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 >

第52部分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第52部分

小说: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在有点冷清的大街上,微醉的脑袋顿时清醒了不少,看着不早的天色急急的赶了回去。

    到了陈府,陈登没有回自己的房间,而是直接朝着云生的屋子走去。

    此时,正巧的是云生没有在陪昭姬,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屋子中。

    不知是云生的幻听还是什么,突然听到了一声声的敲门声。

    定了定神,确定自己没有幻听,云生疑惑的起身前去开门。

    都这时候了,是谁?

    原来是元龙啊。

    打开门,云生看着眼前酒气扑鼻的陈登,皱了皱眉头,“元龙,你这是?”

    陈登一边朝屋子里走去,一边摆了摆手道:“今日陶牧州请的援军来了,刚刚正宴请他们来着。”

    云生眉毛一挑,援军到了?

    “援军已经到了么。不知是哪路势力,又是谁领军?”

    陈登就知道,云生一定会问这个,“田楷、刘备。青州刺史田楷,还有一个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的,不过依我看他也就是一跟着田楷混日子的。”

    这话一说出口,云生就不禁对着陈登番了个白眼。什么叫混日子,那刘备的汉室皇族身份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人家好歹不远万里来支援你们的,这样讲人家好吗?

    不过,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最终,陶谦请来的援军还是他们二人,历史真的有着所谓的惯性?还是说

    。。。

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 
现如今田楷与刘备都已经赶到,而曹操则还屯军在谯县。

    按云生的推测,曹操军的大致兵力应该在七、八万左右,不可能是曹操所传的十万大军。

    毕竟曹操还有豫州、兖州需要重兵把守,再通过云生离开之前时曹操的兵力来推测,不难看出。

    想到这里,云生不禁将曹操与陶谦两方对比起来。

    徐州陶谦:自家的十二万兵马援军田楷的两万兵马刘备的五千兵马十四万五千兵马。

    曹操:可能性中最大的兵力八万。

    最后,陶谦的十二万兵马虽然同样的需要把守边境,但徐州背靠大海,无需投入太多兵力,此时所能够动用的兵力为四万。也就是说陶谦的四万兵马援军两万五千兵马六万五千兵马。

    这样一来,就可以很直接了当的看出来,陶谦这方虽然不大可能击溃曹操军,但陶谦军在坚城的作用下是可以做到不败的。

    这下子云生就彻底放心了,依这推测来看只要陶谦不作死,那徐州就不会破。

    第二天,一大早的陶谦就派人前来请陈登一同前往彭城抵御曹操。

    自然的,陈登没有拒绝,欣然接受。随即与云生一番拜别。

    不过,刚刚知道陈登要前往彭城抵御曹操大军的云生一把拉住陈登,附耳耳语一番。

    陈登听完之后,先是大惊,后又大喜,最后归于平静。然后对着云生点了点头,转身与陶谦派来的人一同前去城外的集结点。

    陈府的大门口,云生看着陈登渐行渐远的背影,呢喃细语着:“如果没有什么问题那还好,一旦要是出了什么大问题,或许这能够助你一把。”

    等到看不见陈登的背影的时候,云生转身回府。

    徐州城外。

    在陶谦指点的集结地点上,陈登已经抵达。

    当陈登百无聊赖的四处乱看时,突然出现了一个熟悉既陌生的人。只见他一身武将打扮,正是那曹家曹豹。

    这曹豹不是应该驻守徐州城的吗?怎么会来这里,而且看那样子是个人都知道

    他要去彭城抵御曹操大军。

    好像注意到了陈登的注视,曹豹突然转头看了过来。看了两秒,他微微一笑朝着陈登走了过去。

    没走几步就到了陈登面前,曹豹说道:“不想陈别驾也来了,可是一同前往彭城?”

    当初确实是多亏了曹家才能搞定糜家,但陈登后来并没有与曹豹这人有什么来往。主要是曹豹这人的性格,陈登不太喜欢。

    不过人家都上前打招呼了,陈登就回了句,“确是如此,怎么曹将军也是一起?”

    曹豹苦笑着点了点头,“陶牧州亲自点的名,还派人来催,不来不行啊。”

    陈登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没有再回话。

    这陶谦不仅派人使我一同前往彭城,竟然另外还派了个人将曹豹也一同带上。难道陶牧州他是害怕我们世家趁空夺取徐州,所有将徐州世家的代表人物我陈登与曹豹一同带去彭城。

    这么一想,陈登心中的一块石头顿时放了下来。其实不怕其他,就怕陶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计划。

    如果徐州城中的所有世家都被趁此良机给灭了,陈登也只能表示无能为力了。但一想起云生还在陈府,陈登就放心了不少。

    没过多久,在数人的跟随下陶谦缓缓的走来。

    陈登没来得及上前,陶谦先是让人集结好兵马,然后直接下令全军出发!

    就这样,在陈登的没来的及,云生的放心,众人的纷杂心情下出发了。

    豫州谯县。

    曹操近来依靠郭嘉与荀彧这两个绝世之材的辅助下,地盘里的民心已经彻底回复过来,也恢复了不少的经济。

    蒸蒸日上的状态下,不管是谁都是不愿意打仗的。

    可惜,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那些曹操摩下的武将都是摩拳擦掌,恨不得立马就提刀上阵厮杀一番。甚至于曹操都有点手痒。

    武将们的火热到没有延烧到郭嘉和荀彧的身上,他们二人的脑子还是很平静,尤其是曹操做出的这个决定,荀彧是很反对的,但考虑到自己与奉孝没来多久,在武将中更是没什么人愿意听从。所以他们二人就只好默默的无言了。

    而今天,出征所需的兵马已经集结完毕,各将领都也已经整装待发,各个摩拳擦掌,誓要一斩身手。

    曹操身披暗金色盔甲,背后的披风迎风飘扬,手执倚天宝剑,豪情万丈的站在点将台上。

    看着眼前这黑压压一片的大军,曹操缓缓的举起手中倚天宝剑,大喝道:“徐州牧陶谦犯我豫州,杀戮无数百姓。今誓师出征徐州,定要那陶贼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血债血偿!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血债血偿!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血债血偿!血债血偿!”

    曹操大笑三声,然后喝道:“全军出发!”

    在迎风飘扬的旌旗后,绵延不知多远的大军黑压压的朝着徐州彭城前进。

    谯县城墙上。

    荀彧担忧的看着渐渐行进的大军,看了许久转头与郭嘉说道:“这样真的好吗?”

    没错!郭嘉并没有随军出征,而是留了下来。

    郭嘉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一个小酒壶,醉眼朦胧的看着那让人心颤的大军,就连荀彧问他都没有听见,也或许他听到了,但不想回答吧。

    许久,直到太阳都已经下了山,大军已经看不见了,手中的酒也喝完了,郭嘉抖了抖小酒壶,然后转身向酒肆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好与不好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主公能够将大后方托付给我们,就已经说明了许久问题,不要多想了文若。”

    荀彧扶着墙角,轻风拂过脸颊,眼中多了许多的东西

    好不好

    已经改变不了了吗

    难道

    真的改变不了了吗

    转身,文若追上了奉孝的步伐。

    。。。

第一百零四章 陶恭祖() 
在大半个天下的关注下,徐州牧陶谦已然率军入城,而曹操也抵达彭城五里外安营扎寨。

    两方势力默契的没有立即交战,都安安静静的观望着。

    彭城郡守府中。

    此时府上的大堂已经被临时做为指挥中心使用。(没办法,人实在是太多了)

    陶谦严肃的看着满堂文武,不远万里从青州赶来支援的田楷以及刘备。

    “诸位,徐州的生死存亡就看你们的了!我陶谦先在拜谢!”

    突然陶谦猛的起身,环视了在场的诸将一眼缓缓的弯下了那身老腰。

    场面一时之间沉默了

    陶谦身为一州之牧,竟对着众人弯下了他那身老腰!

    就凭这点,本来带着点看戏态度的陈登蓦然对陶谦肃然起敬。

    不管陶谦这是不是做秀,他都做了别人所不敢、不噱、不会的事,这是值得尊敬的,无关其它。

    其实吧,陶谦陶恭祖这人是非常有能力的。

    在历史上,陶谦刚上任徐州刺史时就能果敢的表荐陈登为典农校尉,在徐州境内实行屯田。

    陈登的能力自是不必细说,他上任便“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

    最终在陶谦、陈登的努力下,徐州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收获“粳稻丰积”。

    在陶谦担任徐州刺史期间,北面的青州、兖州黄巾此起彼伏,然徐州却相对来说是太平无事。百姓多富足,谷米屯满粮仓,青州、豫州等地的流民(如郑玄、许劭等)也纷纷涌向徐州。

    在任人方面,陶谦任用徐州富商糜竺为别驾从事。

    众所周知的,在古代是有非常严格到变态的等级制度的,士农工商。可想而知陶谦能够任用当时还是一介商人的糜竺为徐州别驾从事可以说是比较开明,当然了识人方面也挺准的。

    陶谦当时还任命与自己同郡的笮融督管广陵、下邳、彭城运粮,同时任用琅玡人赵昱、东海人王朗为别驾及治中从事。

    还有,陶谦曾让笮融利用手中掌握的粮食,起大浮屠寺,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又以信佛免役作号召,招致人户五千余。

    “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者且万人!”

    虽然说这可能有迎合汉室的意思在里面,但不可否认的,陶谦对佛家文化做了宣传。

    陶谦离世的时候,张昭听说后,非常悲痛,哀辞曰:“猗欤使君,君侯将军,膺秉懿德,允武允文,体足刚直,守以温仁。令舒及卢,遗爱于民;牧幽暨徐,甘棠是均。憬憬夷、貊,赖侯以清;蠢蠢妖寇,匪侯不宁。唯帝念绩,爵命以章,既牧且侯,启土溧阳。遂升上将,受号安东,将平世难,社稷是崇。降年不永,奄忽殂薨,丧覆失恃,民知困穷。曾不旬日,五郡溃崩,哀我人斯,将谁仰凭?追思靡及,仰叫皇穹。呜呼哀哉!”(三国志裴注引吴书)

    当我们细细品读陶谦的一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其实是被史书贬低的一个人物。

    真正的陶谦,早年是一个孤儿,以不羁、敖戏无度闻名乡县。不过,和刘备不同,他很爱学习,后被举荐为茂才。先后担任过舒县县令和卢县县令等职位。

    陶谦在职的时候,为官清白,治内生平,不与豺狼为伍。

    在陈登的眼中,陶谦是一个平时不显山露水,和善慈祥的老好人。而在父亲陈圭的话语里,他是一个大材,不羁的心性、不甘于平凡、知人善用并且果断非常。

    他是睿智的,乃至于临死前都不是让自己的子嗣继承偌大的徐州,而是让给了刘备。

    此时的陈登早已经暗自决定誓要帮陶谦击退曹军,不再故意掩饰自身。

    左首的青州刺史田楷及后面的刘备,一同起身,微微欠身拱手回礼。

    右首的陈登及曹豹等人急忙起身,一同回礼,嘴上都说着毫无意义的客气话。

    当然,谁是嘴上的客气,谁是心里的客气,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刚站定身子的陶谦,身形不可察觉的晃了晃,陈登迅速上前扶住了陶谦的手臂,使其坐回位上。

    等陶谦坐定后,陈登又默默的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暗暗松了口气的陶谦,暗地里给陈登了个感激的眼神,然后继续对众人说道:“如今,曹操已亲率大军抵达城外五里处,并且已经安营扎寨。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双方都有默契的没有立即开战,不过想来曹操应该会在这两天里开始尝试进攻。诸位可有谋划?不知何以教我?”

    陶谦讲完,不知众人是没有谋划还是咋的,都没人发言。

    场面一时间寂静了起来。

    就在陶谦感到失望,欲转个话题的时候,陈登突然起身道:“陶公无需多虑。依元龙之想,只要坚守城池一、二月,那曹操万万不会继续纠缠,定会自动撤军。”

    此话一出,刚刚还在沉默的众人就喧谈了起来,有人附和,也有人反对。

    其中,陶谦坐于位上蓦然不语,田楷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刘备则若有所思的点了下头,然后就低头无言。

    没有在意那些反对的声音,陈登继续说道:“曹军乃是一只孤军,战线已拉开,补给线虽然没有多长,但曹军毕竟人多,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