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181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81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挂鲆晃幌喙
这才送走郑三锤子与孙叔。
但没多久,外面响起了拍门声。
胆子是很大的!杨九斤将门打开,看到一个文士带着好几十个人堵在门前。问:“你是谁?”
“我是猴三,要见郑大夫。”
郑朗不悦地出来,问:“猴三,你有何事见本官?”
“郑大夫,你为什么污蔑我?”
“污蔑你?行啊,不服,你可以继续到京城上诉,大约京城你没有去过吧。本官教你,地方上不服判决,进入京城唯有两部受理,一曰大理寺,大理寺右治狱审理职官犯罪案,左断刑负责地方上奏死刑案与疑难案。大约不会受理你。只有到户部,户部左曹下面有户口、农田与检法三案,去检法吧。”
王安石等人在后面笑了起来。
“我去台阁。”
“行啊,带上我的赋文,对言臣就说我污蔑你了,最好让天子看一看,看看他对臣说的江南好,江南民风淳朴,出的你这等好人才!夫子当年为了一个太平盛世,著书立说,传授弟子,奔波一生,居然出了你等斯文败类!还有,你去京城上诉我不管,以后不准在为恶乡里,挑拨是非,为虎作猖,欺上怠下,或者来我府上骚扰我与我的家人,否则本官接任后,第一个就拿你是问,犯一次,惩罚一次。滚!丁宜,杨九斤,杨八望,这些人再围在我家门口闹事,给我狠狠的打!”
“喏,”三人应命,拿起棒子就冲出来。
猴三带了几十个宵小过来,那是吓唬人的,真打,谁敢与郑朗家中谦客开战?况且还是主动跑到人家府门事闹开战的!
三人还没有冲出来,一哄而散。
郑朗又对围观叫好的百姓说道:“诸位,朝廷制度起诉者有四,一为被害人与家属直接向官府起诉冤屈,二为其他知情人向官府告发,官府会给予一定奖励,曰募告,三曰罪犯自首,从轻处罚,四为各级官司纠举,以防极个别官吏与地方恶豪沆瀣一气。从未规订上诉一定要用讼鬼。所以我一旦接任后,会下令全州各县勿得接讼鬼诉状,各位有冤要申,会识字的可自己写,不识字的可直接到公堂上用嘴诉说。不要再请讼鬼了,反害了你们自己。散吧。”
郑朗强硬的态度给了百姓信心。
猴三蔫了。
张家六虎没有这头狈谋划,也蔫了。
既谋得六虎的名声,也做了不少的恶事,以前百姓不敢言,看到希望,全部上诉冤屈。案件一件件出来,这时候张家六虎想低头也来不及。不过王知州想脱身也来不及,只好一一审理。
司马光道:“斩了这头狈,果然有效果。”
“也不一定,有的清官为了谋直名,同情贫困百姓,于是有刁薄的贫困百姓刻意污告富人,以谋富人之财,自唐有之,我朝也有之。富人中有好人,穷人中也有刁民,看一个群体,一个地方,不能带有片面性。”
“这也是中庸之道?”
“算吧,看侧重点于何处,比如我朝兼并隐匿田产严重,那么侧重点就在兼并隐匿上,遇到这类案件,即便有失偏颇的处理,为了大局,可以用公正评价。这才是中庸包容调剂之道。”
忽然有所寐,再想又想不起来。
不是不修中庸,他还没有抓住核心所在。
若是一味诠注,不给它一个新的定义,修之不值得。这个新的定义,也就是核心思想。
心中好笑起来,***,以前是悟字,现在要悟道,还要一个个去悟。得一个个的,仅是中庸,不能诠注整个儒学的,有中庸,有仁义,有圣智,有礼乐,有孝悌,有三分,有忠恕,等等,这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儒学系统。
忽然又传来敲门声。
郑朗道:“给我打。”
“喏。”杨家兄弟与丁宜气愤的打开门,大棍子举起来,落了下去。
崔娴吓得花容失色……
ps:女主角真正出场了。
前面安排了一些情节,是剧情略淡,加了一些冲突,码得太快,未调整好,道歉则个。下一章要联一联了。
临江寺这一段有些俗,但不是为了查案子而写的,书中说过,寺庙占地也是一大恶弊,这个坑留在未来的杭州,有一场佛法辨论大会,正在准备这个**的资料。也是后面的坑,不陆续的挖一些坑,整本书松散。
各位,我这个想法对不对,请赐教?




 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中庸(上)

第二百二十八章大中庸(上)
没往人身上砸,看到几个女子,全部落向偏处。但大棒子落下去,还是发出吓人的响声。
崔娴不知道,吓着了,弱弱地问:“请问这里是新知州的家吗?”
别人不好说,自家那个小官人知道的,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不会这么凶,难道隔壁的百姓指错了地方?
郑朗已经走出来。
崔娴气苦,道:“官人,你就是这样迎接我的?”
郑朗呵呵一乐,道:“恕罪则个。”然后看了看她身后,除环儿外,还有五名织女,都是从郑家庄带过来的,全认识。另外还有崔家两个仆人,以及一些行李,还有几辆纺车。又道:“怎么你现在就来了?”
要守一年的孝,还早呢。
“进去说。”
已经有百姓围观过来,崔娴依然穿着孝服,但遮不住她的国色天香,有的百姓啧啧称奇:“状元公的小娘子好漂亮啊。”
“那是,状元公的小娘子能不漂亮吗?”
吕三叔也施了一礼,他不是普通仆人,郑朗也不可能将他当成普通仆人来看,整成了这一行的大管家。因此看得清楚,郑朗对几个学生的培养,让他磨牙齿,不是恨的,而是无语的。教学问,教做事,还教……治国治民,他培养的不是几位宰相,而是几位旷世千古的贤相。在给吕夷简的信中,吕三叔就含蓄地说出这一点。
三郎君这样培养下去,可了不得,有可能将来会胜过你,与大吕相公(吕蒙正)相提并论了。
这封信会将吕夷简夫妇乐成什么样子,看不到,可吕三叔心中清楚,这一门有可能要出四位以上的宰相,严家的小子能有多少出息,要看他以后努力了。
一门四相公,还有可能皆是一代名相,换自家吕相公过来,也得尊重。
行完礼后,瞅了一眼崔娴,一身孝服,编着三寸高的贝头髻,也就是少妇髻。可以编,虽洞房之夜出了事,人家完成婚仪的。只是髻头矮了一些。个中原因他不知,是郑朗无意中与她说了一句,不喜欢那些高大贝头,于是编得矮。
薄薄的嘴唇,一对清秀有神的丹凤眼,苗条的身材,一个很标准的美人。心里道,难怪起了那么多风波,换自己有这样一个女儿,也要慎重。
江杏儿与四儿也过来行礼,让崔娴扶起来。
相公喜欢她们,让步了,用温和的语气与两女说话。客套完了,坐下来,崔娴又问:“为什么要打妾?”
然后嗔怪的飞眼。
“不是要打你,”郑朗将事情经过简单说了一遍。
“那简单啊,你接任就是。”
“现在就接任?”
“是啊,虽案子在你没有接任前发生的,可朝廷制度也不是不允许让你接手前任案件。为什么不能接任?”崔娴道。若论智慧与阅历,她不如郑朗,无论再怎么聪明,岁数才这点大。
论学问也不如,论见识更不如。论看问题的制高点,休说她,整个宋朝也没有一人有郑朗的本事。以后成长起来的司马光、王安石,现在的吕夷简、庞籍、范仲淹皆不行。
但有一样,崔娴胜过了郑朗。官场!
崔有节严格说是宋朝成千上万打酱油群体中的一员,可能打酱油打到东京城附近州府担任一名知州,也是有些本事的。
崔娴耳闻目睹之下,对官场内幕比郑朗更熟悉。
还有两个人也可以做到,司马光与吕公著,可这两个人小时候是一个乖宝宝,在学问上很用功,双方家教却没有教导什么官场经验。本该有的,却没有了,智慧是有的。
这几人组合在一起,真要pk,吕夷简若不发挥强大的关系网,也未必占到上风。然而对官场皆不熟悉,恰恰是这一行几人最大的短处。
崔娴一来,立即弥补过来,又道:“你一表态,状告的百姓会更多,那一州那一县,都有一些不平的事。站在自己角度受了委屈,但站在他人角度,未必是委屈。可你给他们希望,这样一件件案子上来,各县县令必然不处理,那么会继续到州衙来状告。王知州休说数天,数月也休想交接。官人想不想看到这个结果?”
郑朗肯定不想,他挑张家六虎出来,仅是选出一只赅猴的鸡。没有张家六虎,也会挑朱家五霸,曹家七豹等等,总要找一个鸡出来,张家六虎是悲催鬼,让郑朗碰到,那么就是他们了。
可郑朗不想事态扩大。
崔娴又说道:“王知州是一个混资历的官员,这种心态注定他是一个和事佬,以前做事不会雷厉风行。不象你……”
无限娇羞又有些欣赏的看郑朗一眼,丈夫的做法很得她欣赏,平时行事不温不火,慢条丝理,一旦做起来,却是雷厉风行,张驰有道,连八大王说阴了就阴了!要不要改天问一问如何阴的,怎么自己就是没有想出来呢。
“就算他此事为了完成交接,想快点将事务处理清楚,因为以前他的做法,百姓怠慢,张家那几只猫……咯咯……”崔娴提到了猫,不由地乐了起来,官人这个词眼用得好,又道:“也未必会服。会拖得久,对官人说,不美。只要你此时快点交接,反而张家那几只猫……咯咯……害怕你,会很快招供。威也立了,官人可以树恩立德啦。”
对崔娴来说,可不会讲什么儒家的中庸、仁义,只有成与败。与崔有节不象,崔有节性格温和,与徐氏不象,徐氏眼光短浅,市侩。崔娴融合了两人优良的基因,成了一个真正的功利主义者。
郑朗啼笑皆非,但不得不承认她说的话有理。忽然又看了看身边的人,江杏儿是书痴,四儿是小糊涂,司马光腹黑,王安石倔强,吕公著温厚,严荣老实,还有崔娴的功利,几乎就没有正常的人类。
又好气又好笑地笑了一下,问道:“你怎么来了?”
将郑朗的手拉住,拉到房间里。
二人是夫妻,不用再避讳。
来到房间里,崔娴说道:“你离开郑州后不久,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那几位世子忽然派人过来对我爹爹说,只要我家愿意,会娶我做一个王妃,然后再恳求皇上赐你一个良家子。”
“是谁?”
“未说那一位世子。”
“这可奇怪了……”郑朗道。非是唐朝,在宋朝驸马不值钱,比唐朝都更不值钱,甚至有可能好的士子不肯娶,并且朝中士大夫也不让他们娶,比如某位公主看中郑朗,赵祯让郑朗迎娶,那么朝堂上会吵翻天的,陛下,你干嘛啊,想废去国家一个栋梁之材?娶了公主要避讳,就不能直接参与政治了。于是有的公主仅能嫁给一名商人。
相同,王妃也不值钱,除了一个尊贵的名号外,又能有什么,圈养成一头贵猪,一点参与政治的权利都没有。况且还不是赵祯的亲兄弟,看一看八大王赵元俨是什么局面,就知道了。闭门不出!
一个是前程一片光明的最小三元,一个是有名无实的世子,换丈母娘在世,也知道这个选择题如何做了。还有呢,二人成过亲,没有特殊情况,谁愿毁去这门亲事?
这几个世子提出这个议亲,很无理的。
崔娴道:“父亲大人也问过,当时那个管事答曰,是在京城时看到妾身,念念不忘,日思夜想,于是来到蔡州,一直不好开口提出,陛下又派人召他们回去,临离开时提出来,若同意大家想想办法,若不同意也就算了。”
“京城?”
“妾也要出去看一看,没想到……你权当娶了一个红颜祸水回来,”崔娴说完了,丹凤眼又飞动起来,有些小得意。
此时的红颜祸水是两词,一出《汉书。孝许成皇后传》,一出《赵飞燕传》,贬义没有后来的严重。
郑朗又看了看崔娴,这也有可能,自己妻子相貌是有了,是很好的,若是贪色者,是有可能“日思夜想”。但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为什么某一位世子看到了崔娴,又看中了崔娴。高衙内在中间又扮演了什么光荣角色?
但有一个原因终于想出来,为什么赵允让这三位“清流”世子居然与赵允迪裹在一起,也来到上蔡,大约正是为帮助这个世子达成心愿才来的。
这个多情种子是谁啊?
崔娴又说道:“妾与父亲大人害怕多事,于是妾悄悄地收拾行李,离开蔡州,到你家中,带了一些织机与五名织女过来。给了她们一些钱,让她们一道到江南来,传授你州内妇女们的织艺。妾在家听过,在你家也听过,江南的生丝多,可技艺不精良,不及山东河北河南远矣。也是为你谋一项政绩。”
“这个主意好。”郑朗夸道。
“妾也会了许多纺织技巧,手艺还不错的,若是妾身带着你州内的妇人们,亲自传授她们本事,她们会不会感谢你?”
郑朗呵呵一笑,看来聪明人若将聪明用对地方,也是不错的。
“你感谢不感谢妾?”
“感谢。”
“如何感谢?”
看了看房门口,盯着她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