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 >

第676部分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第676部分

小说: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街道上,一丝不挂地赤裸着身子,可周围没有任何的行人来围观,也没有任何的车辆经过。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穿白裙子的姑娘走到了我的身边,在我身旁放了一束花,然后抱起我的头,放在了她的膝盖上。



 



“是你?你不是那个每天出现在我梦里的姑娘吗,你究竟是谁?”这一回我终于看清了她的脸,然而我却依然想不起她究竟是谁。



 



“对不起,陈浩。”她摸着我的脸哭了起来。



 



“你认识我?”我不禁感到很惊讶。



 



“我是你的女朋友莹莹啊。”



 



“莹莹?我完全不记得我有过你这样的一个女朋友啊。”



 



“这不怪你,因为你也不是陈浩。”



 



“什么?”她的这番话彻底把我给搞蒙了。



 



“三年前,就是在这个下着蒙蒙细雨的灰暗日子,你在街上出了车祸,当时我赶到现场的时候,你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伤痛和遗憾,久久都不能平复。于是我之后的每天晚上都会梦到你,梦中的你在那一天一直好好地活着,虽然天气不好,总是下着雨,但街上再也没有人来车往了。”她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



 



“所以说,这一切并不是现实?”



 



“是的,包括你,你并不是陈浩,陈浩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你只是一个包含我对他所有的思念所幻化成的意象,你其实只是我精神的一个部分,事实上我并不在你的梦里,你才是在我梦里那个并不存在的人。”



 



“可是为什么我们会在这里见面?”



 



“因为我快要痊愈了,我最近正在接受心理治疗,很快我就将不再梦到你了,这就是为什么所有关于你的一切就要从这个世界里消失了,毕竟这是我构造出的梦境。不过这对我来说应该算是最好的告别吧,毕竟生活总是要继续,我也不能永远把你困在我的梦里,现在你躺在我的膝盖上,依然好好地活着,没有疼痛,也没有悲伤,我望着你,你也可以望着我,我想这就已经足够了,虽然你已经不再记得我了。”



 



我看着自己的身体,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破碎,然而在我最后的视线里,眼前的她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完整过。



 



本文选自陈谌首部短篇集《世界上所有童话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现已上市



 



陈谌,90后作者、吉他手。「一个」常驻作者。微博id:@陈谌cc


wwW、。



VOL。709 S小姐的朋友圈

t。xt…小。说。天堂

作者方慧



 



s小姐是我们每次聚餐的必备压轴话题,方便入口,耐嚼易咽,人人都有兴趣掺和几口。



 



无论聚餐的主题是什么,庆祝谁发了笔小财,有人有事求助,为新加入北漂队伍的熟人接风,或者纯粹只是扎堆吃饭,差不多茶足饭饱了,总会有人提上那么一句,“哎,你们看了s最近的朋友圈没?”



 



这句话一抛开,就像扔出个手榴弹,原本瘫在椅子上昏昏欲睡的人群立刻炸裂开来,因为s的微信朋友圈,总是变着法的精彩。



 



“听好了,”有人掏出手机,点开微信,开始念,“昨天累得心力交瘁,和张导聊天时透露了放弃的念头,被他严厉地批评了很久,做电影这行不容易,谢谢您在我软弱时及时拉我一把,我会坚持下去!”念完,举起手机展示一圈,屏幕上赫然几张张艺谋大导演的生活照。



 



“看这条看这条,”另一个人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速翻动,“亲爱的薇姐和子怡,眼看着你们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最想要的位置,为你们感到欣慰。”照片中,我们的s分别和那两位著名的薇姐、子怡搂着合影,笑靥如花。



 



“home party模式开启!辛苦了这么多天,好好犒劳自己一下,谢谢亲爱的他送我的礼物,mua!”一个阴阳怪气捏着嗓子的声音。这回不等它落下,我们已经纷纷埋头滑动自己的手机,欣赏了满打满算九张豪宅豪车豪包的远近特写。



 



我还注意到,这条朋友圈下面有一条唯一的评论,来自她自己:“统一回复大家:包包四万八,他非要买,我也觉得不值。”后面附了几个委屈表情。



 



s小姐是谁,电影圈名流?一线演员?新晋导演?通通不是。至少在我们了解的范围内,s只是我们的老朋友之一、中学时期参加某个作文比赛认识的赛友、一起北漂的苦逼文艺青年,来北京的两年,辗转托圈内关系做过图书编辑实习生、剧本修改枪手,不过要细抠起来,后者也确实能和电影挂点钩。



 



差不多有一年半的时间,s每天跟着我们厮混,毛衣起球,刘海出油,缩在人群里玩手机,在朋友圈里抱怨工资太少,工作受气,房租太贵,以及男同事太丑太极品。有时候后半夜发一串哭的表情,下面马上出现零星几个赞。



 



s还有一个住在通州的记者男友,每天胸前挂着一台巨型单反相机,乘两个小时地铁去一家报社实习,周末乘一个半小时公交来找s,两人也会计划一些一日游,二日游,这个时候的s,朋友圈里也会流露出少有的快乐,发一些标准“游客照”,满面春风。跟s合租的c不时向大家通报,他们第七次去动物园了,他们第五次去游长城了,有一次还神神秘秘地告诉我们,“知道他们圣诞节的烛光晚餐是什么吗,69块钱的麻辣香锅团购套餐!”



 



就是这样一个s,和她的工作、她的男友、她的朋友圈内容一样,怎么看,都不像是会让人多看几眼的那种人。突然有一天,就摇身一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一开始,只是偶尔一两张出入高档餐厅的照片出现在朋友圈里,大家还会嘻嘻哈哈地在评论里调侃,“发财啦?”“傍上干爹啦?”接着,这样的照片越来越多,等你突然缓过神来,去翻她的朋友圈,就会发现,从前那些旧款诺基亚拍出来的,像素极低的长城照,脏兮兮的猴子大象,感叹号漫天飞的工作抱怨,通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日复一日的高档餐厅、豪宅豪车、电影发布会、明星合影,最低调时也是电影院、美术馆、画廊、音乐会,是“好久没来了,xx先生的作品使我宁静。”



 



“怎么回事,她最近是走了什么横运飞上枝头了吗,还是在开一个大玩笑?!”趁s不在,我们纷纷问c。



 



“你觉得是开玩笑就是开玩笑,你觉得是真的就是真的。”c一脸天机不可泄露的神秘。



 



“别神神叨叨了,你也忘吃药了吗?”我们攻击道。



 



在我们的不停催促下,c才不耐烦地坦白,“其实我也很长时间没见到她人了,她好像在忙一个大计划,哎呀反正下次见面你们自己问吧!”



 



于是,我们在一种迫不及待的焦灼里,刷着s的朋友圈等着这个“下次见面”,s也许真的忙起来了,算一算也已经连续四次缺席我们的聚餐,朋友圈倒是无比勤快地更新着。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不敢评论了,就连赞也不大点了,因为在搞清楚真相以前,你根本不知道评论什么合适,评论什么不合适,任何一种表态都有可能落下笑柄。



 



“你告诉她,不想来就别来喽,让她跟她的张导谈心去吧。”w难得开口,对着c说。在我们这群人里,w年纪略长几岁,最能写,发表文章的刊物最高级,也是最早有独立编剧的影视作品在电视上播出的,虽然手上一个抱有极大期望的电影几经坎坷还是夭折了,但那样的失败也属于成功人的小挫折,她一直是s和我们几个人的标杆。



 



我们三三两两地附和着,但又抱着一丝侥幸和一探究竟的愿望。等着下次见面,发现s还是原来那个s,那么我们就可以一解谜团或是大肆嘲笑她的朋友圈内容了,或者,发现她果真不是原来那个s了,那我们也好早点选择该用什么新的态度来面对她。



 



s还是出现了,跟她一起来的还有她的新男友。我们首先直勾勾地盯住他:一身低调名牌,性格随和,浑身上下透着富养出来的松弛和漫不经心。而再看我们的s,你会发现她已经不是我们那个s了:卷了头发,精致的淡妆,优雅的套装裙,牛皮高跟鞋,坐姿优雅,轻声细语。



 



我们也很快反应过来,送s四万八包包的是新男友,而不是通州记者男友,更不是我们曾经以为的情况之一:记者男友的突然暴发。那么,s迅速混入电影圈顶端,也是因为这个富二代新男友吗?就在我们心照不宣地沉默下来,内心暗自嘀咕时,s抛出一个更大的炸弹:“对了,告诉大家一声,我开了一家影视公司,新一年想好好做几个电影,毕竟好的东西是要花心思打磨的,自己有个工作室比较放心。”话毕,起身优雅地发给每人一张名片,全然忽略我们惊愕如雕塑的反应。



 



这次见面之后,s就彻底成为了一个谜。s是富二代吗,以前是因为低调才吃69元麻辣香锅套餐?我们想起出油的刘海和起球的毛衣,否定了这个猜测,因为没人会因为低调而故意选择屌丝气质,除非是神经病。有人怀疑是富二代男朋友给了她这一切,包括开公司。有人则把目光投向张导,猜测s已经加入了他的神秘团队,筹划一场大行动,没准明年上映的几部大戏之中,其中就有她编剧制作的。“对啊!张导!张导!”也许因为亲眼见到了s“脱胎换骨”后的真人,之前半当真半当笑话的朋友圈内容陡然增加了分量,我们聒噪地讨论着,面容无不带有新奇的惊恐。“注意点,你们有点无聊了噢!”w突然板起面孔,引起一阵沉默,但是一转身,她就去问c,“真的吗?”



 



尽管疑思重重,但谁也没有去问s本人,究竟是哪一种情况,谁也不想戳痛自己薄弱的自尊心。只是,每一天,我都会打开s的朋友圈看几遍,那些图片似乎带有魔力,给人一种美好的愉快的幻觉。因为点的次数太多,导致后来只要是她朋友圈里的照片,通通不用缓冲,碰一下立刻就弹出清晰大图。虽然没有问其他人,但我相信他们也跟我差不多。



 



有一天,就在我习惯性点开s的头像,打算继续刷朋友圈时,她的头像旁边冒出一个红色的数字。“在不在!”她叫了一声我的昵称。



 



“在的在的。”我回复。



 



“你方不方便微信上发个红包给我?”她问,“我刚下飞机,钱来不及换成人民币,但是马上要支付一笔东西,只能用微信支付啦哈哈!钱换了就发你一个更大的。”



 



因为用的是语音,没有多想,我马上回,“哈哈好啊,多少?”



 



这件事之后,s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我们的聚餐上,朋友圈倒是一如既往的热闹,看起来似乎这几天去了斯里兰卡,要在那里“放松几天”。“更大的红包”还没有给我,也许是时间匆忙,但在人群中,我不露声色,甚至心里是暗暗开心地,等待着她回国的那天,不是真的为了“红包”,而是像在守护一个我和她的默契。我们的s,其实并没有离开得太远。



 



“s出国了呢,她现在怎么样呢?”有人刷着那几张附有一句“斯里兰卡的天空还是那么蓝”的图片自言自语。



 



“别问我,她早就搬出去了,不住我们那个破房子了。”c脸上不无失落。



 



“那应该是很好吧,肯定很好。”我怀着一种温暖的祝福,喃喃道。



 



“嗯,看她混得越来越好了,也替她开心啊。”有人说。我以为w会嘲笑我们几句,但她没有说话。



 



事情转折,是在半个月后,圈子里面一个小姑娘声称在大悦城的地下美食城看到了s。她连连保证那就是s,绝对不是认错人,脸上因认真而涌起阵阵红晕。



 



“也就是说她没有出国喽?”大家不置可否。



 



“出国突然回来了也不稀奇啊。”我说。但是马上,我就闭了嘴,因为s的朋友圈陡然弹出一条新的动态,“国外的空气确实好很多,让我逃离雾霾,多享受一会大自然的馈赠吧!”



 



“下次谁碰到了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