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千金奋斗史 >

第2部分

重生千金奋斗史-第2部分

小说: 重生千金奋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来得也不晚啊,二婶和二弟都还没来呢。”芷华不接她话,却又指出真正来晚的人,说陆琰不孝,那姗姗来迟的二婶和二弟算什么。“弟弟年幼,正是贪睡的时候,母亲要照顾他,所以晚一点过来。”芷兰只比陆琰小五个月,还是个小姑娘,听到芷华隐隐指责母亲和弟弟的话,忍不住马上开口辩解,小脸都有些急红了。“二弟今年也有七岁了吧……我记得琰儿七岁的时候,寅时就起来习武了。”啜了口茶,芷华不紧不慢地反驳着,姿态从容。芷兰词穷,正接不上话来时,老夫人开口了:“好了,吵来吵去的像什么话!你二弟贪睡,我允他晚来一些,怎么,你看不过眼?”毕竟是商户出身,再加上多年来陆府里说一不二,老夫人的偏心是从来不懂掩饰也懒得掩饰。

    “老夫人息怒,孙儿今天早来是因为孙师父这几天有事,临走时交代早上只要扎一个时辰马步就好,所以孙儿早上扎完马步就来了。”看到老夫人责怪姐姐,陆琰也忍不住出声解释。“哼,我们陆家诗礼传家,你母亲倒好你从小习武,日后可别像你舅舅那个粗人……”老夫人并没有因为陆琰是陆府长孙而多给些脸面,只是她心里也巴不得日后陆琰走武将的路子。武将地位一直不如文官,以后只要自己的嫡亲孙儿能考中功名,前程绝对比陆琰好。因此这指责的话她也就是随口一说,并没有其他意思。“老夫人说得对,琰儿你也该对功课多用点心,既然这几天早上不用练功,你就多看些书吧。”芷华却不让她好过,故意接着她的话往下说,“既然祖母也觉得琰儿该多读些书,不要长成粗人,那么就让弟弟开春去兰桂学院吧,他也到了该入学的年纪了。”兰桂学院座落京郊,是京城最好的书院之一,天资不好的里面都不收,以弟弟的资质,芷华不担心他进不去。姐弟二人昔日都是先跟着母亲念千字文开蒙的,弟弟天资聪颖,书念过几次就能牢牢记住,现在教他的启蒙先生庄夫子也对他赞不绝口。只是庄夫子年事已高,上个月就跟母亲提过有辞去的念头,只是因为母亲病重,父亲忙碌一时也找不到好的先生,所以暂时留了下来。

    “他要是有本事就自己去考,要家里出钱打点就免了,咱陆家可丢不起那人。”老夫人心里可不觉得这长孙天资有多好,陆琰从小习武,在她心里早已划入他舅舅姜武那种习武的莽夫之流了。本来也是,要不是读书没有天分,谁舍得让自己儿子这么小就吃尽苦头去习武。以己度人,老夫人自己是舍不得儿子孙儿习武的,却不知姜氏保护儿子,特意托弟弟找来军中退役高手教他习武的一片良苦用心。若不是姜氏百般防范又让儿子自小习武,陆琰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身强体壮。

    芷华要的就是她这句话,听到满意答复之后也不再多事,安安静静地服侍完老夫人用膳之后,就带着陆琰回了自己的秋华院。

    用过早膳之后,白兰还没有回来,芷华支出丫鬟,姐弟二人单独谈了半个时辰左右,白兰终于带着忠叔一家回府了。

    忠叔是姜家的家仆,他的父亲在战场上救芷华外祖父战死沙场,外祖父体恤他唯一留下的这个儿子,早早给他脱了奴籍并安排他日后做女儿的陪房。忠叔深受父亲影响,对大小姐忠心耿耿,这些年打理大小姐的陪嫁庄子一丝不苟,从无半分贪墨。大小姐去世之后,他的忠心也顺理成章地转移到了大小姐留下的这两个孩子身上。“奴才姜忠,拜见大小姐,大少爷!”见到芷华和陆琰,忠叔赶紧上前行礼,看到大小姐和大少爷酷似亡母的眉眼,忍不住想起故去的大夫人,神色悲戚而激动。“忠叔快起来,这些年母亲的陪嫁庄子和铺面你打理得仅仅有条,辛苦了!”陆琰急忙亲自上前扶起姜忠,想起姐姐刚刚的教导,感激地对忠叔行了个晚辈礼。姜忠连忙避开,不敢身受“少爷这是折煞老奴了!都是老奴分内之事,当不得如此大礼!”“忠叔不必谦让,您的父亲当年对外祖父有救命之恩,这些年又劳您尽心尽力打理母亲陪嫁,在我们姐弟心里,您就是长辈一样,理该受此一拜。”芷华也连忙上前,边说着边行了个晚辈礼,听到这话,姜忠欣慰地流下眼泪,没有再避开。

    “这是贱内林氏,这是老奴大儿姜全,今年十三,二儿姜勇,今年十岁,和小女姜翠是双生兄妹。”一番叙情后,姜忠向芷华引见自己的家人。不用芷华吩咐,白兰递上了早已准备好的见面礼,都是二钱金裸子。如此重赏,姜忠一家都忍不住有些惶恐。“大小姐,这……赏赐实在太重了吧。”“忠叔不必推辞,此次叫您一家前来,其实是有要事相托。”芷华知道,如果不这么说,忠叔必定是不肯收这赏赐的。在忠叔心里,自己做的事都是份内之事,如此厚赏只会让他惶恐不安。“大小姐有事尽管吩咐,老奴一家在所不辞!”问都没问是什么事,姜忠一口就应了下来。说话间,芷华一直在暗自打量忠叔家的三个孩子,只见老大有着长子该有的沉稳,老二虽然偷偷打量周围,却又没有轻浮之色,想必是个活泼机灵的,估计是双生子的原因,姜翠看起来也是个机灵的性子。芷华暗自满意,对自己所托之事也更有把握了。“我弟弟陆琰已经搬去了外院居住,之前一直伺候他的丫鬟年纪也有些大了,一直出入外院并不方便。所以我打算帮他找两个小厮。我所托之事,就是请忠叔让姜全和姜勇,跟着琰儿。姜全和姜勇都是良家子,到时候还能以伴读的身份和他一起进书院读书。还有姜翠,我一看就觉得投缘,也想让她进秋华院当差。不过这样一来,三个孩子都进府当差,不能承欢膝下……”不等芷华说完,姜忠赶紧满口答应,“大小姐太客气了。您不嫌弃他们三个粗鄙,尽管使唤就是,说什么托付,真是折煞老奴。”“忠叔,我说的是真的。”芷华满脸严肃,又慎重地对姜全,姜勇二人说道:“这些年,还好有母亲护着我们,不然我们早就……现在,母亲了,我又不能时时跟着琰儿,所以,我把他托付给你们,他年纪比你们小,我希望你们把他当成亲弟弟一般护着,可以吗?”不等忠叔表态,姜全和姜勇皆是郑重应是。看向陆琰的目光里,除了原本的尊敬也带上了一丝亲近之色。“小姐,尊卑有别,弟弟二字千万不可再提!姜全,姜勇,你们现在就发誓,誓死也要护得大少爷周全,做不到,就别怪我姜忠不认你们!”已把忠诚二字刻入骨血里的忠叔却是不肯,大少爷如何尊贵,做姜全,姜勇的弟弟他受不起。两个儿子发誓之后,他又叫女儿也立下誓言,誓死守护大小姐。

    看到忠叔如此表现,芷华心里暖暖的,原来,还是有对自己和弟弟真正忠心的人,只是她以前被蒙蔽了双眼,没有发现。

第三章 清荷() 
白兰和姜全三兄妹等人陪着陆琰出门送忠叔和林氏去了,清荷这时忽然提了个食盒走了进来。“小姐,这是周姨娘亲自做的点心。奴婢刚刚按您吩咐去花园折梅的时候,遇到了周姨娘。她亲手做了些糕点,原本打算亲自送来顺便看看你的,又听说大少爷也在,怕打扰你们姐弟叙话,所以就托奴婢拿来了。小姐,你看,这些都是你爱吃的呢。”一边说着,清荷一边拿出了食盒里的点心。

    看着桌上那两碟精致的糕点,芷华忽然想起了自己之前忽略的一件小事。在弟弟溺水的那天下午,自己忽然吃错了肚子,起不来身。听说弟弟被救上来的时候,因为落水时间太长,一直昏迷不醒,到了半夜又发起高烧,身边伺候的丫鬟说她们去请大夫,外院却落了锁,守门的婆子说没有老夫人的对牌不敢深夜开门。等到一番折腾请来大夫时,弟弟已经去了……想到这些,芷华心中一冷,看来,那个女人是选在今天动手了。就是不知道,清荷知不知道这糕点有问题……

    “小姐,怎么一直看着奴婢啊?是不是奴婢脸上脏了?”看到大小姐半天没动,只盯着自己,那目光让人忍不住心里直发毛,清荷不安地问道。“没事,我看到这糕点就想起了母亲。以前,我练字累了去母亲那里,她也会亲手做这两种糕点给我吃。”芷华回过神,脸上浮现出几丝怅然,伸手端起一碟碧玉糕,递给清荷:“好清荷,母亲丧事刚办完我就病倒了,这几天多亏你和白兰照顾我。这两碟糕点都赏你了,就在这吃吧。吃完了记得把嘴擦干净啊,别回头让白兰看到说我偏心。”说到后面,芷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打趣。“这……”清荷不知道这糕点里有没有放什么东西,却本能地不想吃。“小姐,这也是周姨娘的一番心意……”“我知道周姨娘也是体恤我思念母亲,可惜她做出来的终究不是母亲做的那个味道。想到这里,我真的吃不下,你就帮我吃了吧,好歹也是周姨娘一番苦心做的,要是扔了,她该有多伤心啊。你不是一直劝我不要辜负姨娘的一番好意吗?”“那……奴婢端回房去吧,回头也分白兰一点,也省得她到时候真怨小姐偏颇奴婢。”清荷还是有点不安,不太想吃。“哼,我还就偏心了!你也知道,我一直就喜欢你比白兰会说话,老夫人和周姨娘那,要不是你帮我周旋,她们哪能对我这么好。这些赏赐都是你该得的,快吃吧,我帮你看着,不让白兰和你抢。”芷华嘟着小嘴,一副少女的娇嗔模样。小姐都把话说这份上,再推辞就是不识抬举了。清荷无法,只能忐忑地在小姐注视下,食不知味地吃下了几块糕点。“小姐,奴婢实在吃不下了……”干吃糕点没有水,清荷有点噎。“瞧我,只记得赏你糕点,忘记赏你水了。”芷华却笑了,亲手倒来一杯水递给清荷,“喝点儿水吧,剩下的放在我这里,回头你饿了再吃。”

    这时,送完忠叔的白兰和姜翠回来复命。姜翠的眼睛红红的,看来是哭了一番。“奴婢姜翠,拜见大小姐大小姐赐名。”虽然没有签身契,她却依然口称奴婢,姿态恭谨,看来又被忠叔私下叮嘱了一番。芷华亲自上前扶起她,拍拍她的手,说道“就叫翠儿吧,一会儿父亲回来,我带你去和他禀告一声。你先跟着白兰去梳洗一下吧。”又转头对白兰说道:“白兰,这几天你带着翠儿学规矩,先从二等丫鬟做起吧。”

    陆家是耕读世家,说白了就是曾经是地主,陆老夫人又是商户出身,嫁妆颇丰,因此陆振远虽然只是个六品小官,府里的架子可是不小。秋华院内就有大丫鬟白兰清荷两个,二等丫鬟春喜,春笑,春颜,春开四个,三等未赐名粗使丫鬟六个,另还有守门婆子两个,原本还应该还有打理院内事务的妈妈一名,陆琰搬去外院后姜氏一时找不到放心的人选,芷华就主动提出了把自己的管事妈妈金氏让给弟弟。金氏青年守寡,一生无子,这些年对芷华也算是尽心,前世弟弟早夭之后,金妈妈大哭对不起夫人嘱托,当场撞柱,随着弟弟去了。只是金妈妈虽然忠心,心计却是不够的。姜氏未出阁时娘家人少清净,陪嫁的丫鬟婆子们也不是擅长宅第之道的,这些年,姜氏虽一路跌跌撞撞,成长起来,却终究还是抑郁难平,早早而去。陆振远饱受教条影响,对内宅事务从不过问。女儿也只是偶尔来请安时候见上一面,对儿子的教育虽然挂心,但工部郎中虽没什么实权,公务却是不少,繁忙之下也无暇亲自教导。当今天子以孝治国,故陆振远对老夫人在内宅的决定几乎从未反对,不过他毕竟也是现任陆家家主,小儿子的仕途尚需他的扶持,老夫人对他提出的事,也甚少反驳,因此母子相处还算和睦。芷华之所以和父亲禀告此事,也是因为父亲对弟弟的事还算关心,由父亲出面跟老夫人说,老夫人不会反对。但若是直接找老夫人,别的不说,光是不签身契这条,她是万万不肯答应的。

    姜氏刚去,对于年幼丧母的一双姐弟,陆振远还是有几分怜惜的,因此午膳后女儿一提出聘姜全三兄妹进府当差这种小事他一口就答应了。姜忠一家的事,他也是知情的,因此虽然没有签身契,却也不担心他们的忠诚问题。陆振远和古代的大部分男人一样,尊重嫡妻的地位,但是说到宠爱,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周姨娘更与他贴心一些。周姨娘也知道陆振远的底线,这些年,她表面上特别是陆振远面前的时候,对姜氏是低头顺耳,温顺无比。所以这些年陆振远心里一直觉得家里妻妾相处和睦,对比那些后宅不宁或家有悍妻的同僚,他心里还隐隐有些自得。

第四章 韩娘子() 
从陆振远的砚山院回来,芷华就听到二等丫鬟春颜禀报清荷病了之事。果然和前世一样,吃下那糕点的人,会上吐下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