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325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325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朗去延州查问真相,能力不用怀疑,但有危险,而且又是这么赶,连张士逊都不能作声。
过了好一会儿,赵祯说道:“准。”
“陛下,臣还有一谏,如果三川口之战,刘平不是投降,而是象康保裔那样,请允许臣代陛下哭祭。”
赵祯扶着龙椅的手猛地颤抖起来,不是郑朗要求过份,是他想到另一件可怕的事。又是沉默一会,赵祯问:“会有几分可能?”
“真相未揭晓之前,臣不敢说,但臣相信前方将士对陛下对国家的忠心。”
“宋庠,替朕拟旨,着郑朗知延鄜路安抚刑狱使(专掌军务与刑狱,是临时差职,郑朗回京后,此职职权自动消除),将此次贻误国事者押捕京城,若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不管春天了,只要反抗的,一律杀!
不是针对范雍来的,而是针对黄德和以及一干勾结的文官武将。因为赵祯想到一个可怕的真相,谎报军情,还是二十多年来最重大战役的军情,如果坐视不问,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当然,也是赵祯气愤、激愤情绪状况下,下的诏书。
宋庠皱眉,可此时他也有失职,不敢作声,迅速将诏书拟好,交到郑朗手中。
赵祯又看了一眼下面黑压压的臣子,无力的说道:“散吧,散吧。”
语气中充满了无力与失望。
此时他还不明白的,他的敌人不是满朝大臣无能,也不是赵匡胤,而是他的那个化学大师爷爷赵匡义。
……
江杏儿与四儿哭得象泪人一样。
昨天回来郑朗安抚了很久,其实他心中也没有十万十的把握。
范雍在延州说西夏有多条道路可以攻击延州,此语却不为过。西夏占据着横山与六盘山,据高临下,宋军只能处在守势。
关卡正在失去作用,除了一些真正有大山大陕的地方外,象潼关,关卡地位依然存在,其他地方的多处关卡渐渐失去作用。这也是郑朗来到宋朝发现的一个事实。
以前人少,到处是连片的沼泽与莽苍大林,无法通行,道路少,设一关卡立即无法通行,关卡的地位突出。因此往过去翻看史书,多有这个关战役,那个关战役。但发展到宋朝,人口密集,许多地方沼泽与大林开发,大部分关卡正在失去作用。比如吴子胥此时去江东,要不要非得走昭关?绕一绕,和州通,含山通,无为军也通,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急白了头发?
所以往宋朝以后,关卡之战越来越少。
除非象杨六郎那样,在河北三关强行用密林与棘刺种植出来一道绿色长城。但真正战争到来时,这道绿色城墙也好象没有起多大作用。
因此,金明三十六寨与土门化为灰烬后,整个延州象一个巨大的筛子,元昊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让刘平杀寒了,元昊要回去恢复一下元气。可如果他不恢复,继续发起战争呢?
这是郑朗理智的分析。
但京城中的百姓不是这样想,因为郑朗要去西北,一下子引起京城百姓高度重视,西北的战局迅速传开。
至少眼下京城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西北的究竟情况,甚至有可能连在前线的范雍都不能清楚。百姓皆认为这时郑朗去西北,十分危险。
郑朗安抚很久,两个女子稍稍放心,可今天早上听到百姓的议论,又哭了。
“你们不相信我的本事?”
“呜呜……”
“我能用荷叶在湖面上走,能让四大金刚提着巨幔,凭借李元昊又能将我怎么样?”
“你那是骗人的,”四儿说道。
“骗人也要本事,看看那么多大和尚,有没有将我的戏法揭开。说不定我能在西北变一个戏法,让这个元昊乖乖投降。不要哭了,杏儿,你还有身孕,可能就会是一个男孩子,郑家的长子。哭坏身体,也会伤害肚子里面的孩子。”
江杏儿不敢哭了,但满脸的忧伤。
“乖乖听话,我多则一个月,少则二十天,就要回来,杭州那么多事务,还要等我处理,也不敢耽搁。”
“半个月。”
“半个月那行呢,除非我能长翅膀飞。”
“那你变一个戏法,长翅膀飞回来。”
“我……”
“官人,你一定能变出来,”四儿眼睛亮了起来。
“你们……”
郑朗让她们说得语塞。
外面传来马蹄声,杨文广带着骁骑军第八营将士过来了。
骁骑军共有二十三指挥,也就是民间所说的二十三营,按规订每营满员五百人,但战马不足,骁骑军每营平均只有两百来人。不过骁骑军与飞猛军皆是京城马军当中最勇猛的军队之一,所选骑兵子弟会部材勇过人。第八营共有三百人,也是骁骑军中战斗力最强悍的一营。
这个战斗力指平时训练的成绩,上了战场,很难说了。
但已是京城最优秀的军队,说明赵祯对郑朗的重视。
杨文广也因为郑朗的推荐,一跃龙门,从小小的班直升为第八营指挥使。
郑朗拍了拍两个女子的手说道:“放心,我每隔三天写一封信给你们如何?”
“一定的,”江杏儿说道。
不能再缠绵了,郑朗迎出来,看了看,三百人全部是彪形大汉,骑在战马上十分精神,可这些京城子弟……郑朗还是有些怀疑的。不过领首的青年他不怀疑。
此时杨文广很年青,又缺少战斗经验,但再不行,比普通的将领会强。
忽然郑朗盯住一个人,眼神愣住。
杨文广下了战马,怯怯的来到郑朗面前说道:“那是我妻子,她勇猛过人,不会是累赘。”
宋朝军纪松驰,为了满足士兵空虚的**,军营公开设军妓,带一个家属不算过的。但郑朗不同别人,杨文广依然担心郑朗会动怒。杨家将能忽悠到后人,但在这时候,忽悠不了宋人。
看着这个全身盔甲,女扮男装,英姿飒爽的少妇,郑朗忽然笑起来。
对这个慕容氏,历史文献只记载了一句话,延昭子文广,娶慕容氏,善战。
不过郑朗昨天晚上与杨文广谈话时,通过旁敲侧击,听到慕容氏的来历。慕容氏出自党项大族环州慕家,因为党项人是鲜卑种,发音与中原人有所不同,容多裹住,故中原人称为慕家,而不见容字。
这是西北庞大的一个部族,与丰州王家、绥州高家、鄜州杨家、府州折家具有相等的地位。这一族不但与杨家联亲,也与折家联亲,甚至与西夏、宋朝保持着紧密的关系。前面慕家协助宋朝,后来两边倒。
另外党项妇女十分强悍,有的妇女带着婢女劫盐,还有的妇女在军队里担负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郑朗相信这段记载。
也不是所有慕容家的女子称为善战,比如杨家另一个媳妇,杨琪的妻子慕容氏就没有获得这一美名。
如何善战的,杨文广本人都没有打过什么仗,更不要说他这个妻子。
所以没有重要的事迹记载于史书。
郑朗心里想到,会不会让我指引一下,让她变成真正的穆桂英。
那是不可能的,穆桂英太牛逼了,远不是这个慕容氏所能达到的高度。
不过她起的作用,有可能胜过这三百人当中的绝大部分人,否则杨文广不会说出这句话。于是说道:“就带上吧。”
“谢过安抚使。”杨文广乐颠颠的说。
郑朗看着他的高兴样子,有些惨不忍睹,心中默念,不想,不能想。
“宽夫兄,走吧,”郑朗说道。
文彦博骑术不精,郑朗骑术也不精,但能勉强骑马小跑,这能加快速度。郑朗要急着回杭州,朝廷也急着等候他们的消息。
想要快,就得骑马赶路。
正准备离开,忽然远处又涌来一大群人,是替他们送行的。
郑朗的骨气与忠心,让许多大臣感动。
郑朗虽然也打倒,但与君子党们为了打倒而打倒不同,他的打倒只是为了做事,左右平衡,不分党派,长远看未必有利,可眼下没有多少人记恨。
郑朗多次进谏,没有人当作一回事,如今一一灵验,若是换成韩琦,昨天朝堂会发生十级大震了,但郑朗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说我要去西北。有一些人也感到羞愧,包括忠厚的宋庠。
此次去西北,也牵动许多人的心。特别是几个相公,还等着郑朗回来拿主意呢。
所以这次郑朗离开京城,许多大臣赶来送行,远比范仲淹三次贬官轰动。
郑朗与文彦博只好下马,一一打招呼。
来到富弼面前,富弼说道:“行知,天下十分风流,希文、稚圭与你自今天起,要各占去三分。”
“富兄,此言错了,今天的十分风流,陛下占去五分,没有陛下的宽厚,我们算什么?”
富弼无言以对,郑朗批评过皇上,自己也批评过皇上,说的还似乎很过份,然而皇上怎么用自己两人的?
“富兄,还有五分在三川口那片血染的土地上。”
“刘太尉并没有投降?”
“几天后你便知道了。”
忽然远处更多的烟尘扬起,一会儿听到喊声:“陛下驾到。”
郑朗愕然,随后又释然,史上文彦博去西北调查,那是消息确实,甚至黄德和都让范雍劾其罪,鄜州知州张宗诲抓起来,这才去西北的。早十天,晚十天性质截然不同。
但他还是诚惶诚恐,这不是在皇宫,送一送,送到大门口,送行了。严记客栈都在外城了,这一送意味着什么?
圣宠?
或者一个沉重的包袱?
连忙与文彦博迎上前去,赵祯从玉辂里走出来,看着郑朗,说道:“郑卿,此去西北一定要小心,元昊兵未撤退,你就呆在京兆府,或者同州。朕要你活着回来,平安地活着回来。”
“陛下,臣知道分寸。”
“记住,不能意气用事,”说到这里,赵祯有些羞愧,有些感动,居然拉住郑朗的手,狠狠的握了三下。
“陛下如此待臣,是想做吴起啊。”
这一句有些失礼仪,更是莫明其妙,但赵祯懂的,他想到郑朗昨天小纸条上的话,忽然笑道:“郑卿,朕不是吴起,只想你活着,更多的百姓平安活着。”
“陛下……”郑朗动容。
“若是真的……代朕哭祭,向烈士敬礼道歉。”
“臣遵旨。”
“去吧。”
但是两人的手没有立即松开,相互地凝视着对方,郑朗眼中有些潮湿,赵祯眼中也有些潮湿。
江杏儿看着他们,都忘记了忧伤,官人能让皇上如此相待,还能说什么呢?
“臣走了,陛下,西北的事暂时不用操心,等臣的奏折。”
“嗯。”
郑朗上了马,看着西北方向,心中想到,此时延州刮的是西北风呢,还是东南风。
一念想完,喝道:“走。”
眨眼间,三百余人离开严记客栈,消失在远方。
赵祯默默地站在哪里,久久的眺望……


 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风烈(上)

郑朗此行,还是有些危险的。
元昊让宋军英勇的反抗杀寒了心,加上其他原因,没有攻打延州,也不敢占领金明寨。
这里离横山有六百里路,远离西夏的大本营,想一想一旦宋朝反应过来,涌来几万象三川口那样的疯子,自己驻扎十万军队在这里也不够消耗的。
此战胜得很惨,也达到他的战略目的,在本国树立了威望,以及其他的收获。掳掠了大量的物资,是从金明寨取得的,攻城乃是西夏人的短处,没有攻入城中,纵然掳掠也有限,远远架不住战争所带来的损耗。然而有人口。
金明寨三十六寨人口构成复杂,生活习惯也很复杂,有放牧的,有狩猎的,有耕作的,还有两种或者三种方式混合生存的。地形同样复杂,有山谷,河畔,平川,山寨,不臣服元昊的部族往山沟沟里一躲,元昊也没有办法。只能将反叛宋朝的部族百姓带走。
不能简单粗暴的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解释。
此时两国对民族观皆很朦胧,矛盾冲突是游牧文明与耕作文明的冲突。
李元昊发起的战争,更不是什么正义的民族独立战争,那是砖家被砖头拍坏脑袋说的话。没有党项的拖累,以北宋的发展,北宋灭亡不会那么快,那么北宋会将经济与文化带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给汉人也给党项人都带来实惠。李元昊立国成功了,也将一个民族拖向灭亡的深渊。
李元昊带走了许多百姓,对宋朝来说是一次损害。这些百姓不带走的话,拉拢得当,依然会重新效忠宋朝。没有投降的元昊的部族,除了元昊的死敌杨家折家外,也未必永远效忠宋朝,例如环州慕容家。
这些百姓带走,增加了西夏的人口基数与兵源,无疑也增加了西夏人的实力。
元昊也不知道宋朝此时在延州附近有多少兵源,虽抓捕了石元孙与刘平,但两人死活不肯开口,所以不敢在金明寨呆得太久,万一出了意外,不但抵消此次收获,国内也会动荡不安。
草草的将归降部族带回,但总要耽搁几天,元昊大军没有走,范雍吓破了胆子,他能向朝廷说什么。
郑朗来得早了。
如果再来早几天,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危机。
范雍艰难的日子终于熬到头,元昊押着无数百姓物资缓缓退出金明三十六寨,再退向土门。
对于这些羌蕃部族,范雍认识同样很肤浅,心里面还巴不得元昊将所有叛乱的百姓一起带走,省得为以后延州留下祸患。
范雍心稍稍安定,但不能保证元昊不会返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