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128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28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了出来,环儿钦佩的说道:“小娘子,还是你说得好。本来就是这样,这个不通情理的衙内,对他还有什么客气的。大郎与三郎他们做事太软弱。”
“也不能这么说,他们是男人,做事要顾忌外面人的言论,不象我们说了就说了。”
“小娘子,当年那个衙内真将郑郎君打得很惨?”
“嗯,所以我说他不通情理,厚脸皮,原来我也不知道,是大娘说的,人是晕倒后抬回来的。不然事情都过去了好几年,他那几个好哥子一提起这俩人,还牙齿咬得直响?爹爹在这事情上做得有些糊涂。”
别人的话不一定会相信,郑家大娘的话,崔娴不得不信。这个妇人心好得都快要做菩萨,可事情过去几年,一提及这个高衙内,大娘还是很生气。其他几个娘娘寻那天高衙内做的椅子,结果没有找出来,不然准备将它烧掉。可想当时的伤情,以及给郑家留下的阴影。
但一会儿新的疑问涌上了心头。
第二天与四儿杏儿陪着七个娘娘在京城转了一转。
心中还有一些小性子,可怎么办呢?只好软言哄着,两个小姑娘也不是她的对手,很快就不知道天南地北。一道又去了寺院,江杏儿悄声说道:“崔家小娘子人真的很好。”
“嗯,好得不得了,你这个笨丫头。”郑朗很无语,然后对不远处窃笑的崔娴说道:“又使小手段啦?”
“使什么手段?”
“算啦,这个手段让你使去,最好你保持下去。”
崔娴吐了吐小舌头,将心中怀疑说了出来:“郑郎,奇怪啊,高衙内要将那个娄烟送人,怎么送了多次。”
二娘正在喝茶呢,闻言后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这个你最好不要问。”
崔娴看着几人古怪的神情,慢慢想,终于想了出来,脸立即飞红了。这一下羞大了,都想钻地缝,恨恨道:“爹爹怎么想起来提携此人?”
“想不起来的事多,他的才气不够,不仅如此,早几年我开始发奋读书,依然没有放过我,到处散布我的谣言,连刘知州当时都看不下去了,对他们父亲隐晦的说了几句,让他们回家约束子女,不要再散布谣言。气器不够,道德不够。就是我心胸广大,举人不避亲仇,也不会提携他的。不过事情过去,也就算了。与此人,我不会刻意去报复,也不会与之再交往。那不是表示器量,是往身体主动泼污水。包括这一次,他没有离开客栈,同样是厚脸皮,看能不能攀上我这层关系。就是攀不上,因为与你哥哥住在一起,也能出去利用我的招牌招摇撞骗。这才是他没有离开客栈的用意,当真他是一个木讷之人?”
“为什么你不早说?”
“懒得说。”
崔娴忽然想到他另外一句话,哥哥问他为什么不自辨,答曰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同样又是一个懒得辨。终于明白他说自己性格散淡的原因了。很是无言。
然而郑朗心中同样在奇怪,难道高衙内利用娄烟的美色,色诱了某一位或者某几位高官。这几位高官倒底是谁啊,居然有喜欢人妻的口味?
但没有多想,这才是符合他心中高衙内的定位,一个无所不用其极的小人。
也没有在意,未来是君子党的太阳,这一轮轮太阳冉冉升起来,烧炙了宋朝的大地,可对于这些偷机取巧的小人来说,同样不是他们的天下。到了自己这地步,虽未官,不与高衙内交往可以,如果刻意盘问高衙内的事,又是着了相,反而不美。
倒是崔娴心中有些后悔,早知如此,昨天晚上不该立即将他赶走的,派一个仆人,暗中盯一盯,看一看这个无耻的小人,利用小妾色赂了那一个官员。
……
小皇帝在宫中乐趣少,要么陪杨尚两个美人搭搭话,要么听一听阎文应说一说八卦,或者练练书法,这是他的乐趣了。便听到崔娴陪着郑朗七位母亲来到京城的事儿。
“咦,崔家也是大户人家。”
“陛下,逼的。”
“怎么逼的?”
“恐怕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郑解元进了寺院住,用意不是很善,只是同样因为忌讳,没大好说。所以崔家让他家女儿不顾外面的风评,陪了郑解元几个母亲进京,化解一些不好的苗头。”
“你说郑解元想悔亲。”
“具体的臣也不知,但臣琢磨着,大约他有这层意思吧。可今非昔比,郑解元前程无可限量,若轻易悔之,别人也会谈论。于是搁了一搁,看崔家有什么动态。”
“这样讲就通了。若悔之,崔家必然后悔。”
“那是,京城里不知道有多少大家闺秀盼望着郑崔两家悔亲呢。”
小皇帝嘻嘻一笑。
“但臣又听闻崔家那个小娘子长得很漂亮的。”
“哦,可及杨美人与尚美人?”
“那肯定不及。”
“至少以郑解元的才情与温润,相貌也不能太差。”
阎文应心中摇头,人家未婚妻相貌与你有什么关系?
小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走了走,说道:“正好朕想送人给郑解元,也顺便看看这几位妇人,皆说她们慈善,你替朕下一道口诏吧,宣他带着他几位娘娘进宫。”
“喏。”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全部在寺院里,于是阎文应也来到了寺院。皇帝下口诏,开门的小和尚同样又不敢怠慢,幸好知日走了,不然这寺院俗气味会越来越重,能将知日薰死。
几个娘娘一听眼中茫然,道:“让我们进宫啊。”
话都说不利索了。
“嗯,”阎应文淡淡说道,他可没有认为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儿子都将皇宫当成自家花园了,你们进进宫,很合乎情理。不过好奇的用眼睛往崔娴瞅,果然很漂亮,论长相,并不比尚杨二位美人弱,配得!
这可得看好了,明天又能与小皇帝为此事聊上两盏茶功夫,也是恩宠。
看到阎文应看自己,崔娴放开胆子问:“阎都知,陛下送什么人啊?”
阎文应摇了摇头道:“某也不知,陛下没有明说。”
郑朗摇头,阎文应不知道,郑朗却知道。因为即便这件事年底不发生,到了明年肯定会发生。但看着小妻子的神态,唉,顺便逗一逗她吧,对崔娴说道:“崔小娘子,你出来一下。”
崔娴被他喊到一株梅花下边,郑朗说道:“你可知道皇后正是因为妒忌才被陛下废去的。”
崔娴点了一下头。
“如今陛下送宫女给我了,让我怎么办呢?难道让我学房玄龄吗?或者你学房玄龄的娘子,为宋朝再添一个类似醋坛子的典故?”
一道选择题,两个答案。a:同意小皇帝送宫女给我做小妾。b:学习房玄龄的悍妻。都闹得李世民看不下去了,龙颜大怒,发脾气道:“你这个女人怎么啦,朕给你两条路选择,一是以后不准嫉妒,就能活下去。二是继续嫉妒,立即就死。房氏说我宁可因嫉妒而死。李世民于是吩咐人拿来酒杯,说道:“那好,你将这杯毒酒喝下去吧。”
房氏毫不犹豫,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李世民一看,道:“乖乖,我见了都害怕起来,况且房卿,”得,房卿,你自求多福吧,朕不敢陪你一道玩了。
而且崔娴比房妻少了一条最重要的优势,房妻在房玄龄没有发达之前,不离不弃,情深义重,所以房玄龄发达以后,才对她爱护有加,不仅是畏,也是一种爱与亏疚。
好难的选择题!
*
第一百九十四章送(下)
第一百九十四章送(下,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天有情,天无情

听从读者意见改了一下版,每一章从三千几四千几的字,改成了五千几六千几,这样好不好些,请大家讨论一下。
崔娴敢说我就要做房妻?只要她敢说,保证郑朗敢出之!有这心思也不能说,脑筋转了一转,说道:“郑郎,你看,如今你有杏儿妹妹,四儿妹妹,将来妾出阁,还会带上环儿,当年你爹爹在的时候,本来也不想纳这么多娘娘的,是因为郑家一直单薄,所以才纳了,对不对?”
咱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行么。
郑朗让她的小心思弄得呵呵一乐。
他一笑,崔娴胆子更壮,又说道:“况且你也是一个散淡的人,家中真的小妾多了,妾不会吵,可这些小妾们当真一个个都是省事的主?多了,矛盾必然多,肯定会吵。郑郎,你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吧。还有呢,杏儿与四儿你知道,环儿我知道,可宫里的人出来,我们都不知道。万一是好幸运,万一不好呢,她们是陛下的人,谁个敢说?”
“你别绕,直接说你的意思。”
“以妾看,最好拒……之。”
“如果陛下不同意呢?”
“陛下仁爱,xìng子软,只要你坚持,陛下一定不会强迫的,”说到这里,崔娴脑袋瓜子又转了,不对啊,自己这个小丈夫连自己的一些“小毛病”都不能忍受,万一皇帝赏下来的女子脾气不好呢?豁然开朗,说道:“他要强迫你,他是君,你是臣。那只好听天由命。”
“又在用小脑筋了,”郑朗在她头上敲了一下,无奈回屋。大约让她不知道从哪里识破,玩不下去,不玩了。
准备车辆,车子多。崔家两个哥哥带了两辆车子过来,郑朗带了两辆车子过来,此次又雇了三辆车子。崔娴拉着大娘的手说道:“大娘,我也想去。”
“傻孩子,陛下没有召你进去,你怎么好去?”
“妾就坐在车子上等你们。”
“皇城也不是看不到。”
坐在车子上无非在皇宫外面等候,然而东京城的皇宫,非是唐朝的洛阳与长安,因为五代动乱,国家不稳定。所以前几代虽然将开封选择成了临时都城,可是建筑很简陋,就着原来的州衙慢慢扩建起来的。几乎就在开封城的正中心位置。进皇宫一般百姓不要想了,可想看一看皇宫的城墙、皇城的大门,还是不困难的。
“意味不一样。”
是自己小丈夫进皇宫,自己做为妻子身份在外面等候,所以说意味不一样。但郑朗还是摇头,当真她是这个意思?虽让自己训斥了一下。改了一改,想完全改掉大约不可能。
也不是很排斥,想她做到一点不吃味,那是奢望,包括大娘大内。当真看着亡父将一个个小妾领回家,心里面很开心?只要能象大娘一样顾全大局就行。
至于那个才华什么的,郑朗根本不在乎。有不反对,无也不岐视。相貌足矣,那怕稍差一点,也足够了。关健就是能有大fù的容人之量,不能拖自己后tuǐ。
腊月,晚上的天气寒。可是东京城太大了,那怕就是这个寒冷的夜晚,街上有的是不怕冷的人,一大半的店铺开着门,继续在做生意。到了皇宫,郑朗与七个娘娘在阎文应的牵引下进了皇宫。
崔娴爬到杏儿与四儿的牛车上,问:“你们以前是不是这样在皇宫外面等?”
“是啊。就是那一晚郑郎没有回来,奴很担心,然后让宋伯驾着车子在外面等了一夜,结果第二天郑郎出来时,却被送到了开封大牢。从哪以后,奴每次看到郑郎到皇宫。奴就很害怕。“江杏儿说道。
“那是也一种光荣。”
“崔小娘子,若是奴想,宁肯不要这种圣恩与光荣,也不想担惊受怕。”四儿说道。江杏儿虽知道不可能,也赞同的点了一下头。崔娴看着她们说话时平静的眼神,默然。
……
进了皇宫,小皇帝很好奇。
几个娘娘平时做了一些好事,心地不错,又加上有了郑朗,于是京城也在传,小皇帝就听到一些。
心中又有些艳羡,事情过了许久,对刘娥恨意越轻,可生母之痛,还是让他很伤,郑家子说得对,若是养母再软弱一点,那怕让他寻几个借口,见上几面,也能了却心中的遗憾。在这种心思下,赵祯更觉得郑家的大娘难能可贵。
但小赵祯,你可想过郑家仅是一个平民家庭,小官宦家庭,保持这种和平是可能的,你那个家是什么?是皇宫。古今往来最丑恶的地方。估计与他讲这个道理也讲不通,看他自己苛得吝得,苦逼得,还象一个皇帝么?
阎文应将七个娘娘带了上来。
崔娴是不能召了,一是没有正式成亲,来到京城是救急,本身多少逾了礼数的,二就是成了亲,他不是老太太,能召,差不多大小,有忌讳,若召,只能以后宫嫔妃为借口召见。
倒是江杏儿与四儿仅是妾婢的身份,召见进宫,没有争议。
小皇帝看了看,郑朗来到郑家七个年头了,七个年头过去,连七娘都四十出头,郑家庄平静的生活,大娘的薰陶,几个娘娘脸上闪着和善的神情。
第一眼让小皇帝看了很喜欢,看相貌就知道是心地善良的几个母亲,没有这样的母亲,怎么养出这样的儿子。
不过紧张是有的,几个娘娘皆有些侷促不安。
颤着声说道:“见过陛下。”
要往下伏。
其实就是跪,这时候还不兴跪,伏看怎么样伏,若行大伏礼,与跪差不多。
“几位大娘请起。”赵祯虚扶。冲阎文应使了一个眼sè,他不好扶的,可是阎文应好抚,将她们一一扶了起来,说道:“请坐。”
爱屋及乌,客气得不行。甚至连椅子早准备好了。
几个娘娘如坐针毡的坐上去。
小皇帝又说道:“朕早听说几个娘娘的慈爱之名,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