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千金奋斗史 >

第106部分

重生千金奋斗史-第106部分

小说: 重生千金奋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万福楼今日之所以会出现这场暗暗偏向卫国公府的评书,利益追求固然占了一分因素,程挚对芷华发自肺腑的欣赏占了三分因素,其余的,便全是姜武的功劳了。

    意识到自己失言,姜武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向外甥陆琰变相赔礼道:“琰儿,你知道舅舅是个粗人,素来有口无心,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啊。”

    正如程挚所言,都是一家人,陆琰岂能跟舅舅计较这种小事。他朝姜武狡黠地眨眨眼,捉弄人时的狭促表情与姐姐如出一辙:“舅舅放心,外甥当然不会往心里去。不过舅舅刚刚拍在我肩膀上那一掌太大力了,我到现在还在疼呢。回头舅妈看我行动不便问起来,外甥不敢欺瞒便只能实话实说了。”

    姜武虎目圆睁,吹胡子瞪眼睛立刻炸了毛:“轻轻一掌都受不住,算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不怕丢脸你尽管找舅妈告状好了,你舅舅还会怕区区一个妇道人家不成?”

    话说出口,这莽夫才惊觉过了头,遂讪讪地小声补充一句:“咳咳,那啥,你要告状就告自己的事,舅舅说的话别多嘴啊。”

    程挚忍俊不禁,指着姜武哈哈大笑:“你啊你,越活越回去了,居然还欺负起自己的亲外甥来了,我看丢脸的那个是你才对。”

    对于这点,姜武倒是理直气壮:“程叔,您都说了这是我亲外甥,做外甥的让舅舅欺负一下,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么。”

    程家后辈在程挚面前哪有这对甥舅这么放松随意,两个活宝插科打诨,把程挚逗得时不时爆笑出声,心情好了胃口自然大开,一顿饭吃得比在家时多添了半碗。

    可别小看了这半碗,倘若他那些子孙后辈们得知这对甥舅能有法子哄自家年逾古稀的老太爷多吃下这么半碗饭,恐怕恨不能一日三餐都将他们留在程家餐桌上。

    酒足饭饱,自有跑堂杂役上来撤去残羹,依据三人各自喜好泡上香茗。

    琥珀色的茶叶在杯中舒展,闻惯了的茶香在空气中蔓延开来,程挚深吸一口气,茶尚未入口,便已惬意地眯起了眼睛。

    “琰儿,老夫在你们学院也有几个故识,早就听说但凡给你授过课业的先生全都对你赞不绝口,不知现在你可否就你姐夫家这事作篇策论,好让老夫见识见识?”

    陆琰还在心里暗自回味之前听到的那段评书,一时没反应过来,随即肩膀一麻,姜武的熊掌又拍了上来。

    “傻小子,愣着做什么,你程爷爷的指点多少人求之不得,你还不赶紧去写!”

    “啊……”陆琰回过神,赶紧向程挚拱手作揖:“程爷爷见谅,晚辈刚刚走神了,实在失礼。”

    “呵呵,无妨无妨。”程挚慈祥地笑笑,十分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一点也不介意。

    陆琰起身走到雅间角落常备的书案前,深呼吸几次平复心情,这才提起桌上那支狼毫笔凝神静气挥洒起来。

    程挚和姜武没有围过去观看,坐在原位叙起旧来,大部分时候都是姜武在说,程挚偶尔发问,谈得全都是这十多年他在边关的种种经历。

    这十多年来,他亲身参与的大大小小各种战役数不胜数,一打开话匣子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程挚没有半分不耐烦,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时不时还会追问一两句,直把姜武引得谈性大起,说到口干舌燥方才住嘴。

    取过身边桌案上的茶盏,姜武这时才发现杯中茶水不知不觉早被自己喝了个干干净净。扭头正要呼叫小二上来添水,却发现自己外甥手捧着一张墨迹已经干透的宣纸,在身后不知站了多久。(。)

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点() 
姜武老脸一红,暗暗自责不该聊到忘形,心疼外甥又拉不下脸,便粗声粗气嫌了他一眼:“真是个傻小子,文章写好了不知道吱一声吗?我背后又没长眼睛,你傻不拉叽地在这里站到天黑我也看不到啊。”

    陆琰知道自己舅舅什么德行,这话虽不中听,却是他表达关心的独特方式。他咧开嘴嘿嘿一笑,那不好意思的表情真是像足了姜武。

    “我见舅舅与程爷爷聊得正在兴头上,就没出声打断以免扫了你们的性质。不就多站一会儿嘛,不要紧的,就当练功好了。”

    姜武闻言愈发心疼,张嘴还要数落外甥两句,程挚却在这时候开了腔。

    “好了好了,你也少说两句吧。老夫适才故意没打断你,就是想看看这孩子耐性怎么样。难为这孩子年纪轻轻却如此守礼有耐心,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他是你外甥,又不是你儿子,别对他太过苛刻了。”

    “就是因为他只是外甥我才只在嘴上骂两句,这要换成我家那不成器的臭小子……”姜武含糊不清地嘟囔了一句,却也没再嗔怪陆琰。

    “别理你舅舅那粗人。来,琰儿,把你写好的策论拿过来吧。”

    陆琰轻声应是,走上前毕恭毕敬地双手将文章奉上。

    这篇不长的策论,程挚竟花了一炷香功夫才看完,放下之时,面色十分凝重。

    姜武整颗心沉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程挚的神情,“程叔,这孩子写得咋样?是不是很差啊?他今年才十三,年纪还小呢,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您多花点耐心指导指导他。”

    本就有些紧张的陆琰,被他这么一说,越发忐忑,垂头缄默。

    程挚掩卷一叹,“老夫只道世子妃是世间难得一见的奇女子,谁知她弟弟的才华居然半点也不与之逊色。只可惜啊,你妹妹姜琳虽生下这对钟灵毓秀的儿女,却终究还是福薄,没能看到他们成材之日。”

    外甥被程挚如此盛赞,姜武本来是骄傲而又欣慰的,但提及已经亡故的妹妹,这种喜悦瞬间又蒙上了一层伤感的灰雾。

    “程爷爷,姐姐说过,母亲时时刻刻都在天上注视着我们。只要我们姐弟俩努力活出自己的,天上的母亲就会感到幸福。”陆琰抬起头,无比认真地说。他从不怀疑姐姐的话,因此想起母亲固然难过,却从不觉得孤独。

    程挚一扫伤感,释然地笑了:“好孩子,你姐姐说得很对。想不到我和你舅舅两个大老爷们,居然还没有她看得开。有这样一个姐姐,也难怪你会被教导得如此出色。”

    姜武本就是个生性洒脱的武人,转瞬间很快也好了自己情绪。

    “程叔,您也别一味的夸他,不足的地方还是得指出来,不然这臭小子尾巴都能翘到天上去了。”

    程挚捋捋胡须,微微颔首:“那老夫就仔细点评一番吧。这篇策论,用词精辟,语法老练,难得的是琰儿身为文中主角至亲,写起文章来却能做到就事论事,不偏不倚。要不是题目是老夫随性而取,又亲眼看着你写下此文,老夫还真不敢相信一个区区十三岁的少年,居然能作出如此佳作。”

    陆琰被他夸红了脸,姜武一张嘴都快咧到耳根子上了。

    “要说不足之处,也有。琰儿毕竟还只有十三,整篇策论破题的深度还不够,来,你看这段……”

    程挚将文章铺在桌上,逐段给陆琰讲解起来。姜武素来不耐烦听这种咬文嚼字的讲习,但此刻看着外甥认真的侧脸,只觉得一种浓浓的欣慰之感油然而生。

    这篇不长的文章,程挚足足讲解了一个时辰,从策问延伸到经义,不但指出了陆琰这篇文章里所折射出的几处不足,还提了不少今后科举需要注意的地方。

    “今日就讲到这里吧,你这孩子悟性不错,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领悟了。”程挚捧起姜武亲手换上的第三杯茶,轻抿一口。“日后有什么为难之处,可以直接来找老夫。”

    陆琰起身恭恭敬敬地长揖一礼,万分感激:“谢谢程爷爷。”

    姜武也没想到外甥竟会有此机缘,能得程挚青眼相待,他局促地搓了搓手,推辞道:“程叔,我那外甥女的事已经够麻烦您了,如今又……这,这怎么使得。”

    程挚对这粗人可不像对陆琰那般温和,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小武啊,你去边关这么多年,别的没学会,光学会跟你程叔讲客套话了是吧?琰儿这孩子我是真心喜欢,斯文知礼又有真材实料,如此璞玉在前,你不让我管才是使不得呢。”

    被程挚一通数落,姜武却如同吃了蜜糖一般笑得甜滋滋的。

    “琰儿,听说你已经考取童生了,今年秋试可有打算再次下场?”

    “先生说我可以下场试试,就算落第也没什么,就当是积累经验。”陆琰老实答道。

    “唔……”程挚连连点头,“你先生说得没错,你学问、耐心、阅历、毅力都够了,就是欠缺一点经验,好在你还年轻,抱着这种放松的心态去参加科举,说不定还真会有所收获。”

    聊完学业,一下午的时光也将近过完了。眼看分别在即,陆琰头脑一热,鬼使神差地将自己深埋在心底找不到人解答的疑问脱口而出:“程爷爷,你相信我姐夫没有叛国吗?”

    与沈泽接触不多,但陆琰能感受到他对姐姐发自肺腑的满腔真诚。因此,即便身边世人都说姐夫叛国,这个小小的少年却始终无法相信,姐夫会不管家中父亲、妻女,弃节投靠里勐。

    这个问题如果换了皇帝或是一个官场中人问起,程挚绝对会保持沉默。但此刻看着陆琰那双清澈的眼睛,他沉默片刻,吐出轻不可闻却又十分坚定的四个字:“我相信他。”

    一朵如释重负的笑容在陆琰脸上绽放,他用同样坚定的语气脆声宣告:“我也相信!”

    雅间内老、中、少三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一如即将破除黑暗的阳光,温暖、灿烂。(。)

第一百八十四章 念安() 
“爹,药已经不烫了,您趁热喝吧。”芷华亲手捧着一个托盘,送至沈镔床前。

    榻上之人悉悉索索自己坐了起来,经过几日来的细心调养,面色相比之前那般憔悴苍白已然好转许多。

    沈镔伸手端起盘中热气腾腾的药碗,对儿媳扬起一抹温和的笑容:“不用你喂啦,我自己来。”

    芷华微微一笑,也没再坚持。看着他面不改色饮尽那碗苦药,又将蜜饯、丝帕递了过去。

    沈镔摆摆手拒绝了蜜饯,只拿起帕子随意擦了擦嘴角。

    “边关那边有消息了吗?外边围着的军队还没撤走?”

    “外边的军队还在,咱们府上的人都出不去,暂时也没收到朝廷那边的消息。”芷华轻声作答,脸上还是那抹恰到好处的微笑,看不出半分惶恐不安。

    “好孩子,这段时日操持阖府内外的事务,真是辛苦你了。”沈镔低叹一声,有感而发。

    “爹,儿媳只是做了自己分内之事,算不得什么。”芷华谦逊地摇摇头,转而问起他的身体:“您现在感觉好些了吗?一会白矾小兄弟还会过来给您请脉,您要是还有哪里不舒服,可千万别忘了跟他说。”

    “我这次啊,得的可是心病。只要阿尺那边有好消息了,我自然也就药到病除喽。”说起心病,脑海中不由又想起另外两个逆子,沈镔不愿再就这个话题聊下去,便转头说起另一件事。

    “对了,喜儿的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念安,你看怎么样?”

    芷华有些意外,“念安?”

    “是啊,经过这件事我才意识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一家人平平安安。念安二字虽然平凡,却是最难能可贵的。”

    芷华笑了,咀嚼着这个名儿,越念越是喜欢。“爹说得没错,念安二字极好。我替喜儿谢谢爹,给她取了个这么好听的名字。”

    “你不反对就好,我就怕你觉得这名太过普通,委屈了孩子呢。”

    “哪能啊?”芷华端走托盘,又取来一个靠枕,放在沈镔身后好让他坐得更舒服一些。“平安顺遂是多大的福气,怎会委屈。”

    沈镔安心享受着儿媳的体贴照顾,满意的笑容又加深几分。“那好,等过几天我能下床了,便挑个吉日将咱们念安的大名写进族谱。”

    正在这时,白兰的身影匆匆闯了进来,走得太快,被门槛绊了一下。

    顾不得膝盖上传来的刺痛,她一咕噜爬起来又往里冲去,边走边叫:“国公爷,世子妃,大喜啊!”

    “有阿尺世子消息了?”沈镔与芷华同时惊呼,两双激动的眼睛一起看向白兰。

    白兰早没了平时的沉稳模样,脸上布满兴奋:“是啊,钦差刚刚抵京,带来了战场大捷的消息,咱们世子爷不但没有叛国,反而只身一人成功刺杀里勐恭亲王,又趁乱打开城门,与早已埋伏在外的军队里应外合,如今镇裕关又回到咱们靖安人的手中了!”

    “什么?”惊喜来得太过突然,沈镔和芷华都有些不敢置信。

    “是真的!门外的军队刚刚撤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