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514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514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笫路⑸绾瘟说茫
范仲淹与富弼、韩琦协商,起草答书,元昊派人至阙,名体稍顺,虽戎人难信,也可以权宜。如翻覆未宁,当择节制之帅,若和好且合,派镇抚之才,经度边陲,以防来患。元昊心意还没有摸清楚呢,这个镇彼西方的人不便产生。
新政之初,说几月天下大治,可现在民力困敝,财赋也没有好起来,甚至连商税不敢逐步减回原来的税率,其他诸税一样没有少,老百姓继续过着苦逼的生活。
其中还有郑朗的调节之功,否则天下更困。为什么?
范仲淹逼得没有办法,只好说,臣等议之,国家革五代诸候之暴,夺其威权,度支财用,赡养天下之兵。这才导致时间越长,赋税越重,边事一起,调率百端,民力愈穷。农功愈削,水旱无备,税赋不登,减放之数,动辄百万。不能怪俺,要怪俺两位祖皇帝的制度。还不敢明说,含蓄地推卸责任。但当初说过话的,能解决。于是说出解决办法,选举良吏,务本安农,修水旱之防,收天地之利。严著勉农之令,使天下官吏专于劝课,百姓勤于庄稼,数年之间,大利可见。又山海之货,本无穷竭。但国家轻变法令,深取于人,商贾不通,财用自困。朝廷须集议,从长改革,使天下之财,通济无滞。又减省冗兵,量入以出,则富强之期,便有望矣。
终于认识了要从长改革,不可能几个月天下大治。
也看到裁兵会节余大量费用。可关健如此大规模的裁兵,甚至包括诸多法令,如何善后,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无关,即便有关系,他们仅提出裁兵,然而按照他们那种方法,赵祯可不可能同意大规模裁去这么多老弱病残兵士?
宋朝税赋收入在转移,庄稼仅是一个方面,从农民身上剥削,终是有限的。再者,各项法令条款呢?
赵祯看到这个答案,生生气乐了。
没有比较不知道,也许只知道不满意,但有一个比较,就能清楚看到他们缺陷在何处。看看一个两税法,再三的平衡,配合于种种细致的法令条款,甚至都利用他这个皇帝。不怪,为了国家,那怕是他这个皇帝也能利用。这才是变革之道。但范仲淹算是什么答案?
士兵是很多,这次裁得狠,仍有一百零几万庞大的军队,若是将保丁,以后的土兵再加上边境的义勇与弓箭手算上去,还要加上近六十万人。宋军在陕西表现不错,可看看去年起义时的表现,又打回了原形。
这个答案郑朗也说出部分,精兵,练兵,嘉奖,择将才统之。
韩琦与范仲淹只好再奏,陕西八事,修完边寨,土兵愿意守寨移为边军,土兵冗弱减放归农,东兵入次边以就粮草,有事宜赴边,缘边弓箭手筑堡居住,差人看山川要害,兵二万骑三千备攻战,夺敌横山要害之山,据险修寨。又奏河北五事。
有的赵祯也同意,有的赵祯狐疑,但为什么到现在才说?
将臣不和,郑朗说得更清楚,是文臣无法无天,产生的结果。但让范仲淹扯到许怀德与张亢上,将佐当中,性情不类,爱恶相攻,全部主帅抚遏,随才任用,使各得其所,则怨恶不生。故长帅之才,不敢轻易选用。与文臣没有关系,全是武将的错。
赵祯看到这里,再次气乐了。
最后一条,躁进之徒,宜塞奔竞,就是直指君子党本身的,范仲淹没有办法回答,只能往别的地方扯,躁进怀贪之人,何代无之?朝廷辨明而进退,如责人实效,旌人静节,贪冒者废之,趋附者抑之,则多士知劝,各怀廉让之心。赵祯说的是躁进,让范仲淹引到贪污与附炎趋势上面。
这篇答文呈上去,赵祯会不会报?
不报,范仲淹隐隐觉得不妙,于是又奏到,陛下手诏问,合用何人,镇彼西方?两府已奏人选呈次,若陛下怕有万一发生,罢臣参知政事,知边上一郡,带安抚之名,足以照管边事。
还是不报。
六月的京城,一百多万百姓,以及几十万禁军,连带他们的家属,挤在这座城市里,几条发达的水系,更使水蒸汽浓烈,又热又闷。
下值回来,江杏儿打来井水,郑朗匆匆忙忙冲洗一把,这时候他又怀念起前世有空调的生活,没有空调,最少有一个电风扇。郑苹带着三个小不点在吃甜瓜。几个娘娘早热得受不了,逃回老家。
四儿拿着团扇,替郑朗扇着风。
郑朗说道:“四儿,你跟了我十几年时间,一眨十几年就过去哪。”
“那是奴的福份。”
“错,是我的福份,”郑朗说道。喝了一会儿茶,一颗心才定下来。
刚要准备用餐,韩琦闯了进来,坐下来问:“行知,陛下为何要询问五条?”
“陛下的心,我哪里知道?”
“你常进迩英阁替陛下开讲,应有风闻。”
“稚圭,你昔日也做过谏臣,所谏之事十之不离**,为何?虽祖宗家法许言臣大胆进谏,故有风闻无罪之说。但言臣弹劾百官错失,监督朝政误漏才是本职,难道风闻是本,后者是末?”
“陛下……”
“陛下的心意我不知道,但风闻二字绝不会从我嘴中说出来。况且西夏与契丹交战在即,一旦战后,无论谁胜谁败,我必须前去契丹。契丹让我出使有何用意,你不是不知。此去生死两茫,我不做提前准备,当真呆在契丹做第二个苏武?还有国政,又要开讲,著书。那来的时间想其他的?”
韩琦没办法了。
不过此人颇让郑朗头痛,又说道:“陛下的心意我不知,但稚圭,你想一想,一个小小的水洛城,便阄成这样子,陛下心中会怎么想?还有呢,仅是一个座桥,便将孝道抛之脑后,陛下又怎么样想?若是新政以来,不象去年你们所说的天下大治到来,可略有成效,又会让陛下心安。现在呢?”
“师鲁已贬到晋州。”
“水洛城之事,我不想多说,稚圭,既来之,请在我这里用晚餐吧。”
郑朗话音刚落,忽然外面狂风大作。
“好凉快,”郑苹与郑航高兴地跳起来。郑朗说道:“主不留客天留客,稚圭兄,不用拒绝了。”
江杏儿在边上偷乐,说:“官人,韩相公,你们不怕那道诏书啊。”
“君谟做的好事!”韩琦气愤地说。若没有这道诏书,大家坐下来协商,那怕就是谈判,也不会发生这么多事。
郑朗微笑不语。即便没有这道诏书,韩琦也不会与范仲淹做妥协。
大团大团乌云涌上来,电闪雷鸣,一场六月的暴风雨便到来了。
对这位韩相公,崔娴也防着,怕这个大先生生气,刻意多准备两道精致的小菜,端上来。韩琦又说道:“行知,托一个底儿吧,陛下对新政态度如何?”
“陛下怎么会对我说,我又不是内侍,又不是嫔妃。即便是内侍嫔妃,陛下也不将这等大事随便乱说的。但一月前,我便对希文兄说过,新政必败。这是我的揣测,与陛下无关。”
“希文误我,早知道我不回京师,留在陕西。”
郑朗愕然,是你害了范仲淹,还是范仲淹害了你哉?噎得郑朗都不想说话,正在这时,他家中一个谦客进来禀报,说道:“相公,大事不好,刚才一道雷击中灵宝塔,灵宝塔整座塔生生被轰塌陷了。
韩琦大惊,手中的酒盅跌落地下也不知…···


 五百十九章 相欢(上)

灵宝塔被雷轰倒,不过是—个小塔,但在这时代,便能化作。个大事来解说。并且君子党用的最多。
此时皇上正对新政产生怀疑,若为小人所借,必会发生大事情。郑朗看他担心的表情,心中微微—笑,心里想到,人家才不会与你玩天象呢。
不容易玩的,这群人文章写得太好了,嘴巳功夫太厉害了,象夏棘这样的聪明人,才不会做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
最大的危机即将来临,不知为什么,郑朗居然无动于衷,甚至期盼它早点发生……
余靖率先出手,朝会上进奏,说了很多的话,滔滔不绝谈了—个多时辰,其实郑朗发明了牙刷,已经开始流行,还分成许多种类,好的鬃毛加上玉柄,能卖好几贯钱,差的仅是十几文钱。已经形成—个小小的产业。
因此朝堂议事比原来空气味道好,否则几百人呆在—些,唾沫乱飞,空气质量很糟糕的。有时候逼得无奈,吃糖炒板粟,美其名曰香嘴。
不但各个大臣多用,皇后里的妃子也在用,连民间—些百姓也陆续地使用。随着就有商家发明了香嘴药,不是牙膏,而是用各种药材制成的刷牙药剂,也有贵的,也有贱的。没有钱的百姓,直接用盐代替。
若刷得仔细,再用—些名贵的药材做牙膏,不但嘴中不臭,有时候还能“满嘴喷香”。
但余靖有—个坏毛病,不喜修饰,连衣冠都不注意,况且刷牙。也许刷的,大约好几天刷—次,反正刷得不勤快,正好天又热,唾沫星往赵祯脸上直喷,喷得赵祯想要呕吐,听完了立即宣布散朝入内后对妃子说道:“朕被—臭汉薰杀,喷唾于吾面上。”
快替俺打洗脸水来。
但也不怪。
余靖说了这—大长篇,主题思想便是陛下虽能勤俭修德,感动人心但做得还不够好,所以上天示警,雷塌灵宝塔。与俺们君子党无关,与新政无关,要错便是你皇帝的错。先将其他人嘴巳堵上。
看到皇上对君子优待如此,王拱辰还是不敢出手。
太年轻了。
但有—人知道尖候到了。
有怨的报怨,有仇的报化……
这个人不在京城,而在大名弈夏竦!
郑朗隐隐劝他放下恩怨但没有多劝。毕竟夏蛛与吕夷简不同两方对干了十几年,仇深似海,夏球真的很冤枉,载培提拨过庞籍,好水川兵败后韩琦势危,夏竦首倡公言,替韩琦说了公道话,替范仲淹做过种种辨解与郑朗关系良好。君子党几位首领,除了富弼外,几大首领多少受过他的恩惠。或划分他也算是君子党的人吧。然结果……
但他智慧远虑,没有硬干,对时机把握更是让人发指。
—直暗中派人在京城注视。
正好石介写了—封信给富弼,责以行伊周之事,这时代信便是文章,写得不错,士大夫就会拿出来让人观摩学习。不仅是信,还有文章,诗歌,例如王安石—个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没有写好,—直改,改了—个月,终于改成绿字,这首诗蛮好的,这才拿出来让人看,便流传出去。石介是文章大家,这封信写得也不错。
富弼也没有想起来,让人观摩,于是传了出去。让夏棘隐秘的用重金购买回去。只是—封信,宋朝买字现象很严重的,富弼没有在意。大问题便来了。
夏辣家中有—个婢女,也是小妾,小妾在他家中只能算是婢女,没有地位。不过她与江杏儿—样,写得—手好字。夏球便让此女观摩石介书法,他自己又是—个大才子,从旁指教。过了很长—段时间,此女写的字与石介的字相差无几,唯妙唯肖。这才让她专心练习—个字。
最后将伊周改成伊霍。
伊便是伊尹,辅助商王朝灭掉夏纣,商汤死后,太 子太甲副庸,伊尹将太甲流放到桐宫三年,让他反省,直到看他改邪归正后,才接回来重当皇帝。周便是周公旦,武王灭商后很早便死了,周公旦辅佐年幼的小皇帝,—面饱受谗言,—面将内部叛乱全部解决,重新给小皇帝—个花团簇簇的大周王朝。伊尹做法略有争议,周公做法却得到历代统治者欣赏的。
这两字联在—起,绝对的没有问题。
关健周改成了霍,霍便是霍光,是贤相,立三帝,废—帝,很长时间曾独自把持朝政。即便汉宣帝即位,在霍光活着的时候,朝外宫内,也被压制得暗无天日,比傀儡还不如。所以汉宣帝在霍光死后,诛杀霍光全家。
伊尹是统治者小半个恶梦,虽做了不臣之举,但没有废掉人君。那么霍光便是统治者最大的恶梦。如果霍光做光得到认同,以后任何—个大臣也可以用人君无道,任行废立大事。国家也就乱套了。
仅改掉—个字,会造成什么后果。人君好,你们辅佐,人君不作主,赵家子孙多着呢,将赵祯废掉,再换—个有作为的人君上位!
信改好了,夏竦—直没有动。
直到赵祯五问,灵宝塔倒掉,夏棘这才从大名府将这封修改后的信用飞书递给赵祯。
赵祯看后,依然不语。
这次沉默便很玩味了,不管怎么样,这是—件大案子,必须派人查,是夏棘伪造的处罚夏竦,是石介写的,那么追究石介与富弼的责任。
但赵祯偏偏不说话。
富弼早朝散后,对郑朗说道:“行知,请替我辨解。”
郑朗是中间派,说话才有权威。郑朗看着他焦急的样子说道:“彦国兄,当初夏球被天下唾弃,谁又替他辨解过?”
“行知辨解过。”
“我那算什么辨解,只说他有吏治之才,在德操上同样不敢说,怕落得与夏棘—样的下场。没有当初结的恶因,那有今天的恶果。”
富弼很沮丧。
实际君子们猖獗的做法,也让他失去信心,在水洛城事件中,富弼同样也消失了。
“彦国兄,对于你来说是—件大事,但对于陛下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