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303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303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灰晕淞χ疲淞φ鞣歉ㄖ溃挂梦镒式欣#笳卟攀侵饕摹V皇潜人茫龊苌伲褪钦飧龊苌俚乃觯雍贾莞鄢龇ⅲ岣贾荽创罅克拔瘢黾恿顺隹谝苍黾有矶嘧鞣挥氩担傩帐杖胍不嵩黾印U馐悄谥蔚钠湟弧R约捌渌囊恍┫敕ǎ镂宜ぃ芪宜蹋夷潜局杏估镆残戳耍贾菟叹褪巧蕉啵厣伲幌筇街荩坏┤祝⒓椿岢晌甘炒笾荨5某ごΩ啵姓憬悖洗锸菹兀写笤撕又悖ù锏姆段Ц悖褂形庠皆撕又悖翟矫鞫荩俏页钪匾乃穓iāo通枢纽之一。因此商业很繁荣。扬的长正是这个商业。山也有山的好处,竹子多,我想出制造竹纸,果树多,提倡种植果树,桑麻业发达,提高纺织工艺,我带了织nv过来,又逐步改进纺织机械,提高效率。但无论是桑麻、果林、竹纸与海上贸易,受益的皆是三等以上的人家,贫困百姓很难受益。于是我用契股的方式,得田退还于贫困百姓于河湖,使贫困百姓受益,水利受益,不受秋潦之害。大户好办,寺院我用什么拉拢?对于眼前所发生的事,早在我预料当中,故我编排了白蛇,提一个醒,让他们不要做破坏人家家庭的法海。可有几个真和尚呢?”
一股脑将他的想法全部道出来。
韩琦与王拱辰在此,郑朗不会说的,这两人心思很重,有可能做一些杜撰,即便带到京城,自己说的话也让他们二人改得面目皆非。但能对杨安国说一说,回到京城,赵祯肯定问,你们在杭州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不但赵祯问,其他的一些大臣也会询问,杨安国将自己这一番传出去,原来如此,是这个安排,就不会发生误会。不发生误会,再加上带给国家的收益,获得的支持就会更多。
“五月时,贾昌朝说,今西夏僭狂,出师命将,以遗朝廷之忧,臣窃谓此固不足虑,而国家用度素广,储蓄不厚,民力颇困,是则可忧,自天圣以来,屡诏有司节省用度,以至于今,未闻有所施行。我与几个学生言此谏,范二郎君言,陛下节省乃自古未有也。非也,陛下节省乃陛下与皇宫用度,本来我朝皇宫用度很少,纵然让陛下不吃不喝,也节省不了多少用度。故有贾昌朝之言。贾昌朝又言,天下诸道,若京之东西,财可自足,陕右河朔,岁须供余,所仰者淮南江东数十郡耳,还是江南啊,杭州是重中之重,虽然很麻烦,但我怎能松懈?”
“好言,我仿佛听到了出师表言。”
“非敢,看看我如今,穿的是锦绣长衫,喝的好茶,用的好水,住着好宅,太后与陛下对臣一直宠爱有加,怎么不为陛下做一点实事?”
杨安国无言。
喝了茶,很感触的返回去,好推辞,我们虽是钦差,前来两浙主审盐案,其他案与我们无关,若不服,按照制度,请到京城上诉。与我们无关。
杨安国用言语推辞了,郑朗已经开始布置重阳之会。
将施从光喊来,问道:“明天搭西山的竹舍吧。”
“明天就搭?”
“再不搭,就误了菊huāhuā期。”
从光退了下去。
第二天郑朗于西湖上雇了一个huā舫,邀请三位钦差前来赴宴,朝廷下了圣旨与敕书,但牵连诸多,一边要问案,一边要断案,这段时间三位钦差十分忙碌。
然而郑朗也不是一个喜欢巴结客套的人,他喊三人过来赴宴,还有其他的用意。
饮了一些酒后,郑朗看到一个捕渔的小舴艋船,手招了招,将渔民招了过来,道:“借你的船用一用。”
渔民胆战心惊地说:“不可啊,知府,会翻船的。”
“让我试一试。”郑朗强行登了上去,小船晃了晃,郑朗居然站稳,船没有翻,郑朗兴趣来了,用脚颠了颠,这才重新登上画舫。渔民百思不得其解道:“知府,你太神奇了,这种船也能cào控得好。”
富弼只是笑,不是郑朗太神,为了准备重阳之会,郑朗首先学的便是cào纵此舟,为此不知喝了多少口西湖水,富弼也没有反对,站在边上看,一边看一边幸灾乐祸。
然后郑朗上来,与他打闹。
也不能说富弼是多好,不能将史书记载的完全当真,但他是一个比较温和的君子,与郑朗脾气有些那么相近,不但富弼,还有蔡襄这些温和君子,都是郑朗不怎么排斥的。因为郑州诗社,郑朗也在富弼心中留下一个好映像,加上这段时间的合作,两人关系走得很近。
这将是一个奇迹,富弼也期待着见证。
但为了不让百姓知道,都选择在夜晚人迹稀少处学习的。
上了画舫,郑朗道:“带你们去看一个地方。”
将船航摇到西湖西侧的西山边上,施从光正在搭一个竹舍,东边是湖畔,湖畔处有大片莲藕,荷叶茂盛滴翠,西侧是西山,山上的树木蓊葱茂密,竹舍还没有搭好,才开始搭,但mén口处挂着一个匾额,上面是郑朗亲自书写的两个大字,问禅。
在竹舍的边上,又有许多人在移载大片的菊huā。
王拱辰不解,问:“这个何故?”
“我要辨佛,可佛经诸多,我学习的时间不长,怕说不好,因此打算在八月nòngcháo结束后,在此huā上十几天静心学习佛经,故取了一个名字,叫问禅。你们看,此处环境是否幽静?”
王拱辰捏了捏鼻子,不能作声,还真辨佛啊。
郑朗又摘下一片大荷叶,道:“当年达摩以一片苇叶渡过长江,西湖边芦苇不多,可是长着许多荷huā。荷huā出污泥而不染,所以最净,佛家也用莲huā当佛座。我重阳之举,是矫正佛家一些误入岐途的不好子弟,不知佛祖能不能保佑我,以一片荷叶渡过西湖,以举我行。”
“什么,以荷叶渡西湖?”韩琦与王拱辰齐声惊道。
“我很想试一试,若成,我就来此静心学习一段时间佛经,重阳辨佛,若不成,此竹舍就不来了。”
“这个荷叶……”三个钦差瞠目结舌,一个个傻了眼。
“怎么办,一苇渡湖,我怕没有达摩师祖的本领,也只好退而求其次,用荷叶代之。”
但三个钦差一言不发,用荷叶与用一苇有什么区别?
郑朗心中也在哀叹,没有办法,为了求先声夺人,自己还要得喝上几百口西湖的冷水。
重新上了画舫,几个美妓好奇地看着郑朗,其中最漂亮的妓子苏yù儿问道:“郑知府,会是格物学?”
这也是杭州名妓之一,看过许多诗书,当然,没有几个名妓不看诗书的,否则仅是相貌,也成不了名妓。但她的问题,也是三位钦差心中的想法,一问完,三个钦差一起看着郑朗。
“是不是格物学,你们自己用一片荷叶试一试看,不就知道了?”郑朗不答,反问了一句。
等于没说。
这事儿传得快,竟然奇迹般地的不用半个月时间,不知从那个渠道传到京城。
京城正在发生一件事。
国家需用武将之即,孔道辅恶整王德用,说王德用类似赵匡胤,文人什么本事没有的,笔杆子本领天下无双,后来整狄青时也是如此。罢了王德用东府官职,但嫌不够,河东都转运使王沿又告发王德用命令府州折继宣市马,王德用市于商人。
这件事也无可是非,朝廷豢养了大量战马,是准备一支骑兵的,但中原不适合养马,整个宋朝也难得有什么强大的骑兵,直到后来占领了河湟地区,才渐渐在西军中出现少量骑兵。
那么卖给商人是做什么呢,耕地用的。
目标是好的,但违反了制度,与郑朗夏天杀人一样,可王德用是武将,有理也说不清,也不能当真,若当真的,宋朝十有九成官员都要受处罚,不过王沿附孔道辅,言语说得恶毒,京城传言会再罢王德用。
似乎墙倒众人再推,王家皆惶恐不安,唯王德用举止言sè如平时,只是不接客而已。
王德用资历深,一时半会掰不倒,于是开始掰折继宣。
正在搜集折继宣的罪状。
这是可悲的一段历史,虽影响不大,但反映了一些文人的心态,大敌当前,需要王德用这样有经验的武将坐镇,就是不上前线,在朝堂中也能提出一些适当的建议,更需要西北折家配合。
然而孔道辅之流呢?
喝了几口西湖水,郑朗从荷叶上湿漉漉的走下来,对富弼说道:“富兄,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君子党。武则天杀程务tǐng,突厥人贺之。她杀程务tǐng还有杀的理由,为什么马上开战,先折自己一臂,再抹黑折家?”
最可悲的马上文人写史书,还会再次抹黑这件事。
如果不是王德用在孔道辅死后说了一句话,孔中丞不是害我,他忠心shì奉国君就该这样,可惜了,他一死朝堂没有一个忠臣。让文臣nòng得灰心丧气如此,君子都能在史书中将王德用生平抹黑。
富弼不想回答。
郑朗道:“杭州事了,我很想回郑州。”
“回郑州?”
“养老,不想与这些君子们共事。”
王安石站在边上窃笑,这是老师在发挠sāo,到了老师这地步,他想“养老”,皇帝也不会让他养老。
说完后,看到仝明说道:“你也要去郑州了。”
状告燕尾寺也是仝明出的主意,但这些主意郑朗颇不喜,怕与他处长了,自己会更加腹黑。不是自己让仝明朱,而是仝明会在自己面对许多事束手无策时,能让自己墨。
不但要送走仝明,还要送走范纯祐,年已长,跟自己无非学习一些与他父亲不同的处人做事风格,学问也长,若不错的话,范仲淹在江东也呆不了多长时间,今年秋后让范纯祐到范仲淹身边,给范仲淹一些小小的帮助。
秋虫声更密集,八月来临。
宋朝大战在即,灾害偏偏又起,西川自夏至秋不雨,民大饥,朝廷命韩琦为益利路体量安抚使,西染院副使王从益副之;蒋堂为梓夔路体量安抚使,左藏库副使夏元正副之,处理西川灾害。
说明韩琦在赵祯心中地位益重。
但韩琦三人没有离开杭州,本来案子也基本断完,不过他们同样好奇,于是留了一些尾巴拖着,一直拖到八月nòngcháo期到来。
今年观cháo的人更多,不但观cháo,还有郑朗主持的数场大戏,其实数本大戏唱过后,佛家在杭州地位隐隐下降了不少。另外,各州府的老百姓还想看一看郑朗如何用荷叶渡西湖的。
没让他们等多久,八月十九月圆之夜,天气好,平风静气,西湖就象一盘银轮一样,风平làng静。
郑朗决定用荷叶渡西湖,突然命令的,但这件事很让人瞩目,闻听后诸多百姓蜂拥而来,却让士兵把守了各个道口,连湖上都进行了宵禁,没有达摩的本领,长江上船只行驶,达摩照样渡江。郑朗只能封锁西湖,不让船只与百姓打扰他。
三个钦差,两个转运使也来了,杭州各个官吏也来了,来到西湖边,郑朗在此渡湖,四周封锁起来,老百姓离得远,但不禁止这些人过来。站在湖边,郑朗对杨安国等人说道:“三位,我就要过去,你们马上离开杭州,恕我不送。”
杨安国道:“没关系,你渡湖吧。”
送不送是一个礼仪,这不要紧,最要紧让我们在临离开时看一眼。
郑朗上了一艘小船,dàng了dàng,在荷叶丛中摘了一株最大的荷叶,但韩琦三人依然摇头,大荷叶还是荷叶,有什么区别。继续看下去,郑朗将荷叶放在湖中,拿起一个小桨,缓缓地站了上去。虽封锁了道路,月sè正明,老百姓离得不是很远,看到这个场景,惊呼声此起彼伏。
郑朗身体摇晃了几下,终于站直,看了看天际,回头对岸上富弼说道:“富兄,杭州的事务暂时jiāo给你了。”
说着,dàng起小桨,居然驾着这片荷叶,缓缓向湖中间划去。人不但没有沉到湖下,连荷叶也似没有承受任何重量,在水面如同才摘下来一样,四角扬起。
明月东升,光线更加明亮,惊叫声全部停息下来,所有人神迹一般看着这怪异的场景,月光昏黄,隐隐的让湖中一人一叶笼上了一种神秘的晕黄的光晕。
韩琦百思不得其解,急得抓耳挠腮,但郑朗驾着荷叶,已经离岸越来越远。


 第三百十五章 宣战

这次渡湖不及达摩那一次。
风浪不能算,论宽度西湖的宽度比达摩渡江的江面更宽,若起风之时,长江风大浪急,西湖浪也不小,传说中达摩一苇渡江也没有提及风急浪高。若不起风,西湖风平浪静,长江同样风平浪静。
但达摩所用的仅是一苇,而不是面积更大的荷叶,似乎传说中达摩更没有用桨划。
可真有区别吗?
用一苇站在水面上与一个荷叶站在水面上有什么区别?有没有拿桨又有何区别?况且达摩一苇渡江只是一个传说,又有多少人见证?
秋天已至,湖面有雾,月sè朦胧,雾气弥漫,一道浓雾渐渐的罩在离岸已有七八十步远郑朗身上,似乎郑朗是一个神仙屹立在水面。有mí信糊涂的人,已经跪下去。
韩琦与王拱辰快要急疯了,调过头看崔娴与江杏儿,还有郑朗的几个学生,一个个笑嘻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