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330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330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淞赣牍ゾ撸盅宄硗擞诖斯刈员!K翁谥恋滥昙洌扔诶罴糖ㄋ疲系舸斯亍
正月李无昊向延州发起进攻,正是从此地进入金明。
似乎此次土门没有动静,党项人还是从此处入侵的。
此地地形险恶,向东南便是金明路,向西南偏二十里地便是塞安寨。
但是郑朗说道:“芦关太远,士兵很难赶到哪里,而且远,就会有闪失。”
桥子谷位于金明路上,离延州只有几十里路,如果夹击,时间还来得及。似乎后来狄青正是看中此处,在此筑了招安寨,以断夏寇出入之路。地势虽不及芦关,也十分险恶。
然而郑朗没有立即答应。
有两个原因,一是此时金明寨全部凿穿,万一击败西夏人,西夏人未必一定非得从桥子谷撤离。
还不是主要的。
本来半弃三寨,是为了力保延州城与保安军不失,可再次改变计划,西夏人有后军,两支伏兵必然败亡。那么从延州到三川口,再到保安军会全部成为真空,弄不好五龙川大败,桥子谷大败,延州与保安军还会丢失。
但也有好处。
宋军最大的缺点就是步兵多,没有足够的骑兵。
而两军交战时,杀死力不多的,真正的杀伤力是在军队败亡之时,依宋军速度,如何能抓住这一时机。所以胜不能大胜,败则会全军覆没。
自己手中有九百余骑兵,如在此处大败西夏人,一路追击,西夏人再从桥子谷撤退,有两支伏兵阻挡,那么此战将会无穷的扩大战果。
如何选择?
站在此处,他才能理解,作为一个将领的难处。
每一个决定,皆是不星。
他看了看对面的敌军,问道:“你们看,敌人没有后军的机率会有多少?”
狄青说道:“看他们的情形,几乎是十万。可是敌寇狡诈,也不能不防。若是去年之时,金明寨还在,布置即便有错,也不会有闪失。但现在……”
………”
杨文广也摇头。
真相几乎全部揭开,此战之败,主要是范雍与李士彬的愚蠢,怎么就让那些奸细随随便便混入前线?
最愚蠢的是范雍,郑朗写了奏折,奏折也转到延州,居然当成耳边风?自己人不相信,难道相信西夏人?
不然何至于如此。
其实不能这样比喻。若是金明寨未失,也不会有眼前之战,三千几百名敌军就能轻易到这里?再加一万人也不行!
皮球又踢回到郑朗手中。
不是狄青怕担当责任,武将地位太低,他根本就不敢作决定,出主意是出主意,仅是给郑朗提供参考的。郑朗在想另一件事,后来范仲淹来到延州后,似乎做得马马虎虎,正是谨记了一条,稳守勿攻,敌人来了,打跑了,那怕敌人大败,也不做任何进攻。故此,李无昊做了一些疑兵之举,不得成功。
韩琦更激进,也符合郑朗的想法,象范仲淹那种做法,还是慢性自杀。
但却有了任福之死。
如何做决定?并且要命的是,激战随时能发生,自己必须立即做出决定,狄青与杨文广才好做安排。
看着郑朗的神情,杨文广说道:“若于桥子谷设伏兵,此战会取得大捷,立即会扭转西北低落的士气。不过会有风险。若仅在此处迎战,敌人若败,仅追数里地,风险减少,不会取得的胜果也会减少。”
对面敌人的情形,杨文广看得很清楚,体力消耗,而且这一犹豫不决,也无形使士气下降。仅是眼前的战役,宋军必胜!
难的是决择!
说完,用眼睛看着郑朗。
郑朗继续盯着敌人,心中在盘算。不是盘算敌人没有后军的,而是盘算敌人有后军会发生的种种情况。
若有后军,后军出自哪里?
横山西夏是不敢抽垩出太多兵龘力,一旦战事纠缠起来,宋朝援军到达,横山失守,将是西夏人的恶梦。
也不好说,如果无昊留下来一部分军队,那怕只有三万人,局势就会糜烂。
忽然想到了一个比喻,赌龘博。
任何军事家都不敢说百战百胜,但著名的军事家,能及时抓住更大的胜率发起战争。
但自己不是军事家,也不是赌龘博高手。
算概率?
怎么算?
狄青急切道:“郑知府,下命令吧。”
不能拖啊!


 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战(下)

是不能再拖了。
郑朗脑子在飞快的转动。
敌人仅是这一支想来讨便宜的军队,这一战怎么都胜了。敌人还有三四万后军,这一战怎么打,都会输。
狄青与杨文广是通过情报与对方的反应判断,对方孤军可能性极大。自己是凭借历史知识,判断对方孤军可能性大。
想到这里,郑朗立刻下令:“传令塞门寨与安远寨分出来的步军进入保安军,骑兵驰往桥子谷,切记,一路派出斥候,如果看到有大部敌寇,立即退回保安军,若被敌人切断退路,退向安远寨,准备侧应保安军。”
想了想,又说道:“骑兵让邵元节亲自率队,再传令保安军做好防御准备,开出仓库,拿出钱帛武器,赐予主动参加防御的壮年百姓手中,全民武装,以防不测。”
实际这道命令,已经准备在最坏的时候,将安远与塞门二寨全部丢弃,拱卫保安军。
但力量还是不够的,所以让百姓参与。
虽然战斗力不行,可有了城墙之阻,多一人也多一份安全。
保安军不失,庆州甘泉就不会出现危机。无奈之举。
最危险的不是步军,敌人即便有后军,最多也不过三四万人马,以西夏军队现在的德性,根本不敢分兵两处,那么还是在中间这条线。所以最危险的是前去桥子关的骑兵。
郑朗调出西线最能打的邵元节,还刻意地嘱咐要派斥候查看。
不指望环州方向的军队,郑朗没有权利调动环庆军队,有,也来不及。
又说道:“再传令延州城与永平寨,永平寨的步军由史吉率领前往延州城,如果大军来袭。接过延州军队防御的指挥。除非我战死沙场。否则范相公不得参与任何军事行动与军队调动。由延州城调出刘平副将王信,率领一部分骑兵以及永平寨的骑军,前往桥子关。再传令鄜州做好防御准备,两城皆开仓放粮放武器,敌人到来之时出钱帛,动援百姓参与御城准备。”
依然还是保卫延州,甚至连甘泉城都主动放弃。
兵力太少,而且骑兵更少,有限的兵力却因为速度。不能拧聚在一起,战斗力更加下降,只好保卫几个重要的城市。
两个将领调动,也是郑朗利用了金手指的能力,讲打,王信实际比刘平更能打,史吉善守,不善攻。所以双方做了一个调换。
手令的事郑朗更重视。刘平未战之前,就让元昊莫明其妙诓走两千五百名战士,不但减少自己的士兵数量,也折了士气。所以郑朗不但吩咐手令上必须有自己的兵符与印章印记,还有号令。
缺一各城各寨士兵就必须拒绝执行。
虽一来**裸地抢了范雍的军权,范雍也不会生气,此时要这么军权有什么用?比刚出炉的山芋还要烫手!
又说道:“狄青,你也做好思想准备。万一后方有敌寇大部杀来,率领骑兵将这一股敌寇杀退,掩护步卒渡河,再徐徐在后方撤退。”
真三四万敌人来了,四周想搬一个救兵都搬不来,郑朗可不会傻傻的在这里送死,郑朗不怕死。还有几千士兵的生命呢。
最后一个命令低声说出。
不能让士兵知道,否则士兵不会有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
“喏。”狄青大声应道。
短短之间,郑朗几道命令吩咐下来,有主有次,有攻有守,狄青再次敬佩万分,至少这个主不象其他文臣,屁都不懂。
狄青回头,对几名士兵迅速做了吩咐,各自持郑朗的手令从后方退下去,东西两路传令去。
接着杨文广命令一部分士兵将辎重车推到前面,用绳索联接起来。
这是做一道小小的布防。
郑朗在后面忽然想到刘裕的却月阵。
以他的博闻,肯定要做比较。
忽然明白却月阵为什么在历史上仅用过一次了。
一刘裕手中有一支强大的斥候,能事先知道魏兵到来的时间,而这个时间能让他做充分的准备。宋兵很难拥有,即便有斥候,也不及刘裕手下斥候机灵强干,除非后来的元蒙军队。
二后面有河,河上有船,还是己方军队全控,不然水陆夹攻,又变得十分危险。
三是才出来,魏兵不知道它的厉害,还想象以前那样发起进攻。大败后就不能再用了,看到这个阵,我不理你,难道你在这里摆上十天十夜?
胡思乱想了一会儿,看到敌人还是没有动静,郑朗脸上终于出现一份喜色。这更证明了敌人没有后军,底气不足,否则就眼前的几百步,早就勒马冲过来。
野利旺荣心中也是窍喜,宋军在防御,他们底气也不足。
可这次他手下的斥候回来却很晚。
才开始掳百姓询问比较容易,僵持到现在,许多百姓再次逃到深山老林,找了很久,才带回三个当地的羌人。
野利旺荣不知道,这又给了宋军更多的时间,但不能再拖下去,问了问,还是一样的答案,于是发起进攻。
没有从车阵前进攻,而是率军绕到西侧。
几千军队呈一个三角尖锥扑过来。
十分老竦的安排,此时宋军外围是弓箭手,一窝蜂杀上去,会有许多士兵被弓箭射死。杨文广一挥令旗,步卒由西夏箭头指的方向处开始,向两边退去,一会儿形成一个巨大的倒V形。
不是乡兵,乡兵战斗力强悍,可训练没有正规宋军多,若是乡兵在此,万万做不到的。
倒V形渐渐成形,箭头扑了进来,但不会往空白处扎下去,西夏士兵没有那么傻,骑着马冲向倒V的后方。射敌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指着郑朗去的。
杨文广喝道:“放!”
大团大团的箭矢飞了出去,几十个西夏士兵立时从马上倒了下去。
但西夏军队也扑到弓箭手身前,杨文广再挥令旗,弓箭手退后,长枪兵上前,持枪向马肚子上狠扎。
敌人没有扑向车阵,但车阵起到一部分作用,由于正面被车阵阻挡。野利旺荣只能从侧面进攻,侧面狭小,不能将骑兵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
郑朗眼睛眨也未眨一下,看着战场。
两军绞战在一起。
眼看更多的西夏军队扑入军中,狄青喝道:“杀。”
带着三百余骑,从后面勇猛的杀出,这三百余骑不是杨文广的属下,其中两百余骑全部是狄青从保安军精挑细选出来的。还有近百骑从逃军与京城军中挑选出来的。是近千骑兵中最强的士兵。
狄青带头,如狼似虎的冲入敌人军中,一下将西夏军队切断。狄青在前面,一杆长枪连续的挑翻数名西夏士卒。郑朗就听到西夏人在呼喊,来西北时间不长,大多数党项语听不懂,但听懂一句,魔鬼将军。
保安军一战。狄青已经杀出名气,又看到这个铜面具将军杀出来,有的西夏士卒已经心寒。
但让郑朗诧异的是杨文广的夫人穆容氏,手上提着一把九环大刀,不是唐朝的陌刀,这玩意儿工艺早就失传,即便有。多半也没有几个宋军使得动。可这把大刀很大,象一个大板扇门一样。
似乎有意扭头看了郑朗一眼,郑朗不知道她想法,穆容氏心中是在说,不是说男子汉吗,今天让你看看小娘我的厉害。
一刀下去,一名西夏士兵从颈脖处被削断,一颗人头飞得远远的,战马往前冲好几步,鲜血才从断脖处喷出。
郑朗差一点吐了。
身体晃了几下,强行忍住。
狄青继续在杀,不知挑落几个敌人,终于将西夏军队凿穿。
野利旺荣在外面看着战局,有些急了,又用号角指挥陷入宋朝步军的骑兵往回杀,两面夹击狄青的骑兵军队。
狄青看到敌人往回杀,再次扭转马头,又杀了回来,中间一阻,冲入宋军阵中的骑兵再次陷入宋军的海洋。杨文广也下了命令,一部分弓箭手从两边放箭侧应。
西夏军队一切两断,他们的本性显了出来,人心摇动,有的士兵想往后退了。几乎同时,杨文广与狄青喝道:“冲!”
卷带着退出来的西夏军队,向西夏主力部队冲出去。
“撤!”野利旺荣看到不妙,喝道。
狄杨二人仅追了六七百步又回来了,没追多远,继续僵持,时间越长,对宋军越有利。
一战下来,双方各折了几百名士兵。但最让野利旺荣郁闷的是还丢了一百来匹战马,宋军会骑马的不多,但这是在西北,马虽不多,也常见,有的士兵平时也借战友的战马来骑,还有一手比较好的骑术,只是苦于缺少战马,不得不继续做步军。
让杨文广挑了挑,选出一百几十名士兵将战马接管过来,这一来不但弥补了骑步刚才一战的损耗,还略略增加了骑兵的数量。也没有想到敌人会杀来,武器也嫌不足,西夏人的武器虽大多不及宋军,然而制作也颇为精良,特别是西夏剑,与倭国刀,向来被宋朝人视为珍宝。将武器卸了下来,甚至好的盔甲都换了过去,某些宋军很可怜,由于上司的贪墨,身着的是纸甲。
但没有松懈,野利旺荣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了,还在远处伺立,开始命令士兵草草的吃午饭。
郑朗说道:“吃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