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530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530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啊狼牙村,再迅速折回来。
看了看沙漏,来回才一个时辰。真的不远,仅四十几里路,顶多五十里路。若是斥候骑快马打探,速度会更快。
郑朗看着沙漏,心中异常悲愤。
非是如此的。
为了遮丑,这段壮烈的历史被一些人掩盖住。
杨业之所以如此,是用自已为诱饵,将耶律斜轸诱入陈家谷,伏兵四起,他又与契丹人激战了半天,契丹兵士成了疲军,那么必然反败为胜。但来到陈家谷居然……于是杨业这才抚胸大哭,连死都不怕的人,何必要哭!
就是撤兵,也要派斥候看一看,真的不远。杨业也没有游离于斥候侦察范围之外,四十几里地,又有大道通达,对于斥候来说,又算什么?为什么潘王二人撤退时,不派斥候看一看,真的不需要多长时间。
契丹的官员已经闻讯赶到。
郑朗正在祭拜杨业。
契丹人起重英雄,杨业的事迹还是从契丹传到宋朝的。一个个默不作声。
拜祭后,郑朗写了一封信,让侍卫送回雁门关,让张亢带给赵祯。赵祯看后久久不语。
也不会真的翻案,很麻烦的,过了大半天说道:“赐杨家一千匹帛,一百万钱。再替朕查一查,杨家还有什么后代。”
杨家的后代很多,非是象杨家将里写的那样,战死的仅有一个儿子杨延玉,其他几个儿子活得好好的,还有一个大将叫王贵。后来还有一个有名的王贵,乃是岳飞手下大将,正是此人出卖,诬陷岳飞罪名,才使秦桧找到借口将岳飞下狱。两个王贵,天壤之别。
陈执中说道:“陛下,臣怕郑朗此行,会激怒契丹。”
还没有出使呢,先拜祭杨业,未免有些不大好。
赵祯摇头,说道:“陈卿,你不懂,郑朗是在向朝廷示意,杨业是榜样,即便是死,他也不会投降契丹人。”
大殿里一片安静。
但赵祯的话几乎都能相信。
自去太平州湖上处理纠纷时起,郑朗就胆大包天,到了西北,更是身临第一线,向我开火吧。赵祯说完叹息一声。象这样的良臣终是太少了,若是大宋再有十个八个的,何愁宋朝不强大。
再看看境内其他官员,往往几十名盗贼一来,吓得开门投降。不能比啊,一比会吓人一跳。喃喃道:“太宗对杨业恩宠,杨业以死相报,未免太过惨烈……”
他不希望郑朗也发生类似杨业的事。
然后看着北方,这一刻,他有些痴了。
赵祯也猜对了,但郑朗还有一个用意,赵祯没有猜到,郑朗也怕,石介都死了,夏棘还能诬蔑他逃到契丹去。自已去契丹,想脱身,得要很长时间,天知道朝廷这群妖人们说些什么?三人言虎,到时候黑白颠倒,自己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李陵?
信送走,这才与朔州契丹官员说话。
朔州的知州小心地问:“郑相公,怎么从雁门关出使我朝?”
不对啊,也不合规矩,朝廷派了接待使,但接待使去了幽州。
郑朗答道:“在下对杨业十分敬仰,这次出使北朝,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所以特地绕道代州,过来看一看杨业战死的地方。”
诸契丹官员默默不语。
郑朗徐徐再次返向朔州,两国和平多年,什么仇啊恨的,渐渐化解。况且多是汉族百姓。随着种种小道消息传扬,契丹逼迫寒朝交出郑朗,有可能郑朗会重用,于是郑朗的事迹在契丹境内广为流传。
传得更邪。
能与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相比。
城中的百姓万人空巷,一起挤集来观看。
其实有什么好看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要么有什么不同,一身白袍。这也是创造着两国史上的一个特倒。是丁忧期,郑朗辞去所有官职,严守着儒家丧礼。


 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

韩知古早年被俘为奴,契丹倾向很严重。发达还是自韩德让起才开始兴旺的。更早的是韩延徽家族,未入契丹之前,曾为幽州观察节度使,其父韩梦殷累官蓟儒顺三州刺史,就活动在幽州一带。所以韩延徽入契丹后,事仕四朝,颇受重用,其子孙兴旺发达程度一点不亚于韩知古家族。
刘家曾是唐朝卢龙节度使刘怦后代,其子刘守敬见中原战乱,与赵延寿一起投降辽国。其家族也显贵一时,有数子娶契丹公主,为驸马都尉。最荣光的先是刘景,后是刘六符。
马家便是石晋朝青州刺史马胤卿后代,辽太宗举兵灭晋,其人不降,辽太宗义而释之,迁其族于幽州医巫闾山,从此子孙事辽,最有名的是马人望,一度为参知政事,南院枢密使。还有一家,马直温家族,其世族居于此地,雄居燕蓟。所以让后人无法分清。
赵家的赵思温曾任后唐平州刺史兼平营蓟三州都指挥使,降辽后因为其英勇善战,颇受契丹器重。
这本来没有什么。
但契丹境内不是采用宋制,而是继续保留唐朝制度。也就是一个大家族,庄下有许多部曲与客户,实际就是奴隶。连同客户在内,都没有人身自由。主人可以任意笞打买卖部曲、奴婢与客户,甚至决定他们的生死。
而东家自己则拥有无数庄宅田园、奴仆人户,牛驼车马,不能知其数,至于所藏的黄金白玉、珠犀佩带、器合衣物、玩好之具,用筹都算不过来。契丹朝廷无奈,做法太过份了,派人清查隐户,屡屡不得。逼得没有办法,不敢过份得罪。若是这几大家族率民投降宋朝,幽云十六州都保不住。一度让马人望去查,你是马家的人,不易得罪他们。马人望不傻,敷衍了事。
有自耕民,少,税务重,负担更重。生活未必比那些客户强多少。
为什么这些部曲与客户不反抗?
这是自唐朝以来就制订下来的制度,习以为常。宋朝制度颇为人道,可百姓哪里知道。
这几大家族与契丹权贵形成密切的联系,契丹兴他们就兴,契丹亡他们就亡。因此,赵匡义率兵收复幽州。几大家族带着部曲与客户配合韩德让,浴血奋战,使宋朝不得收复幽州。
这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想破解,有点难,但找出原因所在,迟早必会找出办法解决。
一行人来到西山,在桑干河边扎下大营休息。
夜色降临,听着外面的山涛阵阵,郑朗久久不能入睡。马上就到了幽州。
对于宋人来说。幽州是伤是痛,但对于郑朗来说,却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郑朗对郭逵说道:“仲通,我看到一件事,看看你有没有方法化解。”
“相公,何事?”
郑朗将心中想法说了一遍。
“郑相公是想策反这些部曲与客户?”
“策反那有那么容易?我是想让这些部曲与客户对宋朝产生向往。若是如此,我朝有机会收复幽云十六州时,他们反抗就不会激烈。若没有这些部曲与客户壮丁的配合,仅是那些大家族。他们能调动什么人手?”
“恐怕不易。契丹对我朝防范严密,也不能派斥候前去这些庄园游说。一是不信,二是前面游说,后面就会让契丹人抓起来。”
“假如商贸数量更大一点呢?”
“郑相公是想让这些商人亲眼目睹,让他们自己传言?”
“我是这样想的。”
“恐怕也不行,边境因为战乱不休,百姓生活很苦,以前幽州旱灾,我朝为了友好,接纳部分百姓来投,对他们救济,等旱灾过后,又将他们送回契丹,也未见得功。悬差不大,诱惑力不足。除非河北河东百姓也象杭州那样富裕,那才会产生吸引力。”
不可能的。
那样的话,宋朝早进入资本主义。
“仲通,你可有其他良策。”
“大约难,一路你与刘六符交谈,属下在旁边也听到一些,契丹对这几大家族十分善待,从上自下的策反,根本行不通。”
“我也未想过从上往下的策反。”郑朗道:“慢慢来吧,反正不急,想收复幽云十六州,朝廷必须小心经营二十年以上的时间。”
“还要良政,否则一旦开战,契丹必与我朝鱼死网破。”
“是啊,”郑朗躺在床上郁闷地叹了一口气。他有把握歼灭西夏,但对于收复幽云十六州,心中却没有半分把握。
风声更急,松涛阵阵,一会儿俩人进入梦乡。
……
辽兴宗河曲惨败,心中羞愤,元旦后带着大军从长春河,跃马混同江(松花江),看到契丹来势汹汹,临近的蒲卢毛朵(生活在长白山北部,习惯将蒲卢毛朵、长白山部与图门江入海口附近的为(氵岁)貊部称为东女真)数部来降。
辽兴宗这才满足了虚荣心,退回长春河。
听到郑朗应当前来,十分高兴。但没有指望马上让郑朗投降契丹,与诸臣商议。最后想出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使郑朗入彀。
然后率大臣与士兵离开长春河春捺钵的地点,迅速南下幽州。
也不仅是因要隆重对待郑朗,还有一件事,他也不得不南下,正好也用来对付郑朗的。
来到幽州城,已经是阳春三月,春满大地,原野生机昂然时刻。
幽州群臣出来迎驾,辽兴宗就问道:“宋使呢?”
现在还不能称呼郑朗是自己的大臣。
“他在国子监开讲,”萧惠答道。
南人就喜欢这一套,辽兴宗心中道。其实他本人也喜欢这一套,说:“带朕去看一看。”
契丹为了安抚境内的汉人,于五京比设了国子监。南京的国子监规模是最大的,幽州也是契丹最大的城市,人口达到四十万,放在宋朝也是一个大型城市。
郑朗就在国子监最大的学堂开讲,听者如山。里面的人无法坐,只好站着,连外面窗户上都趴满了人。听到得意处,一些儒生摇头晃脑。确实,双方在儒学造诣上相差太大。
有的人听到入味,辽兴宗到来,也没有听到,两耳只是集中在室内。
郑朗却听到了。他从学堂里走出来,行了一个臣子礼。对此郑朗不在乎,只要能收复幽云十六州,让他下跪又有何妨?实惠才是郑朗最看重的。
辽兴宗很满意地看着他,说道:“郑卿,你我神交已久。”
他手下偷了郑朗的字。与他无关,郑朗又写了一些词与字送给他,算是有点神交。
“陛下,不敢。”
“朕问你,河曲一战,你是不是有意让朕与元昊两败俱伤?”时至今天,契丹君臣皆产生怀疑。这样才对宋朝有利。然后又看了看郭逵,不满地皱了皱眉头,干嘛让此人做副使。这不是存心恶心俺吗?
“陛下,非也。河曲一战前,臣在丁忧,按照古制丧礼,只能谈丧事之内的话题,其他话题皆谓不孝。”
“是也,是也,”刘家一位长老连连额首。
辽兴宗冲这个长老翻了一个白眼,又看着郑朗责问道:“那你为何派郭逵来朕军营?”
“陛下。此战与臣并无关系。乃是张亢在代州听闻陛下与元昊大军陈列,激战随时能爆发……”说着走了几十步。来到门外,其他人会意,没有跟上,毕竟要给辽兴宗留一点面子的,郑朗这才说道:“张亢分析过,陛下虽以君伐臣,占据道义,可占的面不大。之所以伐元昊,原先是想替我朝逼迫元昊请和。元昊与我朝已搭成和议,陛下再出兵,在此上失去道义,使西夏兵士成为哀军。交战之所位于沙漠地带,风沙无情,对北朝大军更为不利。陛下又起轻敌之心,但心陛下有失,写了一封信给我。我这才写信给我朝陛下,托他安排人手,以防万一。倒没有想到陛下真的大意了,特别是元昊亲去大营请降,西夏散漫,根基不深,一旦陛下于军营中将元昊擒下,以君擒臣,再将他安排到中京或上京担任官职,对元昊不算委屈,又占据大义,西夏群龙无首,必然大败。可谁能料到这些呢?”
辽兴宗让他说得无话可回,黯然道:“朕是失误了。”
“陛下,胜负乃兵家常事。贵国虽为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度,可及唐朝否?”郑朗忽悠道。这次来契丹,就准备拼命忽悠这个小皇帝,而且以这个小皇帝的心软与中等智商,也比较好忽悠。相反,想忽悠赵祯却很难。
“不及。”辽兴宗老实地答道。若唐朝不衰落,哪里容得契丹立国成功?


 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

看了看小皇帝的表情,郑朗于心有些不忍。
不管怎么说,这个小皇帝对大臣对百姓还是不错的。弄不好,若是他再去讨伐无昊,若大臣不进谏,无昊来降,他依然还能将无昊放走。迅速将话题转移走,进入下文。
下文则是六段很短的故事,周天子派使臣宰咀来归鲁惠公与鲁惠公儿子仲子之丧。但周天子闹了一个乌龙。鲁惠公乃是春秋一个很有作为的诸候,鲁国离周朝王都不算太远,一直与周王室保持着很关近的关系,但鲁惠公很早便死了,周天子使节来得太晚,不当,不符合丧礼。另一个乌龙更大,鲁惠公在世时,立太子姬允,可惠公死的时候,姬允还很小,于是庶长子先行摄政,左氏春秋便是从这一年拉开帷幄,开始撰记。周天子有可能就因此误解,以为姬允已死,否则怎么会让隐公继承候位。
其实这是鲁国大臣的意思,也是按照周礼,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暂时将国政交给隐公管理。等姬允长大后隐公还政。后来隐公留恋不舍,导致身死。姬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