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 >

第43部分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第43部分

小说: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好就收!

    见好就收就可以了。

    依云生的猜测此时的袁绍军应该还有一万五千兵马左右,要是大家真的全部将袁绍军给围住,一起进攻的话就连云生都没办法保证袁绍会不会狗急跳墙,来个垂死挣扎。

    到时候袁绍要是选择一起死,那就得不偿失了。

    毕竟袁绍还有一万五千兵马,拼死反扑之下怎么也能杀个两万兵马,而云生这边兵马也就剩七千多号人,如果再加上那两路陌生之军也还不到两万之数,都不够人家血并的。

    更何况人家袁绍军可是精锐之师,不是云生这些临时东拼西凑的兵马能胜的。

    。。。。。。

    “撤!都给我撤!”

    想到这里,云生急忙大喊道。

    幸亏有夏侯渊与于禁在,不然他们这些兵马还真不一定能听进去。

    没过多久,袁绍军在云生的注视下缓缓撤走。

    胜了!完全可以说是胜了袁绍军。

    这简直就是奇迹嘛!

    不管是兵力上来看,还是从单兵战斗力上来讲,云生都不具有优势,甚至有的只是劣势。

    能够打赢这场战争,可以说运气占了很大一部分。

    如果袁绍没有从这条路走过;如果没有袁绍突然之间的恍惚;如果没有最后出现的不知名兵马,或许结果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吧。

    。。。。。。

    就在云生庆幸不已的时候,那两部陌生兵马缓缓的向这边靠了过来。

    突然之间,从两军中各自出来了个将领。

    云生仔细一看,还道是谁呢,原来是大哥李昊还有黑山军杨凤。

    云生迎了上去,“不想竟是你们二位。某叶城在此为全军将士多谢二位的鼎力相助!多谢!”

    “诶~,你我自家兄弟,何须言谢。”

    “该说谢谢的应该是我们黑山军,毕竟没有你们的牵制邺城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攻下。”

    果然邺城已经被攻下,先前只不过是云生自己的猜测,现在被杨凤证实邺城确实已经被黑山军给攻下。

    云生终于不用继续提心吊胆了,他原先还担心黑山军没攻下邺城,袁绍回去以后休整完毕就重新集结大军压境攻打颍川,现在看来完全不必担心了。

    袁绍回去冀州以后应该会先头疼怎么夺回邺城,而不是愤怒的重新来攻。

    云生偷偷露出喜色,“恭喜恭喜!黑山军果然名不虚传,就凭这手应该能名震天下了。”

    于禁与夏侯渊俱是不理解云生为什么会拍黑山军的马屁,难道云生打算去黑山军里当黄巾?

    要是让云生知道他们两人心里想的,估计得笑死了,他怎么可能会去当黄巾。

    虽然二人疑惑非常,但都没有出口询问而是打算回城以后私底下问云生。

    这时云生突然疑惑起来,“城中不是已经没兵了吗?大哥你哪来兵马?”

    李昊回道:“我李家在颍川经营这么多年也不是没点底的,更何况现在天下战乱有钱有势的哪家不养点私兵的,我李家也不例外。”

    云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确实云生先前把所有事情想的太过当然了,这天下的世家贵族何其多也,当今天下的士子可大都是出至世家之中,寒门士子少的可怜。就连云生自个都算的上出至世家。

    更别说如今这天下各路诸侯纷纷争战不休,世家贵族都不是傻子,怎么不会私底下养些兵马用以保证自家的安全。

    “大家还是先回城再说吧。”

    众人俱是点头同意。

    颍川城里,太守府上,大厅之中。

    李昊坐于主位,两旁众人依次排下。

    李昊说道:“此次多谢大家出手相救,不然此时坐在这里的怕是那袁绍了吧。”

    云生道,“大哥,此战我们损失了多少?”

    夏侯渊与于禁一同问道,对于这个大家都比较好奇。

    李昊回道:“具体的还没核实,不过大概的话我倒是知道一点。”

    大伙好奇的看着李昊,此战到底如何大家都非常想知道。

    李昊接着讲,“颍川城里的三千兵马损失惨重,只余六百余人。而于将军的七千兵马我刚刚看了下也只剩下不足五千之数。还有就是这位杨兄的六千兵马损失了七百多人。不过我们也杀敌过四千余,大部分的敌军兵马都是溃逃所有我们才能这么轻易的战胜袁绍军,不然最后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个两败俱伤。”

    众人一片沉默。。。。。。

    云生皱着眉头想了想,这损失确实惨重完全与袁绍的损失不成正比。到底这些兵马都不是什么精锐之军,能够与袁绍军打成这样也不错了,无法太苛求什么。

第八十六章 表明去意() 
在云生想来,此次损失确实有点大,但战争难免是会死人的,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

    再说了,袁绍军的损失更加的惨重。这时候的袁绍如果没有及时的夺回邺城,那么失去的就不仅仅只是邺城这一座城池,失去更多的则是人心,是袁绍帐下的众将士的军心!

    邺城对于众将来说不亚于第二个家,就连他们的家人大都是住在城中的。可想而知当他们知道邺城沦陷的时候,那种愤怒、惊慌、担忧的心情是不难以想象的。

    此时此刻的袁绍是明白这点的,他一定会在短时间内聚集溃逃的兵马,然后重新向邺城而去。

    。。。。。。

    云生回过神来,“虽然损失是惨重了点,但我们最后不还是获胜?袁绍被击退后必定会聚集逃跑的士卒,以期夺回邺城。如此想来,袁绍短期内是腾不出手来报复我们了。”

    于禁、夏侯渊、李昊还有杨凤四人俱是点头认同云生所说的。

    大家都是明白人没有一个是蠢的,这点还是想的明白的。

    云生接着说:“既然袁绍短时间不会卷土重来,那么我们暂时也不必担心了。文则,你去叫乐进率军回颍川城里,之后你们先与李昊交割各项事宜,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于禁点头应道:“嗯。早结束,我也早回去。”

    说完之后,与众人点头示意一下就径直出了城。

    杨凤机灵的明白了点什么,顺便找了个借口也出了太守府。

    现在厅中就只剩下了云生、夏侯渊与李昊三人。

    李昊察觉到气氛有点凝重,便小心对云生问道:“贤弟可是有什么话要说?不妨说出来,这里也没什么外人不是。”

    云生环视了下四周,然后对二人缓缓道出,“不瞒你们说,我打算走了。。。。。。”

    走?这话一从云生的嘴里说出来,二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回泰山郡。

    夏侯渊平静的问道:“回泰山?是现在就回去还是过段时间再走?”

    云生皱了皱眉头,解释道:“我要回徐州了。。。。。。”

    “什么?!”夏侯渊、李昊二人异口同声的喊道。

    夏侯渊平静的面容变得惊愕起来,回过味来后急忙出声,“回徐州?难道不是回泰山郡吗?怎么突然就决定回徐州了?”

    李昊也是一脸肃然的看着云生,显然是在等云生的解释。

    云生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看着二人,解释了一下,“如今豫州已经被孟德全部攻下,我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正好师傅他老人家最近来信说,他的身体已经渐渐的不如从前了,希望我回去与师兄陈登一起帮忙打理家业。”

    李昊听完后,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那曹操那边怎么办?”

    夏侯渊这才想起主公不一定会让云生走的,也急忙讲道:“既然你打算要回徐州,那不如先与我一同回一趟泰山郡见见主公如何?也好拜别一下。”

    回去泰山郡拜别?云生这哪肯。

    不说其他,如果事先让孟德他知道自己要走,到时候就不一定走的了了。

    依云生对曹操的了解,恐怕曹操早已经把云生当做是他自己帐中谋臣。

    再说了,你们哪里见过会让自个帐中谋臣远走的奸雄,恐怕没有一个诸侯会容许帐中所有手下这样的一个行为。

    可惜曹操把云生当做自己帐中的谋臣,而云生并没有认同曹操是自己的主公。

    先前云生会一直在曹操的帐下为其做事,纯粹是把曹操当做自己的好友,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云生还有一点考察考察曹操的想法。

    毕竟在乱世之中最好的生存办法莫过于依偎于一路诸侯之下,云生也不免要为自己后半辈子着想考察一番。

    不过这考察结果依云生的决定就可以知道了,没有认同曹操。

    在云生的心中,曹操这个人其实是非常不错的一个、一个人。。。。。。

    纵观曹操的一生,你就会知道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大军事家。

    曹操的兵法韬略,甚至是堪比韩信、白起,故有“谈兵者无过孙武,用兵者无过韩信、曹公”之说,且更是自创兵法,写下孟德新书,批注孙子兵法,可谓是文武兼备,集文韬武略于一身。

    诸葛亮也说过,“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先帝每称操为能”。

    **也曾经说过,“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除了这些以外,曹操更是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文学家。

    历史上在建安有“三曹七子”之说,而曹操就是其首。

    曹操雄韬伟略的军事才干,气壮山河、舍我其谁的政治抱负,以及直抒情怀、气魄雄伟的诗词文赋,千古以来,除了**之外,少有其匹者!

    但是!

    但是曹操的缺点也很大,他的性格复杂非常。

    他有时宽宏大量,但有时又心胸狭隘;他有大家风范,可不时又会以小人嘴脸示人。他坦率真诚,可又奸诈狡猾非常。他面对世人乃豁达大度,面对手下时又疑神疑鬼;他可以说是有着英雄气派,又儿女情怀。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复杂的人。

    做为一个主公来讲他是合格的,但对于云生来说曹操并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选。

    云生的要求很简单,哪怕在以后的主公手下不是个重要人物,但可以安安心心、平平安安的与未来的妻子儿女一同生活,而不是生活在时刻都会被猜忌的环境中。

    想到这里,心头离去之意更重。未免夜长梦多,频生波折,云生决定重新表达一下自己的离去决心。

    只见云生骤然起身,沉声道出:“离去之意已定,你无需多言!既然要离去了,拜别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明日启程回徐州!”

    说完之后,没等他们二人继续劝阻就出了大厅,回屋子休息去了。

    夏侯渊、李昊面面相接,无言中。。。。。。

第八十七章 离曹() 
第二天清晨。

    早早就起了床的云生,习惯性的在院子里做起了操,不过没做多久又忽然之间没来由的感觉自己应该快点走,快点走。。。。。。

    对脑子里突然出现的这个想法云生没有多想。

    就这样在这想法的影响之下,云生根本没用多长时间就也认为快点走为好。

    虽然因为受这想法的影响导致云生已经决定要快点走,但他还是非常认真的为夏侯渊与于禁二人着想。

    依云生对曹操的了解如果对方知道自己走的时候没有丝毫的阻拦恐怕会大发雷霆,而夏侯渊与于禁二人也逃不过被曹操的怒火。

    自己就这样一走了之的话,是不会关系到自身,但夏侯渊、于禁毕竟是云生的好友,要是因为不出手帮这个小忙从而使他们二人受到曹操的责罚,云生也会过意不去的。

    想到这里,云生稍微思考了下就回屋里写下了一封信,一封给曹操的信。

    这样一来曹操看过这封信以后大概是不会责罚夏侯渊、于禁二人。

    接着云生皱着眉头快速的收拾起行李,说是收拾行李,但还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大都是衣物。

    当初云生可是两袖清风的来,就算是走那也要身无长物的走,不带走哪怕一片云彩。

    环视房间一圈确定没漏什么东西以后,云生一把背上行李没有丝毫留恋的出了屋子。

    低调的避开其他人,顺利的出了太守府。

    回过身,定定的看了一眼太守府,然后招呼看门的小卒一声,并俯身于小卒低语几句似乎在吩咐着什么,最后从怀中掏出了那封写给曹操的信递了过去。

    了事后,云生就毫不犹豫的翻身骑上另一个小卒牵过来的马匹。“架!”朝着城门口奔去。

    就在云生前脚刚出府没多久,夏侯渊后脚跟就进了云生的房间。

    云生房间外,夏侯渊敲了几次门都没人答应,心头一咕咚立马就感觉到了什么,没有犹豫一把推开房门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