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636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36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气象

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气象
祝各位新年快乐,老午在此给各位拜年了,祝贺大家新年新气象,家人平安,事业兴旺……李守贵以贺宋朝元旦名,来到京城。
西夏与宋朝盟约曝光,对西夏有利,但怕宋人恼羞成怒,似乎还是一个长时间的游戏,又没有书面文字,所以契丹至今并不知。郑朗热情款招,李守贵来,郑朗开心万分,此人比较好忽悠,与杨守素打交道太麻烦了,一番虚情假义的交谈后,不但客气,而且给足了面子。自从西夏人与郑朗打交道,几乎没有人能享受到郑朗这样的待遇。李守贵差一点不知道天南地北。
开始说正事。
郑朗思付了一下说道:“这样吧,明年三月冰雪融化,交通方便,自保安军到延州各条道路的关卡与堡砦一律放行,如何?”
“行,行,”李守贵激动地搓手。
若是杨守素在此,必会想到一些原因。不能太早了,若是西夏得到盐利,屯秃古斯的使者又没有离开,西夏食吃下肚子了,然后一抹嘴说俺没有吃,必然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拖上两个多月时间,西夏必与屯秃古斯搭成协议,受契丹之逼,屯秃古斯必将忠于自己的部族往西夏方向接近,以便相互侧应。到时候无论没藏兄妹怎么狡辨,也说不清。夏辽会因之而长久交恶!
也不能太迟,太迟侬智高有了动静,西夏人又会产生其他的想法,谁让宋朝快成了一块大肉,谁都想来咬一口,契丹、西夏,甚至后来的唃厮啰数子,侬智高,交趾。以及南方各地的生蛮。
李守贵手舞足蹈,郑朗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只要你们西夏对我朝没有敌意,安心称国主。我朝不会坐视你们西夏让契丹侵吞的。”
“郑相公,我一定将郑朗公的话禀报给太后。”
“谢了。”
“那敢,应是我们夏国谢谢郑相公。”
李守贵的话别当真,想要西夏对宋朝不产生敌意,那是不可能,谁让宋朝是周边所有国家眼中的大肥肉,羔羊。走了出来,郑朗望了望灰蒙蒙的天空,叹了一口气:“多象哪。”
chūn回大地,新的一年到来。
朝廷派西府宰相王尧臣、大太监王守忠、谏官陈旭,较庆历、皇祐以来财赋出入,凡金币丝纩薪刍之类,比在其数(金银计两,粮计石。草计束,钱计缗,丝帛计匹。实际有可能不足一缗,大约相当于一贯,八百文左右),庆历最高者一亿六千万多万之数,最高支出一亿八千多万之数,战争的原因。而原先只有一亿多一点儿,生生强行敛出四千万多,给百姓造成多少负担?
庆历战争结束后,国家开始休生养息,财赋收入逐年下降。一度降到一亿三千万(史上这次统计乃是皇祐元年入一亿二千六百二十五万一千九百六十四,又略有回温,灾害太多了,不得不增加赋税,而所出无余,全部用下去了。以此取一岁中数作为定式,作为国家赋税与开支参考数字。敛得不算重,可是国家多灾多难,虽民得到休息,可国家亏空越来越重。郑朗带来的收入增加,仅一亿三千万,是各项税务与史上相较,皆轻敛了许多),因为提前进行裁兵事宜,支出维持在一千两百万不足,这才导致三司略略有些盈余。支出最高的乃是庆历八年,大规模的裁兵安置,黄河决堤,以及其他种种,郑朗大手大脚地花,导致支出一度达到一千六百余万,所以三司再度空空如也。
随后辰光变好,皇祐元年;开支仅在一亿三千万,这是种种惠民政策出台情况下才有的支出,以及发放天下欠负,银行成本,否则更少。而收入在增加,达到一亿四千万,非是敛民,而是平安监收入、商税增加、市舶司规模扩大所增加的两千余万的收入,实际比史上少敛了近千万之数。皇祐二年因银行支出,救灾、水利等支出,仍然达到近一亿一千余万,收入却略略增涨。皇祐三年支出最少,仅一亿略多,收入达到一亿四千三百余万,主要是商税等增加更猛,平安监因分解契股,收入大约相当。
造成这结果,不仅是裁兵带来的效应,还有中书的高效,节约大量不必要的开支,郑朗多次节制了赵祯花钱的**。否则大量水利工程的实施,实际支出会比史上不弱多少。
仅是国家收入支出的情况,银行单独成司,第一年初设,没有分红,今年会在五月分红,还会产生大量收入。抛开银行的不算,象这样继续发展下去,一年国家收入抛去开支外,能产生三千余万的节余。实际三年国家有了六千多万节余,相当于缗钱五千多万,分别流入三司与内藏库。
王尧臣在朝会上将情况一一禀报,然后用仰慕的眼神看着郑朗。
这仅是郑朗实施了他部分想法,若是全部实施下去,会使国家富到什么程度?
大殿里鸦雀无声。
诸臣只知道这几年来,国家大治,但不知道大治到这种地步,而且国也不泰,民也不安。有王则之乱,然后连续四年国家多灾多害,居然还能取得这种奇迹。
一个个用敬畏的眼神看着郑朗。
郑朗默不作声,看上去很美,一旦自己对南方大规模地用兵,马上这些积余会一一消耗。
若是对西夏用兵,还得准备更多的钱财。
赵祯问道:“诸卿,有何言?”
有了钱,但钱太多了,应当怎办?
庞籍说道:“陛下,虽国家盈余rì多,然百姓有盐茶矾酒之苦,承担税务仍然很重,各地都是极其贫困的百姓,望陛下继续轻徭薄敛,善政于民。”
“准奏,诸卿,看看哪里需要轻免税务。朕会着两府草拟陈奏,一一执行之。”
大殿里一片议论声。
郑朗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虽国家略有盈余。然南方有jǐng,西北与北方终是国家心腹大患,不可不防也。庆历数年战争,用费达到一亿多巨,故我朝屡屡有捷,却不得不中止也。一旦一方有事,这些积余会迅速消耗一空。若是陛下有意善政于民。请减免两项苛政,一是头子钱,太祖时曾于百姓纳税时征头子钱,一半纳官,一半供本州公用,始至今天,已发展为官员请领俸薪、商人请买榷领,都要交纳轻重不等的头子钱。故臣以为要逐一免去。”
商人与官员受害不深,主要是贫困的老百姓,这是一项两税外延伸出来的附加税政策。
当然。官员也有损失,郑朗前面一说出来,后面许多官员附和。
“其二便是加耗,各地名目不一,有耗米、仓耗、省耗、官耗、秤耗、脚耗,征收比率十分混乱,庆历七年,广德军岁额苗米,在国家之初时,系津搬赴宣州水阳镇送纳。其后,人户为重湖阻隔不便,乞就本军仓纳,乃于正苗上每斗出耗米三升七合,充宣仓脚乘之费。诸路百姓输赋纳税,已是太半之赋。再纳三七耗,百姓如何度rì?江西诸路又明文规订百姓纳米一石,必须交纳耗米一斗,往往重敛者另加一斗,有的贪吏居然一石加一石,以致民不聊生。比年来所在漕司抛桩者为明耗,州县暗桩者为暗耗。廉吏确实将它上纳朝廷,以助经费,然多为贪吏,以入公库之名入私人腰包。臣以为需宣诏废罢天下任何一名目之加耗,以活百姓。”
这两个名目减去,国家收入也不过减少几百万,但实际执行下去,官吏在加耗与头子钱上不能动手脚,必须转移到其他项目上,或者直接贪墨,会使两税收入减少一千万之巨。或者索xìng将两税一起废除,那么会出现一个巨大的黑窟窿。就象赵祯以前那项让盐利于民政策一样,国家让利一分,到了地方上却需财政五分,甚至十分,几十分。
两项政策执行下去,国家会减少多少两税收入,不得而知,然而赵祯说道:“准。”
随后诸臣又上奏了一些宽政之策。
中书开始商议,有的能采纳,有的不能采纳,但即便是择出部分的采纳,也会使国家收入减少一千多万,甚至逼近两千万。当然,老百姓会更松一口气。
善政,新年新气景,一条条善政的诏书下达,全国百姓欢呼雀跃。
以至观灯时,站在城楼上,看着因为种种善政,对朝廷感谢万分,全部伏拜的百姓,赵祯很感动的拉着郑朗的手,说道:“郑卿,你是朕的王猛、管仲。”
“陛下,臣只想做陛下的张良萧何,房杜,而非是管仲王猛唐宋(指符坚、齐桓公与唐玄宗三帝最后下场不好)。”
契丹四位贺元旦使也用艳羡的眼光看着这对君臣。
中书一口气出了近十条善政,轰动天下,随着去年一年产生三千多万节余的消息也传出去。
许多文人墨客为盛世到来, 书写诗篇。又有一些杂剧歌咏盛世辰光。百姓也感动万分。若不是迫于西夏与契丹之逼,宋朝几乎成为一个梦幻般的国度。
四位契丹使者心中感到很可惜,此子终不为契丹所用,否则这个辰光便是契丹的了。
美好的新年到来。
接着全国xìng的大比,重文也要兼武,对此郑朗没有多做辨解,只做不说,以免引起争议。
第二次大比,因为财政原因,规模比第一次更大,赵祯遮遮掩掩的,询问郑朗能否多增加一些新禁兵。毕竟庞籍再次裁减,裁得狠了,禁兵数量已经不足六十万,让他心中一直没有底气,且南方可能会发生变故,不得不提前防备。
郑朗同意,不但南方有事,战役规模会比史上庞大数倍,另外一直采纳用工代赈的方式救灾,从源头上堵去冗兵重要的来源,但原有禁厢兵会逐年老去,一一裁减出去,兵力太少了,郑朗自己也不大放心儿。六十万,或者六十万略多一点,厢兵在三十万,再配以一部分土兵、乡兵、蕃兵。地方上的保丁、弓箭手与壮丁做为补充,这就是郑朗的心中宋朝标准。
在禁兵这一块,基本超额完成了任务。然而战争到来,禁兵仍然是主要兵源。太少了,他也不大放心儿。默许赵祯从这次大比中增加了一万一千余名厢兵、保丁、弓箭手与壮丁、土兵、乡兵,添加到禁兵当中。
郑朗又在暗中调动一些兵士前来京师集合。
这些兵士未必最勇悍,但他们都有一段旅历,平安监于海外拓展,抵御当地的土著人之害,这是好听的说法。往往也用他们抓捕土著人做奴隶。与西方人相比,宋朝做得不是很血腥,这是一个文明的国度,郑朗自己也一再下令,勿得残迫太狠,在适度的时候给之善待,教导他们种植、建造房屋,赐给衣帛工具。适当的剥夺他们剩余价值,同时也给他们一条生路。事实相比于原前这些土著人刀耕火种,甚至将自己死去的亲人当食物吃下去的生活方式。不算太苦,还要变得好一些。
但下面未必能执行之,一些矿藏附近管事做法太于酷厉,土著人自己不服,时有战争,因此,往往一年需要大量兵士驻守海外,多者达到近两万人,少者也有近万人。有海上的风险,热带气候。陆续有死亡牺牲,所以给予了丰厚报酬,仍有许多兵士不愿意前去。去的兵士皆是家中居于弱势的,强行摊派过去。朝廷为了善待,也多是三两年一次轮调。
征调的就是五万这种轮调回来的兵士,大半是禁军。小半是厢兵与各地壮丁、弓箭手。再次将这一万多名壮丁、厢兵与弓箭手充入禁兵。厢兵如愿以偿,让郑朗下降为三十万以下,不过禁军再次增至六十二万人。依然还是一个能承受的范围。
这些禁兵先后调入京城,却有大用途的,一是他们或多或少能适应南方酷热的气候,大多数有过在热带雨林、山林作战的经验。还有其他相似之处,相比于南方诸生蛮,海外各地土著人有许多不同之处的,人口更少,武器落后,不过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善长攀援、密林中跑动、军队分散等等。这种作战方式与北方战场上截然不同。
让其他北方禁兵前去南方,未必能适应,但这些兵士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赵祯惊讶地问:“郑卿,难道你早猜到这一天?”
郑朗摇头:“陛下,臣也不知道,直到侬智高数次图谋不诡,臣对南方担心后,才想到这部分的兵士。”
说到这里,心中很惭愧,侬智高谋反,他来到宋朝就知道了,可是平安监成立了十几年,自己一直就没有想到,更没有着手平安监于海外多有交战,而配之针对xìng的实战训练。直到前几个月,郑朗想到了派兵前去南方,才想到这支军队。
但还不是利好的消息。
南方虽是心腹大患,然而远没有西夏与契丹严重。
接着传来的才是好消息。
得到宋朝的支持,没藏兄妹胆气壮了起来。至少他们更相信李守贵,而非是杨守素。
与屯秃古斯使者搭成协议,并且暗中派出一万兵士,潜入屯秃古斯部,与心里对契丹不满的大酋长兀里得、喘只葛拨里思等人,对豁得刺发起突然攻击。
豁得刺不备,数部大军到了他们部族几十里路外才得知,匆匆忙忙之下,不及备战,一战而溃,豁得刺与其弟斡得带着妻子儿子,逃出契丹。屯秃古斯与兀里得等人迅速将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