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千金奋斗史 >

第104部分

重生千金奋斗史-第104部分

小说: 重生千金奋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儿子一年前因祸得福,从边疆平安归来又顺利做了京官,老夫人的底气是一天比一天足,原本分给两个儿媳妇的管家之权也收了回来。整个陆府里她辈分最高,权利最大,现在用说一不二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陆振邦用一年的时间在京城站稳脚跟,与打理陆府庶务多年的同胞哥哥陆振兴相互扶持,共同进退,如今的陆振远在家中的地位早已大不如前。

    不用倚仗大儿子后,老夫人早就有心将大房分出去单过,但怎奈老大两口子人前素来对自己孝顺有加,找不到半点错处。而如今那嫁出去的大丫头婆家出了事,正好给了她现成的理由。

    陆振远看着老夫人那副铁了心的模样,内心一片悲凉。尽管他早就知道母亲对待自己和两个弟弟有所区别,但从前家里还需要他的时候,老夫人从未对他显露出这张冷酷嘴脸。这怎能不让一直将她视若亲母般尊敬的陆振远心寒?

    “母亲,”他舔了舔干燥的嘴唇,试图做着最后的努力感化对方。“儿子这么多年来,对您一向孝顺,从未有过半点忤逆。如今儿子面对难关,您就这么狠心将儿子一家推出去吗?您若实在不放心,儿子可以手书一封,与大丫头断绝父女关系。还请母亲收回成命吧。”

    “我不同意!”老夫人尚未开腔,房门突然被人推开,满头大汗的陆琰走了进来。

    “你这逆子,不老老实实待在书院念书,跑回来干什么!”陆振远刚刚从老夫人那里遭受的一肚子气顿时有了发泄口,疾言厉色地斥责起儿子:“你到底懂不懂规矩!长辈关起门来议事,哪有你插嘴的份!”

    陆琰不为所动,坦然直视父亲:“长辈议事,孩儿不敢插嘴,所以我也不管你们商议之事结果如何。我只有一件事要告诉父亲,你写给姐姐的断绝书上,千万别忘了加上我陆琰的名字。我们姐弟同气连枝,父亲不认姐姐,那从此也没我这个儿子!”

    “放肆!你这个逆子,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今天真是诸事不顺,老夫人那头还未按下,这边儿子又闹了起来,陆振远一时头大如斗。

    “孩儿今年十三,不是三岁,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世人或许会指责我不孝,但我相信,他们更会看不起某些偷生,连骨肉至亲都能狠心抛弃的不义之人!”一番话掷地有声,少年单薄稚嫩的身躯,赫然散发出让在场人都不敢直视的凛然正气。

    “你……”他的话虽未指名道姓,却将在场长辈都骂了进去。老夫人臊得老脸通红,伸出一只食指巍巍指着这个不知何时成长到如今地步的孙儿,一下子找不到骂他的理由,便转向顾忌声名最好拿捏的大儿子:“看看你生了个什么孽障!这样的子孙,多在我老婆子面前晃悠一天,我就少一天阳寿!不除族那就分家,这日子没法过了。”

    陆振远气急败坏地冲上前,一掌掴向逆子面颊,却被他反应机敏地侧身避开。“逆子,给我闭嘴,回头我再收拾你!”

    陆琰哪有那么傻,乖乖等他解决完老夫人再来收拾自己。他冷冷一笑,撂下一句话转身就走。

    “我要说的都说完了,父亲,但愿这不是我称呼您的最后一声。”

    出了陆府,陆琰片刻也不耽搁,骑马朝卫国公府奔去。然现在的国公府外四面重兵把守,严禁人进去探视。灰溜溜转了两圈,陆琰实在找不到进去的机会,只能带着满腹担忧无功而返。

    再次回到家中,刚刚那场闹剧已然谢幕。陆振远最终还是拗不过老夫人和两个弟弟,大房分到少数家产,并被限令第二天必须搬走。(。)

第一百七十九章 黎明前的黑暗() 
调查沈泽的钦差出发后第五天,卫国公庶子沈沛写下洋洋洒洒一篇文章,揭露其父、兄、嫂三人,虐待、谋害嫡母详细罪证,以及卫国公沈镔前往药王谷养病,归来时种种蛛丝马迹却表明他偷偷到达过边境,从侧面证实他们父子二人与里勐人早有勾结。整篇文章半真半假,不但隐去小费氏从前恶行,还夹杂许多捕风捉影的证据,不知内情的人看了,根本找不出半分破绽。

    这样还不算,随着这篇文章一同呈送御前的,还有沈氏一族十三位长老联名上书皇上恩准他们将卫国公嫡枝一脉从族中除名,上书中痛骂这对父子罪大恶极,有负先祖遗训,宗祠难容。

    原本还对沈沛一面之词将信将疑的人,看到这封上表无不义愤填膺。下至贩夫走卒,上至达官勋贵,人人都对卫国公府深通恶绝,要求立即将其阖府问罪的呼声一浪比一浪高。

    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还对沈泽表现出雷霆之怒的皇帝,如今却出乎人意料的沉默下来,那些如雪片一般针对卫国公父子的奏折,送入宫中后全都石沉大海,再无回音。至于沈氏一族的请求,当然也没有答复。

    然而这一次,民众的愤怒并不因君主的态度而悄然平息,费宁叛国,影响的只有官员;但统领目前国内最大军队力量的沈泽叛国,最直接的后果将导致国家灭亡,惶恐之下,靖安子民们怎能平静下来?

    一天又一天过去,宫外群情激昂,宫内却还是静谧无声。沈沛和那十三位联名上书的长老每日都会小聚一下,聚会的话题从最开始商议如何在陛下面前声讨沈镔父子,如何让陛下相信沈氏一族对他们叛国的行径从未参与也从不知情,逐渐演变成讨论陛下诡异的态度。

    就连一直成竹在胸的沈沛也开始忐忑起来,只不过他身为这件事的发起人,不但不能把自己的不安显露出半点,还要强打起精神安慰另外十三名长老。

    可惜沈沛不知道的是皇帝沉默的不是别的,正是他自得不已那封杰作。这篇取信了无数人的证词,在皇帝眼中却处处都是漏洞。

    他以为,皇帝会下令诛杀小费氏,全都因为听信长嫂一面之词;他以为,沈镔去过边疆是他查出来的独家秘闻;他更以为,皇帝动怒真是因为对沈泽起了疑心……正是这种种自以为是,导致皇帝看过这封破绽百出的文章后,一眼看穿他的狼子野心,厌恶不已。

    六月初一,停了几日的早朝重新开启。沈沛与沈氏一族十三名长老同时接到皇帝宣召他们亲自与之前上书控诉之人当朝对峙。

    众人设想过的种种情况中包含现在这一结果,因此接到传召也没人意外,大伙儿带着一肚子腹稿,理直气壮地踏入金銮殿中。

    然上了朝才发现,原本属于卫国公的位置上,竟然站着一个衣饰华贵的妇人,定睛一看,赫然正是世子妃陆氏。

    众人还不及惊讶,太监总管一声通报,拉开早朝序幕。

    群臣跪拜叩首,口呼三声万岁,例行公事的问安后,一名御史率先站出来对金銮殿中唯一那名女子发难。

    “臣想请问陛下,为何这庄严肃穆的朝会上会出现一名妇道人家?牝鸡司晨,实乃亡国先兆啊皇上!”

    被他指责的那妇人面不改色,款款出列,转向文武百官欠身一礼。

    “这位大人言重了。本妃出现在这里,并不是干涉朝政,只因数日前家翁与夫君遭受小人不明不白的指责。多亏陛下没有听信谗言,允许我卫国公府与那群小人当朝对峙,以证清白。所以,本妃才会斗胆逾矩,站在这里。”

    她以礼相待,那御史却依然咄咄逼人。“既是对峙,为何卫国公府派来的是名妇人?卫国公大人为何缺席?莫非心虚不成?”

    芷华挺直脊背,刹那间所散发出的气场竟压得那御史气焰矮了三分。

    “本妃刚刚所说的那群小人里,小叔沈沛正是为首之人。家翁被其大逆之举引得旧疾复发,吐血昏迷。幸亏药王弟子还留在府上,救治及时没有酿成大祸。家翁昨日清醒后已立下誓言,从此与两个庶子断绝一切关系,再不相见。”解释完沈镔缺席的原因,她顿了顿,转而反击起对方。“大人身为监察百官的御史,理当谨言慎行,言必有物。您刚刚询问家翁缺席原因,却又不等本妃解释便擅自揣测,无凭无据指责家翁心虚,敢问大人是否握有真凭实据能证明家翁违法?”

    被一个女子指责还没法反驳,那御史当即面红耳赤,呐呐强辩道:“卫国公罪证早已由其亲子大义灭亲昭告天下,哪还用得着本官出示?”

    芷华寸步不让,讥笑一声:“世间就因为你这种人云亦云之辈太多,各种离奇荒诞的流言才会未经查证便广为流传。你赞那抹黑父兄声名的狼心狗肺之徒大义灭亲,将来贵府若也有庶子站出来公然诽谤你,大人愤怒之前,是不是也该叹其深明大义呢?”

    各种掩饰爆笑的干咳声四处传来,就连端坐上首看了半天戏的皇帝也差点没忍住笑出声。素来靠嘴皮子吃饭的御史被一名女子驳得哑口无言,传出去实在有失体统。想到这里,皇帝清了清嗓子,圆场道:“好了,沈沛究竟是狼心狗肺,还是大义灭亲,对峙之后,真相自然会水落石出。时间不早了,开始吧。”

    “沈沛,以及沈氏一族十三名长老何在?”

    皇帝话音刚落,被点名之人纷纷出列,伏跪于金銮殿正中。

    “微臣草民参见陛下。”这些人中,不少都有公职在身,因此声音有些杂乱。

    “尔等数日前曾上书状告卫国公父子,陈列其数条罪行,如今卫国公府世子妃在此,你们可敢与她当面对峙?”

    众人精神一振,再次叩首:“微臣草民不惧。”(。)

第一百八十章 力挫沈沛() 
时值正午时分,京城最大的酒家万福楼里,一楼大厅与二楼雅座同时爆满。正是用餐的时候,万福楼生意如此火爆也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些食客们不是埋首于桌上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中,而是全都停下了手中动作,聚精会神地聆听着酒楼中央那名年轻的说书先生讲话。

    这酒楼背后的东家据说正是当朝吏部尚书程挚庶子,排序第四,生来颇具经商天分,故此没有出仕,专门负责打理家族生意。也正因如此,万福楼里说书的段子与别家不同,其五花八门,有名流世家中流传出来的小道八卦,有某些名人的亲身经历,也有不掺杂政见的朝中趣闻。行行种种毫无规律,只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共同点——全都是鲜第一手资讯。

    日子一长,万福楼也成了京中打探消息最佳场所。无论外地来的行商走贩,亦或者行走江湖的草莽豪侠,甚至还有些伪装完美的敌国探子,一到京城必来此处。这也是万福楼日进斗金的诀窍之一。

    今日万福楼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说书人所讲的,正是昨日早朝趣闻。事关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卫国公府清白,度前所未有之高。

    刚刚讲完芷华驳倒御史那段,尽管众人身处忧国状态下,仍被逗得哄堂大笑。一些最初对她这区区女流之辈踏足朝堂很是不满的人,现在也舒展眉头,提起了兴趣。

    “啪!”的一声脆响,那说书先生将手中折扇往身前书案上一敲,打断众人哄笑。场面恢复安静后,他整个人陷入了某种兴奋状态,眉飞色舞接着讲了起来。

    “后来,皇上宣沈沛与沈家十三名族中长老上前,与世子妃当朝对峙。沈沛所书那篇文章大家都已传阅过了,小生在这里也就不啰嗦复述。昨日朝堂之上,他再次拿出这篇文章,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读了一遍,率先向世子妃发难,痛斥其蒙蔽圣听,指鹿为马,诬陷婆母为贼人,害国公夫人枉送性命。”

    “如果沈沛那篇文章里所说的是真事,那这世子妃陆氏也太可恶了,这种恶妇,休了都不解恨,真该让她给婆母偿命!”听众之中不少人在悄声议论,说书先生充耳不闻,喝口茶润润喉,说下去。

    “等他说完后,世子妃目露精光,没有直接反驳他的指责,而是厉声质问道:‘沈沛,本妃且问你,自打父亲回府之后,本妃是不是每日晨昏定省,嘘寒问暖;举凡衣食住行,无论是父亲还是你与三弟,本妃是不是从未有半点苛刻?’”

    “沈沛冷冷一笑,‘大嫂的面子功夫的确做得不错,但身为人子,你对我就算再好,弑母之仇,我一日都不敢忘。’”

    “呵呵,本妃所做种种,你竟然说是表面功夫,那么京中人人称颂的几名贤妇,如已故帝师之妻、文家老夫人等等,她们孝顺公婆之举也是表面功夫吗?本妃虽不敢与她们相提并论,却是将她们视作楷模,为何同样的事情,她们做就赢得人人赞叹,换成本妃来做便是表面功夫?你既说这是表面功夫,那么你的娇妻嫁入沈家后的一个月里,又有几日做到了一个儿媳该做的事?你与三弟对本妃这个长嫂怀恨在心,多次出言不逊,本妃不但没跟你们计较,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