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千金奋斗史 >

第38部分

重生千金奋斗史-第38部分

小说: 重生千金奋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振远疑惑地站了出来:“微臣在。”

    “你可真是养了个好女儿啊!来,把你奏折里夹着的这封书信给大家念一念这些文武百官们看看,国难当头,你们连个深闺之中的弱女子都比不上!”

    太监总管躬身从皇上手里接过那封书信,传到陆振远面前。

    陆振远颤抖着双手接过这封轻飘飘的书信,心中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启奏圣上,臣女出身自工部陆侍郎府,家中排行元娘,因有事启奏又无路面圣,只能出此下策,将奏报偷偷放进家父奏折之中,还望陛下恕罪……”打开书信,读出第一行话,陆振远的冷汗就不由自主冒了出来。

    “今恰逢天灾突降,臣女眼见家父区区工部侍郎每日下衙归来都是愁眉不展,心怀天下的陛下又该何等忧心?奴自幼秉承庭训,忠君爱国,如今君、父皆为国难寅忧夕惕,劳心焦思,奴空有报国之心,却手无缚鸡之力,亦无济世良策。左思右想,唯有捐尽自己手中存粮十万石,方能为国家稍尽绵薄之力……”

    念出这段,陆振远的后背已经湿透了,身后数十道针扎似的目光犹如实质,扎得他几乎站不稳身子。

    浑浑噩噩地念完整封书信,陆振远嘴里一片苦涩,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陆家要完了。浸淫官场多年,陆振远早就深知为官之道。别看女儿此举眼下能博得一时风光,待到风头过去,那些被她损害了利益的朝中大员们就会秋后算账,一人伸出一只手,轻轻松松就能把陆家撕得粉身碎骨。

    “诸位爱卿有何感想啊?”皇帝冷冷问道。

    刚刚那位言辞激烈的老言官此时已是涕泪纵横,率先出声道:“微臣恭喜陛下,能有陆大人如此良臣,调教出如此忠君为国的旷世奇女子!若举国上下皆如陆大小姐一般倾尽家财一心为国,我靖安何愁不兴!此女应为当世众人楷模,微臣恳请陛下重重嘉奖!微臣惭愧,家财有限,唯有捐出自己今年俸禄,方能效仿陆大小姐万分之一。”

    其余大臣纷纷出声附和,踊跃捐款,几乎人人都表示愿意捐出自己今年俸禄。

    皇帝又是一声轻笑:“诸位爱卿都捐一年俸禄?难道大家都是家中清贫?行了,朕也不逼你们,爱捐多少捐多少吧。下朝之后自己去赵尚书那里登记,捐款名单就附在明日发布的公告之后那些商人们也看看,咱们文武百官是怎么向世人做表率的。”

    陆振远低着头,面如死灰。这下好了,朝中大臣都得罪光了。仿佛屠刀现在就已经架在了他脖子上他浑身汗如泉涌。

    今日收获颇丰,连日来的阴霾顿消,皇上心情大好,开始奖励起立功之人。

    “来人,宣陆大小姐进宫见驾。”

    早朝开始后没多久,就有宫人去陆家请来了陆大小姐。因此,皇上的宣召声一说完,早已等候在内殿的芷华就缓缓走了出来,踏入金銮殿中。(。)

第五十七章 嘉奖() 
“臣女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芷华跪拜在地,一丝不苟行完了整套叩拜大礼。

    明明是来面圣领赏的,她的态度却能不骄不躁,高坐龙椅上的皇帝十分满意芷华表现,暗自点点头。

    “平身。”

    随身侍驾的太监总管手持圣旨,扬声道:“工部陆侍郎长女陆芷华上前聆旨!”

    芷华又伏拜在地,恭听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工部左侍郎府嫡长千金陆氏芷华,柔嘉淑顺,敬慎居心,身为弱质女流却立志报国,克娴内则,胸怀锦绣,当为今世女子楷模!朕心甚慰,特破例赐封为乡君,赏珠翠三翟冠一件、金绣练鹊文霞帔一套、点翠金头面三套、云锦十缎,钦此!”

    芷华实实在在地磕下一个响头:“陛下隆恩,臣女愧不敢受!启禀陛下,臣女只有一个不情之请,望陛下恩准。”

    皇帝有些意外:“陆大小姐有何要求,但说无妨。”

    芷华再次叩首:“臣女此次能捐出这些粮食,已经倾尽先母遗留下的妆奁,这份妆奁里,也有舍弟的一半,臣女实在不敢独受陛下厚赏!还请陛下收回这些赏赐,给年幼的舍弟一次历练的机会他能跟随朝廷赈灾队伍,前往牧州灾区。”

    皇帝笑道:“陆大小姐敦睦嘉仁,友爱手足,这些赏赐当之无愧!至于你所求之事,又有何难,朕这就封你弟弟为赈灾御使,负责监督灾粮发放事宜。灾区如今一片混乱,避免陆大小姐在家担心,朕就让禁军统领卫凌陪你弟弟同去,保护他的安全,你看这样可好?”

    “臣女代舍弟叩谢陛下圣恩!承蒙陛下厚爱,臣女姐弟二人愿粉身报国,万死不辞!”

    皇帝笑着点点头,十分满意。

    这时,一直沉默的沈泽出列,躬身奏道:“启禀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沈爱卿有何事?”皇帝扬眉问道。

    “微臣家传祖训,精忠爱国首列其中。今日见陆大小姐,区区一弱质女流却胸怀社稷,散尽家财只为报国,微臣心中大为钦佩。故此斗胆向陛下请旨赐婚,还望陛下恩准。”

    朝中家里有适龄嫡女的勋贵大臣们心里,卫国公世子是结亲人选中的第一位,如今居然主动求旨赐婚,这些人无不暗自扼腕,只恨自己下手太迟。

    皇帝面色古怪:“沈爱卿真想求娶陆大小姐?”

    京中多少勋贵权臣家的女儿想嫁进卫国公府,皇上不是不知。卫国公近年身子欠佳,无论多少贵妇们或明或暗提起结亲之事,卫国公夫人皆以世子一片孝心,不愿父亲带病操劳自己婚事,不肯说亲。说是一切要等卫国公身子有了起色再说。没想到,现在卫国公世子自己看上了门不当户不对又退过亲的陆家大小姐。是以皇上面色才会如此古怪。

    “家父早就说过,娶妻当娶贤,门第出身并不。放眼如今京中众千金,谁能做出如陆大小姐一般义薄云天之举?若家父今日在场,也一定会赞成这门亲事的。”

    嫁妆是一个女儿家出阁后安身立命的根本,陆家大小姐一口气散尽手中先母妆奁,以后嫁人就不会有太多嫁妆。皇帝正想着日后要为她暗中留意,选个不看中嫁妆的好人家赐婚,卫国公世子就出来请旨了。这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他顿时龙心大悦,连连颔首道:“唔,说起来,陆家大小姐品性倒也足以担起未来卫国公府宗妇之责,这门亲事,朕准了!”

    皇上金口玉言,赐下了卫国公世子和陆家大小姐的婚事,这下那些原本因被迫捐款记恨陆家的大臣们纷纷暗自掂量起来。不过不管这些人怎么想,散朝之后,围着陆家父女和卫国公世子道贺的官员还是络绎不绝。

    陆振远的脸色已经好了很多。原本以为必死无疑的局面,最后却峰回路转,他们陆家居然能顺利靠上卫国公府这棵大树。对于这个差点害了整个陆家,最后又引来卫国公世子另眼相待的长女,陆振远真是又爱又恨,心里说不出的复杂滋味。

    父女俩一路无言,走出宫门。陆振远自己去了衙门当差,芷华则坐上回家的马车。车帘子放下,挡住了那一道道探寻的目光,芷华这才长出一口气,回味着两辈子加起来的第一次入宫之行。事先在心里演练了无数次的殿前奏对没有出一点差错,顺利得到了她想要的结果。此刻松懈下来之后,心愿达成的巨大欢喜这才从心底喷涌而出,芷华喜不自禁地露出了甜蜜笑容。

    这次从宫里归来,芷华的身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与她一同回来的,还有宫中送赏的队伍,一行人抵达陆家大门时,陆老夫人领着一众女眷已在门口恭候多时。

    按照规矩,身无诰命的陆老夫人见到现在被封为乡君的芷华时,必须要先行大礼参拜,之后才是芷华对她行晚辈礼。

    “老身恭迎乡君。”宫里的人在场,老夫人强忍着心里憋屈,领着一众女眷率先对刚刚下车的芷华福身行礼。

    在外人面前,芷华从不会做落人口舌之事。“老夫人快快请起,您是长辈,日后不必如此多礼。”她快步上前,亲自搀扶起老夫人,接着转头又对她身后陆家两位夫人以及一众弟妹们笑道:“大家都起来吧,都是一家人,不必见外。”

    宫中送赏队伍中站出来一个管事太监,扬声道:“请乡君上前领赏!”

    这次芷华站在最前排,老夫人以及陆府众女眷随着她面朝皇宫方向,伏跪在地。

    “奉太后口谕,陆乡君知书识礼,端庄淑睿,赏冰丝翡翠头面一套,宝石、珍珠各一匣,狐皮大氅三件,四喜如意云纹锦缎十匹,以示嘉奖!”

    “皇后赏陆乡君龙凤金镯一对,红珊瑚一树。”

    “皇贵妃赏陆乡君和田玉如意一对。”

    芷华恭恭敬敬地行三叩首之礼,领赏谢恩。

    送走宫中送赏队伍后,无论诸人心里如何眼红,都是放低姿态,脸上端出讨喜的笑容,一一上前向芷华道喜。老夫人最见不得大房的人得意,她勉强扯扯嘴角算是挤出了一个微笑,故作亲切地说:“阿华进宫一上午,现在也累了吧。一会你们把贺礼直接差人送到秋华院就行了,别只顾围着她贺喜,反而让她再受累。”

    芷华笑着上前搀住她往家里走去,算是领了她这份好意:“还是老夫人心疼我。”

    陆老夫人毕竟是商户出身,目光向来只放在后宅这片方寸之地。若此刻她知道芷华眼下的风光很有可能带来祸事,牵连到自己的两个亲儿子一家,恐怕别说故作姿态了,生吃了她的心都有。

    应付完这些各怀心思的家人,芷华刚踏进自己的秋华院里,韩妈妈就领着奴仆们迎了上来。

    看着小姐一脸疲色,进宫特意涂抹的脂粉都掩饰不住脸上的心力交猝,韩妈妈赶紧心疼地走过去扶住她向屋里走去,也顾不上道喜,焦急道:“小姐很累了吧?快进屋里歇着。”

    白兰跟在身后,连忙指派着小丫鬟们端茶倒水。

    洗尽铅华,芷华舒舒服服地躺在自己的床上,刚一沾枕头就沉沉睡去,一口气睡到了第二天清晨。(。)

第五十八章 下聘() 
初冬的清晨已经带出几丝冬日里刻骨的寒意,操持生计,尽管日头还是刚刚升起,大街上已经有了三三两两的百姓来往奔波。

    陆家门口一阵噼哩叭啦热闹的鞭炮声响起,吸引住了那些早起买菜的平民妇人。鞭炮足足放了二十二串,一盏茶功夫后,陆家门前已经围了一圈看热闹的百姓。

    只见陆府大门敞开,一队统一身着皂青色服饰的家丁抬着一抬抬覆盖着红绸的礼盒,井然有序鱼贯而入,往他们来处望去,这些抬着聘礼的家丁们在清晨薄雾的遮掩下,居然多到一眼望不到尽头。

    “啧啧,领头的那小厮抬着的,是活雁吧?这都冬天了,居然还能找到活雁,真不简单!到底是哪户人家下聘?居然如此隆重。”一个手挎菜篮的粗布妇人惊叹道。

    她身旁一名同样提着菜篮子的妇人得意洋洋地显摆起自己的消息灵通:“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这妇人身上穿了料子可比粗布好多了,看上去像是某位小户人家府中的采购管事。

    一众平民妇人闻言,全都好奇地看了过来。其中一名年纪稍小,口齿伶俐的,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抢先道:“这位大姐一看就是见多识广之人,劳驾您多说几句,好给大家伙解解疑惑。”

    一下子成为众人目光聚焦点的满足感让那管事娘子惬意地笑眯了眼,她是个爽快之人,也不再掉众人胃口,出声解说起来。“听说昨日圣上亲口赐下了陆家大小姐和卫国公世子的婚事,现在我们看到的,肯定就是卫国公府的下聘队伍了。”

    这些市井底层的小民消息可没这么灵通,有人不敢置信:“怎么可能!这陆家哪够得上卫国公府的门第?这被赐婚的陆大小姐,该不会就是前段时间主动和张家退亲那位吧?”

    一心显摆自己见识的管事娘子就等着有人质疑呢,当下一五一十地把自己昨日从主家夫妇二人对话中偷听到消息都倒了出来:“这你们就有所不知了。说起这陆大小姐啊,那可真是位奇女子……”

    围着陆家大门看热闹的都是些早起买菜,闲工夫够多的妇道人家。此时听着那管事娘子绘声绘色口沫横飞地描述着昨日金銮殿上陆大小姐大放异彩之事,同为女流,心里忍不住都升起了与有荣焉的感觉。困扰皇上朝臣们的赈灾难题被一个胸怀报国大志的女子倾尽先母妆奁解决了,这种给全天下女子长脸之事,怎能不让这些原本就爱嚼舌头的妇道人家们津津乐道。

    “如此说来,这陆大小姐还真是我们女子中的典范呢!难怪卫国公世子当场求旨赐婚,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