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 >

第522部分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第522部分

小说: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比臭屁,不管做了多傻逼的事儿都觉得自己牛逼得不行,随时随地能给自己赋予意义。脱了鞋子脚超臭都觉得是一种非凡的个性,就差在图书馆门口摆个摊子:“尔等凡人速来,我们的脚臭味举世稀有的,请猛张鼻孔好好享受一下吧!”



 



大四时,强子去了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实习,三个月内增肥二十斤、性情大变。他开始和我们说:“你们好好排练,回头我赚了钱帮你们出专辑。”随后他开上逼格渐升的车,经历了几次创业成功与失败,话越来越少,逐渐深不可测。



 



老林哲学系毕业后一度想要出家,在河北一个寺庙里当了一段时间俗家弟子,然后和一起打坐的哥们合开了一家广告公司,现已累成广告狗。



 



苏淳去香港做金融,我成为一个销售虚拟成像技术的商务副总。



 



乐队没有经历一个解散仪式便已不复存在,顺其自然、格外冷静、没有人为此感到难过。



 



像所有的少年之王,摘下王冠、熄灭火种。



根本没有时间沮丧。



 



5、



 



“不能正常喝醉这事儿太致命了。”我像干二锅头一样一口闷了那杯红酒。



“有时候也会撒一下酒疯,可自己清楚自己是在演。现在谁都缺正能量,所以必须在客户面前演傻逼造乐子,喝醉就哭的人可当不了商务经理。”



“嗯,要么做个有趣的人,要么死。”老林说。他可是我今生见过的最严肃没趣的人了。



 



此刻,强子和苏淳在一楼大厅扭打在了一起,强子一拳打青了苏淳的左眼,因为苏淳背着他偷偷结了账。



酒局因此不欢而散,夜风一吹立马清醒。



 



6、



 



已经六年了,终究还是没能喝成一次大酒。



 



那些郁郁寡欢的、欲言又止的无奈迅速躲进“舒适的麻木”之中,依稀记得pink floyd的这首《fortably numb》是我们乐队扒的第一首歌。



 



那些在重复的日常中斩获的成就感维持着火种般珍贵的喜悦,太容易熄灭,必须不断地煽风,于是学会了夸夸其谈。



 



曾经闪着光亮的少年,带着不需要同情的骄傲,在各自的战场上浴血奋战,在相聚的舞台上亮丽光鲜。悲伤却傲慢。



 



7、



 



“下次再聚别喝酒了,租个乐队排练室排练吧,带上你们的家伙!”老林冲着大家四散的背影大喊。



“好!噪起来!”



 



8、我的第三首歌:



《欢迎你来大工厂》



   



走出了 打烊的青春剧场



迎来闷头一棒



大梦初醒 目睹幻觉破裂



跌入泥潭 矛盾满面



 



不断地  否定昨天的自己



由于未知的恐惧  迅速地蜕皮



少年之王  熄灭火炬



越骄傲  越孤寂



 



欢迎你来到这里认识自己



认识你承受失望的能力



欢迎你来到这里认识自己



认识你背离过去的勇气



 



怀抱着悬而未决的判断



终于安然入眠



不再慌张  精神自杀身亡



围着心脏  疯狂筑墙



 



学会了  据说万能的坚强



心里住进了一头沉闷的大象



深夜踱步  阵阵巨响



越遮挡  越明亮



 



欢迎你来到这里认识自己



认识你心中无法降落的旗



欢迎你来到这里认识自己



换一种新的方式去坚持



 



邵夷贝,音乐人。@邵夷贝


w w wxiao shu otx t。



VOL。578 北京食记

txt小_说天堂

作者戴正阳



 



北京有什么好吃的吗?



 



连汉字加标点,一共十个字符。然而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就得成千上万倍的字了。什么东西好吃,为什么好吃,怎么吃,去哪儿吃,如果再加上这些问题,估计得写一本社科类专著——《论北京好吃的》。



 



梁实秋写北平的小贩挑着零嘴儿四处吆喝,这光景如今已经见不着了。汪曾祺说“五味神在北京”,酸甜苦辣咸人间味道约摸尽此。可要回头再看,终究还是曾经的故事。如今我要斗胆说说北京有什么好吃的,却也只是瞎子摸象东拼西凑,甚至土洋结合南北掺杂。到最后恍惚跑题,写的不是北京本土的小吃,更不是入嘴的佳肴,反倒是食客的故事了。



 



一个人穷有穷的吃法。



 



原来人们吃鸭子必去全聚德,现在京城里其实大多数人选择去大董。



 



大董的鸭子号称“八料八吃”,人们常用荷叶饼卷了葱丝儿鸭肉吃。但是大董的鸭肉却是蘸蒜泥,嚼起来喷香,盐水鸭肝鲜嫩入味儿。当然,大董的鸭皮也很有特色,不是传统的“酥脆”,而是吐出一个酥而不腻,拿不算太甜的四方白糖蘸了吃,嘿,拿舌头一卷,那鸭皮就能化了。



 



当我向陈怡讲这些的时候,她很不理解,她说我的妈呀,吃个鸭子还能有这么多的讲究?还能品出这么多味道?



 



我说那不废话么,挣钱为了啥,不就是为了享受生活么?



 



陈怡点点头,又摇摇头说,享受肯定对,但是得先活着,才能享受。



 



我明白陈怡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因为她家里并不富裕。我和她认识的时候,都还在上大学,陈怡的的确确是从贵州一个县级市下面的穷乡僻壤考出来的。她总是穿着一件洗得浆白的衬衣,好几年依然如此。虽然学校里已经可以办理贫困贷款,平时也有补助,但是陈怡确实十分节俭。



 



很多人觉得都这年头了,哪儿还有穷人,其实真的有。陈怡家里姊妹三个,她排行老大,所以家里重担都指望着她来挑。陈怡有时候在上课之余,还会出去兼职打工。她说北京兼职打工挣的钱,比她回家干别的挣得多得多。当然,做兼职对她也有一定的影响,我经常能瞅见她打瞌睡打哈欠,有时候走半道儿上,都能撞上人。



 



我问她这么拼命干吗。她瞪大眼睛说,挣钱啊,而且我想给我爸妈寄烤鸭回去,让他们也尝尝。



 



我说你自己都还没吃上呢。



 



陈怡摇头:“所以才寄回去给他们吃。你不是说烤鸭挺好吃的么?”



 



我皱着眉,看着陈怡瘦削的脸,觉得我这张嘴真他妈不该瞎逼逼这些。



 



陈怡打了两份工,一份是平时的超市收银,都是从晚上七点半到十点。另一份工作是做一个培训集团的前台助理,周六周日去。打这两份工,基本可以保障她一个月的支出,如果节省些花,还能有点儿盈余。



 



她开始为了让她家里人吃上烤鸭而奋斗,终于在攒了两个月的钱后,去超市买了两只真空包装的全聚德烤鸭,然后雄赳赳气昂昂地寄了回去。



 



过了半个月,她突然蔫蔫地跑我面前对我说,会不会被超市骗了,买的假货?她爹妈说鸭子还行,就是荷叶饼不好吃。



 



我问,你爹妈怎么说的。



 



陈怡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他们都不懂,两只鸭子,一只给添上甜面酱煮了,还有一只他们给红烧了。另外荷叶饼他们说咬不动。



 



我说,我的姐姐哎,那东西能那么吃么?这不是糟蹋么!



 



陈怡听我这么说,也急了。她说,我又没吃过,我爹妈也没吃过,怎么知道啊!



 



我一看她火了,也觉得自己说话实在是有点儿不好听。赶紧改口说,哎呦要不我教你吧,那鸭子不是真空包装么,打开以后直接热一下,不要做别的加工。那荷叶饼得蒸着吃,要不然硬邦邦的,谁吃得下去?拿鸭肉蘸酱,和葱丝一起卷在饼里吃。而且你没必要买那么贵的鸭子,169一只还不一定好吃呢。其实你买便宜坊的就成,味道也差不离。



 



陈怡听了我的话,只好叹气说,那我就再继续打工,攒点儿钱买吧。



 



我想说,要不我作为朋友送你家里两只吧,后来我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这样好像显得我不是同情她,而是在可怜她。



 



一年后,陈怡的爸爸因为生病,去世了。第二次陈怡寄过去的烤鸭,他吃了,这辈子就吃过这么一次。



 



再后来,一个同学做东,请周围的朋友一起去大董吃饭。那是陈怡第一次去大董,也是她第一次吃烤鸭。陈怡开始还不会包,甜面酱蘸了以后,老漏出来。我和周围的人就教她怎么吃,怎么包。陈怡学会之后,自己包了一个好的放嘴里。



 



朋友问她,怎么样,好吃么?



 



陈怡点点头说,好吃,要是我爸还在,我就能带他来吃了。



 



一个人富也有富的吃法。



 



我因为小说出版的事认识了一个土豪,而且土豪愿意和我做朋友。



 



土豪是山西人,家里开酒店的,能吃能喝能玩儿,我也借他的东风,蹭吃蹭喝不亦乐乎。其实有钱的确是个好事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食材的等级以及最终的质量。



 



托他的福,我曾经吃过一道菜,叫做“翠盖鱼翅”。这道菜的主要原料选用的是上等的小排翅,事先把鱼翅发好,然后再用鸡汤文火清炖。这道菜的辅料也很不一般,把整个的紫鲍连同云腿和鸡皮一起,摘了新鲜的荷叶包起来,将佐料放入,然后烧。且那鸡皮还需是已经过油的油鸡鸡皮。就这么连同一起,放火上烧,至少得烧两三个小时,中间还要不断换新鲜荷叶,最后一道步骤是摆上笼屉蒸上二十分钟,才起锅。上桌的时候,把荷叶摆在桌子上,再把菜呈上去,颜色碧绿,鸡油滑润,所以才有个翠盖鱼翅的名字。



 



经土豪介绍,我才知道,实际上所谓的鱼翅本身其实并不鲜美,想把鱼翅做好,就一定要在辅料上下足功夫,让鱼翅充分浸透美味,才能醇香细润。这道菜就是典型的“借味菜”,把鸡肉云腿紫鲍荷叶的香气都糅在鱼翅里了。



 



我问土豪,是不是这吃的东西,越是豪华,越是大菜,才越好吃。



 



土豪摇摇头说,我虽然土,但是好歹还有个豪字好么。这美食要看功力,其实恰恰是从小菜上琢磨出门道来的。他给我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原来老北京的“桂花皮炸”(最后一字读音如渣)。这道菜不是大菜,只是属于盘中小食,说白了就是猪皮做的。选用猪脊梁上那么一小条儿,切下来,把毛去了,然后用花生油炸至起泡。之后就是捞出来透油晾干,放瓷坛子里密封起来。等到第二年就可以吃了。做菜的时候,先把它拿温水泡了洗净,再用高汤进味儿,切成细丝下锅炒了,伴着鸡蛋火腿下锅,出来之后鲜香扑鼻。



 



第二道菜叫做“上天梯”。这道菜是取鸭掌作为原料,先把厚皮去了,再用绍兴产的黄酒泡着,等到鸭掌发胀的时候再拿出来,拆骨抽筋,只留下那层鸭掌的细肉和皮。这个时候加火腿两片,春笋数片,叠在一起,把鸭掌夹在中间,浸了蜂蜜,文火蒸透。吃起来糯软可口。



 



这两道菜都不是大菜,却都精彩至极,唐鲁孙老先生都在书里写过。



 



我听后拜服,这位土豪确实在吃上有研究,而且吃出学问来了。我问土豪,那你有没有觉得最好吃的东西?他笑而不答。



 



之后数月,未与他联络,听闻是家中变故,急急返乡去也。



 



等再次联系我,已是年末,土豪约我至大同会馆。等我到时,他已经坐在位子上了。汾酒一瓶,桌上菜数盘,皆是山西家乡菜。



 



酒过三巡,土豪夹着莜面鱼鱼,突然泣不成声。这道菜其实很简单,就是莜麦面切成细条,加葱花姜片爆香,混入土豆香菇西红柿。餐馆里这道菜的价格不超过二十五元。我不解土豪为何如此失态。



 



他抬头对我说,这味道不一样,我妈做的好吃啊。我走之前,我妈给我做的最后一道菜就是莜面鱼鱼。老母得了癌症,住院前在自己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