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子 >

第153部分

大唐天子-第153部分

小说: 大唐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在宫中管事。”杨思勖忙回道。

“去,把他叫来。”李隆基当即道。

杨思勖应一声,忙去传王毛仲。

“王毛仲,一个管理奇才,有他来管理,就不用再为后勤发愁了,不管打多大的仗都不用发愁。”李隆基对王毛仲很是期待。

没过多久,杨思勖回转,带来一个中年人,他就是王毛仲。

王毛仲个头甚高,瘦长瘦长的,不象杨思勖那般筋骨如铁,倒有点瘦不禁风。不过,此人甚为精神,一双眼睛清澈,透着睿智,一瞧便知是那种精明过人的人。

“王毛仲见过太子。”王毛仲快步上前,向李隆基见礼,红光满面,甚为激动。

王毛仲不过是一个宫奴,身份地位很低,李隆基竟然要召见他,他是万万想不到,要他不激动都不成。

“嗯。”李隆基瞄着王毛仲,也没有要他起来,而是淡淡的道:“王毛仲,高丽人,父辈犯罪,罚为宫奴,不知你可愿为国效力?”

“愿意,愿意。”王毛仲哪能不愿的。

“你愿意,我还不愿意收你呢。”李隆基拿捏一番,道:“我这里的人,都有过人之处,一句话,我不收废物。你说说看,你有何过人之处?”

“禀太子,别的不敢说,管理之事我想没人能比我更在行。”王毛仲头一昂,脖子一梗,激昂昂而言。

“大胆!”李隆基脸一沉,沉喝一声,王毛仲一缩脖子,一脸的惊惧之色。

“你也太高自己了,张说难道不如你?”李隆基声音有些冷。

“禀太子,张大人盘盘大才,策论天下第一,有大器局,若是全盘运筹,王毛仲万万不如。若只是管理,筹备粮草之事,王毛仲不才,却比张大人要胜上那么一两分。”王毛仲信心十足。

“是么?”李隆基依然不冷不热。

“若太子不信,王毛仲可以用人头担保。”王毛仲昂头挺胸,激昂昂道。

“那好吧,我就给你一个机会。”李隆基终于点点头,道:“朝廷要准备对吐蕃的大战,这筹措运送粮草、军械就交给你了。”

“请太子放心,王毛仲定不辜负太子厚望。”王毛仲大喜,终于有大展身手的机会了。

xxxxxxx

大明宫,李旦、李隆基、狄仁杰、张柬之、姚崇、宋璟、张说、陈玄礼在座。

“呵呵。”李旦发出一阵畅笑声,赞赏的打量着李隆基,道:“三郎,你独具慧眼,又发现一个人才。这个王毛仲真是了得,管理很在行。”

“是呀,是呀。”狄仁杰重重点头,大为赞许:“一个小小宫奴,竟然如此善于管理,要不是我亲眼证实,我还真不信。”

王毛仲是管理奇才,他一展身手之后,众人信服,李旦对他是赞不绝口。

“太子的眼光非常了得,发现了陈玄礼、杨思勖,如今又发现了王毛仲,佩服佩服。”张柬之佩服得五体投地。

陈玄礼、杨思勖、王毛仲三人才华横溢,非常了得。三人中,除了陈玄礼是千骑出身外,其余两人的出身都很低贱,杨思勖是为人瞧不起的太监,王毛仲是为人不重视的宫奴,李隆基却能发现两人,重用两人,谁能不服?

“不说别的,就凭太子这份眼光,大唐就会人才济济。”姚崇也是感慨一句。

“太子,对征吐蕃一事,你有何想法?”李旦充满期待的问道。

李隆基精明过人,每当言事,必有惊人之见,众人很是期待,睁大眼睛盯着他。

“父皇,儿臣以为吐蕃这一战,干系重大,儿臣亲自率兵出战。”李隆基眉头一挑道。

“嗯。如此甚好。”对于李隆基的军事才华,李旦很是赞赏,李隆基亲自率兵出战,这胜算就更大了。

狄仁杰他们也没有异议。

“吐蕃地处高山密林里,易守难攻,大唐要想战胜,必须调集精兵强将,是以张说、陈玄礼都要随我出征。”李隆基对吐蕃之战很是清楚,不是容易打的。

吐蕃的国力与唐朝没法比,其军队的装备战力与唐军没法比,但吐蕃占据有利地形,进退自如,这一仗不太好打,必须要精兵强将,方有胜算。

是以,陈玄礼、张说这两个李隆基的左臂右膀必须出战。

“如此甚好,只是兵部怎生办?”李旦的眉头拧着了。

兵部尚书是王孝杰兼领的,只是他在漠北,兵部实际上是由李隆基和张说一手打理。他们两人要去征吐蕃,这兵部就没人打理了。

“父皇,王孝杰年岁大了,让他在漠北对他的身子骨没好处,儿臣的意思让唐休璟去漠北,要王孝杰回京打理兵部。”李隆基道。

“甚好!甚好!”李旦、狄仁杰、张柬之齐皆赞同。

王孝杰的年岁不小了,不比年轻人,让他在漠北,对他的身体没好处,回到长安反而有利于他的身体。至于漠北军务,可以由唐休璟处理,唐休璟也是一员良将,完全能处理好。

“传旨:要王孝杰回京。唐休璟入漠北。”李旦当即传下旨意。

“如今已经入冬,不便作战,就趁此机会调兵遣将,做好来春大战的准备。”李隆基道。

眼下已经入冬了,不是用兵之季,而且青藏高原太冷,不可能在冬天大举用兵,只有等到来春。不过,可以趁此机会调兵遣将,做好大战的准备。

xxxxxxx

西北,河西走廊,冬天雪地,一派银装素裹。

一队队唐军开来,热情似火,个个欢天喜地,冰天雪地并不能浇灭他们的热情。

“大唐终于要对吐蕃大举用兵了,我辈男儿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吐蕃是个小人,反复无常,象个窃贼,总是偷偷摸摸的,让人气愤。”

“左骁卫大将军兵败大非川之仇,一定要报!”

将士们来到西北,厉兵秣马,战意高炽,只等来春开战。(未完待续。。)

第五章各自盘算

西域,小孛律。

小孛律位于西域之南,是吐蕃的属国。攻打小孛律,这要到唐玄宗后期,高仙芝远征,小孛律才成为唐朝的属国。

小孛律是高山国家,地域很小,相当于内地一个县那么大小,却是地理位置很重要,可以俯瞰西域。而且,还是吐蕃在西域的出境之地,能很好的与阿拉伯帝交结。

历史上,吐蕃和阿拉伯帝国勾结,小孛律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两国曾经组成联军,进攻西域,却给唐朝击败。

“见过小论。”吐蕃小论到来,小孛律国王忙见礼,如同见到祖宗似的。

小论是吐蕃高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小论之所以来到小孛律,那是因为阿拉伯帝国使者穆拉古到来,要与吐蕃商量结盟一事。

优素福尽管野心勃勃,想要征服中国,然而,他却很清楚,唐朝是劲敌,不是那么容易打的,要想征服中国,就得借吐蕃之力,是以,他派出穆拉古前来商议结盟之事。

对于结盟一事,吐蕃也很积极,因为突厥覆灭后,唐朝的北方再也没有牵制,就可以把兵力集中起来对付吐蕃,吐蕃面临极大的压力,能与阿拉伯帝结盟的话,这对吐蕃有好处。

虽然阿拉伯帝国相距遥远,暂时无法联兵,却可以得到阿拉伯帝国的军事援助,阿拉伯帝国可以给吐蕃急需要的军械,可以让吐蕃军队的战力提高。

是以,得到这消息后。吐蕃赞普很重视。派出小论前去西域。

“大食使者呢?”小论问道。

“回小论。大食使者在驿官歇息。”小孛律国王忙回答。

“那好,你给我找一间上房,我要好好歇息。”小论眉头一挑。

“小论,您不立时见大食使者?”小勃律国王有些奇怪。

小论不远万里,在大冬天的赶来小勃律,竟然不第一时间见穆拉古。

“不急,不急。”小论摇头,道:“容我歇息好了再说。”

吐蕃与阿拉伯帝国结盟。不过是相互利用罢了,谁心急谁吃亏,小论自然是不会看不明白这点,他这是故意拿捏。

“那好吧,请小论歇息。”小孛律国王亲自把小论送到驿馆。

小论这一歇息不打紧,却是一连五天都不出门,仿佛他并不是为了国事而来,而是为了旅游度假似的。

穆拉古得到这消息后,嘴一裂,冲他的随从不屑的道:“这些自高自大的吐蕃蠢货。为了一点脸面竟然如此拿捏。”

“大人,这些吐蕃狗真是没有眼光。两国结盟都有利,何必如此呢?”随从也是不满。

“吐蕃这么多年一直与中国交战,却始终打不过中国,除了国力不强外,还有这些大臣都是蠢材。”穆拉古眉头一挑,道:“既然这些蠢货想要脸面,那我们就去拜访他吧。”

“大人,这不太好吧?”随从不太同意。

“这些都是小事,无干大局的。”穆拉古精明人一个,笑道:“越是在乎小事的人,越是做不出大事。我们要做大事,要征服中国,不要斤斤计较。”

“还是大人眼光了得。”随从赞扬一句。

就这样,穆拉古主动前去拜访小论。当他来到小论的住处时,被小论的人拦着了,道:“你是做甚的?”

“烦请回禀小论,就说穆拉古前来拜访。”穆拉古脸上堆着笑容,右手里一颗明珠塞到此人手里。

此人略一打量,眼睛放光,冒出一长串的小星星,脸上泛起笑容,道:“你们等着。”

说完,此人进去禀报。

小论正在与一个姿色过得去的歌女在嬉闹,得报后道:“不急,让他等着。”

“大人,这不太好吧?他已经来到屋前了呢。”随从提醒一句。

“有甚不好的?是他求我们,不是我们求他,让他等着就等着。”小论得意的道。

真正说起来,是吐蕃求阿拉伯帝国才是,因为吐蕃与唐朝的大战即将进行,这是燃眉之急,而唐朝与阿拉伯帝国虽然早晚必有一战,却还要过上好一段时间。可是,到了小论嘴里,却是阿拉伯帝国求吐蕃,真是自高自大。

“那好吧。”随从出来向穆拉古道:“大人有事,还不能见你,你等着。”

说完,也不管穆拉古的反应,快步而去。

穆拉古这一等就是老长时间,足足一个时辰,也不见小论的影。

这是冰天雪地的大冬天,而且小孛律是高原国家,就更加冷了,冷风吹在身上,如同刀子在割肉似的,穆拉古被冻得一脸乌青,鼻濞直流。

穆拉古一开始还能耐心等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耐心被消磨得一干二净。耐心被消磨了不说,还怒气上涌,越来越盛。

作为一国使臣,被人吃闭门羹,受些委屈,穆拉古能接受,问题是这要看对象。象唐朝这样的大国,即使给穆拉古再多的闭门羹,穆拉古也只能忍着,因为唐朝有那实力。

吐蕃与阿拉伯帝国比起来,差得太远了,就是如此一个二流国家也敢给穆拉古如此折辱,他不得不怒:“走,回去。”

手脚冻僵了的穆拉古带着人回到屋里,围在火堆边取暖,越想越气,冷冷的道:“如此蠢货,也想成事,真是没天理了。来人,准备准备,明日我们启程回国。”

“大人,不结盟了?”随从忙问道。

“如此蠢材,结盟也没用。”穆拉古是真怒了。

“这些吐蕃狗也真是太蠢了,没有他们,我们照样能征服中国。”随从大为赞成这话。

于是乎,阿拉伯帝使者一行人开始准备。次日回国。

小论得到消息后。不以为意。冷笑道:“他是在拿捏,他不会回国的。”

然而,小论想错了,到了次日,穆拉古真的带着人回国了。

“不会吧?他真走了?”小论有些傻眼,想了想道:“他一定是在拿捏,不是真的要走,很快就会停下来。”

以退为进。也是外交上的常用招数,小论不得不如此想。

“禀小论,大食人走得很快,没有停下的意思。”没过多久,随从前来回报,道:“已经走出三十里了。”

“三十里?我料定,他在五十里就会停下来。”小论一愣,随即又道。

当穆拉古回程到了五十里,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小论意识到不妙了。额头上冒出冷汗,道:“不会真走了吧?快。备马,我去追。”

要是失去了阿拉伯帝国的支持,吐蕃的情形就不太妙,别的不说,只说铁这一项就足以让吐蕃难受。吐蕃本质上是游牧民族,没有先进的技艺,发达的科技,不能大量生产铁。而阿拉伯帝国有不少铁,只要援助一些,就足以让吐蕃受益良多,小论不得不急了。

小论骑着骏马,带着随从,顶风冒雪,去追穆拉古。

等他追上时,穆拉古一行已经在七十里开外了。

“拦住他。”穆拉古得知小论追来,怒气不仅没有消散,反而更盛,没有见小论的意思。

小论见不到穆拉古,并不罢休,不断向随从说好话,都没用。他只得跟着穆拉古,到了晚上,穆拉古一行停下来歇息。

“机会来了。”小论忙赶到穆拉古的帐幕前,大声道:“吐蕃小论求见大食使者。”

“让他等着。”风水轮流转,终于轮到穆拉古掌握主动权了,哪会便宜小论。

这一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