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504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504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听闻,有功劳啊,也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再次转到宜州,让知州冯伸己处理。冯伸己是冯拯的儿子,也算是一个良吏。接到通知后于是将他喊来询问,你立下什么功劳,如实禀来
区希范开始胡说八道,认为俺是京城派来的,胡说没有关系。可不要弄错了,人家老冯出身也是一个豪门,岂是你一个小小蛮子所能欺骗的。听到一半,冯伸己便知道他多半是妄言,派人下去核查。结果全部在胡说,根本没有那些功劳。这定下来触犯律条了,冯伸己将其交给全州,由全州官吏监管其人。主要有功名在身,不大好处理,否则将他杀了也就没有今年的事。
不久后区希范从全州潜逃回乡,心中更加不服,又久在军中,看到宋朝南方军队怯弱,与其叔叔蛊惑白崖山酋蒙腥与荔波洞蛮谋乱,组织武装暴动,计划夺取广西一方,建立大唐国。经过筹划后,设坛筑台,杀牛祭天,举行仪式,建制称尊,拥戴蒙捏为大唐国皇帝,区正辞为奉天开基建国桂王,区希范为神武定国令公桂州牧,廖陈为游奕将军,蒙擂为雷行将军,区世庸为飞天神圣将军,大小官员一共三十几人,向北叩拜,以表示受天命讨伐宋朝。
起事的地方在贵州,很偏,宋朝官员依然不知道。今年正月中旬,区希范率五百余将士,打着旗帜,一举攻破没有惊备的环州城,劫取州印,焚其州库,在环州城组建武成军,继续向西北进发,连破带溪镇宁州,普义寨,队伍迅速壮大一千五百人。
赵祯接到南方消息时,区希范已经攻破宜州城。这让赵祯感到老天都要塌下来,怎么麻烦一直不断?自春天起,水洛城他与郑朗一个态度,他是皇帝怎么着,一旦插手进去,弄不好同样两面不讨好,一身臊,但江淮旱情在加重,狄青去了桂阳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又传出宜州出现蛮叛,似乎规模不亚于桂阳蛮。这是怎么啦?朕扪心自问,这个皇帝做得并不差,于是苦思,不知道他哪里做错了。
来到都堂,郑朗说了一句:“陛下,比如大家族,有很多子弟,不是每一个子弟都听话的,偶尔出一两不肖子弟,合手情理,陛下勿用担心。之所以南方不断出事情,朝廷处理手段不好。惯子不肖,肥田出瘪稻。南方必须要经营,彻底治理的计划要逐渐摆上案头了。不过西北皆有强敌,不能马上将重心转移到南方。”
这个颇有些麻烦。
郑朗想过,首先便是军队,南方不是减少军队,想要控制,必须增加军队,现在南方两浙路与福建路不算,即便有事,问题也不要紧。荆湖路因为有梅山蛮等所逼,不得不将禁军增加到六十营左右,而整个岭南只有九营指挥,西川四路,包括成都府路、棹州路、利州路在内仅有八营指挥。至于夔州路,连知州都做人家酋长的乖孙子,还敢设置军队?
这肯定不行的。
想要真正控制起来,最少增加三万军队,分成六处,每处五千人,以便能集中兵力,这是最起码的,否则根本不可能将这么广泛的区域得以真正控制。而且不能让朝廷派禁兵前来,地形与气候皆不适应,一来一去太过辛苦,北方人到了这里,战斗力也会严重下降。
若从当地征募强悍的百姓,又会惹下许多争议。
首先这一点就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还有开化同化,授其先进的耕作技术,这倒不是很困难,难的仅是下面官吏,他们会不会执行。再想办法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与汉人同步,这个不能急,一急准得出乱子。再者必须充塞大量汉人,否则无论怎么汉化开化,最后还会产生侬智高那样的枭雄。但象夔州路那些地方,对于汉人来说,是人间的地狱,谁敢去?又不能将这些蛮首杀光,还是难题。
不开发还好,一开发这些困难全部会涌上来。
于是继续苟且。前世嘲笑宋朝的苟且,这回轮到自己上位主持宋朝国政,也不得不多处采用苟且的办法,消积处理。
又说道:“陛下可下诏让杜杞(有的史册上是杜(木已)前去剿灭,若狄青剿匪结束,可以察其情况,将狄青调越五岭,与杜杞配合,酌情别匪安抚。”
杜杞是杜镐次子,他是一个杀星,痛恨这些生蛮不知好歹,于是诱其酒盟,将蒙汗药下到酒中,使其昏沉,近千人皆杀之。区希范捉到后,剁成肉酱,将其酱传到西南诸酋首,让你们看看,这就是敢谋反的下场,西南迅速平定。这些酋长大老爷们全部吓坏了。虽残忍一点,但效果很好。不过蒙汗酒会终是失了信,杜杞也是无奈,他手中没有多少士兵,南方多是无能官员贬放之地,官场远比内地**,只能用这个方法平匪。所以郑朗进谏,让狄青平定桂阳蛮之后,再翻越南岭,配合杜杞镇压。杀,也要杀得光明磊落。
如换其他官员,再讲什么仁爱,只能越讲越糟糕。
赵祯也无奈,说道:“就依郑卿。”
反正宋朝现在都是大窟窿,只能哪里破了补哪里,想换新衣服啊,没门。
两府大佬各回各的办公地点。
在路上范仲淹说道:“行知,你素来与稚圭关系默切,师鲁又担任过你的属下,你写信劝一劝吧,这样闹下去,未免不好。”
再怎么着,你也是君子,现在大家都吵翻了天,你居然一言不发。
郑朗反问一句:“希文兄,稚圭岂不是你的好友,师鲁同样不是你的好友。相反,庳鲁虽曾担任过我的属下,但我与他关系十分平淡,远不及你。你都劝不好,让我怎么劝?”
想劝,简单,你将带头大哥的位置交出来,一了百了。
但这次韩琦没有争过来,不是政绩的原因,在这些君子心中,所谓道义,远胜过政绩,韩琦德操不及范仲淹,未战便输了。可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道义?
范仲淹还没有想明白,说:“可我陷了进去,你在局中,更有说服力。”
“希文兄,前日我看到永叔的奏折,说水洛城与青涧城、大顺城乃是西北三大最重要的寨砦,我问你,我朝心腹大患是德顺军境内的生蕃,还是元昊与契丹?”
“是后者,这些生羌也要管制,不然在后方糜烂,后果不亚于元昊入侵。”
“希文兄,我知道你想的什么,曹玮是没有经营到水洛城,然那时我朝与吐蕃敌意为重,西夏还没有象今天危害。但如今,西夏乃是吐蕃与我朝的共同敌人,形势产生变化,瞎毡与其父分离,也归顺我朝。即便有一些不臣之意,敌意不重。此一时,彼一时,怎能拿来与曹玮时相比?再说青涧城,范雍在延州时我朝兵力空虚,金明寨失守,青涧城作用很明显,随着诸寨堡陆续修建完毕,青涧城重要性是否在下降?倒是你修的大顺城位置很重要。可水洛城是什么地方?说实话,论对泾原路熟悉程度,以对军事的了解,希文,你与稚圭、师鲁可及我否?”
范仲淹不能作声。
“你们说水洛城很重要,我思前想后,就没有看出它哪里重要了。修可以,不修也行。若说重要,你的大顺城,以及细腰城,还有庆环诸寨,镇戎寨以北诸寨,那一寨不比水洛城重要?仅是一个小小的水洛城,值得如此兴师动众吗?怎么它就变成西北三大重寨,还位于其首?”
“永叔未去西北,不了解它的情况。”
“不了解情况,就敢下断言?难道治理国家,不是凭实际调查,而是凭想像去治理?希文兄,这是治国,陛下信任你们,将大权全部放给你们,连吕夷简在相位时,都不及你们拥有现在的权利。这是何等的信任。但国家,一举一动,牵连着多少人的幸福。彦国看到你朱批不合格的官员,动辄废罢,心有不忍,说你这一笔批下去便有一家人为之哭泣,你说一家人哭总比一路人哭好。这是何等的情怀?然治国能当作写诗,头发白了,便说白发三千长,黄河从远处而来,便说黄河不是发源青海,而是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户人家没有吃饱饭,便说天下不得了,百姓全部贫困无食,马上要大珑……”
“永叔是言臣,言语夸张一些,问题也不要紧。”
“言臣弹劾也要实事求是,不能凭空捏造,就算能,可是仅仅一个无关紧要的水洛城闹成这种样子,那么更庞大的国家呢?希文兄,相比于国家,一个小小的水洛城算什么,这些年来四路筑了多少寨堡。你不觉得带着这群人治理国家,改革旧弊,奋发图强很不现实吗?再说张田,你也知道的,作战很勇敢,但他出身寒微,来自府州的一个普通汉户,武将地位低下,因为你们争来争去,却成了你们的挡箭牌,替尹洙遮过的工具,岂不是很好笑吗?”
“虽提到张累,并没说他不好—……”
“你们是没有说张田不好,但他夹在你们中间,推过来,挡过去,心中会怎么想?从十几年前,因为郭皇后的事,你们仇恨吕夷简,一直到去年吕夷简卧床不起,你们还继续攻击。对错我不想评价,但说到在宰相的作为上,君虽德操天下无双,却不及吕夷简的十分之一。希文兄,你再好好想一想,我说得对否?希文,我再问你一句,一个水洛城你都摆不平,这个国家那么多弊端,你用什么手段将它们一一治理?”


 五百零六章 浑沌(上)

……行知,你这种说法很危险,治理国家,道德为本,且看吕夷简为相以来,边境受阻,国内弊端横生……”范仲淹说道。
郑朗挥了挥手,打断他的话,反问—句:“夫子之德,是指那几德?希文兄,连你我都劝说不了,况且这些人比你更倔强,你别为难我。”
说着拨腿就走。
怎么想起来再三的劝这位小夫子,纯自找没趣。况且自己还有许多事未做呢。
来到中书省办公。
春天受范仲淹之请求,中书省进行—次粗犷分工,也就是参知政事的分工。正常情况下,参知政事是两位,有时候也仅—位,有时候还能有三人四人,比如现在就有三人,范仲淹—贾昌朝与郑朗。
贾昌朝掌管着礼仪教育等方面的工作,郑朗掌管着经济民事方面的事,范仲淹掌管着人事调动,以及改革,也是权利最大的副相,实际此时范仲淹的权利隐隐在章得象与晏殊之上。
西府乃是晏殊,不过晏殊身兼两府,于是枢密院事务多交给了杜衍,但实际说话最响亮的人不是杜衍,而是—会儿在京城,—会儿在陕西的韩琦。
郑朗与贾昌朝的权位不大好说,看上去贾昌朝实权更高,可都是虚的,郑朗的权最小,然而处处都能落到实处。
调回京城的张方平递了—个奏折,隐隐地替郑朗叫屈。
他可不相信什么韩琦,什么范仲淹,倒是郑朗让他很信服,新政不是说不准按资排辈嘛,那么现在朝堂那—个人功劳最大,吏治能力强,学问好,为什么郑朗反落在后面。
奏尖不报。
赵祯根本就没有说什么,他相信郑朗也不会在意,况且朝堂上风雨交加,站在前面做什么?
但事实仅论事务,不论革新,郑朗却是最娄的。
将各地奏报——打开察看。
这—段时间主管经济与民事,有些不好当,国家太穷困,就连科配,他—直都没有提议放开。不能放,—放国家财政马上就会出现巨大的压力。
主要还是钱与粮食拖了后腿。
看了—会儿奏折,郑朗不由凝视着东方。
想要解决粮食问题,—是开地,这个只能往南方开,二是配育优良种子,仅是长江那个小洲是不行的,必须还得寻找更多的地方,慢慢改良种子,无奈,想杂交技术,在这时代多难哪。但现在稳定是第—位,只能将它排在以后的日程。第三会非常非常的重要,玉米—土豆—红薯,以及另—样不关粮食的植物,橡胶。现在全部用木材做的车轮子,损坏率太高,增加了运输成本。若是有橡胶,用它来做车轮子,长途运送成本会下降四分之—。休想小看这四分之—,若大的宋朝,—年往北方运送多少物资?
但不能急,只能慢慢看船舶技术,平安监安展的规模。
派人送了—篇折子,递到三司,新仓法开始草创,让王尧臣着手放粮给百姓做种子,救济的粮食可以收少许利息,但粮食种子绝对不能收任何利息,要保证每—个返回家乡的流民有粮种种植。
因为职责所在,有时候多与三司重叠,这段时间与王尧臣打的交道很多。
重叠的不是他—处,有许多处,也是避免不了的,管,几个部门监管,资源更丰富,不管,几个部门照样能推卸责任。
其实郑朗这种务实—低调—温和的作风,已经在影响着—些风……
处理—会事务,并且用嘲笑的语气批阅—些从下面递到京城的奏章,确实,有的官员真的很无能。什么样的低级错误都能犯,——指出。这便是前世做宅男的好处,处理事务十分耐心。
然后写了—封信给张累,他不是狄青,有不少人拉,能夹在里面杂七杂八地说,本来西北府州就是—个爹不痛娘不爱的孩子,他冬丝调到泾原路,此时泾原路成了—个大火炉,在里面煎烤,张田心中—定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