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445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45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娜俗髡剑ビ猩送觯恢埽饕窃谀戏剑酱未蟀埽魉撬拷鍪侨ツ戏阶隽艘桓鲂⌒√兀吣晔奔洌纬黾佣嗌俨聘挥肓甘场D鞘焙蛑@什攀巧倌耆耍闹俏唇∪俟改辏闹浅墒欤只崾侨绾危
萧偕十分狐疑的上路,来到宋境,于是问老百姓。包拯能传成包青天,况且郑朗,越听越是心惊。在他心中,郑朗不是放大版管仲,而是放大版韩德让。韩德让虽有文武奇才,可澶渊之役随军南下,多吃了败仗,敛财之能,似乎也不及此子。就是不知道此人愿不愿意投靠契丹。
没有久留,临行前,在宋朝君臣面前耀武扬威的萧偕对郑朗几个娘娘却恭恭敬敬,行了若大的晚辈礼,这才离开郑州。
传到京城,赵祯与诸位大臣一起雷蒙了头。
辽国这个小皇帝是真授还是假授?
况且契丹史上也没有过汉人担任南面大王的事倒。
可是很难说,南北大王虽宠,但实权不及南北宰相。只要做一个改制,将南院大王划为南面官,那么郑朗就可以担当此职。然而宋朝能给郑朗什么?一个参知政事还是吕夷简力荐的,郑朗暂时未接受,已有言臣上书弹劾,说郑朗年龄太小,担任参知政事资浅望轻,不合。就是参知政事,如何与契丹人的南院大王、大丞相与总知南北院枢密使府事相比?
赵祯焦急的将群臣喊来。
大臣们什么表情都有,富弼站起来说道:“陛下,勿用担心,郑朗不会投靠契丹,他对我大宋忠心可表日月。”
此时,他急得差点儿要撞墙,早知如此,悔不当初。
“富卿,朕不是担心郑朗叛投契丹,而是担心契丹对郑解势在必得,几年后郑卿契丹一行,契丹人必然不会让他返回。”
但问题是契丹人敢违背盟约,宋朝敢不敢违背盟约?
也没有商量出什么好办法,赵祯下了一份旨书到渭州,将情况对郑朗说了,郑卿,有些不妙,要么我们从现在想主意,看用其他什么代价,使你不必去契丹。
此时冬天渐深。
北方诸寨施工进入尾声。
大多数寨墙砌得有一人来高,想要增加防御力,墙的高度必须达到两丈,还早。可先将它砌起来,虽有过冬的棉衣,士兵中蕃兵又占了很大比倒,但总体宋兵耐寒程度不及西夏人。
这些寨堡会成为西夏眼中的大钉子。不怕万一,就怕一万。
先抢修出一人多高,便有了防御力度,西夏人也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
钱用得桑泼水一样,尽管朝廷拨出大笔钱帛做为奖励,仅靠市易的收入,也远远不够。
郑朗又准备向朝廷要钱。
就接到赵祯的旨书,郑朗也雷了。不大相信,南院大王不会当真,关健是后面的官职,韩德让那是立下多大的功劳,契丹人才授他此职的?况且他是什么身份,契丹的亚父!
回了一封信,让赵祯不必操心,没事,我到时候自有良策脱身回来。还是正事要紧,快点拨一些钱帛给臣吧,臣这边钱不够用。又写了一封信给家中,那些赏赐儿咱们不能收,一起将它们交给皇上,以免招人口舌。
什么王猛啊,咱不想事胡人为主!
但这事儿让郑朗也气得哭笑不得,于是坐在家中想出一条主意。
不是恶心咱们宋朝软弱吗,为了优抚契丹使者,赵祯还下一道诏书,自今契丹使至,不以官高下,并移坐近前,坐在朕身前吧。没有关系,我也能利用这个使者。
派人通知折继闵,派出斥候监视北方动静,若是契丹派出使者前去西夏,立即派人通知他。
不管契丹是不是真心的,至少表面会做一做样子。这次两国相互派出使者,“其乐泄泄”,契丹不久便会派出使者前去西夏,调解双方关系。
郑朗打的便是这批使者的主意。
又将常明德与刘轩睿喊来,说道:“我有一件重要的任务委托你们去办。”
“请郑相公吩咐。”
“有点儿难度,若是我没有猜错,不久契丹会派出使者前去兴庆府,他们来了,你们代表我前去兴庆府将他们请到渭州来叙一叙。”!。


 四百三十五章 顺天西行

契丹的奠明其妙来访,让宋朝君臣大眼瞪小眼,但接下来的才是真正啼笑皆非。
还早,要等契丹使者到兴庆府后才会发生。
先是庞籍上奏。
他将李文贵弄到延州后软禁起来,然后上奏,李文贵授西夏国主元昊意,想与我朝议和。
奏上!许多大佬知道中间有花招,即便李元昊想议和,多半也不会在这时候议和,新败之下,议和对他们西夏会有利吗?况且也不会派滞留在环州的李文贵,而会另选一个人选。
然而一个个就当不知,默准庞籍与李文贵商议和平之事宜。
庞籍这才让人将李文贵带上来,对他说:“你们的先主与当今之主起初奉事本朝,皆不失臣节。你们这些做为臣子的,蛊惑人心,无故妄加不应有的名份,使汝主不能为臣,纷纷至今。你我百姓,战至三年有余,肝脑涂地,全部是你们的失误。”
李文贵一听,心中乐开了花。
西夏大败,他在环州心生忧虑,省怕宋朝数路大军北伐,使西夏灭亡。
庞籍将他弄到延州来,他也不知为了什么。软禁数天,一颗心如同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没有想到听到这个好消息,强压着内心的狂喜,恭敬地说:“是,是。”
弱国无外交,西夏是战败国,没有强横的本钱。
庞籍又说:“你们西夏犯边之初,我们大宋国家承平已久,民不习战,故屡为你们获利。今天边民益习战,你们还能不能获胜?以后每战,你们西夏只能象定川寨那样,必败,自去年麟府一役后,二战石门川,三战定川寨,一次比一次败得惨。我国富有天下,即便有小败,也不会有大损。汝国一败,则社稷可忧。若是我朝如今不顾大体,不顾百姓,再次举军对你们西夏征讨,该是如何?”
“是,是,天子仁爱,天下无人能及。”
“所以我朝天子才是天子也。天之立天子者,将博爱四海之民而安定之,非是必欲残彼而取快。你回去对汝主说,若是能诚心悔过从善,称臣归款,以息彼此之民,朝廷待汝主,必礼过于以前。”
李文贵狂喜,磕头若捣米,一边跪头一边说:“此乃西人日夜所愿,龙图学士能为之言报朝廷,使彼此休兵,谁敢不受赐?”
庞籍乃厚赐,将其送到西夏边境上。
李文贵飞快急奔兴庆府,元昊此时在兴庆府也是呆若木鸡,打惨了!一个多月,还没回过神。战前他想和,此时更想和,可因为战败,想和又抹不下面子。听说李文贵还,连忙将他召见,听到庞籍的话后,大喜过望。做了一件事,将王嵩,也就是光信大和尚从地牢里放出来,同样厚礼遇,让他带着国书与李文贵一道去延州。
国书是嵬名环写的,和议也交给了嵬名环主持。史上是野利旺荣主持此事,但因为在范仲淹与郑朗推动下,野利兄弟皆提前数月被杀,于是交给了嵬名环。似乎也不错,虽败,可是在几十万宋军围困中,居然奇迹般地的从渭州大后方带着一部人马逃回国内,在国内缺少大将的情况下,李元昊对嵬名环益重。
但这份国书很有问题,上面写了一句,如日之方中,止可顺天西行,安可逆天东下。
太阳是从东面升起来的,你们宋朝也风光一段时间,渐渐走下坡路了,这次要轮到我们西夏人风光,岂有将太阳再推回去,逆天东行的?
李元昊高兴归高兴,但很有心机。
庞籍一议和,他立即判断出来许多事。与战争无关,自己日子不大好过,宋朝日子也不好过,别看庞籍说我国富有天下,越这样说越是证明宋朝财政同样吃紧。
于是做出这辫嘴脸,咱穷咱横咱不要命,大不了再战,咱灭亡了,你们宋朝也差不多要结束了。虚张声势,好在接下来谈判上掌握话语权。
庞籍看了这行文字后,差一点轮起拳头要往桌子上砸,但他如崔娴所言,非是几年前那个热血好青年,这几年在官场上浮浮沉沉,城府已经变得很深。没有显露于色,也不敢回复。
别的不说,范仲淹有一个前例,自己同样害怕言臣罗嗦。上书说了此事,西夏人有些麻烦,国书出语不逊,将这一句话写上去,咱没有欺骗朝廷。但岂止是这句话,整篇国书多充斥了不逊的话语。
这一招美其名曰,偷梁换柱。
但说了西夏人和是肯定想和的,不然也不会将王嵩放回来
赵祯下了一旨,让他主持和议,允其嵬名环为太尉,进行拉拢。又下诏让王嵩赴京,这个大和尚让赵祯充满了好奇。
庞籍惺惺作态,再次上书,太尉,天子上公,非陪臣得称,使环当之,则元昊不可复臣矣。今其书自宁令谟宁,皆虏官,中国不能知其义,称之无嫌也。
一个盗贼去偷铃,害怕铃声响,让人听到,于是将耳朵捂上。
庞籍的做法便是如此。
也不是庞籍不知道,是害怕言官弹劾,遮一遮,那怕是一缕薄纱,好歹也是穿着衣服的。
庞籍忙得不亦乐乎,郑朗就当不知道。他也在忙,屯田、闭路、建营与练军、抚恤家属,论功行赏。
但接到一条意外的消息。
还是马引起的。
但先是从盐开始。
盐实际成本不高,就是宋朝的煮盐以及物价昂贵,一斤盐煮出来的成本也不过两三文钱。宋朝之所以盐贵,是专营引起的。也不是宋朝敛财,这是中唐后的旧制。赵匡胤说永不加赋,不太现实,但至少做一个样子,国家开支又大,只好寻找一些所谓的开源之道。盐酒茶矾香专营正是这种制度的产物。
西夏与契丹想学也学不来,宋朝专营都出现无数弊端,这两个国家想学,准得出大事,也明智的没有学。于是宋朝盐贵,西夏与契丹的盐向宋朝倒流。
可是夹山地区不产盐。而且道路难走,路途遥远,同样盐很贵。
郑朗在卖马牛骡子,俺对皮毛兴趣不大,只要是这些能耕地的大牲畜,是活的,弄到泾原路,全部给予优惠政策,于是西夏许多牲畜向宋朝倒流。再从渭州流运到关中后方。
价格之便宜,让朝中君臣咋舌。
琦说得不过,许多牧监已让权贵侵占,名存实亡。但步子迈得很小,取消三分之一牧监,其他破坏力度很小的牧监继续保留,也准备逐步减少朝廷购马数量。最终是什么,要看,看西北的马匹数量会不会增加,死亡率是多少,长得是否健壮,才能真正考虑韩琦与郑朗的上奏。
元昊一看有些慌神,下令禁止。
可他新近大败,也不敢过份得罪权贵,无奈之下,加快了向夹山地区买马的步伐。
与盐一样,单论供肉量,马与黄牛相差无几,为什么马价比牛价高上近十倍,也是西夏与契丹联手打压造成的。不让宋朝拥有更多的骑兵。想法有些错误,即便放开马的交易,宋朝也无法弄出几十万精骑,无他,缺少优良牧场,养不出好马,顶多象现在这样,在缘边四地选一些牧场,再挤,数量也有限,十万匹是极限所在。但起到一步部分作用,宋朝九成五以上是步军,于是战争来临,胜不能大胜,败则会全军覆没。
但这时元昊都快要亡国了,谁顾谁,那怕是一杯毒酒也要喝。为了使国内不缺少马匹,自认为契丹人会容忍自己,大肆向夹山出口积压的青盐,带回战马。
可许多战马又再次涌向宋朝,辽兴宗一听气着了,你这小子是晕了头。亲自下诏,不准西夏人前来夹山购马。
郑朗听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对王勇二人以及陆陵传了一道命令。
先是让尊勇勾动西夏的商人挑唆呆儿等党项与吐谷浑部族。马在我们这里不值钱,不让我们卖给宋人,为什么不让我们卖给西夏人?
又让陆陵密告罗汉奴,说呆儿等部族又要准备叛逃西夏。
罗汉奴一听大惊失色,上次屈烈叛逃一事,还遮着捂着,省怕皇上知道处罚自己,这个元昊胆子这么大,居然又来勾结呆儿族。相信啊,有过一例,并且元昊重创,损兵折将,更需要人口充实国内。立即派兵前去镇压。
再让王勇挑动西夏愤愤不平的商人,蛊惑呆儿等部族反抗。暴动开始后,王真二人就要立即回国。剩下来的便交给陆陵了。
就在这时,契丹使者终于奔向西夏,辽兴宗派知析津府事耶律敌烈、枢密院都承旨王惟吉谕夏国与宋和。
元昊气得脸安青。
奶奶的,俺们打得这各苦厂你们契丹人倒好,不顾大局,得了小便宜。和今你们说和便和啊,俺是什么人,是你家的奴才?但西夏现在日子不大好过,让郑朗弄了一着后,在匹粗绢生生从一贯五涨到近十贯钱。人心摇动,更不敢得罪契丹使者。
耶律敌烈与王惟吉哪里感受元昊的心情,不用鞭子抽你就算不错,说完后耻高气昂的训斥李元昊:“听说你从夹山购马,又将这些马匹售给宋朝,此举何为!”
“我国从未向宋朝售马,除非私境而售,我国新败,军民沮丧,私售或许有之。就是上国不是同样也有私马售往宋朝吗?”元昊反问了一句。心中说道,我忍,我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