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954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954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毡此时也得知了鬼章大败的消息,让吐蕃诸族全部sè沮,不过皆在观望王韶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但这时王韶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他根本就没有顾熙州的安危,而是兵分两路,一路扫荡拶族,他本人将主力部队带到巴金堡,攻向瓦吹寨,剑指河州西南以及廓州与积石军。



 八百九十四章 大会战(六)

王韶不会是胡来的,郑朗未来西北之前,也就是王韶刚刚击败鬼章之后,章楶到了西北,四月份时,俩人就开始商议大体上的方案。不可能全部猜对,例如郭成的一路狂奔。可是大方向几乎能把握住。整个战役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湟州地区,一是熙河地区。
但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章王郑三人,不论那一个人都无法预料到每一个细节,任何细节的变动,都要及时做调整。
这是一份新的作战方案,郑朗看后,批注了几个字,董氏勿念,兵伐溪歌城。
只是九个字,王韶的作战方案就要推翻一大半。
前面郑朗未干预,只说了五个字,歼灭鬼章部。正好王韶也看到粮道了,他进攻河州,吐蕃人劫香子城粮草,不得不退出河州城,然后建设诸堡,拱卫粮道安全,但从河州到宗歌城的距离是从河州到熙州城距离的两倍!想建堡都不大可能,就是有这个人力建堡,最少也要十五个堡砦才能拱卫粮道安全。然而十五个堡砦要分去多少兵力?。。
其实到了王韶这里,范仲淹的堡砦战术几乎全部推翻。
堡砦要建的,只是在战略要地建,否则兵力根本不够。到了章楶这里,更是忽视了范氏堡砦战术,章楶的战术是重视情报,有了特务营,他还构建了一道严密的情报网,然后主动发起进攻,但非是王韶那种大开大合式的进攻,幅度不大,纵深不长,也就是元昊战术的加强版,逼迫西夏也于边境上建役诸堡砦。分兵留守。一旦导致西夏也象宋朝这样。以西夏人的国力。最后不用战也很危险了。
郑朗又不同,他的堡砦不仅是战略要地,还准备将它们当成未来的商业城镇,各地区的经济中心。
三人无论那一人。对原先范氏密密麻麻的堡砦战术,皆不是很赞同。
因此想到了裴行俭的粮车伏兵战术。
原先未必是针对鬼章,不过连鬼章也未想到,宋朝这次对情报的重视程度。
得到一些历jīng城情。章楶推演后,估计九成以上鬼章会亲自出兵,不过他也未想到鬼章会借出兵之即,将溪巴温踢出溪歌城。
于是一系列计划出来了,甚至湟州城用壕沟战术破宋朝的火药炸城墙,王韶不忧反喜,其实这种壕沟战术当真起作用?然后于宗哥城下两军僵持,这是故意的,王韶根本就不想兵进宗哥城与青唐城,这里乃是湟州吐蕃的核心地区。即便破了宗哥城与青唐城,依然可能陷入人民海洋战争之中。做出这个假象。就是让鬼章上当,打巴金堡与粮队主意。
能对鬼章部产生多少杀伤,王韶不是很在意,他要的是一个结果,一次击败鬼章,二次击败鬼章,并且让鬼章惨败,鬼章就失去了威信,没有鬼章的号召力,再加上溪巴温与鬼章之间的恩怨,鬼章就没有号召力聚集河南地区诸蕃羌,宋军就可以轻松的进攻河南地区。
这一战略目标成功实现。
鬼章让其子阿苏踢出溪巴温,更是无意中配合了宋军的计划。
王韶再次做出战术调整,抽出部分兵力扫荡拶族,这一部族十分讨厌,屡屡sāo扰宋军,也必须将他们拿下来。然后主力部队自巴金堡攻向西南方向,剑指瓦吹寨、虬当城、当标城、达南城、米川城、叶公城,然后将活动在河州西南地区的董氏族彻底拿下来。若是董毡救援最好不过,在这里没有地势要城之险,诸州又不象湟州诸蕃那样齐心,董毡必败。
拿下董氏,溪巴温的溪族处在鬼章与宋军包围之中,而且他退居札曲,与当地的大族木波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冲突,只要宋朝给适当的好处,就能与溪巴温联手,进攻整个河南。
然而郑朗有郑朗的顾虑,溪巴温带领着整个溪族,rì益强大,虽不及鬼章,也能算是一个枭雄,未必会出多少力,相反的,会以最小代价得到最大的利益,壮大自己,其部又在大积石山地区,以后宋朝鞭长莫及,对这一地区控制力会很弱。
郑朗选择了一个冒险的计划,让董毡放弃董氏,也不要顾溪巴温有什么反应,直接出兵河南,这一战术会有一个冒险的后果,宋军会遭到以董氏为中心的河州西南诸族,以鬼章为中心的河南诸族,以及以董毡为中心的湟州诸族的三面夹攻。这是不利的地方,但有利的地方就是不会让溪族人壮大,甚至逼迫溪族人配合宋军出兵董氏,让他们两败俱伤。
那么宋军一旦得到河南,以后管理起来就会很轻松。
王韶不会多畏惧,但可能是王韶也害怕熙河压力大,想以最小代价取得河南,抽出部分兵力支援熙河。
九个字,差异是如此的巨大。
差异巨大的不仅是战术,也就意味着王韶不能分出任何一兵一卒对熙河进行支援……
郑朗让兵士将九字带回瓦吹寨,不过王韶军队若是进军速度快,可能信带到前线时,宋军已到了虬当城。
然后看着诸位将士,说道:“西路进展顺利,现在就到了我们东路。”
说完,让人将李楶与韩存宝押上来。
郑朗来到西北将二人关押,然后就没有再提了,先是有人要求斩杀李韩,也有人替李韩求情,郑朗不置是否,渐渐声音小了下去。
看到郑朗派人将他们押上来,大家面面相觑。
郑朗喝道:“传我军令,凡临阵脱逃者斩!”
最恨的就是这些人,不但有刘平之平,景思立之败,在宋朝整个历史上多次有胜机,皆因为军中出现许多胆小懦弱之徒,带着手下临阵脱逃,最终让宋军大败。
原来未杀,是时机未到。
李楶与韩存宝当场脸sè惨白了,如他们所想的那样。郑朗又喝道:“将他们拖下去。斩!”
然后冷肃地看着众将。
韩存宝嘴唇哆嗦了一下。终没有说话,倒是李楶跪下哭喊饶命。
郑朗继续冷肃道:“我非是诸葛亮,君更非是马谡,若你仅犯下马谡之错。说不定我还能宽恕你。”
临阵脱逃比不听安排更可怕!至少马谡虽不听诸葛亮的安排导致惨败,还敢战一战。
二人斩首示众。
随后西夏三路大军就到来了。
速度很快。
这一战无论西夏或者宋朝对速度要求都很高,战争拖得越久,费用越高。郑朗拖不起。并且到了八月份,从此以后湟州大河南北天气渐渐冷下去,又是高原作战,一旦拖到冬天来临,对宋军会很不利。
西夏更是如此,虽有多路军队主动进驻边境地区,将鄜延环庆泾原路兵力拖住,可是宋朝军队很多,还有关中的兵力,还有京城的兵力。拖得久了,宋朝大军源源不断而来。西夏军队就会凶多吉少。
也有财政的压力,西夏用兵成本很低,但也要成本的,并且秋收在望,大批壮丁拖在战场上,影响了收割。
但局面没有外人想的那么糟糕。
西夏兵士上马是兵,下马是民,并且计算数量时也将押运粮草的计算在内,不过西夏军队多是以掳获为供给,也注定了他们战争时间不能拖得很久,尽管会使用兵成本进一步下降。
而宋朝不一样,兵士是兵士,押运的民夫是民夫。这一点与唐朝一样,就象薛仁贵兵败大非川,有人说是没了十万唐军,有人说没了五万唐军,两种说法都是对的,五万正规兵种,五万是押运粮草的民夫。
也就是说西夏计算宋朝兵力时说只有七八万人马,并没有将民夫计算在内。
并且西夏计算有误,王韶征河州时用的是正规宋军,那怕是蕃兵。那是河州,但对付西夏,并且保卫家园就是两回事了,比如征讨瞎征,俞龙珂即便参战,也是观战xìng质,即便对付木征也是如此,王韶也十分自觉的,不会调动他们族人参战。然而对付西夏,俞龙珂会有所顾忌么?再如古渭城活动的兰毡部族,因为西夏看重渭河川之水草,于是侵地为牧,常为兰毡所掠,西夏谋攻,兰毡倒戈降宋献城,西夏甚至威胁宋朝,古渭本我地,朝廷置州于彼,有违誓诏。兰毡眼下未必会对宋朝有多忠心,然而西夏大军来犯,他能不拼命么?
这些蕃人羌人也许军纪差了,可是用他们来守城,问题却是不大。
还有,西夏号称二十万,实际是十五万,这十五万军队中大多是来自兰州、龛谷与西使城、会州的兵力,有蕃人,有羌人,还有少数汉人。真正西夏核心兵力不足五万人,最强悍的铁鹞子只有一万五千人。
一是这样会使得速度更快,二也是节约成本,并且能借宋人之手,进一步削弱这些部族的实力,利于统治。不过战斗力却会下降。
但也不好说,例如西使城首领臧花麻(有人说西城使在龛谷北阿干城东,个人认为是不可能的,那时龛谷与马衔山都归于西夏,王韶不可能游说向宝迫降西使城,因此它就是后来的定西城),他不但恨宋朝更恨王韶。
并且西使城虽有水川,但多是山区地形,以陇中苦甲天下闻名中外,十年九旱,就是那一年不旱,可能还会受山洪暴发危害,他也渴望将部族扩大水草丰美的渭河川地区。此人乃是一个坚定的忠夏反宋派,一旦攻打宋军,他帐下数千雄兵会比西夏本土兵士更出力。
对西使城,无论郑朗或者章王,都很关注,不仅是臧花麻是陇中一个不安定的因素,而且西使城地理位置很重要,北控兰州,南连陇西,西通陇右,东接会州。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战斗先从结河堡与通渭寨两翼打响。
因为某种战略安排,郑朗并没有立即动援当地百姓参与。主要防御力量还是在古渭城,这里集中了大量军械武器粮草,包括郑章本人就呆在古渭城。两翼的力量很是薄弱,因此必须要求结堡与通渭寨坚守十天。十天后可以从两堡撤向后方,但这十天内不能让两堡失守。
顶在两堡的将领一是刘绍能,二是王原。昔rì郑朗手下四大家将杨家兄弟王家兄弟,四人多次出生入死,王直三人身带残伤,淡出军界,只留下王原一人。
也许王原不算是名将,不过有很好的实战经验。因此章楶让他防守通渭堡。不过郑朗心中还有些担心,因为东路的西夏军队将领乃是李清。对李清史书记载得不清楚,只记载了一件事,建议李秉常让出河南之地,换取宋朝支持,让梁氏杀害。但郑朗手中有一叠厚厚的资料,以一个小兵起家,多次立下军功,慢慢上位。因为是汉人,又没有很好的家庭背景,因此前期让很多人忽视,这一点与后来的韩世忠十分相象。
但此人军事能力不可小视,至少是与鬼章是平级的大将。
不知道王原能不能将通渭堡守住十天。
可是战争已经开始,李清速度最快,比西路军队还要提前一天到达通渭堡下,向通渭堡发起了猛攻。(未完待续。)


 八百九十五章 大会战(七)

与东西两翼不同,古渭城有足够多的兵力、粮草、武器,还提前挖了许多水井,因此郑朗所做的就是放。
古渭城北方也有一个战略要地,哑儿峡寨,但与古渭城隔了一条渭水,并且自西向东虽有鲁班山、新民大山、福星梁、凤凰山、南布峪山、高台山、旗杆山、大营梁、盘龙山、翠云山与严家山等山脉隔阻,可有多道峪口。
若是派兵驻守哑儿峡寨,可能会遭到西夏军队四面包围,全军覆没。
郑朗主动放开北面的防守,让西夏人兵临城下。
梁乙埋在泾原路吃了亏后,这一次稳打稳扎,等到两翼开始发起进攻,他才兵出西使城,畅通无阻的来到渭水河岸。
不过这一回没有那么轻松了。
来到渭河河畔,宋军严阵以待,这里离鸟鼠山不远,这里乃是上游,有许多地方人马可以直接趟过去,但现在才是八月,虽秋水始平,可非是河水最低点,只有少数河面才能人马得过。
因为西夏军中有许多就是北方的蕃人,用他们做向导,梁乙埋能清楚地知道所有山川河流的情况,但宋军也不是很麻烦,只要将这些浅水地区防御,就会给西夏人带来困扰。或者架桥,有那个必要吗?
有一桥,就在古渭城以北,但也让宋人严阵以待。
古渭城东城门,郑朗与窦舜卿在相送一人,河州有长于防御的老将杨遂坐镇,古渭城有郑朗与窦舜卿,章楶要去甘谷城,也不是甘谷城……他的职责无比的重大。
但不能提前离开古渭城,直到西夏大军到来。章楶才离开。
章楶冲窦舜卿一拱手说道:“希元兄。务必要保护好郑公安全。”
他是文人起家。又在地方上呆了好几年,知道郑朗对宋朝的作用,不仅是军事上,更多的是在经济与政治上的作用。
“质夫。放心吧,在辰州出了事,我也不会那么鲁莽了,”郑朗苦笑道。
“那么诸君保重。”章楶没多说,马上就要开打,也没时间多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