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78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78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后郑朗听到了,一声叹息。具体过程他不在现场,但大约的诸人心理活动,能分析出来。张义阳太nèn了,能混成一个知州,未必有吕夷简那样手段,可也远非张文阳能相比的。
打击你,难道还要动刀枪,一句句冷嘲热讽,就彻底将你一生踩到泥坑里,休想爬起来。
不能说高知州不对,这个小子想争名次争眼红了,不仅是顶自己,而且有可能一拖,将整个郑州官场都拖下水去,这是犯了众怒的!
“也许你还不服,稍等一下,某看你还有何言!”
因为有学子在誊抄,刻意放缓了一下,过了许久,这才将诗赋换下来,换上来论策。
张义阳与郑朗是两种文体写的。张义阳所选择的文体正是开始流行起来的半骈半古散文那种怪胎,险怪奇僻,全部占有。不能说不对,都这样写的,后世人不能认同,几乎任何文抄里,都没有将这种文体的文章摘录进去,可现在的宋代人却认为它就是对的。
也就是审美观不同。
若没有郑朗的文章对比,看上去很美。
但撞了铁板!
郑朗选的是古散文体,比较新颖。但不管它是什么体,也没有要求用什么体,关健还得看冉容。
这是标准的十段文体,所以整个文章的布局让人感到很规范。仅规范不够的,还要排辞造句,引经据典,旁征博证。这一点更难不倒郑朗,所参考的全部唐宋八大家,以及其他一些大家的优秀散文书写,并且因为记忆力好,所选的证据更有力,而且严格按照十段文小论大论去旋转,不但论证严谨,条理分明,从容不迫,气势不凡,更给人一种很养眼的层次感。
如写论,然达不到苏东坡写的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高度,但也不错了,并且至少不会出现想当然的“皋陶曰杀之三”那个错误(忽然想起欧阳修、梅尧臣读这句话时思索的样子,大笑,1小苏子,你牛)。
确实很不错了,众人一起啧啧惊叹。
两者的文章放在一起相比,一个若才学惊人气度端庄的鸿儒,一个仅是卖弄酸气的穷儒,高下立分!
已有人大声喊道:“张家小哥子,别争了,你不仅品德,才学也差得人家太远哪。”差距这么大,还让你做解元,那么郑州城的几个负责科考的官员,真的不想做官了。
自此,对郑朗解元之名,再无异议。
可是高知州依然没有放过,继续说:“张义阳,你年龄还小,不好好读书,何苦钻研这些旁门左道?某问你,仁在哪里?礼在哪里?智在哪里?信在哪里?温在哪里?良在哪里?恭在哪里?俭在哪里?让在哪里?”若不是因为郑朗所说的仁义,使义字产生了分岐,君子五德五常,张义阳全部失去。
张义阳在高知州绵里藏针的一次次进攻中,脸若死灰,抬起了头,看了看太阳,太阳高高的挂在天空,二八月云是最可爱的,二八月的太阳同样很可爱,不冷不热,张义阳眼里却看不到一丝的光亮。
连他平时的一些好友,不知不觉的往外挪,越挪离他越远。
没有了,即便有才气,今天的事传出去,张义阳也没有任何前程可言。
让张义阳这一闹,报讯的衙役晚了些。
可是哥几个却高兴起来。
这样中解元才哔中解元,摆出来看的,那个敢不服?
哥几个立即向郑家庄跑去报喜,岑大员外这一回不骂他孙子了,在后面还喊道:“小兔崽们,对郑解元尊重则个。”喊完了,人们一起愕然的望着岑大员外,心里想,岑老爷子,你也太不要脸了吧?
岑老爷子也不以为意,不要脸就不要脸,大大的实惠先捞着!!。


 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皇帝又要使坏了

几个娘娘一大早就等着消息呢。
一等也不来,二等也不来,心中忐忑不安,听了几位少年的话,一起跑出来,大娘问道:“几位哥子,朗儿中了第几名啊?”
没敢问解元。
但说高中了,中得好高,大约是在前十名。
“大娘,二娘,三娘,四娘,五娘,六娘,七娘,大喜,大喜。”几位哥子从来就没有这么礼貌过,也学着郑朗,从一到七,挨着问好。
“是中了?”二娘问。
“中了第几?”四娘问。
“解元,最厉害的解元。”几个哥子齐声说道。
几个娘娘身体都全部在摇晃,根本就没有听出来几个少年还有话音的,解元就是解元了,何必来一个最厉害的解元。大娘抓住了武家三郎的手,说:“你不要诳我。”
“大娘,我那敢诳大娘,不相信,只要等一会儿,就会有差役前来报喜。”
大娘抚着xiōng口,身体就往下剧,jī动的,有些象范进中举,心脏承受不了。还是四娘与二娘手快,一把将她扶住。三娘说道:“几位哥子,快进来喝茶。”
“喏,今天不但要喝酒,还要喝喜酒。
“应当的,应当的。”
其实早准备好了,买了三头羊,还有二十几斤牛肉,不给杀牛,可有牛肉卖,一般牛死后,经耆长证明,立即宰杀,以免浪费。然而因为其贵,有的牛肉来历很成问题,甚至有的人刻意想方设法将牛弄死,谋利割肉出售。
另外还有一些茶叶,果子,蔬菜,几十坛酒,不过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之前,不敢张扬,怕最后落榜,让人笑话。
六娘七娘高兴的替几位少年沏茶,岑小哥子说道:“我们去后面,给朗哥子报喜去。”
“去吧去吧”虽然还要准备省试,可终是一个好消息,今天也能放松一下。
几个少年跑到后面,实际上后面也听到了,江杏儿与四儿正在往外跑,拦住就问:“我家大郎真的中了解元?”
“真的,真的,朗哥了,你出来啊,今天还要读书啊?”
郑朗无奈迎出来,中知道肯定会中的,但也没有想到中了解元,脸上多少有些喜sè。可也只有他最沉得住气。即便考中解元,也不能代表着什么,按照以前的录取率,解元考中省试的不会超过四分之一,通过殿试的,有可能不能超过八分之一。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后年的省试考,积压了数年,有的年间连解试也停了下来,可解试的次数远远超过省试次数的。几年积压的几百个州府解元,再加上原来没有录取的老解元复试考,有可能达到两千人,总共才录取多少进士?
万里长征才走再第一步呢!
不是解元也不用忧,是解元也不能喜。
淡淡的将原因说了出来。
“非是啊。”武三郎有些急,将今天的经过说了一遍:“你这个解元与其他解元不同,很有份量。”
难道真有这么大差距?郑朗不由挠起了头。
岑大郎高兴地说:“那个张义阳,这一下完了。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啊,来现世报的。”
他在顶,几个哥子都让他顶得很担心。最后看到那样的结局,他们比郑州的那些官员们还要开心。
郑朗琢磨了一下,轻声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己有不yù,勿施于人。”
“郎哥子,不错,想要害人,就要做好报应的准备。”曾四郎说道。
意思差不多吧。
于是坐下来说话,今天是别想看书了,一会儿更热闹。
但老宋提着宰羊刀,还是没敢动手,不见衙役的喜信,依然有万一啊。再等等吧,不过老宋与肖伯、许伯,以及从城里面赶回来准备帮忙的宋伯许伯的儿子媳fù,肖伯的大儿子与大媳fù,以及还没有成亲的小儿子,十几个舅舅,几十个表哥表弟,一个个已经开始在磨刀霍霍了。
更有许多村民涌了进来。
再三的问,几个哥子再三的保证,大娘这时候才缓过来,道:“再等等吧,喜报来了,才作数。”
大家只好等。
郑家庄离郑州城不远,也没有等多久,衙役就将喜报送来。若不是张义阳在闹,早就将喜报送到了郑家庄。
舅舅也分贵贱的,但在这一刻,一起高兴的搂在一起,张家大舅象一个孩子似的,提着鞭炮放个不停,他要放,是最有权威的舅舅,那个敢与他争。大娘无奈的摇头。
放完了,说道:“宰羊宰革。”
衙役也不让他们走,给了赏钱,留下来吃酒。
阎应文兴冲冲的跑进临时的寝宫,说道:“陛下,拿到了,拿到了。”
虽然将张义阳踩到泥坑里,可沾到这事儿说不清楚,于是高知州将事情经过写了一篇奏折,以及几位学子的卷子一起递到京城。
我有没有询sī,让卷子说话。
这时候张义阳的父亲,已经提着儿子到他府上请罪了。不能怪人家,自已儿子是想将郑州大大小小,凡是参预科举的官员一起往死路上逼啊,人家能不反击吗?
高知州大度的说了一句:“某不怪他,不过以后要改正了。”
这是表面的高姿态,实际上心中还带着恨意。
几位宰辅也看卷子,沾一点科考徇sī的边,皆不敢大意。看完了,连新参知政事晏殊也叹息道:“就是某十四五岁时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解元名归实至矣。”
夏妹也额首:“若是加上这个字,这份卷子就是放在省试,休说解元,就是省元也可中得。”
想中省元,机率更小,然而夏楝这样说,也有理,但那是不可能的,朝廷不可能为郑朗一个人,放开誊抄制度。
几位大佬不约而同的立即给予首肯,就是张义阳有吕夷简的手腕,夏妹的脸皮,也无法翻天了。
这件事儿就传了出去。
将老刘乐得,看到了甲,拍了拍肩膀,哈哈大笑。看到了乙,再拍肩膀,又是大笑。
那意思,你懂的。
惹起所有大臣看到了刘处,全部向他翻白眼。
小皇帝听闻后,吩咐阎应文从东再将郑朗的试卷子,也拿给他看一看。
他要看,谁敢不给他看,吕夷简将试卷交给了阎应文,带进了皇宫。小皇帝打开一看,首先说道:“好字,比以前的字更灵动。”
“那是,这是天赐洪福,赐此才子,以后好帮助陛下治理国家。
“勿要多言”小皇帝冲刘娥寝宫方向努了一下嘴。
“喏。”
继续看,小皇帝又说道:“好文章。”
然后转过身问:“我朝最小的状元是谁?”
岁数最小的进士不成了,前面有十四岁的晏殊,还有十一岁的特赐进士杨亿。连中三元也不成了,有孙何、王曾、宋痒。这个机率很小的,必须是解元,然后是省元。若是两元皆中,那么连中三元机率反而增大。
比如宋痒,老太冬录他做状元,不仅是因为他是宋祁的哥哥,也有这个原因,一凑就是大三元,能增加喜气。
所以能争的,只是这个最小的状元。
阎文应想了一下说道:“太平兴国五年状元苏易简,二十二岁,雍熙二年状元梁灏二十二岁,祥符二年状元梁图二十四岁,王相公二十五岁,天圣五年王尧臣二十二岁。”
“这么说他还有机会?”
“是啊,若是郑家小郎发挥好,有可能成为千古年间最小的状元。”
这也不是,在未来有一个神童才是真正最小的状元,南宋朱虎臣,还是凭借真本领获得状元之名号的,殿试十箭九中,论武策时,面对皇帝群臣,从容自如,滔滔不绝的讲孙子兵法,演示《诸葛八卦图》,硬是让宋高宗赐予他武状元头衔。
郑朗是了不起,与此人相比,依差得太远。
但现在还没有出现,所以小皇帝在殿内踱了几步,有些小jī动。
这个也不容易的,就算到时候殿试他也象高知州那样准备徇sī,也要郑朗必须在省试就考一个好成绩,最少名列前十以内,这样自己才能手底下松一松,小状元就有了。
差得不太远,他询sī,谁敢罗嗦!
高知州是不知道,否则会泪如雨下,抱头痛哭。
文章看完,又看字,这几乎成了他一生唯一的爱好,忽然说道:“字是好字,若是再配上两首漂亮的长短句,就能放在秘阁珍藏了。”
略略有些惆怅,这事儿不大好开口,小家伙说过,长短句乃小道,并且也真的没有看到他本人写过什么长短句,就那huā会上出了几首。自已虽是皇帝,可并没有准备将他当成玩臣,开不起来口。
阎文应眼睛珠子转了转,说道:“陛下,臣都有一个好主意。”
“说来听听。”
阎文应将他的主意说出来由于老太太管教得严,小皇帝平时举动,也算是沉稳内敛。难得做一件坏事,那把火还烧得很肉痛不止。可这件坏事没有什么损失,相反,很风雅。高兴的说:“好主意,好主意。”
然后走来走去,脸上带着贼兮兮的笑意。他准备要对郑朗使坏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神秘女郎(第四更求月票)


郑家闹腾了一天,也就结束了。
十几个舅舅,还有几十个表哥表弟的,一半人喝多了,醉醺醺的回去。有时候亲戚多也有亲戚多的好处,在郑朗未发迹之前,因为亲戚多,真正敢欺负郑家的人并不多。
但事儿没有消停,更有传言兴起,说马上郑朗能高中省元状元啦,解元还不是小菜一碟。听得郑朗冷汗直冒,省试还在头痛呢,居然省元与状元都出来了。
不过省试也是他最后一道关皇帝的意思,对自己还是不错的。只要明年插一脚插得有分寸就行,自己中了省试后,小皇帝手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