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 >

第78部分

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第78部分

小说: 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上负责防守的伍芳带领本部兵马,只放了几轮箭矢,稍微阻挡了敌人一阵之后,眼看敌人登城,便迅速撤退,且战且走。

    凉州军攻击西门的队伍只觉得今日河东军人的防守似乎明显比昨天差了许多,他们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就冲上了东面的城墙。而在城墙上敌军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防卫。

    凉州军认为今日正是建功之时,不一会儿他们就冲进了城中。河东军则被他们打得节节撤退。冲入城中的凉州兵一路去开城门,一路继续追击河东溃兵。哪知道东门被石头封死,根本打不开;而追击溃兵的人马则无一例外的掉入了东门内事先挖好的陷坑之中。

    伍芳见差不多了,让自己的士兵骑上早就准备好的战马,迅速撤离。而且一边撤退一边在城中放火,城中早有引燃之物,一时冲天火起。进入城中的凉州兵马只怕难以逃出升天。

    河东军全部冲出了北门,杀得敌人人仰马翻,而李傕那面的调动却不及时。骑兵被全部都在东门外埋伏,现在还没有得到北门的消息。没有了机动力量,反应速度根本跟不上。而且大军已经派了出去,让他们停止攻城转而追击敌军,何其难也。李傕无法只好先鸣金收拢队伍,才派兵再追河东军马,不过这样却是慢了半拍。

    李傕让郭汜占领蒲坂城,同时接应后面的粮草辎重,自己则带了大军追击河东兵马。不过那时他还不知道先前攻入城中的人马已经葬身火海之中。

    李傕带了一万多兵马追击河东军,本来以为离得远了可能追不上。但是一路上却发现敌人除了骑兵之外,还有很多步兵跑不快掉队的。既然有人就好,至少这样不会追丢了敌军。

    李傕带兵一路追击,一口气差不多跑了两个多时辰。他骑在马上都有些吃不消了,更不用说后面的步兵了。路上不断有人掉队,李傕只好原地休息,顺便收拢一下人马。

    不过斥候却回来禀报前方十里就是敌军,正在山口休息,看样子他们也跑不动了。李傕一听大喜,心说,豁出去了就这一次一定要消灭田靖的步兵,看看他就剩千数骑兵将来怎么与我为敌。

    李傕一咬牙,对身后的兵马说,“前方敌军已经跑不动了,儿郎们给我冲啊,取河东军首级一个,赏银十两;取首级三个,官升一级。杀啊!”

    身后本来已经疲惫的兵马立马来了精神,也不管阵型了,就向河东军冲了过去。毕竟人数比河东军多了几倍,这首级可不够分的。

    他们一追,河东军便跑。李傕带着凉州兵不知不觉便追进了山谷之中。李傕突然觉得这个地形似乎有些不妥,但是一想敌人是溃兵,难道还能伏击我不成。

    就命令继续前进,希望尽快出谷。哪知道就在这时,山腰上突然出现了河东兵马,碎石滚木从天而降,砸死砸伤很多士兵不说,还把后路堵死了。

    就在这时,刚才逃跑的溃兵却不见了,却从前面杀回一千多骑兵来。李傕大惊,一面命人拼死抵抗,一面命人迅速把后面的大石推开,留出撤退的道路来。

    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凉州兵马损失惨重;李傕也不管其它人死活,见后面的道路一通,立马带了亲兵逃跑。田靖和伍芳带了一千多骑兵杀得敌人四处奔逃,正要追出山谷,却见远处烟尘滚滚想是敌军的骑兵赶上来了。

    田靖知道飞熊军和狼骑的厉害,不管是哪一支部队都不好惹,带了伍芳立即撤退。

第五十八章 再战河东,兵败千里(三)() 
李傕那面大败而回,见了自己飞熊军赶来才算松了一口气。一问才郭汜已经控制了安邑,正带大军赶来。让埋伏在城东的飞熊军当先行动,接应李傕。

    李傕看了看身后的兵马,粗略一算只有六七千人,刚才山谷一战又损失了两千多人马。现在没有后军支援,李傕不敢贸然进山,便在山口扎营。

    又过了半日,郭汜带领中军赶来。原来安邑城已经被烧成了一片废墟,烧死了不少攻入城中士卒不说,粮草物资一点不剩,而且也失去了一个中转站。后面押运粮草的部队只能跟着大军继续北上。

    李傕这次吃了亏长了记性。只要看到地形不熟系的地方,立马派出斥候探路,同时以飞熊军为前导,后面大军慢慢前进,处处小心。

    大军行了三日赶到瑕城,由于城小,河东军只在稍事休整之后根本没有在瑕城布防就撤离了。现在李傕和郭汜总算放下心来,这是进入河东之后第一次不用睡在野外,大军在瑕城好好休整了一天。

    李傕、郭汜认为田靖一定会在前面的解县布下重兵,否则再往东北方向走,就是一马平川的开阔盆地。到时候想要阻挡联军则更是难上加难。二人决定自带的两万大军北上,让后勤和辎重的队伍暂时都屯驻在瑕城,并留下八千兵马防守。

    田靖现在在犹豫是否用解县作为主战场。蒲坂一战,一把大火之下百年古城烟消云散。田靖真的怕解县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毕竟河东是北军的根基,如果这一战胜了,但是仅有的几座城池被毁,百姓流离失所,只怕会得不偿失。

    他的原意是退兵安邑,利用安邑城下的防守尽可能消耗李、郭联军的力量。然后趁着徐晃在背后给李、郭插上一刀之时,才倾安邑之力,集中所有人马反击。

    但是自从上次上表之后,田靖发现如果退兵安邑一方面会引起献帝和百官的恐慌,一方面也怕指挥上会受到诸多掣肘。所以田靖犹豫再三,不得已还是决定把解县作为主战场。

    田靖一面让人加固解县的防御,一面让人给在安邑城外驻防的齐泰和乐平部传令。令其三日之内,赶到解县,准备与李、郭的兵马决战。

    ……………………………………………………………………

    早在李傕、郭汜和田靖在蒲坂大战的时候,伍习和马超、成公英的七千骑兵早已经在整装待命。准备随时进攻风陵渡的守军。

    风陵渡就是一个黄河渡口,只不过因为这里的河面较其它地方狭窄,最容易渡河,才显得十分重要。这里既没有城池依傍,又没有山川之险可以凭恃,要想在这里布防,说实话十分困难。

    李乐带了三千兵马在风陵渡北面扎营。心说杨奉和韩暹倒是精明,躲在城里,让我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喝西北风。心里不痛快,嘴里就骂骂咧咧的,对属下的士兵也十分不客气。

    李乐麾下的人马更是不忿,原先是贼也就罢了,怎么现在当了官兵还是后娘养的。服装铠甲兵刃一点没有多不说,粮饷也不充足,这官兵当得可是够窝囊的。

    营中人人都有怨气,自然对营垒的建设也不上心。这不两日过去了,不管是鹿角栅栏,还是两边的望楼都没有建好。

    但是凉州兵马却不会给他们机会,战场之上,一旦有失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伍习和马车、成功英领了七千骑兵,若说踏破这三千人的营寨简直易如反掌。

    由于没有鹿角栅栏的阻隔,只一个冲锋,凉州兵就突破了大营。李乐根本来不及防守,就领了兵马四散奔逃。

    伍习也算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了,他知道要想消灭这些溃兵简直易如反掌。但是他的目标却不在此,而是据此不远的河北县城。

    伍习约束兵马,不要追得太快,只要把敌军驱赶到河北县城下即可。同时留下五百兵马驻守风陵渡,监视黄河南面张济兵马的动向。

    李乐在前面领了溃兵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气得跑了下去,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就赶到了河北县城下。李乐立马命人叫城,城上守将自然认得李乐,一面开城接李乐进城,一面却是赶紧禀报韩暹。

    但是守城官兵想不到的时候,溃兵拖得距离太长了,李乐只好,还有很多兵马。一时之间无法关城。

    就在这时,伍习和马超的骑兵却是冲了上来,守城的军侯一见危险立马命人关城门。

    还有没有进城的溃兵想冲进城中,守军砍死好多友军之后,才勉勉强强把大门掩住。就在准备上门栓的时候,凉州骑兵早冲到了进前。

    当先一人不是别人,正是马超。马超一拉马缰,乌骓马人立而起,前蹄就踏在了城门之上。马超身后的骑士如法炮制,连踏几次之下,城中守军力量不足,应声摔倒,这城门就开了。

    马超领兵进城,杀散城中守军。

    韩暹得了报告,领兵来战,可是他麾下的兵马又哪里是马超的对手,被马超杀得打败。

    韩暹眼看河北县城是收不住了,只好领了亲兵弃城而逃。

    韩暹是跑了,可是苦了刚刚进城的李乐,他进城之后本以为能休息一下,便在城中找了一处地方安歇。哪知道刚刚喘口气的功夫,敌军又杀进河北县城了。

    李乐还想继续逃跑,哪知道不熟悉城中的情况,却是慌不择路一头撞上了伍习的兵马。李乐无法,只好硬着头皮与伍习交战。

    伍习让骑兵迅速包围了李乐,趁着他心惊胆寒功夫,只几个照面的功夫,一把就把李乐从马上抓了过来。伍习把李乐往地下一扔,说了一句“给我绑了”。李乐就被士兵像粽子一样捆了起来。

    城中的战斗毫无悬念,不到两个时辰的功夫,河东兵马逃到逃,死的死,被俘的俘,整个河北县城全被凉州兵马控制了。

    伍习清点人马,这一战几乎是完胜,己方军马死伤的不足二十人。但是敌军却在风陵渡和河北县城抛下了一千多具尸体。城中俘虏还有二千多人。

    马超今日杀得很过瘾,河东军在他眼中根本入土鸡瓦狗一般,若不是成公英拦着,他还想继续追击韩暹的溃兵。

    现在收拢兵马回来,伍习召集众将议事。刚才从俘虏的口中已经知道了河东兵马的部署情况。现在杨奉还有三千多兵马驻守在大阳,韩暹估计是派兵投降他去了。河东军的主力由田靖率领正在和李傕、郭汜两位将军额大军相持。

    伍习对众将说:“大将军和车骑将军的军令是让我们攻下风陵渡和河北县城,然后抽调兵马北上与中军汇合。现在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准备留下马超和成公英两位将军的兵马防守,明日我自带狼骑北上。诸君可有异议啊?”伍习说着话的时候本就是走走过场,早定下来的事情也不可能有什么变化。

    哪知道马超却说话了,“伍将军,若是战前如此安排自然没有问题,但是现在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就打下了风陵渡和河北县城,这说明河东兵马不堪一击。我们不如继续东进攻下大阳,擒了后将军杨奉,那总比今日的功劳要大的多不是。”

    伍习以前在军中的时候是没有人敢反对他的,今日马超突然说话,伍习心里很不舒服。但是考虑到郭汜交代要善用此二人,不可生了嫌隙,心中强忍没有发作:“马超,你可知道军令如山?”

    马超反问道,“难道将军不曾听说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放在眼前的功名不取,不知随机应变如何能够服众?”

    伍习心说我还没有训你,你倒来编排本将军,眼看就要发火。李儒却是趁机出来说话,“二位将军都消消火,且听李某一言。两位将军说的都有道理,而且大家都是为了大将军和车骑将军办事,不必如此。我这里倒是有个想法,说出来供大家参详参详。”

    李儒一看稳住了二人说道,“马超将军说攻打大阳,想法是好的,我估计我们也能打得下来,但是对于整个河东占据没有决定性的影响。伍将军说支援中军,没错。但是三千骑兵到了中军也不过是起个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且支援也分很多种,如果我们能绕道赶到北军的身后,给予雷霆一击,那么很可能帮助大将军和车骑将军一战而胜。或者是我们能够绕道赶到安邑城下,趁城中防备不足,一举攻下安邑。这都是支援中军,而且还可立下不世之功。不知众位将军意下如何?”

    李儒这么一说,其它几人倒都动心了。而且这个计策听来十分可行,而且诱惑也非常大。毕竟那样立下的战功可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伍习也有一个担心:“若是要插入敌后建功,那么我们麾下的这些兵马少了肯定不成,但是兵马都掉走了,这风陵渡和河北县城谁来防守。若是杨奉领兵反攻怎么办?”

    李儒一笑:“此事不用担心,将军写一封书信于华阴段煨让其派兵防守风陵渡,至于弘农人马,潼关之外大军相持,他们定然不会派兵北上。河北城中,将军只需留下几百人马,城上广插旗号,杨奉、韩暹都是鼠辈,自保大阳尚且不足,肯定不敢反攻河北。如此后方无忧矣。”

    马超在一旁说道,“河北兵少,俘虏却有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