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 >

第135部分

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第135部分

小说: 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才入座之后,笑道,〃王将军别来无恙啊?〃

    王当尴尬一笑,〃军师,当日一战王某实在是实力不足,为了跟着我的几千兄弟想,才出此下策降曹。可是自打投降之后,王某日日提心吊胆,寝食难安啊。〃

    胡才道:〃我以为将军荣华富贵,早忘了我们这些泥腿子兄弟,原来将军这富贵享得不容易呀?〃

    王当道:〃军师说得哪里话。王某惭愧啊。〃

    胡才道:〃听将军之意,只怕有意反正了?〃

    王当道,〃王某虽有此心,只怕燕帅不能容我,毕竟当年在黑山,燕帅对付叛徒的法子王某记忆犹新啊。〃

    胡才道:〃此一时,彼一时,当时是占山为王,靠的是江湖规矩。如今河东正值用人之际,我胡某担保燕帅定然不会追究。〃

    王当沉思不语。

    胡才又道:〃我知你的担心,主公田靖宅心仁厚,燕帅若不追究,田将军那里自然不会慢待了你。〃

    王当道:〃军师,以你看这次袁曹相争胜负如何?未来河东军可有发展的空间?〃

    胡才听出了王当语气中的观望之意,便说,〃袁曹之争谁胜谁败,我河东军都有生存之法。而且袁绍和曹操都老了,他们后继无人,而年轻一代诸侯之中,如主公这般志向远大的,当真是凤毛麟角,未来一统天下的必是主公。而且明确答应支持我教发展的也只有此人。所以为个人计,为圣教计,王将军都应重回河东。〃

    王当没想到胡才如此笃定,犹豫再三,才说,〃军师远来,定然还没有用膳,我这就让下人安排酒席。军师稍侯,一会儿我也与下面的兄弟们商量一下,一会儿给军师明确答复。〃

    胡才知他动了别的心思,只是微笑不语。

    胡才走后不久,有酒菜送来,与王当形影不离的贴身侍卫走了进来,用手指蘸酒在桌上写了〃小心,曹使在营〃几个字。

    胡才看罢用手把字抹去,然后闭目沉思,考虑对策。

    不一会儿王当回来,面露难色,道,〃军师,我刚才与下面兄弟们商议过了,此事有些难办。一则是我们毕竟投降了曹军,军师宽宏大量,但是征北将军田靖和燕帅的打算我们却不清楚。能否让田将军写一个既往不咎的手谕,这样兄弟们也能放心。〃

    胡才听罢,微微点头,〃这个可以〃,然后等着王当的第二个条件。

    王当又道,〃毕竟这东垣城我们守惯了,能否以,东垣为根基依据,仍让我们驻扎在此处,以为河东前哨。将来我可以领兵为河东军攻克箕关,打通进攻河内的通路。〃

    胡才道:〃整个征北将军府军事统一调度,此事没有先例,我不能应你。〃

    胡才又道:〃这第三吗,实不相瞒,我们这些兄弟原本就是为了荣华富贵才落草,为了高官厚禄才归顺他田靖。但是在河东吃的穿的还不如在黑山的时候,别说兄弟们就是我也吃不消。军师可有办法给兄弟们请些军资银饷下来,这样我也好向下面交代。〃

    王当说第二个条件的时候,胡才就已经有些不悦了,王当所提基本上都是在讲条件。而且他在一步步探胡才的底线。胡才道,“征北军上下一体同心,才能有机会发展壮大。田将军和燕帅都是有福与大家同享的人,现在的困难不是你一支队伍的事情。此事你就是提了,只怕河东如今也没有财力。”

    王当嘿嘿一笑,那这么说,“军师似乎并不太看中我这一万多兵马啊。那我还不如继续为曹丞相效力,你说呢?”

    胡才起身抱拳,“既然话不投机,那么胡某不打扰了,王将军好自珍重。”

    胡才刚走到门口,王当使了一个颜色,早有侍卫拔刀拦住去路。胡才回身冷眼看了一下王当,看来我想错了,王将军还有留下胡某去曹营邀功的想法?”

    王当道:“不敢。不过曹操的谋士郭嘉一直对军师的情报系统很感兴趣。”

    胡才突然正色道,“王将军可知我胡才为什么到河东就能做三当家,到黑山就能得到燕帅的信任?”

    王当道:“我倒忘了你还是大贤良师的弟子。”

    胡才道,“因为我有圣教的秘密,大贤良师著天地人三书,天书可以算出每一个人的运数,而天书的图谶就纹在我背上,将军可想一观?”

    王当被胡才这么一说,倒是愣了一下。

    胡才道,“将军将侍卫请出,我让你看看天书的秘密。”

    王当好奇心起,毕竟大贤良师可不是普通人。他让侍卫退出,只留贴身侍卫一人。对胡才道,“此人与我一体,军师可以以天书示人了。”

    胡才脱下衣袍,后背果然纹满了奇怪的图案。王当不懂谶纬之术,哪里看得懂。只是觉得那些图案繁复,越看久了越觉得有些眼花。

    就在这时胡才突然说了一句,“王当你的命数,今日——当亡!”话音刚落,只见一把钢刀划过王当的脖项,一颗大好头颅滚落在地。杀人者不是别人,正是王当的贴身侍卫。

    胡才穿上衣服,对那侍卫说,“你的使命结束了,以后恢复你的本名王义,作我飞鹰的校尉。”那人点头称“诺!多谢军师栽培。”

    胡才道,“我们还得收拾残局,去把军中校尉以上军官全部请来,就说王当将军要与众人议事。侍卫之中你能控制多少人,让他们把这个屋子给我全部控制起来。”

    王义迅速出门安排。

    等各校尉进屋时,看到王当的脑袋时反应不一,但是当他们看到军师胡才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大概。

    胡才开门见山,告诉大家王当已死,现在要各校尉带领本部人马重回河东。

    众人都以胡才马首是瞻,自然无人反对。

    胡才让众人严守机密,十日后再撤出东垣。就在这时,突然有士卒来报,说是曹军派来的几个探子,押着一个俘虏趁夜悄悄离营。

    胡才心说不好,赶紧让人去追。告诉他们可以不要活口,但是不能让任何人把这里的消息传出去。

第七十一章 两虎竟食,匈奴之忧() 
胡才把人派出去之后,不一会儿就有人回来禀报,曹军的几个使者全部格杀,没留一个活口。囚车上的人带了回来。

    胡才让把人带进来,一看居然认得。乃是张绣之子,虎贲中郎将张泉。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张泉领命与河东结盟,哪知道路上被郭嘉的密探用计擒获。郭嘉只问了张泉一个问题,就是当日在许都城外射曹昂的箭矢是否有毒。

    张泉怒道,〃自己行事向来坦荡,从来不曾在箭上喂毒。不行可以找原虎贲营中将校去问。〃

    郭嘉知道事有蹊跷,便不再问。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又把他转移到了函谷关,然后又转移到了东垣。

    胡才也觉得奇怪,突然问了句:〃将军可知令尊已经投降了曹操?〃

    张泉道:〃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父亲让我联系河东,后来又派心腹去冀州袁绍处求援,哪知道这便举军投降了,定是那贾诩贾文和的主意。〃说罢一拳砸在桌上。

    胡才道:〃将军是我家田将军的朋友,将军不管做什么决定我们都尽量提供帮助。如今你是去许都见令尊还是到安邑见我家田将军,还要将军定夺。〃

    张泉略一沉吟道,〃我还是去安邑吧,原本就是要去的,就算我父亲降了曹操,我心里面还是支持田靖的。再者,不管怎么说毕竟是我杀了曹昂,曹操再大肚未必能容我。我不去父亲的处境也好些。〃

    胡才道,〃既然如此我这便派人送将军去安邑。将军稍待一下,我写一份书信,我东垣的情况告知我家主公。书信托付将军,我便不用分心北上,全权处理这里的事情好了。〃

    不一会儿写完书信,胡才派人护送张泉北上。然后召集众将商量下一步的对策。

    三日后魏延得到胡才书信,根据胡才安排派使者前往马腾,韩遂营中。

    使者言道:〃我家征北将军同意韩遂将军的提议,将蒲版和河北交给西凉军,西线撤守解县以北,东线将大阳,东垣交给西凉军。双方在战线南北保持均势,互不进攻,等到官渡之战分出胜负之后再定是战是和也不迟。〃

    马腾韩遂没想到田靖居然这么干脆答应条件,也是十分吃惊。

    韩遂道:〃口说无凭,可有书信与我。〃

    使者拿出胡才之前写好的书信道,〃这是我家将军亲笔书信,请两位将军过目。〃

    韩遂看罢问道:〃为何不见征北将军印信。〃

    使者道:〃将军请想,此事乃是密约,我家将军怎会用印,若是来日传出去,我家将军如何服众。此事真假,两位来日领军接收城池之日自然便知。〃

    韩遂道,〃好,我且信你。只是东垣如今本在曹军控制之中,如何能算送给我们的。〃

    使者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家将军并未提到此事。只是说,以上各城我军三日之后会全部撤出,若是将军接收的晚了,让曹军抢了先可别怪我们。〃

    送走使者之后,马腾韩遂二人商议,看此事真假。

    韩遂认为田靖用计埋伏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最不愿意现在两军起冲突。不过就算这样接收的时候也得小心。另外就是东垣,原本就是河东旧部占领,再次反归河东不是不可能。此城接收要快,现在曹军还不知消息,若是先被乐进占了,就少了一个重要根据地。

    两人商议之后决定命成公英占大阳,马超取东垣。韩遂留守潼关,马腾北上氏。

    单说马超这一支人马前往东垣,一路上多次遇到小股河东军袭扰,这些人跟苍蝇似的跟着马超的骑兵给他制造麻烦,可是一打就跑。把马超气得不行,可是又没有好办法。

    这一日到了东垣城下却是晚上,马超看到的不是一座空城,而是看到灯火通明,无数的粮车正出城北撤。马超才知道河东军就是为此给他不停制造麻烦。

    马超心中有气,也不管两方约定,命人直接抢劫粮车,同时占领东垣城。河东军一触即溃,四散而逃。马超正得意的时候,刚才撤走小将又赶了回来,后面跟着数千骑兵。那小将喊道:〃马儿休走,我家将军的援兵来了。〃说罢却是策马跑开了。

    马超心说,我到看看河东军有何本事,领着亲兵冲了上去。

    双方见面,你来我往就是一阵混战。马超见那敌将骁勇,也是越打越有精神。

    双方战了将近百合,那敌将道:〃将军好俊的功夫,可能留下名号,来日我乐进再来讨教。〃

    马超原本高兴,一听对方报名倒愣了:不是河东军吗,怎么是乐进?便问,〃你是曹丞相麾下河内太守乐进乐文谦?〃

    乐进看对方张大嘴跟吃了核桃似的,也奇怪了,〃正是在下。〃

    马超一拍大腿道:〃错了,我乃西凉马超,我们自己人怎么打到一起了。〃

    乐进这才知道中了河东军的两虎竟食之计。二人命令手下罢兵,清点之下发现双方各损失了将近一千人马。

    双方罢兵是罢兵,可是说起东垣归属却各不相让。马超认为是自己单独打下来的,但是乐进也不肯罢休,认为东垣背靠箕关,乃是河内门户。双方争执不下,只好各占半城,剩下的事情只能交给郭嘉去解决了。

    十日之后,郭嘉来到东垣,也算拉了偏架,城中粮草物资归马超,东垣城交给乐进管辖。马超一怒之下撤军。后来直接撤回关中不再与河东交战,马腾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好调马岱前来却是后话了。

    郭嘉顺便问了乐进如何发现东垣反叛,乐进奇道,〃不是奉孝派使者通知我的吗?〃

    郭嘉这才确认他们都中了河东军的离间之计。其实他现在最关心的反倒是被他抓住又跑了的张泉。他把张泉转移走不是因为张绣投降,而是因为二公子曹丕想杀他。

    要说曹丕为兄报仇倒也说得过去,可是郭嘉和曹操既没准备放张泉,曹丕的私自暗杀就显得很奇怪。特别是郭嘉知道张泉的箭矢从不喂毒,加上华佗当日的事后中毒的诊断,第一个靠近曹昂的侍卫突然暴毙,这些事情都把真相引向了一个阴谋。不用问谁是此事获得利益最大的人,它的作案动机就越大。而这个人郭嘉明明知道却不可能去查,更不可能告诉曹操。所以郭嘉只能把张泉悄悄转移走。如今张泉到了河东只怕后续又有不少麻烦了。

    当张泉赶到安邑的时候,田靖和徐晃,杨修三人已经在美稷匈奴王庭等候十多日了。

    虽然右贤王呼厨泉每日招待都很殷勤,但是单于于扶罗却一直以生病为理由推脱不见。

    这一日呼厨泉走后,徐晃却坐不住了。〃主公,我们不能再等了,这于扶罗只怕是指望不上了。我们不如先返回安邑与军师商议之后再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