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638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38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向广州的重要门户。
有一天孔宗旦经过郁水,看到江水横溢,白气出庭中,估计江水大。太阳烈,因为光与影的关系,袅袅升空的水蒸汽显了出来。落到孔宗旦眼中,便以为是白气从郁水中冒出,升向天空。孔宗旦说它是兵象,以书信告陈珙,陈珙接到信后,大骂道:“司户狂邪?”
你头脑秀逗了不成?人家与交趾有仇,即便打也必与交趾开战,有什么理由谋反宋朝?
这是迷信的说法,估计孔宗旦听到一些隐约的风声,再加上这个“天象”。心中才有jǐng,写信通知陈珙,让他防备。陈珙不听,孔宗旦是贬官,名声又不大好,无可奈何。
侬智高准备动手了。
赵祯的旨书一下子将他所有托辞堵死。想归顺宋朝,好,将你的国家交出来,我们宋朝收留你。不交,我们宋朝也犯不着为了你们天南国与交趾开战。
侬智高所有诡计面对这道旨书,无可奈何。
但双方来往,惊动了广州两个文人,皆是进士,一个叫黄玮,一个叫黄师宓,考中了进士,是鲤鱼跃进了龙门,可未必考中进士,便能挤身一流大员行列,还有一个勘磨的过程。若是运气好,得到朝廷重视,来一个第二次跃龙门,前途才算无量。运气不好,或能力不足,终身将会是一个小县令,或者小司户等职位,泯然众人矣。
并且这对兄弟最要命的便是他们与张元一样,屡次省试得中进士,然殿试皆被淘汰下去,因此对宋朝一直有怨言,于是便化身为第二个张元。兄弟两人同时能名中省试,可见其家境,是广州有名的望族,消息灵通,听到一些有用的小道消息,两人同时想到另一个人,张元!
看看人家张元,虽不为宋朝所用,却成了西夏的太师,一生富贵,他们不可能投奔西夏,太远了,可有一个人能让他们实现梦想,于是前往广源州,面对侬智高,献计献策,侬智高听得如痴如醉,立引他们为自己的智囊。
有了这对兄弟谋划,侬智高种种野心计划开始有条不紊的执行,听到孔宗旦写给陈珙的信,侬智高隐隐感到宋朝迟早会对他有jǐng觉,与黄玮、黄师宓以及族党侬建忠、侬智忠rì夜谋划,先是派人潜入邕州城。此时邕州城中汉人很少,多是当地的熟蛮,事实直到广南东路,各州城中多是蛮人,不过全是熟蛮,汉人比例占得很少,只有在珠江三角州,因为有广州,以及韶州等大州城,自汉朝以来,一直聚集着许多汉人,汉人比例才陆续增加。
这些人秘密对诸熟蛮进行蛊惑,偏偏陈珙无能,对眼睛皮下发生的事居然不知,许多蛮人让侬智高从容所诱。
第一步计划十分顺利,开始执行第二步计划,侬智高在他族人中扬言,今天既得罪交趾,中国又不纳我,无所自容,止有反耳!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宋朝将广源等羁縻州划到疆域以外,然而自古以来,中国一直统治这里,许多百姓仍将宋朝当作自己的母国,若让他们背叛宋朝,不用一些手段,许多百姓心中会产生疑心。
天天讲,时时讲,陈珙不管事,交趾不知道有没有听说,估计就是听说了,也会默视,他们对岭南野心更大,侬智高谋反,他们会乐观其成的,甚至不介意,在适当的时候做一只得利的小黄雀。
终于在反复洗脑之下,大多数百姓同意随同侬智高谋反。
侬氏集团接到种种利好的消息,仍然不够,虽多数人同意谋反,也有一些人对谋反宋朝犹豫不决。黄氏兄弟便想到一条更恶毒的计策,某一天夜里。他派人将自己老巢所有物资焚烧一空,再将部族百姓集中起来,说道,我们的粮食一起烧掉了。想要活路,只有一个办法,占据邕州、广州,自成一国,否则我们都得死。
所有蛮人一起傻眼了,谋反未必有活路,但不谋反。必死无疑,那就反吧。
这一招破釜沉舟之计,终于使他境内所有部族捆绑于侬氏谋反的战车之上。起初人马并不多,不足一万人,但在整个防御松驰的岭南,已经是一支庞大无比的军队,尽管是杂牌军。
一路势如破竹,杀到邕州城下。将邕州围了起来。陈珙仓惶不知所为,匆匆忙忙命令乾佐守来远门,李肃守大安门。武吉守朝天门,进行防御。邕州城中并没有多少军队,邕州北方的宾州听闻邕州有jǐng,让张立自宾州率军队来援。也是一支杂牌军,仅是几百人。不过似乎是利好的消息,宾州既然能派援兵,那么后面的象州、贵州(广西贵县)、钦州、横州等也能派出援兵到来。邕州城虽不经常修葺,还是有城墙之险的,贼志便不会得逞。
陈珙拿出酒肉,犒劳三军。确实面对邕州城墙,侬智高与黄氏兄弟没有任何办法。喝完酒,正准备干活,大家开始守城吧,忽然背后喊来砍杀声,邕州老百姓一个个举起手中的武器。对城墙上的宋军动手了,也不能算是宋军,真正的宋军只有几百人,其他的皆是来自邕宾二州的土兵,同样是蛮人,这下子邕州城墙上乱了套,侬智高立即命令手下用原始的攻城梯子搭在邕州城墙上,内外夹击,邕州城失守!
侬智高派人将陈珙拉上来,责问道:“我请求内属,求一官统摄诸部,你为何不报朝廷?”
为什么侬智高反复地在上面做文章,争的便是这个大义,不然怎么办?宋朝对侬氏有恩,谋反不对。现在不是我想谋反,是宋朝辜负了我的好意,不得不反!大义便有了,会有更多的人对其支持。
可宋朝能给他统摄诸部的权利么?
不知陈珙有没有想到这个过节,但不敢辨,推辞地说,不是俺不替你上奏,上奏了,可是中书不报,我仅是一个小知州,能怎么办?
侬智高忽然拿出他写给陈珙的书信,喝道,你说你上奏了,这些信为何还在你们邕州府中积压?
陈珙无言以对,忽然他做出一件让侬智高跌倒的事,老眼昏花,又有眼病的陈珙往地上一跪,面对侬智高,山呼万岁。
侬智高与他手下一起愣住了,这个老官儿在搞什么?想临死前对宋朝表示效忠。大半天才反应过来,不是向宋朝效忠,而是尊侬智高为皇帝!
这就是宋朝顶级大臣的风采?
若宋朝大臣都象陈珙这样,该多好啊。但一会儿,他们这种希望破灭,又将张立、乾佑与节度推官陈辅尧推上来,三人皆不降,破口大骂,说侬智高辜负宋恩,谋反必死。俺们大宋兵多将广,有郑朗为相,有狄青、张亢等名将,你们想谋反,必死无疑。侬智高气急败坏,将三人推出去斩首,三人仍然骂个不停,临刑就义。
还有其他几位官员,李肃、武吉、武缘令梅微之、支使苏从,四人与黄师宓有旧,这也反应出黄氏兄弟的能量,黄师宓替侬智高劝说,四人没有陈珙那么无耻,可贪生怕死之下,仅缄默而己。于是黄师宓替四人求情,没有杀死。城中反抗的宋朝杂牌官兵也有近千人死于此役。
侬智高开始清点邕州物资,又得到大量武器盔甲,给其部下装备,杂牌军终于有了一点正规军的样子,再论功行赏,然后大军东向,五月初一邕州城破后第八天,叛军到达横州城下。
……
听闻邕州有围,孔宗旦心中焦急,可是横州太小了,仅有几十名相关的衙役、壮丁,于是急召土兵准备援助,土兵还没有召集到,传来邕州城破的消息。
孔宗旦叹息道:“陈珙误朝廷,误邕州,误我也。”
早劝陈珙戒备,不听,才导致这场祸事发生。
他手下的一个门客劝道:“司户,朝廷对你无恩,弃横州逃跑吧。”
邕州好歹还有一个高大的城墙,但是横州连一个城墙也没有,邕州好歹还能组织一两千名土兵,横州连几百名土兵都无法组织,邕州城好歹还有大量武器盔甲物资,横州城一样也没有。邕州破了,横州根本守不住。
孔宗旦摇头,说道:“我有官守,不能离去。”
“司户,非你的错误,侬贼谋反,数州官员皆不知道,只有你发言提醒,对得起朝廷了。”那名谦客仍然在劝道。他说得也有理,孔宗旦自幼家贫,考取进士后,为报效朝廷,打压贪官污吏,虽做得过火,也是想宋朝变得更好,却被发配到邕州做了司户,即便如此,孔宗旦在邕州颇有政绩,见北效苏卢一带常遭水患,调集民工,在心圩江上游峙坡与丁坡之间,用了四年时间修建铜鼓陂水利工程,解决了当地百姓灌溉问题,又使许多百姓免遭水患,旱涝保收。为感谢孔宗旦,苏卢两寨百姓建立庙宇以作纪念。
对得起朝廷了。
孔宗旦摇头:“我是宋朝的官员啊,怎能贪生畏死呢?孔大子,你保护我的家人去桂州吧,顺便替我代一封信给朝廷,侬贼势大,朝廷不可小视。”
说着写了一封信,然后让老仆将家人送出横州。
送至城外,车驾越行越远,孔宗旦依然象标枪一样站立着。
五月风热,北方也许才稍稍变得炎热,横州的风却是酷热无比,吹在他脸上,仿佛吹来一团烈火。
在风声中,孔宗旦仿佛嗅到风将家乡的气息传来,有山东那些高梁的味道,有京城全城吆喝声,有慈母的叮咛声,一幕幕往事浮上心头,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时饥一顿饱一顿的时光,仿佛看到自己名列殿试榜上的风光,仿佛看到自己为官员报效朝廷的雄心壮志。还有慈母瘦弱而又高大的身影,许多百姓期盼的眼神,黄河东去的浪花声……
孔宗旦就这样站着,天地处传来大团大团的嘈声,这是一群群魔鬼从地狱里逃了出来,危害人间。然而孔宗旦身体动都不动一下,那一刻间,与越来越近的魔影相比,仿佛天地间所有光明集于他一身……
风声更烈,声音呜咽,悲怆的声音却越来越高亢,最后形成一个主调,那就是正义,那就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yín,威武不能屈!
五月初八,叛贼再夺横州,宗旦被贼执,但是这条山东大汉始终不屈,大声骂贼,遂被贼杀害。RQ


 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泪

有光的一面,就有暗的一面,有好的一面,就有坏的一面。
相比于孔宗旦的壮烈,横州知州张仲回与押监王rì用表现十分懦弱了,得知侬智高大军前来,二人立即弃城而逃。事后朝廷也不怪,无法守,要兵无兵,要粮无粮,要墙无墙,即便狄青前去,也守不下横州这座小城。
侬智高始改天南国为大南国,号仁惠皇帝,大赦境内,册封百官。然后兵锋再次延伸,进入贵州,知州李琚弃城而逃,入龚州,知州张序弃城,入藤州,知州李植弃城。入梧州,知州江镃弃城。不过岭南再次出现壮烈的一幕。叛军兵力到达封州,封州更小,还没有横州面积大,更不用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泪说有城墙了。而且因为在岭南的腹心处,离广州近,老百姓从不知兵事。有人劝知州曹觐象其他知州一样,赶忙逃跑吧。
曹觐正sè喝道:“我乃国家守臣,贼至,有死而己,敢言避贼者斩!”
遂召兵士,很可怜,仅召集了一百来兵士,还不是正规士兵,皆是土兵,根本没有任何战斗经验,而侬智高手下已经达到数万人之众!就是这么大的悬差,知州不避死,手下更不避死。
都监陈晔引一百余乡丁、弓手迎击,是鸡蛋往石头上碰,一百人根本不可能战胜几万人,一战而败,兵将败走,曹觐被执,不屈而骂。侬智高有些心寒了,除了陈珙外,一路行来,自横山寨开始,寨主张rì新,邕州巡检高士安,同巡检吴香战死。张立等人不屈而死,其他诸官或逃走,但几乎无任何官员投降。
所以侬智高想令曹觐屈服,派人反复招降。且说,从我,得美官,付汝兵柄。以女妻汝。
曹觐不拜降,且骂道:“人臣惟北面拜天子,我岂从尔等而苟生耶!速速将我杀死吧。”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泪
侬智高犹惜不杀,将他关在船里,曹觐拒食求死,又将怀里的印章授其从卒,说。我要死了,你若能有生机,请将它献给朝廷。
见其不屈,侬智高害之,至死骂贼声不绝,投其尸于江,时才年三十五岁。
再入康州,康州知州是赵师旦。乃是赵稹的侄子,以荫补得官。也许正统的士大夫会对这样的官员讥讽嘲笑,但就是他。再次绽放出宋朝一些官员壮烈的风采。
叛贼既破邕州,顺郁水而东下,赵师旦派人刺探贼势,探子回来禀报说:“贼势太大了,诸州守臣皆弃城逃走。”
赵师旦喝道:“你也想我做这种贪生怕死的官员?”
斥候不敢言。
乃大索境内,得到侬智高的谍者三人,全部斩首。开始征兵,康州稍大一点,还有一个城墙,让他征得三百乡兵。比曹觐条件要好一点。贼兵前锋已至,赵师旦开城门出战,杀数十人,rì暮,贼兵稍去。
赵师旦返回城中,对妻子说道:“明rì贼兵主力会到达康州。我手中兵力太少,必不敌之,但我身为朝廷命官,不能逃跑。可你们不同,你们仅是我的家人,留下来是死,无益也。”
将州印交给妻子,让妻子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