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959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959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泾原路战役是如此,现在的东路军队战术还是如此。史上平夏城战役也是如此。
至于如何用人,更不用说了。
也就是说两人战术都有一定的缺陷,不过因为有郑朗,将其缺陷弥补上,失败的机率已无限的下降。
当然,能想到这一点说明郑朗本身军事修养在提高。
其实这场大会战虽然庞大辉煌,在郑朗心中还是一次演习,为伐夏提前做的实战演习。征伐西夏又可以看成平灭幽云十六州的演习。不过那时郑朗多半会淡出政坛了。
还能呆下去么?
再呆下去,不是功高震主,早不知道将赵顼震到那个旮旯了。
眼看苏南党征就要追上,宋军不慌不忙地停下,将辎重车排在前面,非是刘裕那个却月阵,只是让吐蕃骑兵将速度放慢。
两军接近,宋军弓箭弩炮齐shè。
一个个吐蕃兵士从战马上倒下,但这不要紧,只要冲进宋军里,处于近身战斗,这些武器就失去了作用。在苏南党征的喝喊下,吐蕃继续向着宋军冲陷。
但他又料错了。
这些武器只是起进一步逼迫吐蕃人速度下降的作用,顺便起到一定的杀伤,还有就是削减吐蕃人的士气。
真正决定生死的还是在正面战场上。
吐蕃人凶悍,西军也凶悍,虽有高原之利,可宋军多是来自陕西本土的兵士,这里的海拨虽高,但不是致命的高,影响不大。当然,吐蕃人更多。不过他们有宋军的军纪么?有宋军的相互配合么?还有宋军犀利的武器盔甲么?还有……将领!以及指挥官的才能!
郭成在扫荡,苗授留在湟州策应,种古在邈川城,张整在巴金堡,李浩在绥远寨。但军中还有王君万、姚麟、刘阒等勇将。个个皆不亚于苏南党征,特别是王君万,就是单挑,苏南党征也未必是其对手。
之所以在廓州城停步不前,就是有意再次造成一种假象,吸引鬼章或者青唐那边的援兵到来,一战而定乾坤。最少将河南这个乾坤定下来。
临近九月,即使在白天,廓州也有些凉意了,到了夜晚更是寒气逼人,但正是作战的好时光。
天上白云悠悠,天空蔚蓝。
一行大雁南飞,大约是被地面无数人的杀气惊起,发出一阵阵悲鸣。
吐蕃人越来越近,王韶将手中大旗挥起。
中间宋军仍在shè击,两侧却分出骑兵主动迎了上去。
七八万大军,混战在近十里方圆,腾起道道尘埃,一会儿肉眼都难以分清了。
苏南党征这时候就是一个傻帽。
象这样的大混战,就算是两部的兵力,也不能称为占据多少优势,往往作为长官的指挥能力就可以当成一倍兵力。论指挥能力,当真他是久经沙场的王韶对手?
不错,以前吐蕃战绩算是很辉煌,那是唃厮啰在世,河湟上下凝聚一心。此时的吐蕃如何与彼时吐蕃相比?
看着灰雾中的人影马影,苏南党征虽在指挥,额头上却渐渐涔出冷汗。(未完待续。)


 九百章 逆转(中)

王韶看了看天空,在西北战争有一条特别要注意的,那就是风沙。廓州风沙影响不及西夏,但大风刮起来,也会从赤岭西侧刮来大批的风沙,此时战场上尘雾弥漫,可与风沙不同,这只是战马带起来的灰尘,即便宋军位于下风,并没有多大的危害。然而一旦突起大风,吹来大团的沙砾,宋军就会大败了。
天气不是王韶能决定的,能决定也无法选择。
还好,天高云淡,微风清扬,是一个好天气,王韶将视线继续投放在战场上。
自郑朗第一次来到西北后,建立了一支骑兵,现在骑兵规模已经扩大。不仅有蕃人羌人,还有汉人的禁兵,禁兵占据六成以上。禁兵要轮休的,但返回京城后,京城郊外还有一些牧监,这些骑兵仍然训练。
当然,真实的战斗力,蕃骑比京城的禁兵要强大,之所以保持禁兵占据六成以上数额,还是为了拱卫京畿力量,否则长久后,国家重心必然西倾。有可能会危胁到国家安全,有可能平安无事,但最少能堵住大臣的嘴巴。
这么多年了,这支骑兵渐渐成长起来,能不能适应北方寒冷的大草原作战,不得而知,但在西北,绝对没有问题。
不仅有十万汉人禁兵骑,蕃骑羌骑,还有步骑兵,实质是步兵,不过也训练了骑术,马下作战是他们强项,可逼急了,他们也能上马狂奔,或者弄一些花架子。
现在双方都保留了一支预备队,宋军这一边保留了一万多兵士,他们多是弓弩兵、枪兵、刀兵与盾牌手,但都具备了另一个身份,步骑兵。
其余的都是骑兵,已经投放到战场上。
王韶眯缝着眼睛看着战场。不会看,战场上十分混乱,双方兵士纠缠在一起,或进或退。会看,这些兵士、旗帜就能在眼前构画出一条条移动的线。经过数次大会战,王韶眼界也在提高,眼睛在看着战场,脑海里却是一条条移动的线路,不久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战场形势对宋军开始有利了。
王韶能看出战场的形势。苏南党征却是十分吃力。
过了许久,直到中军吐蕃军队一步步退却,他才看出来对吐蕃人不利,于是投放了一支预备队支援中军。但这时吐蕃人士气开始削弱,这支预备队投放上去,还是没有顶住王君万的攻击,又开始缓慢地退却。
其实这意味着吐蕃军队巨大的危机即将到来。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二鼓衰。三鼓竭,吐蕃人有仗自己兵力占据优势,兴冲冲而来,但发现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士气就会低落,僵持到一定地步,就意味着崩溃,这与曹刿论战是同理。
苏南党征看不出。更不知道曹刿论战的故事,看到一支预备队投放上去,还是不起作用。凶性发作,亲自带着一支预备队,扑了上去。
在他带动下,只是一会儿功夫,中军就渐渐稳住,还隐隐有了反扑之势。李宪对王韶说道:“这个苏南党征还是不错的。”
“一个莽夫罢了。”
王韶说完也开始下令,将老将刘阒喊了过来,道:“刘将军,你带三千兵士,攻向敌人的右翼,务必迅速将敌人击败,再杀向中路。”
“喏。”
刘阒带了三千预备队杀了过去。
这似乎是一个很无理的安排,吐蕃人依然用原始的帅旗指挥,想击败吐蕃军队,必须击败中军,砍翻帅旗,大捷就有了。然而王韶没有这么做,原因很简单,一是这里是廓州,董毡凝聚力不强,有一些部族死忠于董毡,但大多数部族首鼠两端,仅是迫于董毡的威望,不得不派出族中子弟前来参战。二是苏南党征虽是董毡养子阿里骨的亲弟弟,终是一个回鹘人种,阿里骨都有许多人不服,况且还不算是董毡养子的苏南党征。苏南党征虽勇猛过人,号召力不强。
从战场上也能看出,许多部族各自为战,并没有抱成团。单体战斗不弱,可节节败退,正是这个原因。若是唃厮啰在世,王韶只能攻打中军,那将是一场惨战,现在却没有这个必要。当然,唃厮啰若在世,宋朝也没有必要与吐蕃人交恶。
刘阒冲了过去。
此时宋军百战百捷,士气正是最旺的时候,并且国家情况也十分良好,那怕朝廷遇到前所未有的旱灾,在严密的救援措施下,百姓并没有出现饿殍千里的惨剧,因此从前线到后方,大多数呈现出一种朝气蓬勃的良好局面。
而且从上到下,开始知道宋军东路军开始反攻了,也没有必要再保密,此时士气无疑达到巅峰。
刘阒斜斜插了进去,本来吐蕃右路军在姚麟攻击下,渐渐不支,刘阒这一插是致命的,苏南党征亲自带领手下进入中路战场,是鼓舞了士气,后方却无人指挥了,加上雾尘笼罩着战场,吐蕃左路看不清战场形势,宋军两军夹击,左路军激战一会,大溃而逃。刘姚二人追击下去,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追击是假的,借机两军攻向吐蕃后军。
一部分吐蕃人看到后路渐渐被宋军切断,心神摇动。王韶站在坡顶上看到时机到来,果断地下令将所有军队投放到战场上。吐蕃人大败开始。苏南党征阻都阻挡不住,只好随着败军逃向廓州城。
后面宋军不依不饶,继续追击。
两军死死裹在一起,以致于苏南党征逃到廓州城,城门都没办法关上,他只能继续逃向北城门,宋军仍然在后面紧追不舍。到了第二天傍晚,追赶搜索这才结束。
吐蕃近五万兵马,经过廓州一战后,牺牲了近七千人,余下两万多人成为战俘被抓获,仅有一万九千余人逃出生天。
这是王韶进入河湟后最大的一场战役。经过这一战后,廓州境内几乎再无什么部族有反抗的力量。这一回王韶没有再磨蹭,大军随后拿下肤公城,接着穿过大小榆谷。向鬼章部发起猛攻。
郑朗害怕王韶不重视鬼章,刻意讲了一个现象,那就是高丽现象。小者鬼章,大者高丽与西夏。比如说西夏,说它多强大,但认真分析,真的不强大。可它挺过了一道道难关,屡战屡败,在不停的失败中,领土却奇怪的扩张。高丽也是如此。唐朝不可谓不强大,但高丽却从虎口中夺食,那怕是在唐高宗唐军依然强大之时,却奇怪地在一次次失败中,从新罗之地也就是朝鲜半岛的南部扩张到平壤城下。
但是不是很强?
真的不能说他们不强,这种现象就象是野草,看似弱小,可无论野火怎么烧,春风一来就生出来了。鬼章亦是如此。想要他不为恶,只有一个办法,斩草除根!
王韶前期进军,手段虽强。民族政策做得很好,在战场上杀戳,战后立即安抚。然而这一次不同,手段不但强硬。也十分地血腥。大军自肤公城南上后,就挂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犯我中国者。虽远必诛,一面是替景思立雪耻!
两面大旗一树,其他各部族皆禁噤若寒蝉。
鬼章击杀景思立之后,将景思立的人头当成皮球玩,并且一度拿给西域诸国使者面前,作为宣扬武功的道具,这件事连宋朝都知道了,况且这些邻近的部族。
鬼章两次大败,同样失去了凝聚力。从廓州到积石军,有大小榆谷、九曲等水草丰美之地,不仅有溪族、果庄族与葩俄族,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各部。鬼章古邈川一战大败,廓州城苏南党征二败,无人敢折宋军锋锐,看到宋军打出两面旗帜后,一个个心中很清楚,鬼章的做法激怒了宋朝,于是全部做了壁上观。
宋军到来,鬼章东路让溪族切断,除非逃向河西,到了河西只剩下戈壁滩了,逃无可逃,逼迫他不得不在河曲率领部下迎战宋军。这一战与廓州战役不同,宋军已占据了兵力优势,鬼章连战皆败,只好连战连逃,向溪歌城撤退。
宋军一路不停的追击,来到溪歌城下,城中溪族余部看到宋军到来,突然反水,里外配合,宋军拿下溪歌城,鬼章一家上下全部击杀。至此,河湟河南地区除了河州南方、积石军东方与洮州西侧溪巴温、董氏、木波族等在内未拿下,其余地区全部收复。
同时还有一个意义,唐朝虽一度出兵到了中亚河中,但对青海直接管理的地区,最巅峰时只达到九曲部分地区,一段时间积石军党项部族与赤岭以西的吐谷浑部族虽臣服于唐朝,唐朝却没有真正占领这一地区。宋军拿下溪歌城,却是真正的占领与经营,至少在这一地区,比唐朝疆域还大那么一点儿。对于弱宋,仅此一条,就会激励许多将士百姓的士气。
但河湟还没有定下乾坤,占据的地方越多,王韶手中机动兵力就越少,吐蕃真正的主力部队并没有击溃,他们还在董毡手中,如果董毡会用兵,王韶局面不但没有好转,相反的凶险性更高。
……
兰州,章楶接见了二十几个客人,六谷部的代表。
六谷部不是指六个部族,而是指凉州境内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与东大河六条河流形成的河谷绿洲地带,在这六个河谷上的诸多部族自唐朝凉州沦陷后,各部族自发组成的松散联盟,有汉人,有蕃人,蕃人包括羌人、铁勒人、回鹘人、吐谷浑、吐蕃人等等种族。
虽然中原王朝对此没有办法管理,但六谷部一直保持着与中原王朝友好的关系,甚至很长时间请汉人来担任主帅。第一任首领孙超就是汉人,其次是李文谦、吴继兴、陈延晖、折逋嘉放、申师厚、折逋支、折逋阿喻丹、折逋喻龙波、潘罗支、厮铎督。其实前期宋朝因为六谷部向往汉人文明,有多次唾手可得的机会,不过因为契丹所逼,宋朝对南方不感兴趣,对西方也不感兴趣。最后六谷部沦陷成为西夏的领土。
就是到现在,各部族对宋朝依然不是很恶。
宋朝突然出兵兰州,梁乙埋十几万大军一起装进口袋,其中就包括许多六谷部子弟。
本来在西夏打压之下。六谷部渐渐衰落了,如果这些子弟一起牺牲,六谷部更加势危。于是一些部族派出长者,前来兰州求情。
章楶听他们将话说完,呷了一口茶,反问了一句:“诸位长老,如果我朝没有安排,让西夏将古渭城攻破,会引发什么后果?你们的子弟在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