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子 >

第16部分

大唐天子-第16部分

小说: 大唐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千骑一个接着一个的说着自己的得到意事儿,很快就有十几人了,李隆基没有挑选,令他们很是失望,气氛有些凝重。

“黑山之战时,我随军出征。一天晚上,我睡到中夜,有些尿急,就起来撒尿。一泡尿还没撒完,我发现对面不远处有突厥的营地,大吼一声‘弟兄们,杀突厥了’。然后,我一边系裤头,一边抄刀就上。”一个比较清秀,约莫三十岁的千骑道。

“结果呢?”李隆基问道。

“结果是我们两伙人全歼了突厥一千人。”这个千骑一昂头颅,很是自自豪的道。

伙是唐军的编制,每伙五十人,两伙就是一百人。以百人全歼突厥一千人,这是一个大胜仗,很难得。

“当机立断,没有任何犹豫,胆识过人,好!”李隆基大为赞赏。

遇到这种事情,很可能会犹豫,会想要不要摸清情况再说,他没任何犹豫,提着裤子就冲上去了,胆识非常了得。

“谢楚王夸奖。”此人冲李隆基道谢。

“你叫甚名字?”李隆基问道。

刘幽求眉头一挑,很是肉疼,忙道:“楚王,他就一莽撞之人,你问一下个吧。”

“你叫甚名字。”李隆基不理睬刘幽求,冲这个千骑问道。

“禀楚王,我是裴孝恪。”这个千骑大声回答。

刘幽求狠狠瞪了他一眼,却是无可奈何。

“你姓裴,你和裴大将军是……”李隆基眼中精光闪烁。

“那是家祖。”裴孝恪很是自豪的回答。

裴大将军是指一代名将裴行俭,黑山之战就是他打的。而且,他是李靖的隔代传人,深得李靖兵法精髓。

“原来是将门之后,好!”李隆基重重点头,大为赞赏,道:“你可愿做我的侍卫。”

刘幽求不断向裴孝恪打眼色,要他拒绝。然而,裴孝恪却是当作没听见,道:“裴孝恪愿追随楚王。”

“你……”刘幽求的脸色很难看,狠狠刮了一眼裴孝恪。

“刘将军,你这是何意?”李隆基当然看见了刘幽求的小动作。

“楚王有所不知,刘将军这是肉疼了。”裴孝恪忙禀报,道:“我们千骑每三月有一次比武,排定名次,我排第十。”

千骑第十,那是万中无一的人物,被李隆基挑走了,刘幽求能不肉疼?

“裴孝恪,你身手了得,才排第十,那前十有哪些人?”李隆基眼睛放光,千骑前十,那是万金不换的人物,不能错失了。

“要你多嘴。”刘幽求狠狠瞪了一眼裴孝恪,冲李隆基介绍,道:“这位是李宽,排名第六,卫国公的后人。”

“卫国公?”李隆基瞳孔一缩。

卫国公就是盖世名将,李靖。

“这位是苏凡,排名第二,邢国公的后人。”刘幽求又指着一个身材壮硕的千骑介绍。

“邢国公?”李隆基的脸色变了变。

邢国公,就是苏定方,那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师从李靖,是李靖的得意高足,他灭了西突厥。

又一个将门之后,李隆基的心脏虽然够强大,也是震惊不已。

“排名第一的是谁?”李隆基问道。

“是他,薛直。”刘幽求指着一个壮健的千骑道。

“薛直?难道是……”李隆基的瞳孔成了针状。

“你的得意事儿是甚么?”李隆基问道。

“我没得意事。”薛直脸色冰冷,如同花岗岩似的,冷冰冰的道。

第二十六章陈玄礼

李隆基大为讶异,这个薛直也太大胆了吧,竟然对他如此说话。虽然他这个楚王没有实权,那也是天簧贵胄,论地位远远不是薛直所能比的。

“大胆。”高力士眉头一挑,冲薛直大声喝斥。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薛直如同没有听见高力士的喝斥似的,依然是冷冰冰的生硬回应。

“嗯。”李隆基的瞳孔一缩,成针状。

虽然李隆基的度量大,也不能任由薛直两次冒犯,心中微觉不快。

“薛直,闭嘴。”刘幽求冲薛直大声喝斥。

薛直却是头一昂,胸一挺,雄赳赳,气昂昂,仿佛他不知道他冒犯李隆基似的。

“楚王,您莫与他置气,他就这德行。”刘幽求脸上泛着笑容,颇有些讨好的意味,道:“他是左骁卫大将军的孙子,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子火气。”

他报出薛直的家世,是为了让李隆基不对付薛直。

“左骁卫大将军?薛仁贵?”李隆基的眼睛一亮,眼中精光闪闪,打量着薛直。

薛仁贵死后,被追赠为左骁卫大将军。

“楚王,你……”刘幽求额头上都冒冷汗了。

薛直两次冒犯李隆基,要是李隆基发火了,要收拾薛直的话,谁也拦不住。杀了薛直未必,打他一顿军棍是轻的,甚至可以让薛直葬送前程。

“……”千骑个个眼睛瞪圆,打量着李隆基,为薛直担心。

薛直身为千骑第一,在千骑中的声望自是不用说的了,都为他捏把汗。

“哈哈!”突然之间,李隆基仰首向天,放声大笑。

笑声洪亮,欢畅,如同发现宝贝似的。

“呃。”所有人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适才李隆基颇有不快了,现在又是大笑,还如此欢畅,谁能不惊讶?

刘幽求眼里掠过一抹讶异,接着又是欢喜。李隆基笑得如此欢畅,就不会对付薛直了。

“好!好!好!”李隆基不仅在笑,还拍掌赞叹,道:“不愧是左骁卫大将军的孙子!了得!了得!”

“哼。”薛直如同没有听见李隆基的夸赞似的,冷哼一声,脸色冰冷。

“薛直,要是我没猜错的话,你心中苦闷,是吧?”李隆基并没有着恼,道:“左骁卫大将军兵败大非川,一直是你们薛家的耻辱,我没说错吧?”

“你知晓又如何,不知晓又如何?”薛直依然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儿,却是语气略缓。

“大非川之役,非左骁卫大将军之过也。”李隆基接着道。

“你真这样想?”薛直眼中精光一闪。

“当然。”李隆基重重点头,道:“左骁卫大将军攻打大非川的策略没问题,错只错在郭待封违抗军令,给了吐蕃可乘之机,使得粮草被毁。”

郭待封是名将郭孝恪的儿子,出身将门,自然是不把薛仁贵这个平民出身的将领放在眼里,他不服从薛仁贵的军令,擅自行动,给了吐蕃可乘之机,导致粮草被毁。

粮草对于军队的重要性,是不需要说的,粮草被毁了,薛仁贵只得退军。

薛直的脸色更加缓和,还有一丝激动。

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一直是薛家的耻辱,李隆基能说句公道话,薛直要不激动都不成。

“在粮草被毁,军心不稳的情形下,左骁卫大将军面对四十万吐蕃大军的围追堵截,并没有慌乱,而是沉着应战,连番血战,打得吐蕃死伤惨重,血流成河,积尸如山,不得不与左骁卫大将军和谈,放左骁卫大将军撤退,这非常了不得!”李隆基右臂高高举起,重重挥下,声调转高,道:“我敢断言,要是换个人的话,此役必是全军覆没!唐军虽然伤亡惨重,死伤过半,毕竟没有全军覆没!左骁卫大将军能带回来近一半人马,实属难得!”

这番话锵铿有力,掷地有声,令人不敢不信。

李隆基这番话很是在理,吐蕃人也不傻,当然知道粮草被毁,是全歼薛仁贵的良机,就调集了四十万大军压上来。

大非川之役,唐朝总共出兵才五万。经过郭待封的败仗,死伤不少,薛仁贵手中不过四万人的样子,面对四十万吐蕃大军,这是十倍之敌,敌众我寡。

而且,粮草被毁,军心不稳,可以说唐军处于绝境了。然而,在薛仁贵的指挥下,硬是打得四十万吐蕃军队没了脾气,最后吐蕃不得不同意让薛仁贵撤退。

虽然这一仗,唐军死伤惨重,伤亡过半,薛仁贵能带回接近一半人马,这非常难得了。

要是换个人的话,很可能就是全军覆没了。

“谢楚王仗义执言。”薛直眼中涌出泪水,冲李隆基跪倒在地上,道:“薛直多有冒犯,还请楚王治罪。”

薛仁贵是唐朝著名的将领,戎马一生,多建军功,留下了“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就只有一败,那就是大非川之役。

因此,大非川之役就成了薛家子弟永远的痛!

李隆基能剖析原委,对薛仁贵如此赞扬,薛直能不感激得落泪?

“请起!请起!”李隆基快步上前,把薛直扶起来。

“楚王真大度!”刘幽求和一众千骑对李隆基大加赞赏,他们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你说说你的得意事儿。”李隆基在薛直肩头拍拍,很是亲切。

“还是我来帮他说吧。”钟绍京打量一眼薛直,很是赞赏,道:“左骁卫大将军兵败大非川,一直是薛家的耻辱,薛直为了洗刷耻辱,执意从军,去了西域都护府。在他十八岁那年,他率领两伙人与吐蕃打,转战千里,斩首八百。”

两伙人,也就是一百人,就这点兵力,能转战千里,斩首八百,这是一个奇迹。

“不愧是将门之后!”李隆基大为赞叹。

薛直高昂着头颅,挺起胸膛。

“霍骠骁十八岁从军,率八百壮士,转战千里,斩首两千两百余,每人杀敌不到三人。而你,只有一百人,转战千里,斩首八百,每人杀敌八人,你的勇壮超过了霍去病。”李隆基不惜溢美之词,大加赞赏。

“不敢当!”薛直忙谦逊。

“薛直,你可愿做我侍卫?”李隆基问道,打量着薛直,很是期待。

薛直身为千骑第一人,其身手不需要说了,必然了得。而且,他又勇壮过人,以一百人斩首八百,这绝对是一员难得的良将,李隆基当然不会错失。

“莫要应允。”刘幽求急了,扯起嗓子,尖叫道:“薛直,你莫要答应楚王。你留下来,我就是拼了这前程,也要向陛下上奏,重评大非川之役。”

大非川之役不是薛仁贵的错,却是因为郭待封的老子郭孝恪的影响很大,唐朝在处置此事时,偏向了郭待封。重评大非川之役,为薛仁贵恢复名誉这事有很大的吸引力。

薛直这员良将绝不容错失,李隆基就要说话,只见薛直冲刘幽求抱拳行礼,道:“谢千骑将军好意。我薛家的耻辱,当用我薛家男儿的鲜血来洗刷!”

“哈哈!”这话听在李隆基耳里,如同美妙的天音仙乐,大笑道:“薛直,你的梦想会成的!你一定能洗刷耻辱!”

“薛直愿意追随楚王!”薛直单膝跪地,冲李隆基见礼。

“好!好!好!”李隆基大喜,忙扶起来,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你……”刘幽求指点着薛直和李隆基,脸都绿了。

有了薛直这样的收获,李隆基心情大好,也不与刘幽求计较,接着挑人。

很快的,李隆基就挑好了十人,他们是:薛直、李宽、裴孝恪、苏凡、张小飞、程振、钱照、邹德仁、莫飞、包大有。

薛直、裴孝恪、苏凡和李宽四人是将门之后,其余六人都是平民出身。

“千骑将军,告辞了。”对于此行,李隆基是万分满意,冲刘幽求告辞。

“哼。”刘幽求的脸绿油油的,很是难看,冷哼一声,扭到一旁去了。

李隆基挑选的这十人,个个了得,薛直更是千骑第一人,刘幽求肯定不爽了,他心头都在滴血了。

李隆基心情大好,也不与他计较,带着人离去。

“咱们老百姓,今儿真高兴,真呀真高兴……”李隆基是满载而归,心情非常好,轻声哼着歌谣,眼看着就要出了千骑营地。

“嗯。”突然间,李隆基眼神一凝,看见一个笼子里关着一个身材异常高大,骠悍过人的兵士。

“他是谁?”这个兵士气宇轩昂,眼睛特别明亮,整个人如同一柄绝世利剑。

“禀楚王,他是伙长陈玄礼。”薛直忙回答。

“陈玄礼?龙武大将军?”李隆基差点把舌头给咬断了。

第二十七章千金买将

第二十七章千金买将

李隆基眼睛瞪得滚圆,死死打量陈玄礼,只见陈玄礼除了身材高大、骠悍外,还气势威猛,整个人如同一头猛虎。

他被关在笼子里的时间不短了,满头大汗,却是精神抖擞,不见疲惫之色。这是五月天,天气已经很热了,日头很毒,晒了这么久,他能有如此精神状态,的确是了得。

“陈玄礼,未来的龙武大将军,深得李隆基信任,掌管宫中宿卫数十年。”李隆基的脑海中浮现陈玄礼的资料。

陈玄礼是唐代名将,很得李隆基信任,让他掌管宫中宿卫,也就是把身家性命交到他手上了,这有多信任还用说么?

“他发动马嵬坡之变,诛杀了杨国忠。”李隆基对于诛杀杨国忠一事大加赞赏:“杀得好!杨国忠这样的奸臣不该杀,还有谁该杀?”

陈玄礼的缺点是他没有率军上过战场,那是因为他掌管宫中宿卫走不开,但是,他的军事才华却是为人公认,成为唐朝名将。

李隆基发现薛直打量陈玄礼的目光有着敬佩,念头一动,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