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 >

第92部分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第92部分

小说: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等等等,不以为足。

当徐庶念完后,似赵云等人,这才形象的知道,原来主公来到并州后,并州发展的这么好了,简直就是天堂啊。

众人激动莫名,就在军师司马懿和徐庶的带领下,齐刷刷跪在了堂中,呼道:“吾等誓死追随主公,开盛世,救黎民。”

似赵云这等真心为民者,眼圈都红了。他们不免想到,什么汉室,都是狗屁不是,只有主公当了皇帝,天下人才有好日子过,教导员说的就是对。

高远深有感触,亲自下堂,一一搀扶起自己的名臣良将,个个拍肩膀,道:“你我协力,为天下百姓做些事情。”

所有人,都在这大义之下,忠心爆表,max,直接就成横杠了。

这就是高远提出的相对论,没有对比,不知变化的巨大。

白皮书最后提到,欢迎所有人,来并州定居,州牧高远将会给与土地,房屋,农具,乃至于工作。

众人离开的时候,司马懿若有所悟,对徐庶道:“主公这可是一石二鸟啊,这白皮书檄文传出去后,百姓会怎么看其他诸侯。其他诸侯那里一定会动荡,民心顿减。而我主的声望,就会暴涨!”

徐庶也举一反三道:“来日,我军走到那里,都会获得百姓的支持。”

司马懿和徐庶不得不佩服高远,心说我主果真英明,宣传自己打击敌人两不误。

其实,高远并没有想这么多,但是呢,他的政策符合民心,就算他不刻意如此,事情也会这样发展。说直白点,那真是躺在床上睡觉,这威望不用刷,也是噌噌的望上涨呀。

果然,白皮书一经发出,全天下为之震动,从来没有一名诸侯发布过这样的檄文。

中原,许都,曹操府邸,议事厅。

曹操先是仔细看了看白色皮书的制作,这边打开来看的时候,脸就黑了,一拍桌子,“高孟严太卑鄙,太无耻了。他这是**裸的告诉全天下人,他自己个的功绩有多大,太无耻了。更无耻的是,他一句夸自己的都没有,就将自己夸成一朵花了。”

似郭嘉,荀彧等人,脸色微变,心说主公这是被气糊涂了,开始乱说真话了。他们又一想:“高孟严这一招也够狠,一下子就将所有诸侯在民间的威信清零了,只有他高孟严,才是救国救民的人。”

郭嘉不免说道:“高孟严竟有如此手段,以前在许都的时候,可没看出来。”

多新鲜,以前高远还没穿越呢,这不是穿越了吗。

“你们别瞎咋呼了,赶紧像个对策出来?以前的高孟严?以前的高孟严就是装得。”曹操黑着脸说道。

然而郭嘉和荀彧等人知道,高远这一招,是无解的。郭嘉直言道:“除非改革现在的制度,不然……。”

他虽然没有说完,曹操也醒悟了过来,就此,千古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在高远后世我军的制度下彻底败北。如同后世的大光头一样,干瞪眼,就是没办法。

然而曹老板毕竟是曹老板,他一拍桌子道:“清明吏治,秉公执法,与民生息,禁止士族再在地方上圈地,尽可能降低高孟严这一招的影响。”

郭嘉等人深以为然。

但是,影响已经来了。

“报,主公,大事不好了!”这时候,程昱狂奔了进来。

曹操黑着脸,道:“何事?”

程昱抹了把汗,急道:“各地传来消息,许多村子里的人,都走了。”

“百姓都去哪了?”曹操吃了一惊。

“去并州了。”程昱实话实说,又道:“各地地主大户,已经和佃户们发生了冲突,不让佃户走。纷纷请求地方守备兵支援……。”

曹操顿时傻了眼。

程昱大冷天直冒汗,道:“百姓们纷纷喊出了口号。”

“什么口号?”曹操瞪眼道。

原来人们看到后,谁不想去并州,难掩向往美好生活的激动,在与地方士族争执中喊出了口号。

“去并州,就有土地,我发愤图强,全家就有好的生活!”这是男人的口号,

“去并州生孩子!”几乎所有女人都听到过身边有孕妇难产死去的消息,女人们因此喊出了这样的口号。

“我要去并州学习,并长大!”这是孩子们的口号。

“并州人都富了,肯花钱,去并州发财!”商人们也是忍不住这般喊道。

程昱冒汗不止,又道:“百姓们说了,没地也就算了,竟然连人身自由都没有了。”

郭嘉、贾诩、荀彧等人也开始冒汗。老贾诩不禁心里惊道:“这些人也够狠的,老百姓种谁家的地是自由,这不种他家的地,都不行了。这就跟我不去你家饭店吃饭,你就要揍我是一样的,这太欺负人了。土豪劣绅,高孟严这形容的真贴切。”

曹操没想到一份白皮书在民间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他顿时就在后世我军的攻势下,彻底傻眼了,“这可如何是好?”

“是啊,这可如何是好?”众人面面相窥,不是郭嘉等人不够聪明。是他们实在跟不上高远后世与现代相结合后的脚步。

就此,高远引导的,民间倡导的,轰轰烈烈去并州运动,拉开了序幕。

第一百五十章并州有个高孟严

轰轰烈烈去并州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是华夏百姓在千百年前,反对剥削,反对压迫,向往和平生活的真实写照。

当今社会,生活的困苦,让百姓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东西了。反而是士族的迫害,让百姓对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深恶痛绝。很多百姓早就想要远离这伤心地,去过新的生活。

但是天下那里都一样,走出去,反而死的更快。

但是现在不同了,并州有个高孟严,他是百姓的大救星。他发布了招民定居的白皮书,各地心向的百姓,举家开始迁徙。

在轰轰烈烈去并州运动下,冀州、幽州、衮州、青州、豫州、徐州、司隶等等。数以百万的百姓,密密麻麻行进在荒野之上。

“你是去并州吗?”

“我也是去投奔高将军的。”

“咱们组队吧。”

各地百姓携手,携全家,跋山涉水,不远万里。理想一致,那就是同志,因此互相帮助,相亲相爱。爬雪山过草地一般,前往并州。只为自己心中的理想,脚步不息。

短短时间内,数以百万的百姓,在向并州汇聚。

这收拢民心,又不影响统治地位,现在与后世相结合的制度。在郭嘉这些人看来,这绝逼不是人能够想出来了的。

然而话又说回来,他们已经被腐朽的士族制度蒙蔽了双眼,束缚了思想的同时,也束缚了手脚。

当白皮书出现后,天下百姓的反应,再一次证明,腐朽的制度。是一定搞不赢先进制度的。

另一方面,白皮书传到了荆州,刘表看到后,便感到跟自己的关系不大,道:“我荆州距离并州太远,百姓是绝对不会去的。”

白皮书传到了东吴。孙权左看看,右看看,又看看张昭这些人,心说高孟严这招玩的不赖呀。他便感到,自己应该学习学习,也好对付江东这些门阀,他大手一挥道:“沿江封锁,禁止百姓北渡。”

似乎蜀中、西凉等道路艰难距离太远,百姓无法远足。皆期盼高远的军队能够尽快打过来,好跟着一起“闹革命”,当然不是革高远的名,是革士族的命。

至于徐州的刘备,被攻打的焦头烂额,已经顾不得。只有被围的两座孤城,的确也碍不着他的事。

但是马上就要夺取徐州的袁绍,可是要有五州之地了。这必须是要碍着他了。

徐州,下邳城外。袁军大营。

眼看着围城中刘备的兵力锐减,胜利在望的袁绍这几天十分喜悦,但他看到白皮书,得到各地百姓都去并州的消息后,当时就踢了案几,骂道:“好呀。合着全天下,就他高孟严为百姓做什么事了?我们就没做?”

田丰等人面面相窥,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怎么办?”袁绍焦急问道。

是啊!怎么办?

许都,曹操府邸。

士族出身的荀彧,急忙道:“主公。绝不能犹豫,一定要将所有的佃户,钉死在村子里,决不能让他们出村。他们走了,就没人种地了。既然各家地主请求守备兵相助,就尽快行动起来吧。”

寒门出身的郭嘉,冷哼一声,心说是没人给你们世家大族种地了,才是真的。

然而郭嘉是忠于曹操的,他也知道,曹操的势力建立在士族之上,曹家、夏侯家本身就是士族,盘根错节下,很难对士族动手。因为必定引起极大的动荡,那么,旁边的诸侯就要出手了。

这就是俗称的尾大不掉,若是割了,就受伤了,别人还不趁机打死你。

因此郭嘉虽然十分违心,但还是说道:“荀尚书所言甚是,地方上不能没有人。”

曹操虽然不知道光杆司令这个词,但也知道自己会面对怎样一个结果。于是,曹操狠下心来,发布了命令,派兵进驻村子,封锁各处要道,没有条子擅自出行的人,无论任何理由,杀无赦。

这是唯一的办法,因此,袁绍也开始实施。

穷苦百姓,将曹操和袁绍残暴的阻扰方式,形象的形容为“封村”运动。

在封村运动中,曹操和袁绍血腥镇压百姓的自由,乃至于百姓都是被关在家中的奴隶,只有为权贵种地的时候,才会被放出来。

如此一来,百姓再一次看清了士族的丑恶嘴脸,更加心向高远。人们纷纷私下里传唱《并州红》,并州有个高孟严,他为百姓谋幸福,忽而嗨哟,期盼他能快到来。

话说,许都的汉献帝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便认为,只有高远这样为民的人,才是能够解救他的人。他就让自己的皇后伏寿,以见亲戚为名,召来母亲姐妹,传出去消息,让伏完想办法联系高远。将来发展壮大,就来救驾。

由于血腥的镇压,大规模轰轰烈烈去并州运动偃旗息鼓,但小规模的偷渡,随时发生着。

然而在镇压开始的时候,也是高远开始接收前期迁徙百姓的时候。

并州的壶关外,河内、河东的黄河边,密密麻麻全是到来的老百姓。

司马懿等人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高远虽然想到了人多,但也没想到会短时间内暴涨。

这物资准备不足怎么办?

高远大手一挥,“发动群众!对口帮扶,将来帮扶对象富裕了,该还的还,若是能一家亲,还不还都行。”

各地学堂先生兼职教导员,他们手中都是有高远专门发的竹简,这竹简上,有高远结合后世联系现在搞出来的理论,被称为高孟严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思想教育下,高远治下的百姓,觉悟很高。

百姓纷纷拿出家里的余粮,救济到来的同胞。这让到来的迁徙百姓格外感动,又真实感受到了高远治下百姓的富裕。纷纷对救济自己的同胞表示,将来一定勤奋起来。以报大恩大德。

然而救济的百姓却是对被救济的道:“这都是高将军的大恩大德,不要报答我,要报答,就跟我一起报答高将军!”

因此,并州人口扶摇直上,很快就突破了二百万。逼近三百万大关。

而袁绍和曹操,更加疯狂执行严格的人口政策,乡间以村为单位,城市以街道为单位。都有人把守,就算是讨饭也不能出村,饿也得饿死在村子里。

麾下人口暴涨的高远,不得不感叹,山西自古以来,都是南七北六中人口垫底的。就算是后世。也只比西藏、内蒙、这些自治区省,海南、宝岛这些岛,北京上海这些省级直辖市人口多。

但也有例外,就是战乱的时候,山西历来都是好地方,这得力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而司马懿等人,见到高远就两眼放光,就差顶礼膜拜了。一个个忙的腿肚子转筋。但心气却是越来越高。

……

另一方面,就在李家庄劳动改造的许褚三人也看到了白皮书。

“这绝对是不可能的。这一定是高孟严在粉饰自己。”许褚拿着白皮书,对教导员李墨道。

李墨笑道:“许将军,最近学得不错,说话都文气多了。”

许褚脸一黑,然而又有些小得意,心说咱也是文化人了。

李典和乐进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一定是真的,若是不让,高孟严也不敢檄文天下。因为真假百姓立辩,若是假的。高远就是自己将自己往火坑里推。在他二人看来,高远是绝不会将自己往火坑里推得,所以一定是真的。

这让二人更加刮目相看,万万没有想到,天下竟然有这样的诸侯。

“一定是假的!”许褚大肚子一鼓,嚷嚷道。

正在这时,有牢头到来,“诸位,咱们马上就要转移了。”

“要杀我们!高孟严的丑陋嘴脸出现了。”许褚叫道,“赶紧给我来个痛快。”

牢头知道他是个憨实脾气,骂道:“混账东西,竟然直呼主公名讳。杀你个头啊,这冬闲了没有耕作了,近日到来了许多外地的百姓来到李家庄。咱们劳改队,要去帮百姓盖房子。”

许褚三人自然知道白皮书后,许多百姓都来到了并州。听说高远要给到来的百姓盖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