对是一个大问题,众将不由得心神一凛。

“这事也提醒我们,以后与大食交战,多打歼灭战,尽可能少追击。”张说提议道。

“没错!没错!”众将齐声赞同。

阿拉伯马太能跑了,若是唐军要想在追击中给阿拉伯帝国以重大杀伤,有些困难。在以往,唐朝在追击战中会取得辉煌的战果,但这不适用于阿拉伯帝国。还是以打歼灭战为宜,尽可能把阿拉伯帝国的有生力量消灭在战场上,而不是追击途中。

“大食狗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们的铠甲远远不如我们。”张小飞颇有些感慨,道:“若是大食狗也有我们这样精良的铠甲的话,谁胜谁败还真难说。即使我们取胜,也不会那么容易。”

铠甲,的确是阿拉伯帝国的一个软肋,众将大为赞成这话,道:“没错!我也是这么想。”

阿拉伯帝国军队不乏勇武精神,他们敢打敢拼敢死,战法先进,刀法精湛,骑射了得。若是他们的铠甲和唐军一样好的话,唐军尽管了得,要想啃下阿拉伯帝国,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而且,下次相遇的话,我想大食狗的铠甲会有大幅提升,这对我们来说,可不是好消息。”张说颇有些担心。

“是啊。”陈玄礼深表赞同,道:“这一仗,我们虽然打败了古太白,却也暴露了我们的底细。大食狗知道了我们的长处,他们的短长。就会想办法弥补。”

李隆基他们在总结这一战。优素福也会总结这一战。以优素福的精明,他不会不想方设法弥补其短处。

“这一点,你们倒是不用担心。”李隆基信心满满,道:“下次交战时,大食的铠甲是会有所提升,却无法弥补他们的巨大差距,他们仍不是我们的对手。”

“太子,此言怎讲?”杨思勖眼中精光一闪。不太赞同,道:“据我所知,大食狗也是一个大国,疆域辽阔,物产丰饶,镔铁更是了得,他们要提升铠甲并非做不到。”

“没错。”张说他们齐声赞同。

阿拉伯帝国是个疆域辽阔的大国,物产丰饶,而且还有不错的钢铁技术,所产的“镔铁”闻名遐尔。已经远销到唐朝。

“为何如此说?那是因为大食的钢铁无论如何也是无法与我们相比。”李隆基依然信心十足,扫视众将。道:“你们提到镔铁,知道镔铁很了得,却不知镔铁是如何炼成的。镔铁固然了得,却是产量很小。而我们,因为灌钢法的出现,我们拥有大量的钢铁,我们一年要顶他们十年,甚至更多。”

灌钢法是南北朝时期发明的,这是钢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自此以后,钢铁告别了“千锤百炼”这一传统工艺。在此以前,要想获得精良的钢铁,就得一锤一锤的锻打,不仅耗时耗力,产量还很低。

镔铁虽然精良,其制造工艺也是用千锤百炼的方式得来的。

而灌钢法的出现,使得中国的钢铁产量以十倍百倍的速度增加。正是因为有了灌钢法,钢铁产量猛增,唐朝才有“陌刀”这样的豪华装备。

阿拉伯帝国会不会在短时间把钢铁的产量提高到与唐朝接近的水平?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阿拉伯帝国还处在草创阶段,其文明、科技还只是雏形,要达到与唐朝相同或是接近的水平,那是天方夜谭。

要知道,在古代世界,中国的科技一直领先世界,是世界之最。我们现在落后,只是因为在近代没落了,并不是因为我们祖先不行。相反,我们的祖先很行,很了得,一直站在世界的巅峰。

而且,这一时期的阿拉伯帝国本质上还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盘马弯弓,至于科技发明,对他们来说,还太遥远。

“原来如此。”经过李隆基的解说,众将恍然,也就放下心来了。

铠甲是阿拉伯帝国与唐朝最大的差距所在,只要在开战前,阿拉伯帝国肯定有所提升,却是不可能达到弥补这一短板的地步,众将也就放心了。

“大食狗的投石机着实了得,若是下次交战的话,大食狗一定会重兵防护,这对我们不利。我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制造一批投石机,要射程比大食的投石机更远,专门用来压制大食的投石机。”陈玄礼提议。

阿拉伯帝国的投石机给众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若是不能压制大食的投石机,这对唐朝极为不利。

强弩虽然了得,射杀起来如同绞肉机,其缺陷就在于射程不够,远远不如投石机。若是不能压制大食的投石机,对强弩来说会有天大的麻烦。

要压制投石机,唯有投石机了。

“可以。”李隆基点头,道:“可以交给军器监研究,我想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更好的投石机。”

唐朝在投石机上没有什么建树,那是因为几乎用不着。远程攻击有强弩,攻城有车弩,投石机几乎没用处,所以,唐朝也就没有大量制造。

若是需要,以唐朝强大的国力,发达的科技实力,很快就会研制出更加先进的投石机。

“大食狗还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他们的远程攻击不够有力。”杨思勖补充一句。

这的确是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短板。

阿拉伯帝国的远程攻击,主要是投石机和弓箭,这两样与强弩比起来,还是有差距。

弓箭与强弩压根儿就法比,无论是射程,还是穿透力,杀伤力,都远远比不了强弩。

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掌握了大量的强弩,压制了游牧民族的骑射,这才击破了匈奴、鲜卑和突厥。

至于投石机。只是射程比起强弩更远。若说到杀伤力。就比不了强弩,原因何在?

投石机投出的石块是抛物线,是从上往下砸,也就是说砸在地上后,几乎失去了作用。大不了再跳动滚动一番,砸死砸伤几个倒霉鬼。

而强弩是平射的,更具有强劲的穿透力,可以串肉串。杀伤力自然比投石机更大。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强弩可以进行密集射杀,而投石机不行。投石机砸出的石块个头是大,就是数量有限。再加上,投石机比起强弩更加笨重,使用起来更加困难,需要更多的人手,就限制了其数量。

到了战场上,数量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架投石机的人手,可以使用几架强弩了。一架强弩少则五六支弩矢。多的可达十几支,谁更具有数量优势。一目了然。

“我想,下次交战时,大食狗会在这方面有所进步,甚至于可能会制造一些强弩,但远远比不了我们。”杨思勖接着一声冷笑,极为不屑。

以优素福的精明,他知道了唐军的底细后,肯定想要吸收唐军的长处,制造强弩,加强远程攻击,也就在情理中。然而,因为强弩一直是中国古代独步世界的利器,阿拉伯帝国要想赶上唐朝,那是不可能的。

“呵呵。”众将发出一阵畅笑声。

接下来,就是你一言,我一语,认认真真的总结。众将提出的想法大有见地,李隆基命人记好,要带回长安去处置。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总结算是告一段落了。

“你们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我很满意。”李隆基对这次总结很是满意,道:“接下来,我就说说我们要做的事儿。”

众将神情一凛,竖起耳朵静听。

“接下来的事儿,就是做好与大食大战的准备,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朝中,一部分是西域。”李隆基眉头一挑,道:“朝中之事,我要回去向陛下禀报,然后再处置。”

朝中的问题不少,这需要李隆基回去才有可能处置。靠李旦,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李旦并不具备这样的才华,重担还是要落在李隆基身上。

“西域之事,就交给陈玄礼主持。”李隆基道。

“遵命。”陈玄礼神情一凛,大声领命。

“你们都听好了,若有人不遵从号令者,陈玄礼可以按军法处置!”李隆基眼中精光闪闪,一脸严肃,大声喝道。

“遵命。”众将齐声领命。

陈玄礼富有军事才华,目光深远,而又有大器局,众将对他是服气的。

“杨思勖,薛直,你们要尽心尽力的辅助陈玄礼。”李隆基眼中精光闪闪,盯着杨思勖和薛直喝道。

“太子请放心,我们一定凛遵陈将军号令。”杨思勖和薛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