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396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396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迹俊
反正让几个母亲们开开心,于是撒了一个小谎,忽悠一下。不然在家中会让几个母亲念叼死。
四娘让他说乐起来,道:“朗儿,狄将军也是的,既然知道人家佛法高深,为什么不将他们保护好?”
“是想保护好的,但杀过来的敌人太多了,时在敌境,狄青将军也不能不管手下将士生命安全。哪里想到西夏人居然这么歹毒。”
“你也不能杀死那么多人。”
“大娘娘,孩儿真的算好了,西夏人入侵我朝,所过之地,寸草不留。我抓住他们的俘虏,不但没有杀,还将他们安屯下去,给他们牲畜牧养,给他们耕地耕种,甚至动援他们家人投奔我朝,合家团圆。”郑朗辨解道。难不成与西夏人开战,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可大娘娘能有什么见识?
只能继续忽悠。
“也是造杀孽,看一看,你至今无子……。”
“四娘娘,元昊造的杀孽比孩儿多,杀母轼子,残害百姓,为什么一个儿子接着一个儿子。我们宋朝皇帝十分仁爱,为什么至今无子,即便有子也多夭折?柴克明,你从家中拿出一万贯钱,替周围乡亲们解危救难,盖一些新房子,铺路架桥,做做善事。
“喏。”
“要进香,你二娘身体一直不大好。”
“大娘,孩儿那有时间,泾原路就在李元昊虎口之下,这个吃人的老虎虎视眺眺,随时能侵犯泾原路,我敢久留郑州,朝中也会有言臣弹刻孩儿。柴克明,你再抽空去京城相国寺,捐二千缗钱香火,请相国寺的行止大师来郑州,替二娘祈福。”
“让他来郑州?”
“若不来,绑也要将他绑来。”
“朗儿,你有这个心意就行,胡话不能乱说的。”二娘慈祥地说。
终于忽悠过去。
只是怪郑朗压佛,还是关心牵挂,再三嘱咐郑朗小心安全。
接着又摆了几十桌酒,这是荣归乡里,宋朝最年青的宰相,四乡八里的长者,还有郑州大大小小官员,以及亲戚,一起来赴宴。
几十个舅舅,三百多午表兄表弟,一起来赴宴。
郑朗表示很晕,我那来的那么多表兄弟?
倒是应了那句古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率先祭祖,几个娘娘在郑朗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父亲坟前哭得不行,郑朗许多文人才子又当场写诗作赋吟和。这才一一分高下入坐。
一天劳碌下来,郑朗躺在床上动都不能动。
但是几个母亲高兴,第二天郑朗与几个母亲话别,还有老宋几个忠实的家人,全部老了,再三叮嘱后带着侍卫上路。
已经得到阿干城战役打响的消息,不知道元昊会不会发疯
郑朗也小瞧了元昊。
元昊临阵指挥能力真的不行。
但不是一无是处。虽残暴,对人才很重视,战术能力不行,可战略眼光很长远,比如重斥候,对时局的掌控能力。郑朗开着金手指,若不是郑朗,只论战略眼光,宋朝与契丹无几人能及之。
阿丰城大败,元昊气得吐血。
这仅是一场局部战争,死的多是吐蕃人,但另外一场战争更让他吐血。
契丹先是派军到达幽州,让他狂喜一下。可很快听到契丹使者出使宋朝的事。元昊马上知道契丹人不想开战,只是借着他攻打宋朝的时间,向宋朝捞取好处。
元昊怒火冲天,这是俺打下来的结果,已经让你们契丹人捞取了很多好处,还要捞!不顾大局的捞取,生生将我们出卖。
他不将宋朝放在眼中,也不会将契丹人放在眼中,可也知道不可能与两国同时开战,那么会死无葬身之所。于是隐忍下来。至于阿干城,暂时没有管,而是将精力放在耕种上。
去年数战打得很苦,不能不顾耕种,再不顾后方盲目的打下去,国内就会爆发起义。
这笔账留在秋后再算。
张元前来献计,说道:“陛下,中国精骑皆在诸边,关中兵力空虚,若重兵围胁边城,使不得出战,可乘机深入,东阻潼关,隔绝两川贡税,长安则在掌握中。”
元昊不悦地责问道:“如何乘机深入?”
关中兵力是空虚,但不能长着翅膀飞过去,环庆路地势险恶,延酃路同样有许多山川隔阻,并且庞范二人构建了无数堡砦,也不可能一层层突破过去,使大军临近长安。
石门川一役后,元昊渐渐对张元产生厌恶的情绪。
“泾原。”
“你胡说什么!”
“陛下,泾原路大道通畅,地势平坦开阔,利于我军行进,宋朝郑朗略有谋略,可不是无懈可击。他与葛怀敏不和,可以利用。并且陛下,他将我们的士兵与百姓掳到后方安置,这个后方不是在秦州、凤翔府与长安,也在渭州与泾州境内……。”
元昊眼睛终于亮了起来
“上次郑朗说想要和平,陛下,可以派使都与他议和,能听更好!不听我们也占住大义,是我们要和平宋朝不准,不是我们想战,士兵士气就能激发。若是听,更好,可以趁机麻痹他们。”
果真是歹计!


 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

郑苹坐在郑朗前面,用小手拍着马背,喝道:“大青,大青,快点跑。”
小青老了,跑不动,郑朗快马回中原,骑的是别的马。但小青自幼就在郑家养大,十分通人性,郑朗舍不得丢弃,于是平时多骑着。慢腾腾地驮着郑朗与他两个女儿,在青色的平川上小驰着。
郑航在郑朗背后咯咯的乐。
远处老百姓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十分感动。
兜了一圈,郑朗骑着小青回来,继续观看百姓在修水利。
环庆路与泾原路主要是渭水流域,渭水又有秦祁水、咸水、葫芦川、泾水、北洛水、沣水等支流,其中以泾水与北洛水流域面积与水流量最大,但泥沙也最多。
泾渭分明便是指这种情况。渭水是好同垔志,上游河水清澈,但泾水与北洛水从黄土高原经过,带来庞大的泥沙,于是水道浑浊不堪。
环庆路与泾原路上游的泾水与泾水支流许多河道依然很清澈,危害并不大。
自中游开始,河水变得恶劣起来。
泥沙将水道堵塞,与两浙江东胡乱围湖是一个性质,望水水储蓄不住。水大时,河道浅,泛滥成灾。于是自古以来,关中为了生存与耕种,兴修许多水利,包括三白渠。
秦凤路渭水上游流域稍稍好一点,可环庆路多是泾水流域,泾原路也有一部分泾水河段。不在三白渠范围之内,范仲淹与郑朗便做了一些小型的维护整理。
还有屯田。
郑朗的屯田去年就开始,各种粟米与高梁全部种植下去,同时还种了一些豆类。
五月,已经生机勃勃的长起来。
又沿着各种河段在岸边种植大量树木,防护河堤。这项工程不仅在泾原路,在他的提议下,整个泾河岸边,包括泾原路与永兴军路、环庆路,都在种植树木。
不难,有许多山区还有许多山林,山林里面长着许多杂乱的树木,十分拥挤,将它们挖出来移载便是很好的树苗。
会改善,但不能彻底解决,因为滥牧滥垦,整个陕西、西北地区水土皆在缓慢的恶化,一旦有雨水来临,雨冲刷之下,滚滚泥沙随着雨水一起汇聚到各条河流当中。
泾水还是浑浊的泾水。
但治比不治要好,出人意料是各部蕃人与羌人全部知道植林的好处,以前多次反对汉人大肆砍伐树木,将长满青草的平川改造成耕田,还发生多起冲突。
这是一种潜意识的对环境的原始认识。
郑朗要植林,这些蕃子比汉人更配合,是好情况。
于是郑朗用市易得来的钱,在整个泾原路后方植树造林,只要是无法耕种的荒坡,皆陆续的种上树木。
想取得效果时间会很长,上游地方位于战事前线,不敢多种植树木,以利于敌人隐藏行踪。垦田与放牧,人口增加对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抵消自己这些布置,树木从苗长成木还有好几年时间,因此到了五月,雨水增多,各河溪都出现一些小问题,影响了屯田。
郑朗不断出来巡视察看,做补救措施。
带着百姓在汭水筑了一段河堤后,天色日暮。
忽然天色昏暗起来,一会儿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郑朗说道:“各位,回家吧。”
诸人一轰而散。
郑朗带着妻子也进了崇信县城。
天也黑下来,雨稍大,密密的打在官衙外面树叶上,发出蚕吃桑般的沙沙响声,居然有了一分江南雨天**的韵味。
一个铁蹄匆匆忙忙而来。
到了县衙,士兵翻身下马,找到郑朗禀报道:“郑相公,伊实济噜率领一万五千骑突袭阿干城,瞎毡不敌,阿干城多被毁去,王吉将军率三千骑前去追赶。”
“走,”郑朗丢下几个妻妾,立即上马就走。
崔娴眼中有些幽怨,但没有作声。
丈夫有的计划没有对她说,但在家中一些谋划,以及地图上的标识,知道阿干城在丈夫心中的地位。
阿干城掌握在瞎毡手中,也等于掌握在丈夫手中,可以为龛谷提供一个重要的安全保障,进可以直指西夏控制的会州地区,剑指兰刚刚城。为了迅速将此城修建起来,丈夫还派驻数千士兵在此协助,没有想到又出了问题。这是大事情,做妻子的,只能支持。
郑朗第二天傍晚,来到笼竿城,将诸将召集商议。
人多力量大,郑朗从来没有认为自己一人的智慧会凌驾于群体之上,在西北的许多策略皆多传诸将诸臣进行商议后,才做出决定。
那怕他决定下来的,也要听听大家意见,补漏拾遗,使策略变得更加完美。
这是一种可嘉的谦卑心态。
狄青一直没有发言。
事情没有表面那么简单,郑朗从京城返回后,元昊一直没有什么动静,即便寇边也只是小型的寇边,危害不大。郑朗在处理水利与屯田事务,元昊也将精力恢复到国内生产上来。
宋朝战争需要后勤供给,西夏对后勤供给更重视。
阿干城战役发生后一个多月,西夏人没有任何动静。没有想到郑朗刚去渭州后方察看屯田与水利,西夏忽然发动。
似乎很是无理。
瞎毡使用了郑朗策略后,颇有成效的。
凉州到兰州自五代后形成以六谷蕃部为中心的朕盟,六谷便是凉州境内古浪河谷,黄羊河谷,杂木河谷,金塔河谷,西营河谷,东大河谷,下面还有宗家,当尊,阎藏,潘毒石鸡,觅诺,的流,样丹,督六等大部族,巅峰时有甲士七八万人之众。为西夏所逼,献马五千匹求宋朝相互朕手,宋朝消极防御,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依然大败李继迁的军队,李继迁本人也中流矢而死。六谷部兵败,厮铎督投奔唃厮啰,八十五年的六谷部朕盟正式灭亡。有的部族逃往河湟,有的部族被迫迁往泾原路境内,有的部族留下,臣服于西夏。
总之力量远不如当初,元昊不出兵支援,郑朗在瞎毡,或瞎毡在郑朗帮助下,两者朕手,可以将河兰二州随时能收回来。
但是不可能的。
宋朝国家庞大,可掣肘很多,郑朗不能指望国内兵力,也不能指望其他数路,仅一路兵力,与元昊对抗,牌面上是占着绝对的下风。
这种兵力的对比,郑朗不得不采用保守的政策,诱敌于己境作战,而不是出兵西夏境内。
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伊实济噜自发的报仇行动,阿干城战役大败,他威信下降,瞎毡又于阿干河东岸树立新城,剑指兰州,释放战俘笼络许多人心,被逼出兵立威。
第二种可能元昊授意,诱宋朝出兵相助,设伏歼灭。不管怎么说,阿干河对于双方来说,皆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三种可能元昊用兰州群胡吸引宋军注意,导致镇戎军兵力空虚,声东击西,等宋朝出兵阿干河,出击镇戎军。不要说现在秋粮远远没有上来,越是大意,元昊越容易得逞。
大家七嘴八舌,皆没有什么好主意,郑朗忽然怀念起老种,于是又看着狄青。
狄青说道:“郑相公,可学范经略使。”
范仲淹在延州时只筑城寨,不出击,西夏时派军队骚扰,借着寨砦将西夏人击溃,也从来没有追击过。
真败俺不追你,假败更不追你。比如足球,从守门员到前锋,皆是二米三的超级大汉,但这些大汉们也不进攻,从开始比赛就手拉着手,从球门一侧拉到球门的另一侧。看你如何将球踢到我的球门里。
十分有效果,包括庞籍在内,也是禀程着这种政策,迅速在延鄜路与环庆路构建设了一条坚固结实的防线。但弊端就是这种政策是完全摒弃进攻手段所达到的严密防守政策。
只要奉行这种政策,结果只能有一条,议和!所以无论范仲淹,或是庞籍,都是坚定的议和派。
狄青不是这意思,但郑朗已经会意,说道:“拿一千根箭来。”
张岊让手下抱来一千根箭矢,郑朗又说道:“拿来笔墨。”
用笔墨在五百支令箭上写上一个宋字,在另外五百支箭上又写了一个副字,然后又吩咐张岊道:“派个打上金漆。”
金箭!
吐蕃以部族群居,各有盔甲,但无魁首统摄,平时散漫山川,一遇到战斗,同恶相济,传箭所率,其从如流。这个习惯有很早的历史,比如唐朝西突厥十姓便以令箭传令,吐蕃人也有这个风俗。宋朝于熙宁开边成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