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国术无双 >

第130部分

重生之国术无双-第130部分

小说: 重生之国术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下面对于紫铜坩埚的发言,显然对钛合金冶金设备有着很深刻的认识,最起码了解国际最先进的科技。

    “但是众所周知,因为铜类金属,本身材质较软,熔点底,改进其材料特性着实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所以说,我打算抛弃紫铜作为坩埚的主要材料,而转用石墨作为坩埚的主要材料!”

    此话一出,顿时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人的面色一变,不由自主的在下面开起了小会。

    楚浩所说的也太离谱了吧!

    紫铜材料的优缺点大家都很明白,但是为什么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生产厂家都硬着头皮用紫铜作为坩埚的主要材料,就是因为上面所说的,钛实在是太活跃了,很容易跟其他元素混合,这一混合,那么这一炉的钛原材基本上就算是报废了。

    而且楚浩说用别的,他们还能理解,但是用石墨他们真就不能理解了。石墨坩埚

    而此时,那位姓刘的青年研究员腾的就站了起来,冷笑一声说道:“楚先生,石墨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和耐高温性,在高温使用过程中,热膨胀系数小,对急热、急冷具有一定抗应变性能。对酸、碱性溶液的抗腐蚀性较强,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但是石墨属于元素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并且属于多孔材料,会在高温的情况下,释放出大量的碳,这会直接毁掉炉里的钛金属。”

    “你说的不错,可见对于石墨有着相当的认识。”

    楚浩往下压了一下手,嘴角微笑,表扬的说道。

    一见楚浩示意自己坐下,而且摸样跟老师表扬学生一般,姓刘的那位青年研究员差点一口血喷了出来。

    真是太气人了!

    难道面对自己的指责和所揭开的真相,他不应该羞愧难耐,掩面而走吗,这情况怎么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这位研究员已经把石墨材料的优缺点说的很清楚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并且我将断言石墨坩埚将是未来稀有金属冶炼设备的主要材料。”楚浩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说道。

    把石墨作为坩埚的主要材料,在楚浩的前世已经被验证的事情。

    在石墨坩埚出现之前,国际上所能做到最大的,也就是十吨级钛合金设备,但是自从石墨坩埚出现之后,最大已经达到了六十吨级的钛合金设备。

    可以说,石墨坩埚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发明。

    “那么楚先生,是准备如何解决石墨坩埚,多孔性,以及渗碳的缺点。”朱所长神情有些凝重的问道。

    作为钛合金冶金设备研制方面的领头人,朱所长甚至也曾想过用其他金属代替紫铜坩埚,但是都有着种种的缺点,甚至可以说,这些缺点比紫铜坩埚的缺点还要严重的多。

第二百六十三章 这才是嫡系部队() 
紫铜坩埚虽然冶炼吨位数低,但是最起码不会毁材料,这才是根本,炼一炉毁一炉的坩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但是以楚浩现在的身份,说话绝对不会是无的放矢的,如果说,楚浩真的能解决石墨这方面的缺点,那恐怕整个钛合金冶金设备,甚至稀有金属冶金设备的科研领域,就要天翻地覆了!

    “有。”楚浩点了点头。

    一刹那间,所有人的神情都凝固了,眼睛瞪大,难以置信的看着楚浩,心里却是已经翻江倒海,波涛汹涌了。

    真的是太惊人了,楚浩居然承认自己可以解决石墨材料作为坩埚的缺点,如果楚浩所说的是真的话,这件事恐怕是从冶炼设备研制的工作者们,近几年听到最震撼的事情了。

    “您真的有解决办法?”朱所长磕磕绊绊的说道。

    对楚浩的称呼更是直接进化到您这个层面了。

    没办法,楚浩如果真的能解决的话,楚浩恐怕立马就成为了冶炼设备领域首屈一指的大拿了,有很多他所需要学习的地方,称句您,不亏。

    “真有,不过朱所长不用这么客气,连楚先生你都不用叫了,你叫我小楚就行了。”

    “您这才是太客气了,如果能解决的话,为冶炼设备,甚至冶金领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您的名字将刻在历史的青铜柱上。”

    说完,朱所长眼巴巴的看着楚浩,他此刻已经急的百爪挠心了,恨不得立马撬开楚浩的脑子,看看解决方案到底是什么。

    楚浩微微一笑,也不打算卖关子了,直接说道:“我准备在石墨坩埚上涂一层,或者数层的釉质层,来解决这个问题。”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眼前一亮,釉质层这种东西,最常见的是在陶瓷上,是各种矿物原料根据不同的配方,制成的一种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

    釉质层有着使瓷器致密化、光泽柔和,又不透水和气,给人明亮如镜的感觉。同时可以提高使用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起到防止污染,便于清洗,减小腐蚀等作用。

    釉质层本身就是一种无比惰性的存在,如果涂在石墨坩埚上,的确能把石墨容易渗碳的毛病给改掉。

    但问题是,釉质层的熔点是1380℃,而纯钛的熔点是1678℃,加入其它元素的话,往往熔点会降低,但其实也降低不了多少。

    如此一来的话,通过电极加热,温度还没有达到钛合金的熔点,而石墨坩埚上面的一层釉质层就融化了,那么为钛合金提供保护,用来隔离石墨坩埚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了。

    楚浩自然看到了众人眼中的疑问,“陶瓷上的釉质层,是用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制成的,但我说的釉质层是使用其他材料制成的,其熔点可以高达1800℃。”

    朱所长,以及在场的其他人,甚至包括刚才给楚浩挑刺的小刘,此时都有种莫名的兴奋,似乎自己在见证历史一般。

    虽然谁也不知道楚浩的釉质层究竟是怎么样,但是至少从之前楚浩所说的话来看,其所说的话都是有的放矢的。

    “研究所里,有没有各种金属材料粉末,要细一点的,最少要有500目,我要做个实验。”楚浩问道。

    物理学定义目数为物料的粒度或粗细度,一般定义是指筛网在1英寸内的孔数。目数越多,越细,500目,基本上相当于粉末的颗粒大小在0。028毫米左右。

    “要是说各种金属材料粉末,我们这里倒是有,但是要是细到500目的话,那就只能到钛合金实验室借了。”朱所长思考了一下,说道。

    “那麻烦朱所长了。”

    说着,楚浩就跟着朱所长来到了钛合金实验室,这里的设备基本上商大的材料实验室差不多,但是设备明显要好不少,有的应该还是朱所长他们亲手制作出来,使用效果应该比正常的实验仪器好上不少。

    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待遇,也就攀西钒钛钢铁研究所这种集合金研发和设备研发为一体的大型研究所才能有的。

    楚浩到了钛合金实验室,没等朱所长介绍,钛合金实验室的人就认出了楚浩,瞬间就围了过来,热情的不得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跟臭鸡蛋一样抛了过来,这还那是一群受过硕士,博士教育的科研人员,简直是一群十五六岁的小粉丝看到偶像的感觉,这跟楚浩在朱所长那里,被冷眼旁观,吹毛求疵,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待遇,真是完全不一样。

    不过这也正常,说起来,钛合金实验室的人,才是楚浩的同行,正儿八经的嫡系部队,关于楚浩的报道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楚浩论文上的实验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有可能做梦都在念叨着楚浩。

    再者说了,他们也不傻,谁也知道楚浩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几乎十有八成都是钛合金领域的顶尖大拿,不趁现在混个脸熟还等什么。

    楚浩陪着他们说了一会话,这才被朱所长手下,那群急不可耐的研究员给推进了实验室。

    他们等的嗓子都快冒烟了,再不把楚浩推进去做实验,这石墨坩埚的釉质层,他们今天是不用想看见了。

    这时候,已经没人对楚浩再有偏见了,反而有种见证历史的自豪感。

    进了实验室之后,按照楚浩的吩咐,把金属材料粉末给搬了过来,众人识趣的离开了实验室。

    这又不是正常的实验过程,他们看看也就看看了,按照楚浩这架势,分明是要直接出成品的,他们怎么好意思再看。

    楚浩拿起地上一袋袋的金属材料粉末,按照配方在天平上称过之后,直接就丢进了搅拌机中,再加入一定的水,直接搅拌了起来。

    金属涂层其实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几乎能出现在任何的地方,甚至在人的脸上都可以出现,就比如之前所说的钛白粉,又或者之前化妆品中的铅,甚至可以说这些化妆品都是一个个金属元素结合体。

第二百六十四章 生而知之者() 
等时间差不多了,楚浩把地上的金属粉末,钼。铂、铅、钨之类,分别随便抓了一把,放到一个袋子里,然后直接揣到自己兜里。

    再把搅拌机给里面的半粘稠液膏状物体给拿出紧够一次实验用的,用容器装好,至于里面剩下的,楚浩有抓了点金属粉末扔了进去,搅拌了一下。

    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样一来,也就没有人能知道楚浩的配方到底是什么了。

    出去之后,楚浩把配好的釉质递给了朱所长,“那这个给石墨坩埚涂上,然后烧制,就用你们生产那种实验用的小型真空自耗电极电弧炉就行。”

    朱所长点了点头,楚浩说的那种小型真空自耗电极电弧炉,一次炼制只有一两公斤重,很小一点。

    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结构原理都是一样的,如果在小型的能成,那么大型的也基本上差不离了。

    “楚先生不去看看,我们动作很快的。”朱所长说道。

    听楚浩这意思,分明是让他们自己实验去,而楚浩自己就是准备听个信。

    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不是实验结果不重要,就是对自己太自信了。

    依现在的情况来看,显然是后者。

    朱所长着实不知道楚浩的自信是从哪里的,要知道调制釉质,距离钛合金领域实在是太远了,难道这世界真的有生而知之者不成。

    “不看了,我准备去实验室的资料室看下,看看实验室原本有什么技术储备,这样的话,进度还能加快一些。”

    说着,楚浩就在其他研究员的引导下,去了资料室。

    资料室,聆郎满目的堆满了冶炼设备实验室这几十年的所有研究成果,虽然以现在的标准来看,这些资料自然已经过时了,但是所有的科学,都是从无到有,就靠着这一点点的资料,一次次的实验积累起来的。

    而对于楚浩来说,更是尤其的重要,他脑子里虽然有最先进的冶炼设备知识,但是却是跟现实情况脱钩的。

    比如说霍金的黑洞理论,按照预计的话,需要1500年,人类才会用到这些知识,但是这并不妨碍霍金展开自己的理论研究。

    而楚浩却不能做,他必须考虑现实的情况,来调节自己脑中的知识,甚至可以降低标准,来贴合实际。

    要不然他就算是拿出一整套的资源星球开采设备,对于解决现状也是毫无用处的。

    而面前的这些资料,却是给楚浩指出了,现在他究竟有什么设备可以使用,以及那些技术能够快速转化到现实,这是他非常需要的。

    楚浩随手就拿起一份实验报告,仔细的看了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所长啪的一声,推开了资料室的大门,手里捧着五六颗纽扣摸样的钛合金,神情激动难以自制,嘴巴不住的颤抖,但是却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见状,楚浩笑了笑,“朱所长,看来情况不错啊。”

    说实话,朱所长的动作比楚浩想象还要快上不少,看来实验室的科研力量相当庞大,最起码有很大一批技术娴熟的试制工人,要不然不可能这么快出成品。

    “何止是不错,经过检测,这几个试制品,指标全部合格,没有半点渗碳迹象,而且根据检测,釉质层磨损极其轻微。初步测算,使用该釉质层的石墨坩埚其寿命比紫铜坩埚提高了二十倍左右,价格更只有紫铜坩埚的百分之十几。”

    朱所长此时的心脏都激动的要跳出来了,这真是划时代的发明。

    楚浩笑着点了点头,这结果跟他想象的差不多,至于费效比增长百倍,更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紫铜的基本价格9万一吨,熔点是1083℃,每次熔炼消耗很大一部分炉体。

    紫铜坩埚冶炼,无非就是靠着炉壁厚,有热衰减,里面电极圈的温度只能融化炉内的物体。

    当然了,钛合金都融化了,紫铜肯定也融化了,但是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