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芳华绝世:轻舞美人殇 >

第17部分

芳华绝世:轻舞美人殇-第17部分

小说: 芳华绝世:轻舞美人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舒畅。”

芳儿转身看着玄烨,脸微微有点红,说道:“三公子可真会说笑,一看你的装扮就知道你是个世族子弟,什么都不会,就知道和女孩子胡言乱语。”

玄烨听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连忙解释道:“我可不是那样的人,我只是想和小姐你做真正的朋友。”

“我已经把你当成我的朋友了,当我答应和你到这里来的时候,就已经当你是朋友了。不管是你王公贵族,贩夫走卒,我都答应和你做朋友。”芳儿真诚的说道,她抬眸,眼帘映入玄烨的影子,“你叫什么名字呢,我总不能一直叫你三公子吧。”

“我姓艾,名烨,家中排行第三,你若不介意可以叫我艾烨。”玄烨不敢以真实名字相告,爱新觉罗,旁人一听就是皇亲,他不想芳儿因为他的身份而疏远他。因此只取爱新觉罗玄烨中的二字。“你呢,我只听汤玛法叫你芳儿,却不知道你是哪家的小姐?”

“姓氏有那么重要么,你只管叫我芳儿就是了。”芳儿仰首看了下天空,道:“天色已经不早了,公子刚才就说了你有事,我耽搁你那么久的时间足实不好意思了!”

见芳儿有意思要离开,玄烨着急的说:“那我送你下山吧。”

芳儿点了点头,“就劳烦艾公子把我送到我们今日相遇的地方就好。”她实在是不想让家中的任何人看到她和一名男子在一起。

玄烨无力的点了头,心中感觉似乎每次在芳儿面前他都会有一种很无力的感觉。玄烨自嘲的摇了摇头,唤过曹寅让他将马儿牵来。

一路上他和芳儿都没有说什么话。玄烨一心盘算着怎么才能约她下次见面,可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眼看着就要到达目的地了,他心中不免有些着急,却又不知道该说才好。

低首看着怀中的芳儿,两人如此接近,玄烨不免有了心猿意马的念头。他强迫自己把目光移到他处去,看着两边的商贩。忽然,一个商贩吸引住了他的目光,他唤住曹寅让他去和那商贩买他的货物。

曹寅二话不说就去办好了,当曹寅再次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的手中提着一鸟笼,里面有一只鸽子。

芳儿看着那鸟笼,不明白的看着玄烨。只见玄烨看着鸟笼,开心的询问曹寅该怎么让鸽子两地传信的方法。当听完他们主仆的对话后,芳儿也明白玄烨的意思了,她看着玄烨,问道:“你是想我和你用这鸽子通信联络吧?”

“那芳儿你答应不答应?”玄烨真挚的眼神看着她,“我是真的不想和你失去联系。其实我家中的管教也很严格,不能经常出门,更不用说像今日这般和你观赏风景了。所以我很怕再也见不到你。有了这只鸽子,我们就可以随时联络,就可以谈天说地了。”看见芳儿不说话,神情还在犹豫,玄烨继续说着:“我的朋友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更不用说像你这般的红颜知己了。芳儿,让我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吧。你不要拒绝我,好吗?”

芳儿盯着玄烨俊美的脸,不安的因子在心中一点一点扩散。她知道自己再不出来就会泥足深陷下去。轻轻的闭上眼睛,不再去看玄烨,遵从自己的心,芳儿点点头。她叹气睁开眼睛,有点无奈的说道,“那我们就用鸽子联系吧,但若我们各自嫁娶了,就断绝来往,好吗?”她是八旗子女,是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就让她放纵一回吧。

玄烨犹豫了下,但是点了点头,“这样也好,至少我们还可以做几年的朋友。而且……”他的眼中闪过一道狡黠的光芒。方才芳儿说她是满族女子,若是满族女子,那她就一定会参加秀女的选拔,那时候她还是会成为他的妻子。而且他是皇帝,难道连自己喜欢的女人都娶不了吗。

玄烨让芳儿下马,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开心的笑了起来……

夜已深沉,栖梧斋内清月在为她铺着杯子。而她垫着蜡烛坐在窗边看着书,可心思却已经不在了书上。

那个名叫艾烨的公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自己只见过他两次,可是他却给自己一种熟悉的感觉,好像很久以前就见过他,可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艾烨……芳儿注意到,他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总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气,仿佛天下人都应该臣服在他的脚下,仿若他天生就是这般一样。芳儿不喜这般高高在上的人,可却无法讨厌他。

她是爱上他了吗?芳儿问着自己,最后还是摇了摇头,爱情对于待选的秀女来说是一个奢侈品,她给不起也不能给。她怕到头来害了自己害了家族更害了他。

可是,他今日买的那个鸽子,会飞到她的身边来吗?真正决定不和他深交的时候,却又有许不舍。自己到底是怎么了,自己也不知道。芳儿皱眉摇头,对他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想着他怎么还是会有许的期待呢?

“格格,这书上有什么好看的,瞧你又是皱眉又是叹气的。”清月走到芳儿面前,打断了她的思绪。

芳儿微笑的把书收起来,并不回答清月的问题,只是温柔的问道:“床既然已经铺好了,那你就早点去休息吧。天凉了,睡的时候记得要多盖些被子。”

“知道了,格格。你呀就是太善良了,什么都为别人着想,才会让偏苑的阿尔吉善少爷瞧不起你。”说起这个,清月就一肚子气。不就是噶布喇少爷的嫡子么,虽说是嫡子,可乌兰夫人确实继室,怎么比得上老爷夫人都宠爱的芳儿格格,也不瞧瞧自己的身份。

“好了,下去休息吧,什么时候轮到你这个小丫头片子来教训我了。”芳儿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柔柔的,一点威慑力都没有。

“那格格我先下去了,你看书也不要看的太晚了,早点无休息吧。”清月说完对芳儿行了个礼,便退下了。

芳儿看了一会书之后,便起身收拾书桌,然后卸妆,熄灯就寝了。

 第三十一章 陆健

柳上梢头,风拂窗外。

芳儿端坐在栖梧斋的窗沿边,一只白鸽在面前走来走去,手中拿着一张小笺。上头写道:风光日好,可否邀芳儿一道?明日子午,太白楼前,静候佳人。

芳儿微微一笑,唤来清月更衣。一身飘逸的粉色修身长衫,那粉色淡的接近白色,下罩粉色石榴裙,上用浅紫色丝线绣着几朵小花。腰间系着一条紫色的织锦,显得身材绝佳。用一支木簪将一头凌乱的青丝绾起,斜插入一支水晶梅花簪,下坠三股细细的银色流苏。施了一层薄薄的粉黛,莞尔一笑,甚是美丽动人。

“清月,我要出府,应该不回来用膳了,你记得给奶奶说一声。”

清月问了一句,“是跟东珠格格有约吗?”

芳儿一愣,随后很不自在的应了声。也只能这么回答了,总不不能说她跟一名男子有约吧。

今儿个京城大街上有一处地儿特别的热闹。那就是洪氏宗祠。洪氏宗祠乃洪承畴的宗祠。洪承畴本是前明将帅,因被太宗皇帝所擒而降清,在清军领兵南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群人围观着一座高台,台上有一看似教书先生的人正在写对联,此乃文学高士陆健。

玄烨和芳儿看这处热闹,便也往这边来了。

刚到台前,陆健便已经写完了,但见主人命随从拿起对联,一边看一边念了出来,“一朝小别今日,暂分会重阳;两朝大吏,他年何以别清明。”细细念罢,惊觉不妥,看向陆健,沉声道:“好一个陆健,我见你是饱学之士才请你来为先父宗祠立联,不想你却不识好歹写出这反联。我要带你去见官。”说罢,便令人抓住陆健。

一声“好联”引得众人瞩目。

芳儿回神过来便见玄烨已然走上高台,便随行而去,尾随其后。

纳兰容若拿起洪家随从仍在地上的对联,念道:“暂分会重阳。”他问向洪家子弟道,“难道重阳节你不拜祭你父亲吗?”不待他回答,容若又道:“两朝大吏。洪将军确曾侍两朝,有何不妥?”

“可他写的是‘何以别清明’。”

“那又如何?”容若辨别道:“重阳对清明,工整之极。”

洪家子弟被容若反驳的无话可说,急道:“可他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啊。”

玄烨对容若的说辞连连点头,他看向洪家一行人,不可置否的问道:“就算他指的是明清二朝又怎样?”

芳儿柔声道:“洪将军确曾忠于明朝,只因崇祯无道,他弃明投清,这是人所共知之事,又如何不能挂齿?”

玄烨对芳儿说出他想说的话,心中身为惊喜。他对洪家人道:“你不敢提,不愿提,反倒显得心虚。以为洪家军的出身是耻辱。这是你背宗忘祖,未领尊父身教之益。”一番话说的陆健堪为赞赏,“还有,你身为汉臣,却以文字治他人之罪,实在是狐假虎威,可憎可恶,可耻之极。”神情极为不屑。

玄烨的一番话赢得陆健的赞赏,他连声称好。

芳儿不经疑狐,洪家为朝中汉臣,艾烨如此不给面子大声叱喝,实在不妥。她见容若在洪家子弟耳旁附声几句,便让人放了陆健,对于艾烨的身份不禁心存疑惑。

玄烨见陆健才学不凡,而且和自己颇有相见恨晚之感,当下便邀请他去太白楼小坐。眼观芳儿,方才想起今日出宫的目的,心中颇为歉意,可他求才若渴,又不可能错过陆健。因此抱有歉意的唤了一声“芳儿……”话还未出口,便叫芳儿打断了。

但见芳儿笑意盈盈道:“我也想和陆先生相交,三公子不必介怀。”寥寥几字,化解了玄烨心中的愧疚。

对于芳儿,玄烨是越来越放不开手了。

太白楼内,玄烨命人上了满桌酒菜,一桌子山珍海味,当真令人眼馋。芳儿和纳兰容若分别坐在玄烨左右两侧,曹寅坐在容若另一侧,陆健则坐在玄烨正对面。

玄烨举起茶杯,恭敬地对陆健道:“陆先生,艾烨以茶代酒敬你一杯。”酒能伤身,亦能乱智,若无大事,玄烨绝不饮酒。

纳兰容若和曹寅见主子敬酒,也不好落下,因此也道:“容若(曹寅)也敬陆先生一杯。”

芳儿缓缓举起茶杯,对着陆健一敬,道:“陆先生,芳儿素来佩服饱学之士,你的文采令芳儿大开眼界。芳儿也敬您一杯。”

陆健生平难得遇见几位相投之人,也举杯相敬。

玄烨赞道:“先生刚才一联,确实一绝,可谓语带双关啊。”

陆健打量他们一番,笑道:“看公子的衣着,也是满人,难得有此度量。”

玄烨淡然笑道:“玩笑而已嘛,无伤大雅。”

陆健甚为感叹,他心中有点佩服玄烨的气度,不禁道:“现在的满人如果要是有你一半的度量,大清也不至如此啊。”

芳儿不解,问道:“先生为何发此感叹?”

陆健答道:“人,不如鸟兽,虽然有高墙深池,厉法严刑,亦不能禁其心也。朝臣不知,越是高压钳民之口,民越要宣而后快,这就是高压下之反弹。”

句句在理,发人深思。玄烨深觉其理,但仍有所不赞同,道:“朝政不必寻常,不压不行啊。”

陆健不反驳,只是想听听玄烨的见解。

“溯其元速亡,乃因以少治多,没严加重治,否则,国之可定,国债可偿,实为大清之鉴啊。”

陆健摇头连声称错。

玄烨虚心求教,道:“愿闻先生之高见。”

“满清入关,以满人之广治汉人之众,以立国社稷之浅治汉人千年文化之精髓,溯前只有大元为之。故现朝臣多以元速亡为鉴,而先帝顺治爷和安亲王则以为大元是因为高压治之,不顾华夏之史,以蒙治汉,致使社稷不能融合而亡,所以提倡汉化,以汉人忠君爱国之道,整合大清之国。”

芳儿疑惑道:“这不是很对吗。”

陆健高深莫测道:“呵呵……是对也不对。”

芳儿不解,柳眉深锁,想不透陆健话中的意思。

玄烨沉思一会,展露眉头,舒心一笑,像是有了答案,道:“先帝的政策不错,而是有人不对了。”

陆健赞许的颌首,示意玄烨说下去。

“顺治爷以汉治汉,重用汉官,可无形之中,却触动了八旗的利益……引起八旗满臣不满,要抑汉臣而复祖典,重掌朝政实权。”

“对了一半。”

“那另一半呢?”曹寅问道。

陆健不答反问道:“满人为什么入关?”

曹寅立刻道:“救明朝百姓于水火。”见陆健仍是笑而不答,他急道:“先生,您就说吧,那是为什么?”

陆健饮下一杯茶水,缓缓道来:“人之极欲者私利,满人入关,是因为中原物阜民丰,八旗中不少人以为,既然不知道能在中原呆多久,何不尽情搜刮,待他日被赶出关外好留做享用,于是说明满人根本就没有和汉人共治天下的想法。圈地强占汉人田地,以高压钳制汉人之言行,足以说明之。汉人百姓方面,也以为满人不能长治中原,他日一定会被赶出关外,所以对满之治,清之臣总是留一手,表面上唯唯诺诺,其实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