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子 >

第177部分

大唐天子-第177部分

小说: 大唐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这封军报扔在地上,又展开一封,还是战败的军报,他又是一声大骂,扔在地上。

就这样,他每看一封就骂一通,把军报扔在地上。一连看了五封军报,再也忍不住了,气恨恨的把所有军报掼在地上。

“蠢货!废物!我养了一群废物!竟然连唐军都挡不住!”阿罗那彻底失控了,破口大骂,口水乱溅。

唐军的进军速度,比起当年的王玄策快得太多了,快得让天竺都来不及反应。

其实,这也正常。王玄策虽然横扫了半个天竺,然而,他手中的军队毕竟是东拼西凑的杂牌军,战力不强,而李隆基率领的是唐军。

而且,唐军总兵力高达二十多万,要想不快都不成。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一群大臣快步进来,个个一脸的惊恐,如同世界末日到来似的。

“大王,大事不好了,北天竺丢了,唐军已经攻入中天竺了。”宰相一脸的担忧,向阿罗那禀报。

“甚么?北天竺丢光了?”阿罗那如同火星掉进裤裆烧了他的jj似的,一蹦老高,扯起嗓子,尖叫起来。

适才还在为丢失大片大片的北天竺而气恼,怒气未息,就得到北天竺全部丢掉。唐军攻入中天竺的消息。他能不气得跳脚么?

“是呀。大王,这可如何是好?”群臣眼巴巴的望着阿罗那,期盼他拿出主意。

“奇了的怪了,唐军虽然了得,也不至于来得如此之快吧?我们的象兵呢?怎会阻挡不了唐军?”阿罗那非常好奇,无往而不利的象兵怎会挡不住唐军。

其实,在军报中有与唐军交战的记录,只是阿罗那盛怒之下。没有看,扔到地上了,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有此一问。

“是呀,是呀。”

“象兵无坚不摧,无往而不利,我们中天竺不就是靠数量众多的象兵立国的么?怎会挡不住唐军呢?”

有大臣不了解两国交战的情形,也是不解。

“大王有所不知,唐军有两种非常可怕的魔兵,一种叫强弩。一种叫陌刀。”宰相一脸的惊惧,道:“这强弩可不得了。可以射杀大象呀。陌刀也很可怕,竟然能劈碎大象的头颅。”

“射杀大象?”

“劈碎象头?”

“不可能!”

宰相的话刚一落音,一片叫嚷声响起,群臣一脸的不信。

大象皮粗肉厚,用弓箭射,能射伤,就是难以射死。要他们相信,强弩能够射杀大象,不是一般的难,是很难。

更别说,象头巨大,用刀砍的话能砍杀,就是难以劈碎,这种事儿他们还没有听说过。

若是用狼牙棒这种重兵器的话,还有可能砸碎象头,用刀劈碎,难以想象。

“应该是真的。”一直没有说话的国师开口了。

“何以见得?”阿罗那对唐军不了解,忙问道。

“昔年,三藏法师前来求取佛经,与我们多加交流,他就曾谈起唐军的战法。据三藏法师所说,唐军有一种利器叫强弩,威力无穷,能够射穿钢板,要射杀大象不是难事。”国师的话让人心惊肉跳。

能射穿钢板,自然是能射杀大象了,大象再皮粗肉厚,还能比钢板更硬?

“嘶!”一众君臣齐吸凉气。

唐三藏当年入天竺求取佛经,在天竺流传甚广,既然是他说的,那么,这话的可信度相当之高。

这已经够让他们吃惊的了,然而,还有让他们更加吃惊的。

“据三藏法师说,在强弩之外,唐军还有一种利器,叫陌刀,重达五十斤。陌刀的使用,需要大力士,在大力士的狠劈下,那是数百斤的力道。而且,陌刀锋利无匹,就是骨头也会被劈碎。”国师的脸色也是大变,道:“要是这种陌刀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集中使用,对于大象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一众君臣张大了嘴巴,瞪圆了眼睛,集体失语了。

一把陌刀重达五十斤,再由大力士劈下,那力道有多大,有多恐怖,不会想不到。

而且,陌刀很锋利,劈开象头有何难?

更不用说,若是成百上千,成千上万把陌刀一起劈下,大象再皮粗肉厚也会被劈死。

“这要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唐军怎会有如此魔兵?”

过了好半天,一众君臣这才清醒过来,个个一脸的惊惧,束手无策。

象兵是中天竺的倚仗,中天竺之所以能立国,就在于中天竺拥有数量众多的象兵,这是中天竺的中流砥柱。若是唐军有破解象兵的办法,也就意味着情况极为不妙,由不得他们不惊惧。

“大王,你快拿个主意呀,这要如何应对?”有大臣眼巴巴的望着阿罗那。

一听这话,阿罗那恨不得抽他几个耳光,养你们这些大臣,不就是为了解决眼前这样的困境么?到了这种情况,你们想不到办法,竟然要我想办法,要你们这些大臣做什么?

就是养头猪,也会哼几声呢。你们竟然闭口不言,要我说话,你也好意思说出口。

“大王,要不派人和谈?”宰相想了半天,终于憋出一个主意。

“和谈?”一众君臣眼前一亮。(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中天竺灭亡

唐军展现出了强悍的战力,远非天竺军队所能比,和唐军打是没有前途的,和谈倒不失为一法。

“和谈这事能行么?上次不是和谈过了么?”有大臣迟疑不决。

早在唐军朝天竺边境集结的时候,阿罗那就派辛力去逻些和谈,遭到李隆基的拒绝,这让不少大臣很是担心。

“打又打不过唐军,若是不能和谈,我们还能做甚呢?”

“即使和谈不能成功,情形也不会更坏,可以试试。”

有不少大臣大力支持。

唐军已经攻入中天竺了,要不了多少时间就会出现在王舍城,到那时,中天竺很可能会灭亡。情形已经够坏了,即使和谈不成功,也不会更坏,还不如试试。若是和谈成功的话,是意外之喜,若是不能成功,也就这样了,也没有什么损失。

“有理,有理。”阿罗那大为赞成这说法。

“大王,既然要和谈,就得派出有份量的人前去。上次派辛力前去,就是一个错误,当时应当派出重臣去,说不定就成功了。”有大臣立时支招。

辛力在中天竺的官位并不高,权力有限,好多事情不能作主,上次派他去还真是有些失策。阿罗那点头赞许,道:“派谁去为宜?”

群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目光齐刷刷落在宰相身上。

“大王,为君分忧,为国赴难,这是臣的本份。只是臣偶感风寒。身子不适。不宜长途奔波。”宰相脸色大变,忙找借口。

开玩笑,去和唐军谈判,就是赴不测之渊,很可能是有去无回,宰相哪有胆量前去。

“大人,你身子不适,真是不幸。可眼下国难当头。还请你强撑病体,为国奔波一回。”谁会不明白他的意思,立时有大臣“劝解”。

“莫说风寒,就是身患重病,在国难当头之际,也得赶去。我倒是想为国分忧,只是我官位太小,无法为国分忧呀。”

“是呀,是呀,要是我的官位足够大。能和宰相一比的话,我情愿前去。”

不少大臣附和。

“你们……”宰相恨不得抽他们几个嘴巴子。这可是要命的事儿,你们瞎掺合个屁。

阿罗那的目光盯在宰相身上,脸色一沉,道:“阿萨密,国难当头之际,你这个宰相若是不能赴国难,为我分忧,我要你何用?”

这话够重了,阿萨密不敢不应了,只得硬着头皮,道:“既然如此,臣愿走一趟。只是,我们能付出何等样的价码?”

谈判是需要筹码的,若是中天竺的价码不够,这和谈也是没用,这事儿得先敲定了。

“只要唐军撤退,甚么样的价码都好说,哪怕是把北天竺割让给唐朝也成。”阿罗那想了想,开出了价码。

“大王,这恐怕不行呀。”阿萨密忙道:“北天竺已经在唐军的铁蹄之下,我们就是不割让也是唐朝的人,这价码跟没有一个样。”

唐军已经征服了北天竺,正向中天竺进军,割不割让北天竺有屁的区别。可以想象得到,若是中天竺以此为价码来和谈的话,必然不会成功。

“那就是再割让一些中天竺的土地,只要我能保住王位,能留下希望就成。”阿罗那的脸色很难看,阿萨密的话虽然是实情,就是太直让他难受。

五十年前,王玄策横扫天竺时,连王舍城都给攻下来了,把阿罗顺也给活捉了,中天竺遭到重创。若不是因为王玄策的兵力太少,而且当时唐朝无法占领天竺不得不退的话,中天竺是不可能复国的。

如今,二十多万唐军横扫天竺,若能保住王位,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既如此,臣就走一趟。”阿萨密叹口气,有些无奈的道。

阿罗那命人备下一份厚礼,交给阿萨密带着,再三催促阿萨密出发。阿萨密万分不情愿,却不得不动身。

xxxxxxxx

“隆隆。”唐军快速推进,蹄声如雷,溅起大片大片的烟尘。

李隆基驻马道旁,打量着快速前进的唐军,只见唐军精神抖擞,士气高昂,战意炽烈。

最能鼓舞士气的并不是好听的巧言令词,也不是空口许诺,而是胜利!

胜利越大,越能鼓舞士气!

唐军自从进入天竺后,一路势如破竹,攻占大片大片的土地,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这是一连串的胜利,要唐军士气不高昂都不成。

“太子,中天竺使臣求见。”人精高力士忙来禀报。

“使臣?”李隆基眉头一挑,不由得笑了,道:“是来求和的吧?”

“是的。”高力士脸上泛着笑容,道:“是中天竺宰相亲自来了,中天竺破胆了。”

这话在理。若是中天竺有底气,就不会与唐朝和谈。若是中天竺不是被逼到绝路上,不会派出宰相这样的重臣前来谈判。

“叫他来。”李隆基吩咐一句。

高力士应一声,忙去领人。

“张说,你足智多谋,你说说看,这事儿该如何处置?”李隆基扭头问驻马身侧的张说。

张说眉头拧着,微一沉吟,道:“太子,我以为我们要强硬,不能答应中天竺的求和,得由我们开出价码。”

“详细说说。”楚南知道张说必是有独到的见解。

“我们进入天竺后,一路上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就拿下了北天竺,这实在是太惊人了,就是我对天竺下了一番功夫,也是没有料到中天竺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这一次进军天竺,无异于一场行军,硬仗几乎没有。”张说颇有些感慨。

“是呀,这也出乎我的意料。”李隆基大为赞成这话,点头道:“我知道天竺军队战力低下,却是没有想到是如此低下,怪不得王玄策当年能用借来的上万军队就横扫半个天竺。”

李隆基很肯定唐朝一定能征服天竺,却是没有想到是如此的顺利,天竺军队是不堪一击,望风而溃。其顺利程度,远远超乎李隆基的想象。

“照我们的进展,要不了多久,就能拿下中天竺。我们能得到整个中天竺,何必接受中天竺的求和呢?”张说脸上泛着笑容,道:“倒是可以趁此机会,让中天竺投降。”

“要如何做到此点?”若是能让中天竺投降的话,这对唐朝也有好处,有天大的好处。

因为这会让其他的天竺王国害怕,同时,也少造杀戮,少些仇恨,便于接下来的治理。

“只需要我们强硬回应就成。”张说出主意,道:“太子只需要对来人一通恐吓,再给阿罗那一点希望就成。”

“张说,你真够阴的,又打又拉。”李隆基笑言。

就在这时,高力士带着阿萨密到来。

“阿萨密见过太子。”阿萨密见到李隆基,脸上泛起亲切的笑容,笑容堆了一层又一层,如同见到老祖宗似的,跪在地上叩头,额头触地,要多恭敬就有多恭敬。

李隆基如同没有看见阿萨密似的,更没有要他起来。

这给阿萨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让他心惊肉跳。

李隆基不叫他起来,他不敢起来,只得老老实实的跪着。时间在无声中流逝,阿萨密双腿都跪麻了。

“你是来求和的吧?”李隆基这才淡淡的道。

“是是是。还请太子给……”阿萨密暗松一口气。

“我没时间听你磨牙,你回去给阿罗那说,若他投降,可以保全身家性命。若是他不降,哼!阿罗顺就是他的榜样。”李隆基冷声道。

一句话说完,也不给阿萨密说话的机会,策马而去。

“太子……”阿萨密想要说话,李隆基早已远去。阿萨密呆在当地,作声不得。

他是奉命前来求和的,可惜的是,李隆基压根就不给他机会,连说话的机会都不会,唐朝灭中天竺之心甚坚啊。

过了好半天,阿萨密这才反应过来,忙策马赶回去。

一路上,阿萨密马不停蹄,好不容易赶回王舍城。

“宰相,如何?和谈成功了么?”阿罗那一听阿萨密回来了,立时迎了上来,远远就叫嚷起来,一脸的期盼。

群臣的目光集中在阿萨密身上,眼巴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