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子 >

第124部分

大唐天子-第124部分

小说: 大唐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的英雄们,你们征战归来,朕设庆功宴,与你们同乐。你们请入座。”武则天来到宝座前站定,大声道。

“谢陛下!”洪亮的谢恩声中,群臣和将士们入座,井然有序,没有乱象。

“三郎,坐这里。”武则天朝右边座次一指。

“走狗运。”武承嗣看在眼里,极为不爽。

李隆基坐到武则天身旁,这是何等的礼遇,这意味着李隆基在武则天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他当上太子的机会更小了。

“陛下,我年纪纪轻轻,哪能坐这里呢。”李隆基推辞。

“嗯。”武则天把李隆基一打量,道:“这一战,你立有大功,你坐这里谁敢说个不字?”

这一战,李隆基决定了战局的走向,若是没有李隆基,唐朝还不知道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李隆基是首功。坐在这里非常合适。

“陛下。这里应该大帅坐。大帅去了漠北,以我看,就七伯坐吧。”李隆基笑道。

论功,李隆基坐这里没人敢说个不字。不过,李隆基不想坐,因为这会让人觉得他不够谦逊,这对接下来的事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也好。”武则天赞赏的打量李隆基笑道:“三郎不错!”

“楚王好气魄!”群臣大声赞扬。

“那你坐哪里?”武则天问道。

“我当然与弟兄们坐一起了。”李隆基看了一眼将士们所在的位置。

“那好吧。”武则天同意了。

“楚王要与我们坐一起,真是太好了。”将士们个个眉花眼笑。欢喜不已。

在如此盛大的庆功宴上,李隆基并没有舍弃他们,而是与他们坐到一起,这让将士们格外兴奋。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李隆基把将士们欢喜的样儿看在眼里,大为满意。

用一个座次换得将士们的爱戴与钦佩,这很划算。

武则天在宝座上坐下,狄仁杰坐在左边,李显坐在右边,李旦紧挨着李显坐了,太平公主在李旦之后。

放眼一瞧。只见济济一堂,武则天大为满意。眼睛一扫,眉头一挑,问道:“三思呢?”

折腾了这半天,没有见到武三思,武则天还真是意外。

“禀陛下,假梁王求见。”就在这时,只见一个太监快步进来,冲武则天禀报。

“求见?今儿大喜的日子,有甚求见不求见的?叫他进来。”武则天道。

太监应一声,忙去传旨。

群臣不明所以,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脸的迷糊。武三思很得武则天信任,是武则天内定的继承人选之一,这等好事怎能少得了他。今儿折腾了这么久,就是不见他,谁能不奇?

“噗哧!”李隆基和众将失笑出声,个个一脸的古怪。

他们非常清楚武三思为何没有前来赴宴,因为他没有脸。

正在这时,只见武三思进来,一颗头颅垂得很低,目光躲闪,生怕见到熟人似的。

“呦,这不是假梁王么?你怎生才来?”李隆基嘴角掠过一抹坏笑,扯起嗓子冲武三思问道。

将士们瞄着李隆基,个个掩嘴轻笑,更有人冲李隆基竖大拇指,也只有李隆基敢奚落武三思,真是大快人心。

“是呀。”武则天点点头,道:“三思,你怎生眼下才来?在龙光门时朕未见到你呢。”

“我……”武三思当然不会说他没脸,只得找借口,道:“谢陛下挂怀,臣病了,回府用药去了。”

“敢问假梁王,你是心病吧?”李隆基立时追问。

“你……”武三思脸红脖子粗,一脸的羞愧,恨不得抽李隆基几个耳括子。

“三郎,你怎生与三思过不去?”武则天脸一肃,冲李隆基问道。

“陛下,不是我与他过不去,而是他没脸见人,而是他不配参与这庆功宴。”李隆基也是脸一肃,大声道:“武三思,你自己说说,你有何功?”

“我我我……”武三思一连说了三个“我”字,就没了下文。

此番征战,他没有一点儿功劳,他想编造谎言,可有这么多将士在,他也不可能蒙混过关,急得额头上都冒冷汗了。

“究竟怎生的事?三郎,你说说。”武则天也嗅出了其中的问题。

“陛下,这事我本不想在这大喜的时刻说,只是有些人实在是脸皮太厚了,恬不知耻,竟然想要前来参加庆功宴,我率军回来的,不得不说。”李隆基一脸严肃,道:“此战,诸将皆有功,甚至有大功,只有一个人无功,那就是武三思了。”

“啊!”一片惊呼声响起,出自一众大臣之口。

这一战的规模是如此之大,只要不是差到极点,都会立功。武三思竟然没有功,这也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当真?”武则天眼中精光一闪,眉头一立,冲武三思喝问。

“陛下,您莫要听李隆基胡说。”武三思额头上都见汗了,却是嘴硬。

“你说我是胡说,是吧?那好,你向陛下说说,你有何功?你可曾斩首?你可擒一敌将?你可曾出一妙计?”李隆基淡淡的道。

“……”武三思哑口无言。(未完待续。。)

第十章默啜助兴

此番北征,武三思满打满算他会捞到军功,却是没有想到,事与愿违,他不仅没有捞到军功,还把脸面丢尽了。诸将皆有战功,唯他无战功。他不仅没有战功,反而还有败仗,他是独树一帜,他自己都知道很没面子。

李隆基问到武三思的痛处了,他是哑口无言。

此时此刻,他很想说假话,可是,那么多人知道,他想要编造也是编造不得。就算他编造了假话,李隆基肯定不会放过他,而且,还有那么多将领也必然会力证此事,到那时,武三思的脸面就丢到姥姥家了。

“嗯。”武则天看在眼里,心中一动,眉头一挑,问道:“三思,你说说看,你是如何打突厥的?”

武三思听在耳里,很不是滋味,不是他打突厥,是突厥打他,他能说得出口么?

“三郎,你说说看。”武则天脸色变冷,冲李隆基道。

“陛下,此等事儿还是由他自己说吧。要是我说,他又会说我在诬蔑他。”李隆基没有给武三思留面子的打算。

由李隆基说的话,武三思固然颜面扫地,却是没有让武三思自己说更难受,这可以恶心武三思。

“陛下,陛下……”武三思真是后悔了,早知道如此,他何必赶来凑热闹。

可是,他不来的话,同样不对。因为,人们会说他没脸见人。一句话,他来也不是,不来也不是。

“滚吧。莫要在这里扫兴。”武则天已经明白了。武三思这次北征肯定是丢脸丢大发了。只是现在是庆功之时。不能问询,不然的话太扫兴了,还是把武三思轰走为宜。

“陛下……”就这样走了的话,那也太丢人了,武三思想要求情。

“滚!”武则天却是脸色一冷,沉声喝道。

“假梁王,你不会是铁了心要扫我们的兴吧?”李隆基脸一沉,沉声喝道。

若是扫了武则天的兴。那后果不堪设想,武三思万分不甘,却是不得不向武则天见礼告退。临去前,狠狠瞪了李隆基一眼,那意思是在威胁李隆基,李隆基却是冲他竖起了中指,一脸的不屑。

“哼!”武三思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灰溜溜的去了。

武承嗣看在眼里,格外得意。昂头挺胸,如同打了胜仗的大将军。武三思这次的脸丢大发了。连参加庆功宴的资格都没有,这意味着武三思要倒血霉了。而他武承嗣却是一枝独秀,当上太子的把握更大了。

武则天端起酒杯站起身。

所有人端着酒杯站起来。

“此次大战,屠尽百万突厥,华夏历史上未有也!这是天大的胜仗,北地再无战事,朕很是欢喜。”武则天脸上泛着笑容,道:“这第一杯酒,敬你们这些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征战的英雄们!干!”

手中酒杯冲将士们一举,一仰脖子喝干,还亮了亮杯底。

“谢陛下!”将士们轰然相谢,一口喝干,个个红光满面。

能得武则天亲自敬酒,那是何等的难得,谁能不喜?

群臣陪着喝干。

“呵呵!”一片畅笑声响起,个个只觉这杯酒韵味无穷,畅快无比。

斟满酒后,武则天再度端起酒杯,道:“这第二杯酒就敬给王孝杰,以及他率领下深入漠北的将士们!他们,本应回京参加庆功宴,然为了大局,他们去了漠北,朕万分钦佩,以此杯中酒为敬。干!”

一仰脖子,再度喝干,仍是亮了亮杯底。

“陛下万岁!”所有人齐声颂扬,个个一脸的钦佩,一仰脖子喝干,畅快无比。

王孝杰身为这次大战的统帅,他本应回京参加庆功宴,为了大局,他却率军深入漠北,这无论如何赞誉都不为过。敬他们一杯酒,非常应该。

武则天没有忘记他们,这很能暖人心,谁能不服气?

等宫女斟酒后,武则天再度举杯,一脸的肃穆,道:“为了此战,数十万将士征战,死伤不少。他们都是好男儿,朕甚为钦佩。这一杯酒,朕就敬长眠于地下的将士们!”

沥酒于地,一脸的悲恸。

“弟兄们:请饮此杯!”将士们脸含悲戚,齐声呐喊,个个激动难已。

尤其是李隆基、陈玄礼、张说、薛直他们,更是激动得泪水滚落。

这一战,唐军的伤亡并不大,总共不过几万人的伤亡。然而,碛口一战的伤亡主要是李隆基训练的军队,此时此刻,李隆基回想起一张张熟悉的脸庞,格外悲恸。

“勇士们:请饮此杯!”群臣也是沥酒于地,一脸的肃穆。

静默了一阵,这才坐下。

接下来就是放开了吃放开了喝,人人是酒到杯干,特别畅快。一时间,气氛极好。

歌舞自是少不了的,歌声悠扬动听,使得兴致更好。

“陛下,李靖夜袭阴山一举而灭突厥,高祖设庆功宴,诸将参与,命颉利跳舞助兴,尽欢而散。今日,黑啜被押回神都,让他跳舞助兴呀。”有大臣喝得有些高了,意犹不足,竟然要默啜助兴。

“没错!没错!”

“一定要默啜助兴!”

“默啜不是要学颉利么?就让他学个痛快!这跳舞助兴是少不了的。”

“不仅默啜要跳舞助兴,突厥群臣也要跳舞。”

“对对对!”

群臣大声附和。声音洪亮,差点把万象神宫的殿顶给掀了。

“好!”武则天大声赞赏,道:“传旨:着默啜君臣助兴!”

“哈哈!”众人发出一阵大笑声,异常欢喜,异常响亮。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李靖夜袭阴山。一举而灭掉突厥。活捉颉利可汗,唐朝取得巨大的成功。已是太上皇的唐高祖李渊大喜过望,下旨设庆功宴,唐太宗、李靖、徐懋功、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这些有功大臣、将士参与。席间,李渊命颉利可汗跳舞助兴,君臣尽欢。

这次庆功宴堪称唐朝历史上最让人怀念、最让人艳慕的庆功宴。

唐朝的武功虽盛,如此庆功宴只此一次,怀念的人太多了。

如今。要让默啜君臣跳舞助兴,这与李渊当年举行的庆功宴差相仿佛,谁能不喜?

可以预料得到,这次庆功宴必然是一段佳话,会留传千古。

是以,谁能不欢喜?

在群臣的期待中,默啜君臣被押了上来。

此时的默啜君臣,个个心惊胆跳,低垂着头颅,如同夹尾巴的狗。一点也没有昔日的嚣张气焰。

“参见陛下。”默啜强忍着心惊,冲武则天见礼。恭恭敬敬,如同摇尾巴的狗。

“嗯。”武则天眼睛瞪得滚圆,把默啜君臣这副心胆俱丧的样儿看在眼里,很是不屑,冷笑道:“默啜,你不是妄图恢复突厥,妄图役使中原么?就你这点儿胆色,不配!”

“没错!”群臣齐声附和。

默啜听在耳里,羞愧无地,一颗头颅垂得更低了。

他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想想真是窝囊。

“你一心想要学颉利,朕就成全你,让你学个痛快。”武则天冷冷的道。

这话如同刀子似的,剜着默啜的心。武则天封他为“右卫大将军”,继承了颉利可汗的田产府第,这已经学了个十足十,还有比这更让他屈辱的么?

每每思及此事,默啜就恨不得有个地洞,立时钻进去。

“怎么?你不满意?”武则天眉毛一立,杀气腾腾。

“谢陛下!谢陛下!臣满意,满意之极。”明明是万般屈辱,默啜还不得自称满意,不得不向武则天谢恩,他真想抽自己几个老大耳括子。

“你满意,朕却不满意。”武则天声音冰冷,道:“你甚都学得象,就一样没学象,那就是跳舞助兴。”

“跳舞助兴?”默啜的脸孔扭曲了。

颉利可汗被俘后,经受了一系列的屈辱,被唐朝封官恶爵,赐予田产,这固然是屈辱,还能接受。可是,颉利在唐朝灭突厥的庆功宴上要颉利这个突厥的亡国之君跳舞助兴,那是何等的屈辱!

这屈辱,翻遍历史,也没有几个能与之相比。兴许,只有刘禅助兴能与之相比了。

颉利跳舞助兴一事,是突厥历史上最大的屈辱,没有之一,即使当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