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416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16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你给我给希文兄皆是一样,大家都是宋朝臣子,为国家,何须分得那么清楚。若是你在环庆路,有地利之便,我也会将机会让给你。”
韩琦站起来走了两步,很是不服气。
“喝茶。”
韩琦重新坐下,滋溜一口,将一杯茶一口气喝完。
郑朗冬好气又好笑这个韩琦呆在西北时久,越来越象大兵化,行动十分粗鄙。平和地说道:“稚主兄,我朝与西夏之争才是一个开始。国家因为仓促迎战,国库空虚,有可能会和。但以后会平息吗?机会有很多。”
“为什么要和,我们休生养息,夏寇同样也会休生养息。这是阵痛,百姓虽有压力,熬过去,西夏灭亡那么我朝会一劳永逸。”
这又是一种说法。
郑朗也曾想过。不是现在得等契丹与西夏交手过后如果实施得当,会不会有机会就势将西夏平灭?然而想一想朝中大臣的嘴脸,这个想法立即打消息。
不知道富弼会不会象史上那样说出一句:“此尚可逾,若欲纳献二字,则如天不可得而升也,使臣头可断,此议绝不敢诺。”
看似刚烈,其实内心十分悲凉。因为富弼知道一旦契丹人越过自己面对的是怎么样的一群人。吕夷简与晏殊会坚持吗?但这时富弼没有多深想,不仅是吕夷简与晏殊,范仲淹会坚持吗?庞籍会坚持吗?
这不仅是吕夷简的错误而是宋朝祖宗家法的错误。
看看,一个西北战役下来,产生了多少仇与恨……全部认为自己是寨娥了。
这些仇恨会不会发作起拟
想想就晕。
自己坚决不参与。
那一个做错了,喊传说中的包青天,而不是现实版包拯过来断此案,也断不清楚青红皂白。
含糊地说道:“未来之事先不管,将眼下这一战打好,一步步的来吧。”
倒也是,此次十有**无昊会亲自前来,十万精兵,远不是去年两战所能相比。
韩琦又冷静下来,与郑朗商议。有的郑朗说了,有的郑朗没敢说。
瞎毡不知道自己被郑朗算计,真的派出三千精兵。无一不是他部族中的勇士,只是疏于纪律,成为美中不足。
郑朗迅速将他们编制,到了离开之时。斥候也返回渭州禀报,越来越多的西夏军队纠集到天都山。崔娴在家中与郑朗依依惜别,江杏儿拿着一个平安符说道:“这是妾从崆峒山求来的。”
环儿眨着大眼睛,说:“官人不信佛。”
“环儿,不得乱说,官人信的是真佛,不是假佛。”四儿认真地说。
“你们说什么呀,这是我从道观里求来的平安符。”
崔娴看着她们争执,心中好笑,丈夫不但不信佛,也不信道。只是不反对佛道二教,所做所为,也是一些纠正,并不是灭佛或者灭道,于是引起外人种种误会,皆是错误的。没有想到家人也发生误会。然而看着郑朗说道:“官人,你要小心。”
“稚主与我同行,怕什么?”
“不同的,他不会象官人那样对家知……”
“不要让他听到”,郑朗指了指在院外等他出发的韩琦说道。
“妾身知道,他是小心眼……”说完崔娴捂嘴偷乐。所以丈夫与范仲淹打交道,直来直往,与韩琦打交道,总是弯弯绕绕,小心翼翼。就不知道西北战事结束后他又要祸害那一个。
祸害谁,范仲削
那个能想到?
正准备出发,忽然一骑冲到郑家,士兵从马上翻身下来,气喘吁吁地禀报道:“相公,杨九斤带八百女真骑赶向西北。”
“在何处?”郑朗高兴地问。
韩琦也来了精神,郑朗手下这群女真人十分好用,每次都用他们冲锋陷阵。只可惜去年数战下来,折损一半人马。再经过阿干城一役,剩下的不足四百人,发挥不了威力。如今来了八百人,比去年人数更多,将会是一支劲旅。
“来得快,估计还有三四天便能来到渭州。”
“好。”郑朗索性留在渭州没有走,等他们前来。他在等,无昊也在等。等夹山五部到来,这五部将会为他提供两千余名精兵。
时光过得很快,一眨眼三天过去,杨九斤率八百骑迅速到达。
郑朗提前将赵保赵忠赵胜他们喊来,生女真有几十万众,但散落在各处,虽得到郑朗书信,也不好笼络,并且又接一些生女真家属,花了许多时间与钱帛。好在王昭明还在偻国,不断地升官,于是感谢郑朗,大力配合。就是如此,也不过笼来了七八百人,与原来的相互调配,挤出八百战士,以及从北方弄来的家属,一道乘船返回宋朝,直接在密州登陆的。否则还赶不上这一战。
这造成一个弊病,因为匆忙,没有多少时间在一起训练作战,缺少配合。郑朗只能将赵保赵忠这近四百名女真将士重新聚集,再重新打散,进行编制。
扫了一眼,一千余人兴致很高。
一路上听到许多风声,还亲眼看到宋朝用重金买回来的家属。原来沦落到奴隶战俘的身份,会有什么样待遇,他们都清楚的。没有想到迎来这样的命运,一个个喜出望外。
至于已经牺牲的那些战士,谁去问?也不是自己的兄弟亲戚,管他。
原来的将士听到自己家人送到京城,并且是宋朝皇帝下令善待,一个个高兴的欢呼。
郑朗笑了笑。是不可能,否则将整个东北生女真人淘空,他也愿意啊。那才是宋朝未来的大患。也知道这想法不切实际,没有女真人,还有蒙古人呢。一个比一个凶悍,宋朝制度不改,早晚会被这群饿狼生吞活咽。
那是未来,不去想,下令整编。
只一千余人,整编起来很快。但也不能小看了这一千余人,狄青于昆仑关前只用了五百蕃骑。这些女真人战斗力比那五百蕃骑更猛。然后交给郭逵率领。经过数战,郭逵迅速成长起来。换其他人统领这一部,郑朗真不大放心。不过整合时间短,甚至有许多女真人不会说简单的汉语,也让郑朗心中略略有些担心。
站在队伍面前说道:“你们也知道,想要荣华富贵,必须用战功来换。所面对的敌人并不强大,不是你们在东北所发生的那些战事。而且你们手中拥有我大宋最好的武器,最好的盔甲,可以保护你们安全。”
说完了,让女真自己的十将、都头翻译,等他们译完后再说道:“而且告诉你们一件事,有可能这是未来数年间最后一战,想要在以后获取更多的荣华富贵机会,只有这一次。”
赵保急了,问:“郑相公,为什么不打?”
“这一战打完,西夏人会投降,还怎么打?”郑朗淡淡说,也不能详细解释,向他们解释不清楚。
叽叽叽喳喳的,一顿乱叫,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知道这一激,这些女真人不管先来的,还是后到的,士气全部激上来。
不但这句话要对女真人说,也会对所有参战宋朝将士说,将他们士气激起,才能有更多的胜利机会。
“稚主兄,我们走吧。”
郑朗说完,一拨马,带队向北方冲去。
秋风更紧,将他的发丝吹得飞扬乱舞,秋天到了更深处,西北满是肃杀之气,群山静寥,黄叶翻飞……


 四百零九章 钟山风雨起苍黄

韩琦在路上喋喋不休。就算朝逞想要议和,行知,你也不能说啊,本来那群大臣贪生怕死,你是坚定的主战派,这—说,更助长了他们的势焰,还打什么打,不如早点和平,省得牺牲将士,浪费国家财帛。
郑朗心里面嘀咭,我也不想,但国家是你说的算,还是我说的算。赵祯说的都不算!
可对韩琦这—点,郑朗颇为欣赏,史上西夏进攻镇戎军时,韩琦最后得到的消息,王沿没有派人通知他,主动派大将纪质率数千士兵前来支援。无奈与其他三路相比,秦凤路兵力太少。纪质率部来到瓦亭塞,听到葛怀敏战死,于瓦亭寨扎营迎敌,击退西夏军队。因为兵力少,不得不撤回。韩琦又派总管许怀德率十二营人步军驻扎在凤翔为以策应。只是他手中的兵力少,这—战成为真正打酱油的。
与韩琦相比,范仲淹是第—个得到消息的人,比泾原路王沿还要早。但反应有些迟钝,直到定川砦大败,元昊兵指长安,范仲淹才派李丕谅与张建候往原州策应,自己率六千人马由邢泾支援。范仲淹不会藏有私心,这是他军事思想造成他的犹豫不决。随后庞籍派王信与狄青前来救援,多有斩获。正是几路配合,使元昊不敢长驱直入,在陕西内陆转了几转后,返回西夏。
非要问为什么雨后补渠,在西夏军队与泾原路兵马悍战之时,这几路军马在干什么?那就是钻牛角尖。
郑朗看重的是韩琦这种精神。
若全部成为苟且偷安派的大臣,宋朝整个失去进取之心,郑朗—人怎么努力?
这种态度还反应到现在,范仲淹虽答应了,观望气氛很浓厚。韩琦接到信后,立马赶来,主动将大部军队筹备,积极应战。虽杏儿说他抢功,这也是—种态度。庞籍至今还没有回话。估计在打算盘呢。去年失去机会然而今年不同,又有契丹人之逼,怎么办?新的问题又上了心头,庞太师可能越想越是苦逼。
对庞太师的军事思想郑朗更不会抱有希望。
反正通知了,你乐意捡便宜抓紧捡,不捡也不能怨我未说。
韩琦刮躁得不行,郑朗问:“高屋建瓴出自何处?”
“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这怎么能难倒韩琦呢?但立即说道:“行知错也。高屋建瓴固然美妙也有逆水行舟通达彼岸。越是逆水行舟,大家越是团结,船夫驭船,纤夫背纤,船只才能溯流而上。行知都退缩了,难道我朝永远苟和?先是屈辱于契丹,现在居然屈辱于—个小小的西夏?”
这又是—个观点。
但也不能说完全正确,西北战役过后五年包青天出山,时任陕西转运使,还曾上书缘西鄙用事以来,关中生聚凋残之甚,物货踊贵。影响那么长时间。
要感谢郑朗,因为郑朗的举动,无论粮或者钱帛,比史上要好—点。但三年多战役打下来,国家财政吃紧,百姓负担沉重,还是放观不了多少。
这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估计与韩琦说也说不通,郑朗只好说道:“稚圭兄,也不是我不想打,在北方我做了安排。”
这件事到现在才向韩琦吐露真相。
“契丹会如此鼠目寸光?”韩琦不大相信。
“拭目以待。”
“我还是不相信。”韩琦不信邪地说。派几个间细就能让敌国天翻地覆,若如此,要将士浴血奋战做什么?
“稚圭兄,我打—个比喻,此战过后,若是陛下支持主战,你我皆支持继续对西夏进行战争,将西夏彻底拖垮,会不会成功?”
“陛下同意,必定成功。”
“群臣真的会听陛下意旨?”
“行知,你这句话真奇怪,作为臣子,不听圣上之言,听谁的话?”
“为什么陛下的后宫妃子都被拖出后宫?”
“是陛下纳谏如流。”
这样下去,郑朗怎么能说服韩琦。幸好也不是说服什么,郑朗很自觉,这个潇洒哥大约生自己气呢,于是拼命的较真。别连我也记恨上,心里嘀咕—句,急忙转移话题,说道:“稚圭兄,你就当契丹皇帝副庸无能,举国皆是佞臣,容易上当受骗,更全部是鼠目寸光之辈。”
“不是,那个小皇帝的事我也听闻过—些,为政还可,不然此次时机不会把握得那么好。”
气……”郑朗受伤了,索性闭嘴不谈。
“那个小曲不美。”他不想说话,韩琦嘴却闲不住。
“什么曲子?”
“兴平公主的曲子。”
“稚圭兄,我没有那闲情雅致去做曲。在杭州谱了几曲,针对佛门—些不肖子弟,时间来得及,所以能精雕细琢。到了京城,匆匆忙忙写成—曲,让瓦舍传唱,故意气契丹两个使者。那支曲子有五千多字,我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作完,当然粗俗。”
宋朝的文学成就十分高,特别是在词的造诣上,许多词境优美到了极点。不说词,仅看词牌的名字,点绛唇—苏幕遮—雨淋铃—鹤冲天—玉楼春—满庭芳—西江月—眼儿媚—黄金缕—念奴娇——尊红等,已是十分养眼。
郑朗刻意用兴平公主讥讽契丹的那支曲子立意虽好,用词确实粗躁。
又有什么关系呢?油子是假的,用反间计才是真的。再说,那些传唱出去的优秀作品,那—个不是反复推敲出来的,王安石为—个绿字推敲多久,才成了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时辰内能写出什么好曲子,还指望网络小说会出现红楼梦?扯么。
“以行知的才学……”
“稚圭兄,我当时那有时间?”郑朗说着—拍马迅驰起来
马踏过茫茫黄川,群山苍黄,草色茫茫,天上黄云乱窜,也有—些其他的颜色,蓝色的天空,绿得发蓝的清澈小河。韩琦难受啊,拨马追上来问:“行知契丹人会在什么时候动手?”
“我也不知道,事情得—步步来,先是与他们将盟约谈好。朝廷开了三个条件,要公主其他什么也没有,契丹肯定不会同意。要么增二十万调解西夏。要么不调解,加十万。契丹会做何选择?—旦调解,元昊更会怀恨在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