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148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48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对。”
“螳臂当车,对不对?”
“不对。”
“捡芝麻丢甜瓜对不对?”
“不对。”
“昨天晚上我全部做了,你说对不对?”
“奴没有听明白。”
“我昨天晚上进了一谏,能不能使这天下人从此不再嫌穷爱富?”
“不能。”
“但我昨天晚上的进谏传出去,会惹起多少人憎恶?于其让这么多天憎恶,不如进其他的谏,会使万家笑,倒成了一件实事。如今仅仅能替一个从不认识的秦家小娘子讨了一个小小的公道,开罪了无数人,我做得对不对?”
“这是良心,道义,”江杏儿迟疑地说。
“你当真这官场上有良心与道义存在,除了范仲淹一人外,谁能担当起这二词?”就是范仲淹也不能为一件芝麻粒大的事,开罪整个天下的权贵。看一看,榜下捉婿这一陋婿存在多久了?有谁去反对过它的,相反,几乎所有老百姓将它当作了一件笑谈,但自己偏去做了。
“没有那么严重吧?”
“我说的是三哥的事,但反对的是榜下捉婿,可为了说服陛下,将权贵联亲增加各自的势力也捅了出来,你说我是不是在玩火?这一回知道司马三郎为什么不高兴了吧?”
“是奴不好,昨天晚上不当多嘴的。”
“不管你的事,天下不平的大路太多,你不铲他不铲,路也就没办法走。我还没有谋官,就让我心xìng略微干净一回。”
来到了卫中正的道观前,郑朗带着江杏儿与四儿从马车上跳下来。
卫中正高兴的迎了过来,道:“郑省元,怎么想起来到了我这个寒地?”
“非乃寒地,乃清静之地。”
“大和尚哪里岂不更好?”
“大和尚看到我带来太多的俗气,又看我惫赖撵不走,来了一个眼不见心不烦,跑到五台山还没有回来。没有大和尚坐镇,寺院里阻挡不了外边的滚滚俗流侵袭了。”本来是想进一步提点两位舅哥的,让王德用插了一脚,索xìng不提了。
卫中正呵呵一乐,道:“没事,若想安静,不嫌我这里寒酸,暂时能让省元静一静。”
将郑朗迎了进去,因为与郑朗唱和,又进了一趟宫,名声渐显,琴卖得贵起来,卫中正小日子似乎也好过了一些,道观里布置了一下,焕然一新。现在倒也不是真正的寒酸之地。
看了看,郑朗说道:“不错嘛。”
“我无所谓,还有两个小徒儿,怕他们苦了,手里有了几个阿堵物,于是就用掉它。”
“这就对了,此须物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用掉为妙。”
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三小与几个小婢收拾行李,郑朗道:“好久未抚琴了,卫君可否与我再合奏一曲?”
“好啊。”
合奏了一曲《阳春白雪》,心灵洗涤了一下,郑朗想到了一首诗,吟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虽然从这首诗里能看到诗人的寂寞失望,然而意境安谧,却是最静心的小诗,吟罢,忽然想到了那个死去的“父亲”,也许长年不发达,内心寂寞才时常吟它吧。想到这里,长啸了三声,手指再次放在琴弦上,一曲优美安静的《春花江月夜》立时迸了出来!


 第二百零七章 大三元(三)

到卫中正这里,只是躲一躲,如知日说,小施主,你终是尘世中人,最终要俗了俗了。
四儿与几个少女正在几丛黄菜花里用团扇扑蝴蝶。王安石道:“陛下终是心软……”
刚听到的消息,小皇帝下了一份诏书,进京举子榜中,家有婚契、书,妻室者,禁在两试议他亲,以伤道德风化。禁止再谈婚论嫁了,明显是郑朗的讲谏才使赵祯下了这份诏书。但不是郑朗所表达的意思,郑朗当时进谏刻意说过,只要有这个行为,革去当年功名,比如自家的三舅子,马上将他省试的资格革去。赵祯敢这么做,并且是王德用孙女婿,会立即起到杀鸡赅猴的作用。诏书只说禁止,未说如何处罚,效果截然不同。
“陛下要兼顾,省元还是岁数小,又不是官员。”司马光道。
两句话,可以看出他们两人思想不同之处。
郑朗想了想,其实后来宋神宗也不错的,敢做敢为,不过这两代人主若是中和一下,那才好,赵祯让他多一份宋神宗身上的果敢之气,宋神宗让他多一份赵祯的沉稳之气,那么无论是那一个人主,皆会打造出一个花团簇簇的宋朝出来。
但这是不可能的。
两小又争议了几句,也是郑朗的教育方法,甚至有可将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比如进的谏对二小说出来,让他们思考,使他们思想更加成熟,将以后的jī进矫正过来。
听他们争了几句,看看天sè。郑朗喊了一声:“杏儿,四儿。进来收拾行李。”
五个少女笑嘻嘻的跑进来,用手帕擦了擦香汗,开始收拾行李。郑朗偶尔观察了一下,朱儿等三个小婢至今似乎同样是处子之身。两小不管怎么说道德高度是有的。
卫中正摇头小扇儿,走了出来道:“省元,今天就离开?”
“要殿试,不离开不行。”
“你来。”
两人走了出来,卫中正指了一株桃花说道:“有人说它妖媚,多是不喜。其实再媚俗,它只是小瓣花。春天里为大地添上一抹姹紫嫣红的喜悦之sè,倒是牡丹等花卉大而艳,浓而厚,何止媚它十倍?”
“也是。”
“又如今天春光明媚,暖日垂垂,杨柳青青,蜂和蝶舞,是一个好天气。若他日细霏霏。雨珠滴栏。山光méng雾,三两蓑衣,岂不是又是一番静幽之丽?”
“倒也是。”
“省元。第一次看到你,无喜无忧,态度从容,某从心底里很喜欢,然这一次看到你,却带了更多的心思,前面从容,喜大于忧,后面从容,忧大于喜,渐渐着相。”
“哈哈,此言中的,我身上的俗气越来越重了。”郑朗又是一笑,道:“但谢过卫道长的指教。”
“不敢,我还等着省元再报佳音呢。”
“别要抱着太大的希望,能中进士就好啦,卫道长,且听我为你奏一曲。”
卫中正坦然受之,若郑朗渐渐有发达趋势,卫中正小心翼翼了,反而会让郑朗瞧不起。郑朗盘于碧绿的草地上,将琴放在膝上,奏了一曲《忆故人》。明琴谱里有一曲《山中忆故友》,但郑朗不知道曲谱,这是后世古琴大师彭祉卿打的新曲谱,曲调委婉缠绵悱恻,每当静中奏之,会触发听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而相会无期,催人泪下。
一曲罢,卫中正道:“受了。”
别人听不出来,他能听出琴声中的友谊之声。又道:“省元琴技又有长进。”
“长进弹不上,特别是那个大和尚。”
“大和尚不提,他的师弟更不要提。”卫中正说完又大笑起来,这两人整一个变态,论琴技,谁敢与他们相比啊!
郑朗多次听他们说知日的师弟义海,忽然想起一件事,在京城不大可能,但到江南,能不能将这个大和尚钓出来?
上了车,春天衣着渐单,行李多丢在客栈,倒也不多。
三辆车子车轮叽叽哑哑的响了起来,一会儿东京城高大的城墙出现。
进了客栈,大舅哥走了进来,老三不在客栈里,让王家的小娘子视若珍宝,一步也不肯放,只好呆在王府。大舅哥有些羞愧地说:“我家这件事做得不大好。”
看来连陛下都不大同意,否则不会刻意下诏说此举禁之,有伤道德风化。小妹夫离开客栈,不知去了什么地方,大约心中同样也不满意。
在卫中正处呆了几天,郑朗心情平静下来,徐徐道:“大哥,不用牵挂,好好准备殿试。关于此事,我早先就说过,我也不知道轻重,你家与秦家只是议亲,并未成亲。从道德上,对不起秦家,然而三哥才学终是浅了一些,有了王相公相助,以后仕途会十分平坦。我仅是晚辈,故不好发表议论。事情过去也就算啦。”
“母亲到客栈来看你,你不在,她回蔡州去了。”
“抱歉。”郑朗嘴中说抱歉,心中一点也不抱歉,离开客栈,并且嘱咐严掌柜不得泄lù自己去向,为了静心,也是为了避开这个丈母娘的。
刚说话间,有小黄门进来,道:“郑省元,陛下有请。”
这很让人眼热,所有举子看着郑朗在小黄门的带领下,又再度进宫,一个个十分眼红。其实几位宰相倒是很看得开,如果自己是皇帝,手下有这样一个奇少年,同样重视之。
还没有知道全部原因,那份友情,赵祯不大好意思说出口的。另外一些进谏,比如上次的进谏,利国利民,可为了保护郑朗,又不大好说出口的。这数一数,即便是宰相,除了处理政务外。进谏也不过如此。能让赵祯不看重吗?
看重的仅是眼下,若后来黄河决堤、党项入侵陆续的如郑朗所说的发生……
此次让郑朗进宫。倒不是为了政事,自己说过的话,没有承诺,赵祯有些羞愧。见了面道:“朕失了言。”
“陛下是指榜下捉婿,仅禁之未惩之之事?”
“朕宣王德用进宫,他说朕答应了进士,又luǒ开他的衣服,让朕看他的伤疤,然后又拿一片梧桐叶子。在朕眼前摇晃。”
“梧桐叶子,指周公进谏周成王的典故?”
“可不是。朕不能食言,然不处罚崔全忠,就不能对其他举子进行处罚……”
“陛下还是心软,若提前将诏书颁发下去,王相公也不能无理取闹。”
“朕是不是有点fù人之仁哪?”
“……”郑朗怎么好回答?
“但朕暗托权提点京仓草场李都监说合一下,从诸举子中选了一个举子,洛阳王尚恭,他也同意了。又派了人前往河北向秦家议亲。朕又听了秦家有三子,皆未致仕,授其二子做了小吏。你看如何?”
符合赵祯的一惯作风,大臣让他宠得不成样子,有时候吵得无奈,于是两边和稀泥。试想一个举子,国舅保媒,谁敢不从?郑朗想了一下,此人自己不认识,但记于史册的!无论是在学问,或者在仕途上,此子都远远地胜过三舅哥。再加上两子为吏,秦家不算委屈。或者说,反而因祸得了福。
“陛下仁爱,做陛下的臣子乃是幸事。”
郑家子不再坚持己见,小皇帝开心了。也说明了郑朗此时在他心中的地位,若不看重,何必在意郑朗有什么想法?以后要大用的,因此召到宫里来说一说。俺也为难,王德用有过大功,朕又提前做了承诺,没有办法啊。
郑朗知道再劝也没用,就这xìng格,两小在自己潜移默化下,还继续存在着分岐呢,况且小皇帝。继续道:“但陛下的话,使臣想到了两个太后之弟,皆不以学问见长,然吏治如何?德操如何?”
两个国舅皆是很不错的,刘美是一个好官,李用和也是一个好官,小心静默,推远权势,因为他多任武职,于是将朝廷给他的公用钱,也就是那个招待费,充作军费,以赈贫困士卒。现在得宠一时,不营sī宅,租官舍居住。别看范讽说得唾沫星直冒,论德操,离这个大舅舅差的可不是一里十里。
夸自家亲戚呢,赵祯更开心了,并且自郑家子嘴中说出的,有说服力。搓着手道:“若权贵都象他们就好啦。”
“所以臣时常说,诸臣眼光看远一些,陛下仁爱有加,朝堂人才辈出,连外戚都争气,若不珍惜,以后我朝很难有再度振兴的好时光。”
“朕有愧,朕有愧。”赵祯居然让郑朗夸得小白脸红了起来。
“但臣说的是另一件事,文学之才仅是选官的一点,勘磨、德操、吏治才是选官的核心所在。故唐朝名臣裴行俭不看好初唐四杰也。”
“卿之言有理,朕会与诸相商议。”
“臣也有一sī求……”郑朗忽然想起了柳永,顺便保一保吧:“昔日汉得天下,群臣争功抢赏,不休不止,于是刘邦用仇人雍齿为官,群臣闻之迅速安静。做为人君,要有大海一般的肚量,这才能装下万里江山,亿兆百姓。”
“是谁?”赵祯来了精神,装下万里江山,亿兆百姓两个词语刺jī了他。
“有一个人将功名换作了浅斟低唱,陛下如何待此人?”
“是……你是说那个浮dàng轻薄柳?”
浮dàng轻薄柳?郑朗不由冒起汗,有这个评价,柳三哥唉,你基本熄火了。
“他只是多年未中,又有才气,心中有了一些酸苦之气。不过此人同样不可大用,然任一方小吏主薄录事倒也可以,也是彰显陛下宽大的心朗实话实说,写词,这时候无一人能及柳永,包括晏殊,可词写得好不代表着官做得好,让柳永做宰相,会将宋朝带到何方?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娼妓业会比现在繁荣十倍!宋朝需要这个?
自己保一下,至少录取进士后,不会被罢黜。那样对柳永会有什么样的打击?
“你也怜才?”
“臣不知……说别人容易,包括指出陛下缺点都容易。到了自己看不到做不到……”郑朗小小的mí茫了一下,其实保举柳永也是不应当的,自己刚才说过诠选官员还要德操、吏治之人,两方面柳永远远不够。因此不知道自己做对了或者做错了。
赵祯却笑了:“你是一个诚实人,这样的话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